体格基本检查

上传人:g**** 文档编号:54169475 上传时间:2018-09-08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4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格基本检查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体格基本检查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体格基本检查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体格基本检查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体格基本检查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格基本检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格基本检查(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篇 体格诊断 第一章 基本检查法 第二章 一般检查,新疆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内科学教研室,一、教学目的,体格检查是指医师运用自己的感官和借助于传统或简便的检查工具,如体温表、血压计、叩诊锤、听诊器、检眼镜等来客观地了解和评估病人身体状况的一系列最基本的检查方法。,二、教学要求,1、掌握望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的基本方法。 2、熟悉般状态的检查内容,正常与异常的区别及临床意义。 3、了解体格检查常用器具。,三、本科授课学时:,100分钟,教材71-91页,四、教学内容:,基本方法: 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 一般检查: 全身状况检查 皮肤 淋巴结,第一章 基本检查法,体格检查(phy

2、sical examination) 是医生运用自己的感官(眼、耳、鼻、手)或借助于简单的诊断工具(听诊器、叩诊锤)来检查患者身体状况的一组最基本的检查方法。基本检查方法有5种:即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要想熟练掌握这些方法并使检查结果具有可靠的诊断价值,必须具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和反复的临床实践才能做到。,第一节 视诊(inspection),是用视觉来观察病人全身或局部表现的诊断方法。全身视诊应注意病人全身的一般状况,如年龄、发育、营养、意识状态、面容、体位、步态、姿势等。局部视诊是对患者身体某一部分进行更为细致和深入的观察,以补充一般视诊的不足,如巩膜有无黄染,心尖搏动的位置等。视诊适

3、用范围很广,只有经过深入细致的观察才能发现有重要诊断意义的临床征象。,第二节 触诊(palpation),是通过手的感觉来判断所触脏器及躯体部分物理特征(如位置、大小、轮廓、温度、湿度、弹性、压痛等)的一种诊断方法。触诊应用的范围很广,如皮肤、皮下组织、肌肉、骨骼、淋巴结、心脏、腹内脏器,还有肛门直肠和阴道等处皆可用触诊进行检查。手的感觉以指尖和掌指关节部掌面的皮肤最为敏感,因此触诊时多用这两个部位进行。,触诊的方法有:,1. 浅部触诊法 用平放而不加压力的手指或掌面,以滑动的方式,轻柔地进行触摸,试探检查部位有无抵抗、疼痛或搏动等。主要用于体表浅在的病变,关节,软组织,浅部动、静脉和神经等的

4、检查。 2. 深部触诊法 用手指或手掌施加不同程度的压力,触摸深部,借以更精细地确定病变的性质及部位。本法主要用于腹部检查。根据检查目的不同又分以下几种:,深部滑行触诊法 医生以并拢的二、三、四指末端和被检查者腹部皮肤一起在被触的脏器或包块浅面作左右、上下的滑动触摸。此法常用于腹腔深部包块和胃肠病变的检查。 双手触诊法 检查者将左手置于被检查器官或包块的后部,并将被检查部位推向右手方向同时起固定作用,以便右手触摸。此法常用于肝、肾、脾、子宫、腹腔肿瘤的检查。,深压触诊法 以两个手指逐渐深压触摸某一部位,用以确定腹腔内的压痛点,如阑尾压痛点、胆囊压痛点等。若将深压的手指迅速松开,患者感到疼痛加重

5、,即为反跳痛。 冲击触诊法 又称浮沉触诊法。当腹腔内有大量积液,用一般触诊法不能触及肝、脾或内脏肿块时,可用此法。,第三节 叩诊(percussion),是用手指叩击身体表面某一部位,使之震动而产生音响,根据震动和声响的特点来判断被检查部位的脏器状态有无异常的一种方法。多用于确定肺尖宽度、肺下缘位置、胸膜腔中液体多少或气体有无、肺部病变大小与性质、心界大小与形状、肝脾的边界、腹水有无与多少等情况。另外用手或叩诊锤直接叩击被检查部位,诊察反射情况和有无疼痛反应也属叩诊。,扣诊方法:,1、直接叩诊法:医师右手中间三手指并拢,用其掌面直接拍击被检查部位,借助于拍击的反响和指下的震动感来判断病变情况的

6、方法。适用于胸部和腹部范围较广泛的病变。如胸膜粘连或增厚、大量胸水或腹水及气胸等。,2、间接叩诊法:为应用最多的叩诊方法。医师将左手中指第二指节紧贴于叩诊部位,其他手指稍微抬起,勿与体表接触;右手指自然弯曲,用中指指端叩击左手中指末端指关节处或第二节指骨的远端。,叩诊音:叩诊时被叩击部位产生的反响称为叩诊音。临床上分为以下5种: 清音:是正常肺部的叩诊音。 浊音:是一种音调较高,音响较弱,振动持续时间较短的非乐性叩诊音。 鼓音:如同击鼓声,是一种和谐的乐音,音响比清音更强,振动持续时间也较长。 实音:是一种音调较浊音更高,音响更弱,振动持续时间更短的一种非乐性音。 过清音:介于鼓音与清音之间,

7、是属于鼓音范畴的一种变音,音调较清音低,音响较清音强,为一种类乐性音。,第四节 听诊(auscultation),是医师根据病人身体各部分活动时发出的声音判断正常与否的一种诊断方法。 听诊方法: 1、直接听诊法:医师将耳直接贴附于被检查者的体壁上进行听诊,这种方法所能听到的体内声音很弱。 2、间接听诊法:这是用听诊器进行听诊的一种检查方法。此法方便,可以在任何体位听诊时应用,听诊效果好,因听诊器对器官活动的声音有一定的放大作用,且能阻断环境中的噪音,应用范围广。,第五节 嗅诊(olfactory examination),是通过嗅觉来判断发自病人的异常气味与疾病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第二章 一

8、般检查,第一节 全身状态检查,1. 性别 性别的主要观察指标是性征。性征受性激素的影响。第二性征指两性间皮肤、毛发、声音、脂肪分布等方面的差异。 2. 年龄 观察指标 (1)毛发的分布及色泽。 (2)皮肤弹性、光泽、皱纹存在与否。 (3)肌肉强健程度。 (4)牙齿情况。 与疾病的关系 (1)儿童:易患发疹性传染病:如猩红热、麻疹等。 (2)青少年:风湿热、结核病。 (3)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实体肿瘤。,3. 生命征 观察指标 (1)体温 (2)呼吸 (3)脉搏 (4)血压,4.发育与体型, 发育 通过智力、体格生长情况及其与年龄的关系加以判断。受种族、遗传、营养、社会环境、心理、全身状况、疾

9、病等因素的影响。 智力 通过谈话了解。 生长发育 通过身高与体重的对应关系(如儿童生长曲线)、第二性征判断。 青春期猛长 12-13岁(男性可稍晚)增长速度可 12cm/年。 正常成人体格标准 头部=1/7-8身高 上部量 = 下部量(耻骨联合上缘为界); 坐高 = 1/2 身高 = 胸围 = 下肢长度; 指(间)距 = 身高, 成人体型 正力型(匀称型):多数正常成人。体型匀称, 腹上角 = 90 无力型(瘦长型):颈长,肩窄、下溜,胸扁平, 腹上角 90 超力型(矮胖型):颈短粗、肩宽、胸厚, 腹上角 90 体型异常 比例正常 异常高大 巨人症: 身高2M。 异常矮小 侏儒症: 身高1.4

10、M 。 比例失常 上部量下部量 呆小病。 上部量下部量 性腺功能减退症 (骨骺闭合延迟)。,5.营养状态, 营养 受饮食状况、消化吸收能力及代谢影响较大。 判断方法:皮肤、毛发、皮下脂肪(简易判断方法前臂曲侧或上臂背侧下1/3 提起 0.5cm 提示营养佳)、 肌肉强度、动态监测体重 变化及体重指数等。 评价标准 分为:良好、中等、不良(见下表),6.意识状态,意识是大脑功能活动的综合表现。是对外界环境认知能力的反应。可通过对话判断其语言思维、定向力 、情感活动及计算能力等。 严重病人需结合神经反射(肌腱、瞳孔、压眶等)对损伤程度加以判断。 意识障碍程度分为:嗜睡 意识模糊 昏睡 昏迷 浅昏迷

11、 深昏迷 谵妄,7.面容 某些疾病呈现特征性面容,是诊断的重要线索。常见特征性面容及其意义见下表,8.体位 指身体所处姿态。特征性体位是协助诊断的线索。 常见体位见下表,9.步态 指行走时的体态,特殊步态有提示诊断的意义 。常见步态见下表,第二节 皮 肤 皮肤病变可呈局限性或全身性分布,既可以是皮肤本身疾患,也可作为全身疾病的一部分而成为重要诊断线索。,1. 皮肤颜色 影响因素:色素量、皮下脂肪厚度、血管充盈情况、毛细血管分布等。 常见皮肤颜色及色素改变的临床意义见下表,2. 湿度 受汗液分泌情况影响。病理变化有: 多汗:风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低钙血症、布氏杆菌病等。 盗汗:睡眠中出汗,醒

12、来汗止。见于结核病。 冷汗:伴有手足冷凉的出汗。见于休克、虚脱、惊恐等。 无汗:汗液分泌异常减少或无汗液分泌。见于黏液性水肿、硬皮病、脱水等。,3. 皮肤弹性 影响因素:年龄、营养、皮下脂肪、组织间液含量等。 弹性差:见于老年、消耗性疾病、中度以上脱水等。 弹性增加:发热、剧烈运动可改善血管充盈,加速循环血流而增加弹性。 4. 皮疹 皮疹有多种多样,许多特征性皮疹可作为全身疾病的重要线索及诊断提示。除皮肤病本身外,皮疹常见于风湿性疾病、传染病、过敏性疾患等。 常见皮疹见下表,注意皮疹的消长时间、出现顺序、分布范围;皮疹的颜色、形态如形状、有无局部隆起、充血性(压之褪色)抑或出血性(压之不褪色)

13、以及搔痒、脱屑与否等。,5. 皮下出血 出血性皮损根据出血大小的分类见下表,出血与充血疹的重要鉴别点在于前者压局部不褪色。,6. 肝掌及蜘蛛痣 由于肝功能异常,不能有效灭活雌激素所致 。见于急慢性肝脏疾病、肝硬化等。 肝掌见于大小鱼际处,色红,按压褪色。 蜘蛛痣为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扩张所形成的小血管痣。中心直径大小不一,小如针尖大至数公分不等,连接中心可见多条蜘蛛足样分布的毛细血管网,以物体加压中心,毛细血管网消失,减压而重现。 好发于颜面、颈、胸、肩、臂等上腔静脉分布范围。,7. 水肿 组织间隙及皮下组织液体过度积聚称为水肿 。分为凹陷性(按压局部出现凹陷,多为水钠潴留所致)及非凹陷性水肿(

14、粘蛋白或淋巴液积聚所致),前者见于心、肝、肾等疾患,后者见于黏液性水肿、丝虫病等。 常见原因 心源性水肿、肾性水肿、肝源性水肿、血管神经性水肿 水肿程度 轻度、中度、重度,8. 皮下结节 检查时注意结节的大小、形态、部位、硬度、活动度、触痛与否、有无瘘管、窦道等。常见皮下结节见下表,9. 毛发 受遗传、种族、营养状况、年龄、性别、精神状态、内分泌腺等因素影响。,第三节 淋巴结,1. 浅表淋巴结 正常:柔软、光滑、无触痛、活动无粘连,直径0.2-0.5cm,不易触及。 检查并记录淋巴结内容:大小、质地、部位、数量、活动度、触痛、红肿、窦道、瘘管、粘连、瘢痕、波动感、破溃等。 淋巴结的检查顺序:头

15、颈部(耳前、耳后、枕部、颌下、颏下、颈前、颈后、锁骨上淋巴结),上肢淋巴结(腋窝、滑车上 ),下肢淋巴结 (腹股沟部、腘窝部) 根据肿大淋巴结的收集范围可追根求源,查找病灶起源。浅表淋巴结收集范围见下表,2. 淋巴结肿大 单组淋巴结肿大 肿瘤性淋巴结肿大 结核性淋巴结肿大 全身(2组或以上)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 局限性:非特异性淋巴结炎、淋巴结结核、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 全身性淋巴结肿大:急性、慢性淋巴结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瘤、各型急性慢性白血病,五、教学提纲:,1、触诊、叩诊的正确手法及视诊、听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2、全身状态检查,包括性别、年龄、生命征(体温、呼吸

16、、脉搏、血压)的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 3、发育及营养的判断方法,意识状态,面容与表情,体位的分类、姿势、步态等与疾病的关系。 4、皮肤弹性、颜色、湿度、皮疹、出血点、蜘蛛痣、水肿的辨诊及临床意义。 5、浅表淋巴结的检查方法,检查注意事项及临床意义。,六、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 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一般状态正常与异常的区别及临床意义,七、案例素材:,患者,女,11岁。主因身材矮小、智力低下,于2005年11月5日入院。 患者出生4个月时,因其反应不灵活、哭声小,在当地医院诊为“先天性甲状腺缺如”。给予“甲状腺片”服用,3个月余后自行停药。以后间断服用“甲状腺片”,自5年前停用药物至今。,体格检查:体温36.5,脉搏70次/分,呼吸19次/分,血压90/60mmHg。身材矮小(身高80cm),智力障碍;第二性征未见发育;余未见异常。,问 题: 1.患者的主要症状及初步诊断是什么? 2.尚需询问哪些伴随症状? 3.本例还需补充哪些问诊内容?,八、思考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