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段考语文试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167672 上传时间:2018-09-08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148.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段考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二段考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二段考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二段考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二段考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段考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段考语文试题(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桐城八中 2015-2016 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阶段高二语文测试卷(时间: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第卷阅读题(共70 分)一、( 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今天,学界有一些年轻的朋友以为中国古代没有学术规范,所以我们没有学术规范的传统, 只能从西方引进。 这种看法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之所以有这种看法,是没有认识到学术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差异,中国古代的学术规范与当今学术规范存在着很大不同,不少今天已经习以为常的规范当时还不存在。比如,由于书籍的流传相当困难, 特别是在印刷术普及以前, 古代学人对前人的著作或研究成果往往只能依靠记忆和背诵,所以他们在引用前人著作或别

2、人的成果时常常无法逐字逐句地直接引用,而只能取其大意,一般都是间接引用。他们大多不习惯注明出处, 往往将前人的话与自己的话混在一起,或者完全按自己的意思改写了。又如,古人为了做学问或学习的方便, 经常将从看到的书籍和资料中摘录出的有用内容分门别类编为类书。这些类书, 有的是为自己用的, 有的是为别人编的,或者是奉皇帝命令用公费开馆编纂的。很多类书的资料来源和引文都不注明出处,除了一些现成的诗文或整段资料有时会提一下作者或书名外,一般就按内容编入不同的类别。但要知道,这种类书的编纂,无论是因公还是因私,都不会有什么著作权, 更拿不到稿费, 只要编得质量高, 就会博得“嘉惠学林” 的赞誉,就是被引

3、用的人也不以为忤,而只着眼于知识的传播。古代还有一种故意作伪的现象, 将自己或别人的作品假托为古代或当代名人的作品,如先秦的不少作品都冠以周公、孔子之名。 但除了极少数人是出于政治或经济目的外, 这类作伪者大多是很可怜的。因为无势无名, 即使他们的作品很有价值也无法流传, 而一旦托名于古代圣贤或当代名流,就有可能被刻成碑, 印成书,传诵一时,流传千古。尽管绝大多数真正的作者依然默默无闻,但他们的自我价值还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实现。2 然而,这些并不意味着中国古代没有学术规范,相反,在一些重大的学术问题上,从先秦开始就存在着严格的规范。例如儒家典籍和学说的传承与解释,自从在汉代儒术成为学术研究的主

4、要对象以来,不仅流派分明, 次序严密, 而且任何注或疏都署明作者,原文与注释、注释者和传播者绝不相混。在汉书儒林传中,对儒家不同流派的传承过程和人物有明确的记载。一些重要的历史、地理著作也有这样的传统,如给史记汉书作注释的学者代有其人,但对有价值的注释, 后世学者无不尊重作者的署名,即使有些作者名不见经传, 也都一一注明。由此可见,中国并不缺少学术规范的传统,我们今天面临的问题, 是如何继承这样的传统,建立起适应现代学术发展需要的新规范。20 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传统的学术规范面临着新的挑战,但由于历史的原因, 中国的学者能够平等地、 自主地考虑如何适应国际学术规范的时间并不长,很多问

5、题自然还来不及解决。 实际上,中国的传统学术规范与西方及国际通行的学术规范之间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异,所不同的只是具体做法、方式和程度。(摘编自葛剑雄中国古代也有“学术规范”)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人引用他人著作或成果时取其大意,间接引用,甚至按照自己意思改写,这些惯常做法,与当时书籍流传困难的情况关系密切。B中国古代学术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固有特点,导致一种错误认识,即中国学术缺少规范的传统,只能从西方引进。C古人编纂的类书,除了某些现成诗文或整段资料偶尔会提及作者或书名外,大多不注明资料来源和引文的出处。D古代类书的编纂是为了做学问或学习的方便,没有著作权

6、和稿酬,只要编得质量高就会博得“嘉惠学林”的赞誉。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古人不规范地借鉴前人成果,甚至将自己的作品假托为名人之作,但这些现象并不意味着中国古代就没有学术规范。B自先秦以来,儒家典籍和学说的传承与解释,流派分明,次序严密,原文与注释、注释者和传播者绝不相混。3 C如何继承中国的学术规范传统, 建立起适应现代学术发展需要的新规范,这是今天我们面临着的新挑战。D中国的传统学术规范与西方及国际通行的学术规范之间没有根本差异,只是具体做法、方式和程度有所不同。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作者引用汉书儒林传明确记载儒家不同流派的传承

7、过程和人物这一史实,旨在肯定班固等人对传播儒家学说的贡献。B古代的学术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各方面与现代社会有明显差异,很多今天习以为常的学术规范当时还没有出现。C古代很多作者无名无势,但只要托名古代圣贤或同代名流,就有可能使得自己的作品流传后世,进而体现自我价值。D中国虽然并不缺少学术规范的传统,但在国际化的今天,我们依然要学习借鉴外国的学术规范,以便更好地与国际接轨。二、古代诗文阅读( 36 分)(一)文言文阅读( 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 题。周浚,字开林,汝南安成人也。浚性果烈。以才理见知,有人伦鉴识。乡人史曜素微贱,众所未知,浚独引之为友,遂以妹妻之,曜竞有名于世。浚初不应州郡之

8、辟,后仕魏为尚书郎。 累迁御史中丞, 拜折冲将军、 扬州刺史,封射阳侯。随王浑伐吴,攻破江西屯戍,与孙皓中军大战,斩伪丞相张悌等首级数千,俘馘万计,进军屯于横江。时闻龙骧将军王浚既破上方,别驾何恽说浚曰:“张悌率精锐之卒, 悉吴国之众, 殄灭于此,吴之朝野莫不震慑。 今王龙骧既破武昌,兵威甚盛,顺流而下,所向辄克,土崩之势见矣。窃谓宜速渡江,直指建邺,大军卒至,夺其胆气,可不战而擒。 ”浚善其谋,便使白浑。恽曰: “浑暗于事机,而欲慎己免咎,必不我从。 ”浚固使白之,浑果曰:“受诏但令江北抗衡吴军,不使轻进。贵州虽武, 岂能独平江东! 今者违命, 胜不足多;若其不胜, 为罪已重。且诏令龙骧受我

9、节度,但当具君舟楫,一时俱济耳。”恽曰: “龙骧克万里之寇,以既济之功来受节度,未之闻也。且握兵之要,可则夺之,所谓受命不受辞也。今渡江必全克获,将有何虑?若疑于不济,不可谓智;知而不行,不可谓忠,实鄙州上下所以恨恨也。 ”浑执不听。居无何而浚至,浑召之不来,乃直指三山,4 孙皓遂降于 濬。浑深恨之,而欲与 濬争功。恽笺与浚。浚得笺,即谏止浑,浑不能纳,遂相表奏。浚既济江与浑共行吴城垒绥抚新附以功进封成武侯食邑六千户赐绢六千匹明年,移镇秣陵。时吴初平,屡有逃亡者,频讨平之。宾礼故老,搜求俊乂,甚有威德,吴人悦服。初,吴之未平也,浚在弋阳,南北为互市,而诸将多相袭夺以为功。吴将蔡敏守于沔中,其兄

10、 珪为将在秣陵,与敏书曰: “古者兵交,使在其间,军国固当举信义以相高。而闻疆场之上,往往有袭夺互市,甚不可行,弟慎无为小利而忘大备也。 ”候者得珪书以呈浚,浚曰:“君子也。”及渡江,求 珪,得之,问其本,曰; “汝南人也。”浚戏之曰:“吾固疑吴无君子,而卿果吾乡人。 ”迁侍中。武帝问浚:“卿宗后生,称谁为可?”答曰: “臣叔父子恢,称重臣宗;从父子馥,称清臣宗。 ”帝并召用。浚转少府,以本官领将作大匠。改营宗庙讫,增邑五百户。后代王浑为使持节、都督扬州诸军事、安东将军,卒于位。(摘编自晋书周浚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浚既济江与浑共行吴城垒绥抚新附以功进封

11、成武侯食邑六千户赐绢六千匹B浚既济江与浑共行吴城垒绥抚新附以功进封成武侯食邑六千户赐绢六千匹C浚既济江与浑共行吴城垒绥抚新附以功进封成武侯食邑六千户赐绢六千匹D浚既济江与浑共行吴城垒绥抚新附以功进封成武侯食邑六千户赐绢六千匹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刺史,古代官职名,汉武帝时在全国分设十三部(州),每部(州)设置刺史一人,巡行郡县, “刺”有检核问事之意。B宗庙,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祖宗的庙宇。据学界考证,周代宗庙制规定,只有天子和诸侯可以设宗庙,其余人则不准设庙。C故老,古代常指地方上很有社会声望的年高而见识多的人,“宾礼故老”5 就是将当地德高望重的老人

12、像宾客一样敬重。D后生,年轻人、后辈, 论语中有“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之语。 “卿宗后生”即“爱卿家族中的年轻人”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周浚为人忠诚,举贤不避内亲。升任侍中后,周浚如实回答了晋武帝的问话,使武帝最终任用了他举荐的家族中的两个富有名声的年轻后辈。B周浚作战勇敢,处事很有原则。跟随王浑伐吴杀敌立功,俘敌数以万计;宁肯失去立功机会也不擅自行事,王浑要与王濬争功,他能及时劝谏。C周浚治理有方,爱惜尊重人才。孙皓投降后,他安定抚慰人心;镇守秣陵时,他讨伐平定逃亡者,寻求贤才,礼敬故老,很有威望,令人悦服。D周浚富有才思,善于识别人才。同

13、乡史曜一向地位卑微,湮灭无闻,只有周浚把他当朋友看待,还将妹妹嫁给他;史曜后来果然闻名于世。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浚善其谋,便使白浑。恽曰: “浑暗于事机,而欲慎己免咎,必不我从。(2)而闻疆场之上,往往有袭夺互市,甚不可行,弟慎无为小利而忘大备也。(二)古代诗歌阅读( 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89 题。塞下曲王昌龄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不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注】幽并:幽州和并州,在今河北、山西北部、内蒙古、陕西等一带地区。其俗尚气任侠,此处借指豪侠之气。游侠儿:自恃勇武、讲义气而轻视生命的人。紫

14、骝:古骏马名。8诗歌前两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对全诗有何作用?(6 分)6 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回答。(5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 6 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仅用“ _,_”两句形象地写出了秦人对珍宝毫不珍惜,描绘出秦人奢侈无度的状况。(2)杜甫在登高中发出“ _,_”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3)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运用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马快弦急、 战斗激烈的两句是 “_, _”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25 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题。( 2

15、5 分)良心孩子送来时,已经快不行了,张朝和老婆急红了眼。好几个医生,在看了片子和孩子的状况后,都摇着头说:“不行,不行,这个手术我没把握。”张朝和老婆真的是急疯了,差点就给他们跪了下来:“求求你们,你们一定要救我儿子啊!”一个年轻医生, 看着有些不忍, 说:“如果丛医生在, 可能还有点希望,但是”年轻医生有些欲言又止。 “但是什么?” 张朝问。年轻医生想了想说:“我去帮你打个电话试试, 他如果说可以, 那就可以。”电话打完,年轻医生说:“丛医生答应了,马上就动手术,你们准备一下吧。”张朝和老婆一阵惊喜。张朝朝老婆使了个眼色, 他老婆就匆匆出了医院, 回来时手里多了个鼓囊囊的信封。那个丛医生走

16、过来时脸上有点憔悴,他的身后跟着的是推着孩子病床的护士。眼瞅着快要到手术室了, 张朝把丛医生拉到了一个角落, 然后递上那个信封。丛医生推托着不接, 反复几次,张朝脸上都有了汗。 这时那个护士喊:“丛医生,可以手术了。”丛医生推托不过,只好接过信封,随手放进口袋里,然后就匆匆进了手术室。张朝和老婆被阻拦在手术室的门口,看着门轻轻地被关上。张朝拍了拍老婆的肩说: “没事的,一定没事的,丛医生都收了咱的红包, 他一定会尽全力的。 ”7 这次的手术,真像是一场马拉松。从下午六点一直到凌晨两点,张朝和老婆坐在门外的地上,差点都虚脱了。“怎么还没好呢?怎么还没好呢?”老婆嘴里不停地在喃喃着, 眼角的泪早已干了, 留下一道道清晰的泪痕。 不时还怪上自己几句:“都怪我,没照看好儿子。”张朝拉住她的手,紧紧地。不知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