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167225 上传时间:2018-09-08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197.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经两首氓写于公元前7 世纪以前, 那正是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妇女在家庭中从事奴隶般的劳动,经济上得不到独立,人格上成为男子的附属品。作品通过一位被伤害、被遗弃的妇女的自述,描写了她不幸的婚姻生活, 反映了在古代社会夫妇间所常见的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事件。采薇 历代注者关于它写作年代的说法不一。但据它的内容和其他历史记载的考订大约是周宣王时代的作品。周代北方的犷狁 (即后来的匈奴)已十分强悍, 经常入侵中原,给当时北方人民生活带来不少灾难。历史上有不少关于周天子派兵戍守边外和命将士出兵打败犷狁的记载。从采薇 的内容看, 当是将士戍役劳还时之作。诗中唱出了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

2、的情怀。相关语文知识诗经1地位和影响。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奠定了我国诗歌的优良传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诗人,我国诗歌艺术的民族特色由此肇端而形成。它对我国后世诗歌体裁结构、语言艺术等方面,也有深广的影响。曹操、嵇康、 陶渊明等人的四言诗创作直接继承诗经 的四言句式。 诗经其他各种句式当时只是单句,后世演之,遂以成篇。同时,后世箴、铭、诵、赞等文体的四方言句和辞赋、 骈文的以四六句为基本句式,也可以追溯到 诗经 。总之, 诗经牢笼千载,衣被后世,不愧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光辉起点。2关于诗经体裁风、雅、颂,是诗经的体裁,也是其作品分类的主要依据。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包括今

3、天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山东一些地方(齐、韩、赵、魏、秦),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间乐歌,多半是经过润色后的民间歌谣,叫“十五国风” ,有 160 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风”的意思即土风、风谣。雅是宫廷乐歌,共105 篇。“雅”即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布局又分“大雅”“小雅”。其中大雅31 篇,小雅74 篇,大雅多为宴饮所作,小雅多为个人抒怀。固然多半是贵族的作品,但小雅中也有不少类似风谣的劳人思辞,如黄鸟我行其野谷风 何草不黄 等。其实周代贵族也是参与劳作的,所以目前学界一般倾向于诗经大部分为贵族作品。颂是宗庙用于祭祀的乐歌和舞歌,分“周颂” 3 1篇、“鲁颂”

4、 4 篇、“商颂”5篇,共 40 篇。本是祭祀时颂神或颂祖先的乐歌,但鲁颂 4 篇,全是颂美活着的鲁僖公,商颂中也有阿谀时君的诗。诗经“六义”诗经“六义” :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赋、比、兴,是诗经中常用的表现手法,对后世诗歌创作影响很大。“赋”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一般多出于 颂和 大雅 ;而七月氓等优秀的民歌作品,也使用了赋的手法。“比”就是譬喻,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如邡风相鼠魏风硕鼠用令人憎恶的老鼠来比喻统治者的不讲礼仪、贪婪可恶; 卫风氓中用桑树由繁茂到凋落来比喻女主人公的容貌由年轻到衰老。“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

5、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兴”同诗歌内容有一定的联系。如周南桃夭是一首嫁女诗,以“桃之天天,灼灼其华起兴,使人从桃花盛开联想到新娘的美貌。又如邶风燕燕是一首送别诗,以“燕燕于飞,差池其羽”起兴,使人从燕子飞时羽毛的参差不齐联想到送别时的依恋之情。比兴手法的运用,能加强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增加诗的韵味和形象感。比兴手法对后世诗歌的创作有很大影响。微课突破氓中女主人公形象诗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位善良、热情、 坚强的劳动妇女。她是热情、 活泼的女性, 没有过高的物质要求,和“氓”自由恋爱,结为夫妻。她勤劳、纯朴、不畏贫苦,与“氓”结婚后,真诚地把幸福的希望寄托在“氓”身上。然而婚后丈夫对她日

6、甚暴虐和欺侮,使她“及尔偕老” 的愿望完全破灭了。 她由忍耐、 不平而转为怨恨,终于发出痛楚的呼喊。诗中表露出的女主人公的怨恨更多于悲伤,使我们看到封建社会中妇女所受的压迫和欺凌。诗中塑造的女主人公的形象反映了古代婚姻制度对女性的侮辱与伤害,以及女性尤其是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人物形象分析法:用一句话概括形象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指出塑造这一形象的意义。如分析本文女主人公形象,可先概括出女主人公的形象特点善良、热情、坚强;然后再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最后指出塑造这个人物形象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女主人公经历了从纯情的少女对纯真爱情的期待,少妇对丈夫的忠诚、任劳任怨到被无情的丈夫抛弃的痛苦

7、过程。作者同情该女子的不幸遭遇,认为女人公是一个个性鲜明、敢爱敢恨却在夫权社会的封建体制下被丈夫背叛、兄弟唾弃的弃妇形象毒。离骚背景介绍司马迁在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引刘安 离骚传 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罹忧也。 “ 又说: “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 离骚,盖自怨生也。 “屈原的“忧愁幽思”和怨愤,是和楚国的政治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离骚就是他根据楚国的政治现实和自己的不平遭遇,“发愤以抒情”而创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诗。由于其中曲折尽情地抒写了诗人的身世、

8、思想和境遇, 因此也有人把它看做是屈原生活历程的形象记录,称它为诗人的自叙传。相关语文知识楚辞体楚辞体是战国中晚期产生于南方长江流域楚地,由楚国的诗人吸收南方民歌的精华,融合上古神话传说创造出的一种新诗体。 其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 叙写楚地风土物产等, 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后世称此种文体为 “楚辞体” 。楚辞体形式自由,句式散文化。 大体以四句为一小节,两句为一组;以六字句为主,间有长短句,打破了诗经四字一句的格式,是对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一次大的解放,也开启了我国诗歌历史上的第二个春天。楚辞体的特点是结构宏伟、想象丰富, 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气息。语句特征明显,好用语气词“兮”;句中常

9、有虚词,可算作句中字数,也可以不算;每句三个节拍。形式上活泼多样, 更适宜于抒写复杂的社会生活和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文学常识楚辞和离骚“楚辞”这一名称最早见于西汉前期,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它起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汲取民间文学特别是楚声歌曲的新形式,把诗经三百篇特别是“雅” “颂”中古板的四言方块诗改为参差不齐、长短不拘的骚体诗。它建立了一种诗歌的新体裁,标志着我国诗歌的新发展,是诗经 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主要作者有屈原、宋玉、景差、唐勒等人。主要的作品有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宋云的九辩等。离骚是屈原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不息的一个缩影, 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政

10、治抒情诗,是“可与日月争光” 的一篇浪漫主义杰作,是诗人的一篇主要代表作品,也是“楚辞”体的重要代表作品。人们往往以此来统称屈原的全部诗作,它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人们常将“风” “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 ,用“骚”来概括楚辞。“风骚一词,泛指文学,原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 。 诗经和楚辞分别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知识链接骚体诗骚体诗源于战国时楚国,由屈原创立, 是一种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 方言声韵, 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诗体。因其中屈原的离骚影响最大,后世称这种诗体为 “骚体” 或“楚辞体”,称这种诗体的诗歌

11、为“骚体诗”,历代文士多有仿作。西汉末刘向编辑的楚辞中收录了大量战国及西汉人的骚体诗作。骚体诗在形式上打破了诗经 以四言为主的体制,的生活图景来表达人们的理想、愿望及对现实的态度,如桃花源记;以假想的逻辑再造生活,它在描写人物、情节、环境时, 不拘泥于生活的本来样子,而是靠大胆的想象、合理的夸张, 创造一个虚拟的艺术世界,其中充满奇人、奇事、奇物、奇境,如西游记;思想感情外露,在作品中作家常常跳出来直接表露情感。微课突破解答“矛盾类”问题本 文第 一段 先说 “亦 余心 之所 善兮 ,虽 九死 其犹 未悔”“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第二段接着却又说“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

12、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前后是否有矛盾?不矛盾, 第一段写的是诗人因正道直行、不同流合污, 因而遭到小人诬陷、倾轧,君主是非不分,疏远了他。虽然遭到来自方方面面的沉重打击,但诗人心志弥坚,毫无退缩的念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伏清白以死直兮, 固前圣之所厚” 等就是对这种心志的表白。第二段写诗人打算全身而退,高洁自守, 不再在政治活动中积极进取, 谋求变革。“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是就政治活动中的进退来说的, 并不意味着诗人就此放弃操守。因此, 前后并不矛盾。前后内容是否矛盾分析法:回答这类题, 先要回答前后内容是否矛盾,然后结合具

13、体内容分析矛盾或不矛盾的原因。答题的关键点在原因的分析上, 可从作者的写作意图、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文章所要揭示的主旨等方面来仔细分析前后看似矛盾的句子或词语各自所指代的内容及所揭示的含义。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题型一般是不矛盾的。答题模式: 前后两处内容不矛盾,第一处 , 第二处 ,因此并不矛盾。小贴士“楚辞”及楚辞“楚辞”:由屈原创建的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这些诗歌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 描写楚地的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由于“楚辞”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屈原的离骚,所以后人用“骚体”指“楚辞”o 楚辞:中国第二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它在艺术上形成了独特的“骚体

14、”风格,对后世文学影响很大。它主要收集了战国时代楚国屈原、宋玉和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等人的辞赋,由西汉刘向编辑成集。技法攻略意象题解题妙招1寻象取意,辨析意象特征。在古典诗歌中, 诗(词) 人的情感通过意象传达出来并营造相应的意境, 所以在理解作品时,首先要抓住诗歌中的意象,并根据这些意象捕捉形象的基本特征,把握诗歌的基本格调,寻找情与景的结合点,品味诗歌的独特意境。2了解传统意象含义,借之理解诗歌。掌握各种意象的含义,并将其迁移到具体的诗歌意象中。比如, 冰雪寄寓忠贞高洁,杨柳寄寓离愁别绪,流水寄寓绵绵愁思,琴瑟寄寓切切情意, 3串联意象,整体感知,分析抒情主体形象。将诗歌中的意象,特别是有

15、感情色彩的意象串联起来,捕捉这些意象中的情感,进而掌握全诗的感情基调,定位抒情主体的形象。答题模板第一步:分析诗歌意象(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及特点。第二步:分析艺术效果。第三步:分析包含的诗人的感情。背景介绍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 讲述的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中,其写作时间当在汉末之后至南朝(陈)之前。自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后, 儒家的那套伦理纲常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 并发展到了相当完备严密的程度,如在婚姻制度方面就规定有 “七出“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等清规戒律。“天下无不是之父母”正是焦、 刘悲剧的直接原因。女主人公刘兰芝对爱情的忠贞不贰,与封建势力和封建礼教所作的不妥协的斗争, 使

16、她成为文学史上富有叛逆色彩的妇女形象之一,为后来的青年男女所传颂。【文学常识】乐府及乐府诗“乐府”原是古代掌管音乐的官署,秦及西汉辉帝时都设有“乐府令” ,汉武帝时的乐府规模较大,其职能是掌管宫廷所用音乐, 兼采民间歌谣和乐曲。魏晋以后, 将汉代乐府机关所搜集演唱的诗歌统称为乐府诗。在体式上, 乐府诗以五言为主,兼有七言及杂言。句式比较灵活自由,语言自然流畅, 通俗易懂, 朗朗上口, 生活气息非常浓厚。这种淳朴的诗歌风格、简单清新的文字,弥漫在诗里的感情,不但具有普遍意义,而且纯真自然。乐府诗是诗歌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象征着文人诗的开始,象征着诗歌开始追求个性自由和发出个性化的声音。乐府诗可以真正地称为抒发情怀的诗。相关语文知识乐府诗人汉以来, 先秦的雅乐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