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实践本体论与历史形上学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164712 上传时间:2018-09-08 格式:PDF 页数:33 大小:191.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实践本体论与历史形上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马克思主义实践本体论与历史形上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马克思主义实践本体论与历史形上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马克思主义实践本体论与历史形上学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马克思主义实践本体论与历史形上学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实践本体论与历史形上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实践本体论与历史形上学(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实践本体论与历史形上学 本编将讨论主体与对象的实践关系。 我们在为这一编命名的时候踌躇再三,最后还是决定以“本体论问题”来称呼。我们 这样做,并非由于“本体论”这一名称恰如其分,而是因为没有更好的称呼,能显出马克思 哲学变革的实质。我们深知,围绕“本体论”这一概念,有着太多的纷争。我们的做法是, 首先概述这些纷争,然后把主要精力用来阐述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转向” 所导致的本体论变 革。 好在虽然许多学界前辈对“实践本体论”观点不以为然,但对“实践是人类的存在方 式”这一看法基本上取得了一致。我们既然以生活世界作为原初世界,那么在这一范围内赋 予人类生命活动以存在论意义,并在这一意义上谈

2、论本体论的“实践转向”,应当不算是无 稽之谈吧。 至于“物质本体论” ,我们把它当作一种过时的观点加以介绍。有的学者认为,列宁的 观点就是一种物质本体论,近代自然科学也证明了物质本体论的正确性。在我们看来, 这纯 粹是误解。列宁明确地把他的观点称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自然科学证明则根本不是 本体论证明。在特定的条件下,这些观点可能完全正确,但到近代以后,已经不能再被称作 “本体论”观点,因此其正确与否同“本体论”并无关系。在我们看来,“自然界的 优先 地 位”是不可动摇的, 但这与“自然界的 本体 地位” 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在“本体 ”意义上, 自然界只具有 从属地位 ,不具有 优先地位

3、 。换言之,“自然界的 优先地位 ”不是在“ 本体 ” 意义上谈论的。 由于“本体论”范围极广,我们在本编中把相关问题分为两章,分别在狭义上(即“存 在论”和狭义的“形而上学”)和广义上(即广义的“形而上学”或由狭义的“形而上学” 直接派生的相关问题)阐发相关本体论问题。 我们之所以把本编命名为“本体论问题”,而不是直接称为“本体论”,就是由于“本 体论”是西方哲学的一门学科,而“本体论问题”涉及的范围要广泛得多。它不仅包括西方 哲学中 “本体论”学科之外与本体论相关的问题,而且包括中国哲学等非西方哲学中与“本 体”相关的问题,当然也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本体”相关的问题。 第二章本体论 由

4、于“本体”和“本体论”两个概念歧义纷呈,所以本章将首先用一节篇幅概述它们 的种种涵义和西方哲学史上的种种本体论,然后转入人类的存在方式实践。 第一节本体论概述 单从西方语言来看, “本体”和“本体论”已经有多种不同的含义。放到中国语境中, 含义就更加丰富了。在本节中,我们将介绍这种种不同含义。 与此对应,本来应当对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本体”问题进行讨论,但由于中国古代哲 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关系不大。所以在这里只好存而不论,主要介绍西方的本体论传统。 因此,本节将包括三个问题:“本体”和“本体论”概念、西方传统本体论、当代西方 本体论。 一、基本概念 在中文中,“本”是与“末”相对而言的。作为小篆

5、字形,“本”是在“木”下加一横, 用以指明树木的根之所在,因此“本” 字的本义是指草木的根或靠近根的茎干,以后用来指 事物的根基或主体; “末”是金文字形,是在“木”上加一点,表示树木的末梢所在处,后 来被用来泛指物的末端、末尾。在古汉语中,“本体”是指事物本身,以后用来指事物的基 础和根据。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人们用“本体论”表示关于本体即宇宙万物之基础、本质和 根据的理论。在中文中,“本体论”的对象是实体或本体。 但是在西方语言中,情况就复杂了。由于作为一门哲学学科的本体论早在古希腊哲学 中就已经奠定了基础,而“本体论”(ontologia )这一概念到17 世纪才由德国哲学家郭克兰 纽(

6、R.Gocleneus)在哲学辞典中最早使用,所以这一概念的字面含义和它的实际所指 出现了较大的差异。照字面看,“on”这个希腊语词具有“存在”和“诸存在物”两方面的 含义,因此,作为“关于存在(on)的理论( logos) ” , “ontologia ”在汉语中本应译为“存 在论” 。我国有许多较为严谨的哲学史研究者确实也是这样做的。问题在于,郭克兰纽在最 初使用“ ontologia ”这一概念的时候,并不是单纯指“关于存在的理论”,而是在与“形而 上学”相同的意义上使用的。在“形而上学”的意义上,作为西方哲学一个部门的本体论, 通常指 关于宇宙万物之最普遍、最一般、 最根本和最高的根据

7、、本质或基础的理论。从哲学 史的实际情况来看,人们对本体论的对象有不同的理解和规定,例如, 固然有人把它理解为 “存在”,但也有人把它理解为“实体”或“本体”,还有的把它理解为“理性”、 “精神”、 “绝对”甚至“上帝” ,而且对于“存在” 、 “本体”或“绝对”究竟是什么,哲学家们并没 有一致的意见和共同的规定 1。 可以看出,无论是在中文中,还是在西方语言中,不管如何理解“本体”概念,对于 “本体论”,多数人都把它与“基础”、 “本质”、 “根本”、 “根据”联系在一起。我们正是在 这一意义上使用 “本体论”概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本来形成于西方,在西方的本体论传统 中, “存在论”占据了核

8、心的位置,但今天我们是在中国的语境中谈论它的。因此,我们一 方面在“ 存在论 ”的意义上使用“本体论”概念,并把“存在论”作为“本体论”的核心部 分,另一方面把广义的“本体论”看作“关于本体问题的理论” ,也就是在“形而上学”的 意义上使用“本体论”概念。 “本”与“末”相对,同样,“本体”与“现象”相对。因此,西方“本体论”发展的 第一阶段必然是从现象世界中分离出“本体”。这一阶段可以看作“本体论”思想的萌芽阶 段。第二阶段则是从“本体”与“现象”的对立 中分离出“存在”与“诸存在物”的对立 , 从而形成了 “存在论” 意义上的 “本体论”,这就是传统本体论。当然,在这一阶段,“存在” 实际

9、上是被看作“诸存在物”的本质和根据,因此“本体”与“现象”对立的思维方式仍然 保持着,只不过被提升到“存在”这一层次。只是到了“本体论”发展的第三阶段,也就是 现代阶段, 人们才摆脱了 “对立统一” 式的思维, 找到了比对立统一物更加源始的“存在”。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下西方“本体论”思想发展的这三个阶段。 二、自然哲学:“物理学”与“形而上学” 在上一章我们讲过,西方哲学以自然哲学作为开端。 从一开始,西方哲学就表现出追寻本体的特征。以“哲学之父”泰勒斯为例。泰勒斯 把“水”作为世界的本原。他认为,万物都从“水”中产生,都由“水”组成,最后又都回 归于“水” 。他的后继者则分别以“无限” 和

10、“气” 作为世界的本原。无论是 “水” ,还是“无 限”和“气” ,都是一种感性的、具体的物质形态,因而对本原的寻找在这时候还表现为对 多种物质形态中可作为原初形态的某一具体物质(基质)的寻求。 但就是在这时候,本体论 1关于“本体论”概念的种种歧义,请参见冯志伟等: 西方哲学问题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年 版,第 12-14 页。 的最初特点就已经表现出来了,这就是在“多”中寻找“一” ,在“变”中寻找“不变” ,在 纷繁复杂的现象世界中寻找能够把它们统一起来的基础、根据 。 例如,对于泰勒斯来说,“水” 作为世界本原,就是“多”中之“一”, “变”中之“不变” 。 找到了“多”

11、中之“一”, “变”中之“不变” ,还不是自然哲学的目的。自然哲学的目 的是要 以“一”统“多” ,以“静”驭“动” ,从而在世界的统一性中把握世界。从“一”到 “多”的思路在毕达哥拉斯派那里表现得特别突出。毕达哥拉斯派把 “数”作为世界的本原。 据记载,该派认为: “万物的本原是一。从一产生出二,二是从属于一的不定的质料,一则 是原因。从完满的一与不定的二产生出各种数目;从数产生出点; 从点产生出线;从线产生 出面; 从面产生出体; 从体产生出感觉所及的一切形体,产生出四种元素: 水、火、土、气。 这四种元素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互相转化,于是创造出有生命的、精神的、球形的世界,以地 为中心,地也

12、是球形的,在地面上住着人。” 2 如果说, 毕达哥拉斯主要是寻找“多” 中之“一”,那么, 赫拉克里特则试图寻找“变” 中之“不变”。众所周知,赫拉克里特的名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表明的是河水 的流动。但河水不停地流,并不改变这条河之为同一条河流。因此,与河水的变动相比,河 流是恒定的、不变的。显然,赫拉克里特对本体的寻求已经超出了感性 的范围,因为这里的 “河流”已经从 “河水”这种感性形象中抽象出来了。他不是在许多物质中寻找某一种物质 作为基质, 而是寻找变动背后 的不变。 “变” 和“不变” 不再是 同一层次 的东西, 因为“变” 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而 “不变”则是看不见摸

13、不着的本质。考察一下赫拉克里特关于“火” 的比喻,对本体的寻求由感性到理性的过渡可以形成更加深刻的印象。赫拉克里特说:“这 个世界 , 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 上熄灭。” 3“火”给人一幅跳荡的形象,在这里,它代表的显然是运动、变化, “过去、现 在、未来”表明“火”处于时间中,这都是现象界的特征;“永远”、 “永恒”则是本体界的 特征, “分寸”通常被解释为“逻各斯”,作为运动变化的尺度,它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本质 层面的东西。 以一统多,以静驭动,追求世界的统一性,这是人的内在需求。只有通过这种方式人 才能有效地把握世界。在这一意义上,人是追求

14、本体的、形而上学的动物。在西方语言中, “形而上学”的原词来自亚里士多德的名著“metaphysics” ,字面意思是“physics”之后的 诸篇,因为“meta”的含义是“在 , 之后、在 , 之外,超出 , 、越出 , ”。亚里士 多德的“ physics”一般译为“物理学” ,从内容来看,它对应的是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即使 仅从字面来看, 作为“后物理学” 的“metaphysics”也可以译为 “超物理学” 或“元物理学” 。 如果考虑到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即“physics”本身的感性性质,那么,作为“metaphysics”的 超物理学, 就不仅仅是在篇幅上被排在“physics”之后

15、, 而且表明了它要研究超出感性世界 的本体、实体。 严复在把“ metaphysics”译为“形而上学”时,正是考虑到了“物理学”研究现象界, 而“超物理学” 研究超越现象界的本体这一事实。众所周知, 中国古代哲学中存在类似的思 想,这就是所谓的 “道” “器” 之分: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如果“物理学” 研究“器”, “超物理学”研究“道” ,那么“ metaphysics”当然应当译为“形而上学”。所不 同的是, 西方哲学求 “道” 是为了把握 “器” ,而中国哲学在自以为得“道” 之后就满足了。 亚里士多德的这种形下、形上之分,不仅仅是一种理论,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这种

16、 思维方式贯穿在他的全部哲学理论和科学理论中。以后,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作了多次 变革, 但这种思维方式却延续了很久。它不仅影响了以后整个西方哲学史,为西方哲学传统 本体论奠定了基础,而且也影响到了近代自然科学,影响到自然科学的世界图景 。例如,人 2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97 年版,第 20 页。 3同上书,第 21 页。 们把所有事物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又把有机物分为微生物、植物和动物, 人类只是在动物 世界中占据一个位置。这样层层排列, 各有所属, 就形成一个 关于世界的结构体系。 至于“世 界本身”是否真有这样一个体系,那并不是最重要的问题,只要“对人来说”存在这样一个 体系就够了。曾经有人说,即使世界本来是无序的,我也要设想出一个秩序来;我不得不这 样做,因为如果不这样做,我就无法把握世界 。 这种说法听来无稽,但它确实体现了人类的存在状况人的确是形而上学的动物。 三、传统本体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亚里士多德在学科分类上体现出来的本体与现象二分的思想,是巴门尼德最早明确意 识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