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复习卷(初二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164582 上传时间:2018-09-0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60.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复习卷(初二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文言文复习卷(初二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文言文复习卷(初二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文言文复习卷(初二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文言文复习卷(初二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复习卷(初二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复习卷(初二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文言文复习卷21与朱元思书 一、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风烟俱净(散尽),天山共色(一样的颜色) 。从(顺,随)流飘荡,任意东西。自(从)富阳至桐庐一百许(多)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独一无二 ) 。 水皆缥碧(青白色),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甚于箭),猛浪若(好像 )奔(飞奔的马)。夹岸高山,皆生寒树(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形容树密而绿),负势竞上,互相轩(高)邈(远),争高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 天) ,千百成峰。泉水激( 冲激 ) 石,泠泠(形容水声的清越)作响;好(美丽的)鸟相鸣(互相和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表示多)转(通“啭”,鸟叫声)不穷,猿则百叫无(不)绝。

2、鸢飞戾(至)天者,望峰息( 使平息 ) 心;经纶(筹划)世务者,窥谷忘反(通“返” ) 。横柯(树木的枝干)上蔽,在昼犹( 还像 ) 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阳光)。二、翻译下面的句子。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2.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 也能看得清清楚楚。3.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4.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 百成峰。(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谁爬得最高,伸得最远,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 5.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山间)的泉水冲击着

3、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6.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美丽的鸟儿彼此嘤嘤地叫着,十分和谐。 7.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 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8.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9.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在枝条稀疏的地方,有时还能见到阳光。 三、归纳文言现象。1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蝉则千转不穷。 (转 )通(啭) 窥谷忘反。(反)通(返)有见天日。 (见) 通(现) 2找出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4、许)古义:(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今义:(或许,赞 许等) 猛浪若奔(奔)古义:(指飞奔的马)今义: (奔跑,飞奔)经纶世务者(经纶)古义 :( 筹划、治理 ) 今义 :( 规划 , 管理政治的才能 ) 鸢飞戾天者(戾)古义 :( 至) 今义 :( 罪恶 ) 3一词多义绝: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没有 ) 猿则百叫无绝( 断,停 )上:负势竞上( 向上 ) 横柯上蔽( 在上边 ) 无:直视无碍(没有)猿则百叫无绝(不) 百:一百许里(十的倍数)猿则百叫无绝(极言其多)4找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解释。风烟俱净(净)解释:(形容词用作动词,散尽)任意东西 (东西 ) 解释:(名词作状语,向东 或

5、向西) 猛浪若奔 ( 奔) 解释: (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负势竞上 ( 上) 解释: (名词用作动词,向上)互相轩邈 ( 轩邈) 解释: (形容 词用作动词,往高处或往远处伸展)望峰息心( 息)解释: ( 动词使动用法,使 , 平息) 横柯上蔽( 上) 解释: ( 名词用作状语,在上边) 5指出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省略句急湍甚箭。省略句鸢飞戾天者。 倒装句 五、判断下列文意理解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 这是作者写给友人的一封书信,但与一般书信不同,没有问候的套语 和 日 常 事 务 的 叙 述 , 而 是 一 篇 由 清 词 丽 句 构 成 的 写 景

6、小 品 文 , 描 绘 了 富 阳 至 桐 庐 一 百 多 里 富 春 江 上 雄 奇 秀 丽 景 致 。 ()2. 课文中,作者先 分叙 了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 风烟俱尽,天山共色” ,富春江的美景就是在这样天朗气清的壮丽背景中展 开。 “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不仅写出了江流宛转,随山形而变,江上小舟,顺流而下,随流飘荡的情形,更表现了作者陶醉于美好大 自然的闲适随意心情。( )3. “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既是作者在百里富春江上的所见所感的概括,也可以说是本文所写山光水色 的一个总体特点。下文自然就转入对山之奇,水之异的描写了。( )4. 平静的江面,水之澄澈,以至千丈深的水都

7、能见底,游鱼细石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湍急的河段,水流又如疾箭,若奔马,势不可挡。夸张比喻中,水之异尽现。( )5. 两岸峭壁,皆生寒树,层峦叠嶂,争相竞高,直入云天,静态夸张 中,山之奇毕呈。 ( )6. 作者在文中触景生情,通过议论自然 流露出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含蓄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积极入仕的高洁志趣。 ( )7. 最后四句,清幽淡雅,余音缭绕,卒章显志 。 ( )22五柳先生传 一、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先生不知何许(处所)人也,亦不详(不知道)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于是)以为(以之为)号焉(语气助词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 ;每有会( 体会,领会 ) 意,便欣然忘食。

8、性嗜(喜好 ) 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 亲戚朋友 ) 知其如(像)此,或( 有时 ) 置酒而招之;造(往,到)饮辄(就)尽,期(期望)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竟不)吝情(舍不得)去留(去,离开)。环堵萧然(空寂),不蔽风日;短褐(用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穿结(指衣服上有洞和补丁) ,箪瓢屡空(经常是空的) ,晏如(安然自 若的样子)也。常著文章自娱,颇( 稍微 ) 示己志。 忘怀得失 ,以(凭借、用)此自终(过完自己的一生) 。 赞曰: 黔娄 之妻有言:“不戚戚( 忧愁的样子 ) 于(因为)贫贱,不汲汲( 心情急切的样子 ) 于富贵。”其言兹若人(此人,指五柳先生) 之俦(辈,同类 ) 乎?衔

9、(含着)觞(酒杯 )赋诗,以乐(为 感到快乐)其志(志向)。无怀氏 之(的)民欤? 葛天氏 之民欤?二、翻译下面的句子。1.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用它做了自己的号。2.好读书, 不求甚解 ;每有 会意,便欣然忘食。 (他)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3. 造饮辄尽, 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他)一来就要喝得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去,并不装模作样,说走就走。4. 常著 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 ,以此自终。 ( 他) 经常写文章来消遣时光,从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

10、放在心上, 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5.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6.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一边喝 酒一边吟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 三、归纳文言现象。1. 找出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每有会意(会)古义: (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今义:(指领会别人 没有明白的意思)亲旧知其如此(旧)古义: (旧交,旧友)今义: (过去的,过时的)好读书,不求甚解(不求甚解)古义: (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今义:(只求懂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含贬义)造饮辄尽(造)古义: (到, 往) 今义: (制造) 或置酒而招之(或)古义:(有

11、时)今义: (或者 ) 因以为号焉(以为)古义:(以之为,把(它)当作)今 义: (认为,作为)2.一词多义:以: 因以为号焉(介词,把、用)以此自终(凭借、用)之: 或置酒而招之(代词,他)葛天氏之民欤(助词,2 的) 言: 闲静少言(说,说话)黔娄之妻有言(言语,话)如: 晏如也 (的样子)亲旧知其如此 (像)许: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处所、地方)自富阳 至桐庐一百许里 (表示约数,左右)其: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句首语气词,表推测)亲旧知其如此(代词,他) 志: 以乐其志(志趣,志向)处处志之(做标记)3. 找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解释。亦不详其姓字:(详)解释: (形容词用作动词,详细

12、地知道)亲旧知其如此: (亲旧)解释: (形容词用作名词,亲戚朋友)以乐其志:(乐)解释:(为动用法 ,为 感到快乐)性嗜酒:(酒 )解释:(名词用作动 词,喝酒) 4. 指出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好读书, 不求甚解。省略句因以为号焉。省略句性嗜酒, 家贫不能常得。省 略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倒装句无怀氏之民欤?疑问句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判断句 五、判断下列文意理解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 本文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文章从思想性格、 爱 好 、 生 活 状 况 等 方 面 塑 造 了 一 位 独 立 于 世 俗 之 外 的 隐 士 形 象 , 赞 美 了

13、他 安 贫 乐 道 的 精 神 。( ) 2.文 章 在 以 一 句 “ 闲 静 少 言 , 不 慕 荣 利 ” 点 出 了 五 柳 先 生 的 隐 者 心 境 之 后 , 便 讲 述 了 “ 五 柳 先 生 ” 这 个 名 号 的 来 历 。 () 3.作者一一讲述隐居生活中的乐趣:“ 好读书,不求甚解” 展现了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 性嗜酒 ”“期在必醉 ” 展 示了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 常著文章自娱 ”“忘怀得失 ” 描述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 环堵萧然 ”“晏如也 ” ,描绘了一个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 () 4. 本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多用否定句

14、。“不”字为一篇眼目,正是因为世人有种种追名逐利、 矫揉造作之事,作者言“ 不” ,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 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23 马说 一、翻译重点字词。 世(世上、世间)有伯乐,然后(这以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即使)有名马,祗(只是)辱(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两马并驾)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凭借、用)千里称(著称)也。 马之( 定语后置的标志)千里者,一食(吃一顿)或(或许)尽粟一石,食( 同“ 饲” ,喂)马者不知其能(能够)千里而食也。是(这种,这样)

15、马也,虽(虽然)有千里之能(能力),食(吃)不饱,力不足,才美(才能,美好的素质)不外见( 通“ 现”) ,且(尚且)欲与常马(普通的马)等(等同)不可得(能够),安(怎么)求(要求)其能千里也?策(用鞭子打)之不以(按照)其道(正确的方法) ,食之不能尽其材(通 “ 才” ,才能),鸣之而不能通(通晓)其意,执(拿着)策(鞭子)而临(面对)之,曰:“ 天下无马! ” 呜呼!其(难道)真无马邪(通 “ 耶” ,相当于吗)?其(其实)真不知马也二、翻译重点句子。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世上有了伯乐,这以后才会有千里马。2、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 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因此,即

16、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能获得千里马的称 号。 3、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或许能吃下一石粮食。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喂马的人 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5、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 要求它日行千里呢?6、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 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7、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 得千里马啊! 三、通假字: 食: (释义)“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