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这些事读后感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163128 上传时间:2018-09-0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67.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这些事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育这些事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育这些事读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育这些事读后感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育这些事读后感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这些事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这些事读后感(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这些事读后感作者自传:刘东风,一只雄性文化动物, 差生出身,属相为“驴”,与狗相生,顽皮大学另类专业毕业。读书时令班主任头痛,工作时让校长头晕。所以至今尚未评上“三好学生”和先进工作者。嘴巴比鹦鹉笨,脑子比猴子蠢,手脚比蜜蜂懒。从教二十七年,先后担任过中小学语文教师, 现为深圳市福田区绿洲小学校长。经历过极不愿教书到不得不教书再到非教书不可的心路历程。如今越来越感到用脑教书的重要性,越来越觉得为教育鼓与呼必要性。如果将身高缩短到几公分,可以用著作等身来形容。出版著作有教育解读、时代的歌谣、好孩子之歌、 超文本德育模式、 新编校园童谣等。平常、平凡、平淡、平庸,如此而已。内容简介:第一章观念

2、为舵教育要去功利化:急功近利之下儿童的心灵被扭曲,儿童的天性被泯灭,儿童的童真被践踏,教育也被整得非驴非马,所有的教育者 “ 认认真真干坏事, 扎扎实实害死人 ” ,教育成了一种残忍的生态毁灭场景。教育要去功利化就得回归原点。就得回归本真,就得寻找失落的童趣,就得改变观念。第二章 科学为帆教育要靠 “ 赛先生” : 教育是一门基于教育学和心理学等一百多种学科的边缘学科,夸美纽斯大教授学的面世是教育学产生的标志, 19 世纪中叶以后,近代心理学、生理学的发展,更进一步推动了教育学的发展。科学使教育生根,人文让教育有魂,现代教育已经告别家庭作坊时代, 懂得教育科学才会真正知道如何去爱孩子。第三章

3、法律为甲教育要靠 “ 德先生” : 正由于一些人将教育当做敲门砖而追名逐利,他们喊着“ 以人为本 ” 的口号却忽略儿童的存在,高举着 “ 依法治教 ” 的旗号却对侵害儿童合法权益的现象习以为常、熟视无睹。因为他们太自以为是,总以为孩子嘛就是孩子,所以受伤的总是孩子。民主平等、机会均等,将孩子当“ 人” 看。第四章 艺术为帜教育需要感染力:教育忽视人的本性就会把学生当做装知识的容器。“ 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人,以真挚的情感打动人,以新颖的形式吸引人,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 这是教育的艺术。教育是门艺术,需要的是教育智慧。阅读体会: 这本书我反复阅读,书内有很多内容让我受益颇多。现简单说说我收获中的两

4、点。1 如作者所言,我们教师要用脑教书。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清楚自己的角色,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书中有这么一则寓言。 主人家里养了一条小狗和一头毛驴。 每当主人回来, 小狗老远就欢蹦乱跳地迎上去,又是摇尾巴又是哼哼唧唧地亲热。 主人连手里的东西还没来得及放下,就赶紧抱起小狗高兴地抚摸着它,嘴里不停地夸奖:“ 这狗真聪明,通人性! ” 每得到夸奖,小狗更是小鸟依人的模样, 还温柔地伸出舌头舔一舔主人的脸。经常累死累活的驴子看到了这一切, 心里很不平衡。 心想干活的总是我, 拿荣誉的却是什么事也没干过的小狗。狐狸帮驴子出主意:光埋头苦干是不行的,做得越多,自然挨打就越多,没听说过: “ 快走的牛遭

5、鞭打 ” 吗?瞧人家小狗光凭一张嘴和一条尾,日子过得比你滋润多了。可见,同主人联络感情是多么的重要!驴子听了,心想也是。便打定主意要学一学小狗,改变改变自己讨好主人的方式。这天,约摸主人快回家的时候,驴子瞅准这个机会。 等主人刚到家门口时, 驴子大叫着迎了上去,将前腿搭在主人的肩上亲热起来。看见驴子这等拙劣的表演, 主人又是恼怒, 又觉得好笑,但看在平时它那么卖力的份上,还是略带客气但又明显不耐烦地说:“去去去!”没想到驴子还不死心,嗲声嗲气地撒起娇来:“我要你抱!主人,抱抱我嘛,抱抱我嘛! ” 一条既不像马尾巴又不像狗尾巴的驴尾巴晃来晃去,直扫得主人连眼都无法睁开。 驴子还伸出长长的舌头要舔

6、主人的脸,主人这回可是怒火中烧了,他非常厌恶地使劲将驴子推开。驴子一个趔趄,重重地摔在地板上,还招来了主人的一顿毒鞭子。 真是费力不讨好, 原本想巴结巴结主人, 万万没想到落得如此下场。 适合于小狗做的事, 驴子怎么能做呢?驴子盲从他人而失去了自我,实在不应该。要知道,主人虽然喜欢小狗这些宠物来消遣,但更需要驴子这些实干家来干活。这些年来,教育行业越来越得到政府的重视,教师的地位也越来越高。但是说实话,校园里的功利主义色彩也越来越浓了。有人想在这发财,有人想在这升官, 平静的校园似乎一夜之间成了名利场。人生的价值取向在利欲和权欲诱惑下被严重地扭曲,所以上演了一曲又一曲驴子的悲剧。 人生最可笑的

7、是没有角色意识而出现角色错位,人生最可悲的是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而盲从地模仿他人。正如作者所言我们不能在工作中实现自己价值的原因就是“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做”。其实学校里就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教师并不只是“孩子王”,我们的工作也不是“哄孩子不哭闹”。教育应该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体, 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学生, 无论是作业的布置还是课堂教学,都有讲究,要技术,也更需要教师的教育智慧和教育素养。我们要有平常心、快乐心、责任心、慈爱心,将平凡的工作做到最好,真正做到“把小事做大,把苦事做甜,把琐事做细,把善事做实”。2 我们的工作,每天都要用到的表扬、奖励、批评和惩罚,运用了心理效应就可常常事倍功半呢?读

8、读这本书中的“贝勃效应”“ 蝴蝶效应”、“ 南风效应”、“ 爱的发现”、“罗森塔尔效应”等等,就会知道增加学生的积极行为,减少学生的消极行为, 原来竟有那么多的诀窍!超限效应: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就准备捐款,并掏出自己所有的钱。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就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了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相反,还从盘子里偷了二元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刺激过多、 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 会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

9、 “ 超限效应 ”。这种超限效应在我们的教育中时常发生。例如:在批评学生时,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批评完后,过了一会,又觉得意犹未尽,又重复批评一次,接着还是批评,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批评,使学生极为不耐烦, 讨厌至极。 其实第一次挨批评时学生可能已经接受了老师正确的观点,并下决心进行改正,但是在第二次,学生的厌烦心理就会出现,如果再来第三次, 那么厌烦心理就会以几何级数增加,说不定因而演变成反抗心理。这样,我们教师是好心人办了坏事情。由此可见我们教师对于批评不能过度超量,应恰到好处,点到为止,这一点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尤为重要。再如教师拖课的行为, 如果我们了解了这一心理效应就不会再有这种行

10、为。另外教师的口头掸, 如“ 对不对” 、“ 是不是 ” 等也会造成超限效应。有时有的学生甚至不听老师批评的内容,而去数老师在整个批评中有几个“ 对不对 ” ,这样的教育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蝴蝶效应:在紊乱学中,有一条叫做“ 蝴蝶效应 ” 的原理。据说,南半球一只蝴蝶偶尔扇动翅膀所带起来的微弱气流,由于其他各种因素的掺和, 几星期后, 竟会变成席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紊乱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 蝴蝶效应 ” ,并作了理论表述:一个极微小的起因,经过一定的时间及其他因素的参与作用, 可以发展成极为巨大和复杂的影响力。“ 蝴蝶效应 ” 告诉我们,教育无小事。一句话的表述,一件事的处理,正确的,

11、恰当的,可能影响学生一辈子;错误的,专断的,也可能贻误学生一辈子。以学生评语来说,中小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的形成和成熟时期,自我评价能力还不健全,具有较强的向师性,家长的话可以不听,却把老师的话当作“ 圣旨” ,可谓“ 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礼 ” 。老师写给学生的评语 ,犹如一面镜子,学生会深信其真实,作用也就不言而喻了。一份小小的操行评语, 是教师对学生在一定时期内行为表现的书面鉴定,更是对师生相处、相亲、相知程度的检查,也是教师能力和水平的展示。它犹如一面镜子,能照出各自的容貌;它犹如心灵的“ 超链接 ” ,能让教师、学生、家长的心灵相互沟通;它犹如喜剧小品,让人在喜悦中接受教育;它犹如春风

12、春雨, 能使学生天赋的种子生根、 开花、结果。反之,我们也常常看到,学校里的许多大事件 (如学生斗殴、打群架),往往是从小事酝酿成的, 所以教师要有 “ 风起于青萍之末 ” 的防患于未然的意识,不要等事件闹大了再来处理。拱道效应 : 管理心理学认为,权威对人的影响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权力影响力,另一是非权力影响力。班主任老师对班级的管理、组织、奖励、惩罚等权力具有强制性的功能,是以外力的形式来发挥作用的。在班主任权力的作用下, 教育对象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为被动、服从,因此,在许多情况下,班主任的权力对学生的影响是有限的;而威信作为非权力影响力, 可以产生一种使人自愿、 主动接受对方影响的心理力量

13、。 一般来说,在班主任教育权威中具有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威信,威信是教育权威的基础。从班主任工作方面来说,班主任是否具有崇高的威信, 与班主任自身的素质密切相关。只有那些品格高尚、知识渊博、能力出众、多才多艺、关心和爱护学生的班主任老师,才能够在实践中逐步赢得学生的信任、敬仰和爱戴,获得崇高的威信。众所周知,在学生中享有盛名的班主任老师,能够使学生心甘情愿地接受其影响而无需借助于外力的作用, 这只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 威信较高的班主任作为一个影响源,会自然地引起学生积极的心理反映,这就是“ 拱道效应 ” 。这种现象是发人深思的。它说明,许多优秀的班主任之所以有别于 “ 警察式 ” 、“ 家长式”

14、 、“ 保姆式 ” 、“ 勤杂式” 的班主任而能点石成金,和 “ 拱道效应 ” 的关系是很大的。一个内外兼修、素质过硬而声名远播的班主任, 会使他的学生产生强烈自豪感和自信心。学生在这样的班主任老师领导下的班集体中学习、生活会感到自己非常幸运。他们坚信,在名师麾下,只要努力,自己一定能取得长足的发展,因而他们在学习中信心百倍、干劲十足,潜能得到了较好的发挥。应该说,这种 “ 拱道效应 ” 和我们所熟知的 “ 皮格马利翁效应 ” 有异曲同工之妙。本书中的这些心理学现象让我发现许多那么相似或者就是自己经历过的案例,蕴含了许多心理学知识,许多心理效应。这些个生动的案例对我今后的工作乃至生活都非常有用,更明白了读书的重要性。教育是科学的,也是艺术的,今后我会把书中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教育教学中,将这些心理效应付诸行动,指导自己的教学科学化,艺术化。读完本书,我的收获并不仅于此,这本书让认识到,我就如井底之蛙,看到的学到的还少的可怜,要想自己能胜任工作,我必须要多加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盼望我能静心、专心于自己的工作,有朝一日我也能到达“非教书不可”的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