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文言虚词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162531 上传时间:2018-09-0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9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文言虚词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案:文言虚词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案:文言虚词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案:文言虚词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案:文言虚词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案:文言虚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文言虚词(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2014年下学期总第课时授课人:课题文言虚词( 18 个)课型复习型课时6 课时主备课人陈艳复备课人审核人课前准备复习资料、多媒体、课后练习、巩固试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依据教学大纲,引导学生了解考试说明对此项考查的要求。 2、通过分析高考试题,指导学生寻求规律,掌握考查的重点。3、指导学生掌握备考方法,强化基础训练。过程与方法:1、明确考纲要求,通过考点精析,了解命题趋势;2、通过真题体验,归纳做题方法;3、通过知能巩固演练,牢记相关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品格;2、掌握文言18 个虚词的基本知识,为以后顺利学习和工作打好语言基础。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掌握文言虚

2、词的复习方法,强化记忆。教学难点文言虚词的理解和判断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二次备课一、十八个文言虚词的用法(逐字记忆,具体见复印资料)【学法指导】1分清虚实文言中的“虚词”与今天所说虚词的概念是不完全相同的。文言虚词多由实词转化或借用而来的,因此有的词既可作实词,也可作虚词,阅读时应加以辨别。如“适” ,在“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中,作动词,出嫁;在“余自齐安身行适临汝”中,作动词,往、到;而然“适大病,不解行”中,作副词,译为“恰好”2辨明用法所谓辨明用法,就是根据上下文。从多种用法中认定其属何种用法。如“执手相看泪眼” 中的“相”,表示互相, 而在“当以晋书 相付”中的“相”就不是 “互相”

3、 之意, 而是作代词用,“相付” 即“付之”。又如“见”,在“君既若见录”中,是前置代词,“见录”就是记住我;在“徒见欺”中,则表示被动, “见欺”,即被欺。3分辨古今有些虚词,古今用法是不同的,应注意辨别,如“所以”,今天是表示结果的连词,而在古代却用法多样,如在“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表示“ ,方法”,可译为“依靠” ;在“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一句中,则表示“, 的原因”。又如“溺者入水,拯之者亦入水。入水相同, 所以入水者则异” ,句中的“所以” 也是表演原因, 后两句可译为:2 他们同样是落入水中,但落入水中的原因却是不同的。4注意特殊所谓特殊,一是指兼词,如“诸

4、”,可以相当于“之乎” 、 “之于”, “焉” ,可以相当于“于之” ; “盍” ,相当于“何不” ,等。二是虚词连用。连用是为了加强语气,多用于句末,其重点总是在最后一个,如“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表达语气的重点在“矣”上。虚词也有单音双音的问题。如“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 ,句中的“至于”是动词“至”与介词“于”的连用,不要把它混用于现代汉语表示轻微转折的连词“至于”。二、解题思路与方法(结合金榜 “方法归纳”)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是阅读文言文不可或缺的知识。综观近几年高考试题,从总体来说,着眼于应用,不直接考语法,题型都是客观选择题 , 为降低难度 ,

5、同时也是为了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内容都是课内课外相结合 , 要求考生辨析加点虚词用法的异同. 根据 2004 年版考试说明 的相关表述 , 常见的虚词共有以下18 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天、与、则、者、之。其中“因、以、则、之、乃、且、而”尤受高考命题人青睐,是历年高考试卷中的“老面孔”。那么,除了掌握这 18 虚词的常见用法外, 是否有辅助答题的技巧呢?笔者结合近几年高考相关试题,归纳如下几点,供您参考。(一) 词性界定法有些文言词兼有实词和虚词的双重性质,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只要能推断出其词性不一样,那么,其用法肯定也不同。如2002 年高考全国卷第12题的

6、 A项: 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以”既可作实词,又可作虚词,考生要能分清虚实,第一句是李广根据敌我双方形势,认为此时如果带领一百骑仓惶而逃的话,必致匈奴大军追杀而全体覆没,故第一句中的“以”为实词,作“率领、带领”讲,而第二句为介词“把”。显然,两者词性有别,一虚一实,题目要求选择用法不同的一项,那么该项即为正确答案无疑。(二)数学代入法有时候,考生如能巧妙地“ 拿来 ” 数学中的解题方法,在语文答题中灵活加以应用,往往会受到奇效,数学代入法即是一例。如2002 年高考北京卷第 9 题的 A 项为: 过于荆,至江上/苛政猛于虎也。该项中第二句考

7、生熟知,“ 苛政 ” 与“ 虎” 之间存在比较关系,“ 于” 相当于 “ 比” ,以此代入第一句中显然讲不通,事实上第一句中的“ 于” 作“ 从 ” 讲,由此排除该项。同样该题D 项也可用此法进行判断,第二句“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出自苏洵六国论 , “ 以” 作“ 因而、以致 ” 解,以此代入第一句“ 知不以利为利益3 中” 显然也讲不通,可知该项也非正确答案。再看正确项B 所涉及的两句:曰:“ 吾知所之矣。 ” 因如吴 /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第二句出自课文屈原列传 , “ 因” 作“ 乘机 ” 解,以其代入第一句中刚好符合上下文语境,由此答案不言自明。(三)

8、语法切入法从语法结构角度切入是解答文言实词题常用的方法,其实该法对解答文言虚词题也同样适用。在解题过程中,当你“苦思冥想无法选”时,不妨从语法角度切入,也许能尝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如2001 年高考第13 题 D项: 五千人因衔枚击之/ 相如因持璧却立。考察这两句语法结构,第一句主语是“五千人”,第二句主语是“相如”,进一步考察“衔枚击之”和“持璧却立”两者都是连动结构,且都作谓语,由此可见,两者基本语法结构相同,故句中“因”的用法也应相同,此处都可作“于是、就”解。再看该题正选项B项: 遣使约降于燕 / 故内惑于郑袖。首先补出两句的主语,一为田单,一为怀王。由原文可知,田单乃诈降,是

9、施动者,“降”的对象是燕军,故第一句中“于”译为“向”;而第二句中施动者是郑袖,受动者是怀王,怀王放在前面作主语,从语法结构来看这是一个被动句,所以句中“于”作“被”讲,进行这样的语法分析后,该项中两个“于”显然不同,符合题目要求。(四)语境推断法一般而言,需要判定的虚词上下文语境完整,语句的整体意义实际上限制了某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因此考生也可根据具体的上下文来进行判断。如 2001 年春季高考全国卷第12 题 D项: 漕水溢则泛滥为田患/ 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第一句上文的语境是“漕河与盐河近而不相接”,下文写徐九思“筑减水桥,俾二水相通”, 由此可推断该句中的“则”应为连词

10、,表顺承关系,相当于“就、便”;再考察第二句,出自课文崤之战 ,晋襄公在遭到原轸怒斥后,幡然悔悟,派人追赶,追到黄河边的时候,百里孟明视等三人却已经上船出发了。可见,此处“则”也为连词,但构成转折关系,可译为“却已经、倒已经”,两个“则”用法各异,符合题干要求。(五)标志识别法有些虚词是构成特殊文言句式的标志词,如能记住教材中出现的一些有代表性的特殊文言句式,可帮助你快速答题。如表被动的 “见” 、 “于”、 “为” 、“为所”等,表示宾语前置的“之”(如“何陋之有” ) 、 “是” (如“惟利是图” )等。同时识记一些含有虚词的固定格式,如“是以”为“以是”的倒4 装,译为“因为这” ; “

11、无以”意为“用来 , 的”; “其, 之谓也(乎)”也是一个固定格式, 根据情况可译为 “大概(恐怕、难道)说的是 , 吧(吗)” ,如 2002 年高考全国卷第16 题要求将“ 其李将军之谓也”译成现代汉语,如果能记住这个固定格式的翻译模式,解答本题就会易如反掌,可译为“大概是说李将军的吧?”或“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再如2002 年高考北京卷第 9 题 C项: 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于俗也/ 宋何罪之有。两句中的“之”都是固定格式的标志,一是古汉语中表原因的固定格式,一是宾语提前的标志,两者显然不同,可迅速进行排除。三、了解常见双音节虚词的意义和用法1、 然则、然即(承接关系 “既然这样, 那

12、么, ”、“如果这样, 那么, ”或转折关系“然而” 、 “但是”)例: 王送知罃, 曰: “子其怨我乎?”对曰: “臣实不才, 又谁敢怨?”王曰: “然则德我乎?”(大王送知罃, 就说: “你大概恨我吧?”知罃回答说:“我实在没有什么才能,又敢恨谁呢?”大王说:“既然这样,那么感激我了吧! ”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既然这样,那么, )夫贵为天子,富有天下,是人情之所同欲也,然则从人之欲,则势不能容,物不能赡也。 (做天子那样的尊贵,拥有整个天下那样的富有,这是每个人都想得到的,但是,服从人们的欲望,那么势位就容纳不了,财物也满足不了。)2、可得(可以,可能)例如:二者不可得

13、兼,舍生而取义者也。3、足以(足够用来,完全可以,能够)例如:则足以拒秦。4、虽然(虽然如此,即使如此)例如: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滕君,实在是个贤明的君主,虽然这样,但还没有取得道义。 ):王之疾必可已也,虽然,则必杀挚也。 (大王的病一定可以治好,即使这样,你还是要杀死我的。 )5、得无(表揣测语气, “该不会”, “莫非”, “恐怕”)得无教我猎虫所耶?览物之情,得无异乎?6、无乃(恐怕,莫不是)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7、不啻(不止,不亚于,无异于)视百年、百数十年以前增二十倍焉。8、比及、比至(等到了)5 毛遂比至楚,与十九人议论,十九人皆服。9、否则(如果不这样,就,

14、)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10、何其、胡其、曷其、奚其(为什么,怎么;为什么这样, ,怎么这样 , ;多么)例如:管仲曰: “此有国之耻也,公胡其不雪之以政?(管仲说:这是作为国君的耻辱,你为什么不通过政治措施来洗刷这个耻辱呢?):田赞衣补衣而见荆王,荆王曰:“先生之衣何其恶也?”(田赞穿着打补丁的衣服去面见荆王,荆王说:“先生的衣服怎么这样破呢?”)11、然后、而后、乃后(这样以后,才, )例如: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大家都说他贤明,这样就考察他; 发现他确实是贤明的,这样就重用他。 )四、文言虚词“而”表修饰与承接的区别连词“而”在古代汉语中,使用的比较多,也相当

15、灵活。从它所连接的两部分关系来看,可分为假设关系、修饰关系、并列关系、递进关系、承接关系、转折关系、目的关系、因果关系等几种。在学习时,学生往往分不清修饰关系和承接关系两种关系的用法,现针对课文中出现的例句,谈谈二者的区别。一、表示修饰关系的“而”连接的是状语与中心词,前后两部分之间形成偏正关系。中心词一般由动词或动词短语充当,而状语相对灵活,可以是表时间的名词,表程度、频率、范围的副词,也可以是表状态的形容词,表凭借的介词短语等。如:1、朝而往,暮而归。 ( 醉翁亭记 )2、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 祭十二郎文 )3、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祭十二郎文 )4、徐而察之。 (

16、石钟山记)5、掩口胡卢而笑。 ( 促织)6、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赤壁赋)以上各例,例 1、2中的“而”之前的“朝” “暮” “生” “死”都是表时间的名词,分别修饰“往”“归”“影不与吾形相依” “魂不与吾梦相接” ,在句中分别解释为“早上” “傍晚”“活着的时候” “死了以后”;例 3中的“而”之前的“往往”是表频率的副词,修饰“剧”(剧烈疼痛) ,解释为“常常” ;例4、5中 “而”之前的“徐” “胡卢” 都是表状态的形容词,分别修饰 “察”6 “笑”,解释为“慢慢地” “笑的样子” ;例6中“而”之前的“自其变者”是表凭借的介词短语,修饰“观”,解释为“从变化的方面”。表承接关系的“而”连接的是两个动词或动词短语,两个动词或动词短语所表示的行为动作有明显的先后顺序,二者不构成偏正关系。如:1、去今之墓而葬焉。 ( 五人墓碑记 )2、买五人之脰而函之。 ( 五人墓碑记 )3、舍瑟而作。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例1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