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药物概览ppt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162276 上传时间:2018-09-08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3.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糖尿病药物概览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糖尿病药物概览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糖尿病药物概览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糖尿病药物概览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糖尿病药物概览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糖尿病药物概览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糖尿病药物概览ppt课件(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糖尿病降糖药概览,一、糖尿病的定义 二、糖尿病患者世界分布概况 三、糖尿病在中国的防治概况 四、糖尿病的传统治疗方法 五、新药物正糖胶囊简介 六、糖尿病防治特惠方案,目 录,3,糖尿病的定义,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血糖)一旦控制不好会引发并发症,导致肾、眼、足等部位的衰竭病变,且无法治愈 。,4,糖尿病的类型

2、,1型糖尿病 多发生于青少年,因胰岛素分泌缺乏,依赖外源性胰岛素补充以维持生命。 2型糖尿病胰岛素是人体胰腺B细胞分泌的身体内唯一的降血糖激素。 胰岛素抵抗是指体内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外周组织如肌肉、脂肪对胰岛素促进葡萄糖的吸收、转化、利用发生了抵抗。,5,糖尿病早期症状,1.眼睛疲劳、视力下降 2.饥饿和多食 3.手脚麻痹、发抖,6,糖尿病典型症状,7,2010ADA糖尿病诊断标准,1.糖化血红蛋白A1c6.5%。 2.空腹血糖FPG7.0 mmol/l。空腹定义为至少8h内无热量摄入。 3.口服糖耐量试验时2h血糖11.1 mmol/l。 4.在伴有典型的高血糖或高血糖危象症状的

3、患者,随机血糖11.1 mmol/l。 在无明确高血糖时,应通过重复检测来证实标准13。 跟过去相比有两个方面的进步:1.增加糖化血红蛋白指标,2.弱化了症状指标,更多人纳入糖尿病范畴,得到早期诊治。中国也将采用上述标准。,8,糖尿病并发症,心血管病变 肾脏病变 神经病变 视网膜病变 足溃疡(糖尿病足) 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乳酸酸中毒,低血糖等。,9,糖尿病遗传概率,遗传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因素。父母为2型糖尿病者,子女中50%有糖尿病,12%有耐糖量降低。 1型糖尿病患者的第一代亲属,指兄弟姐妹及子女.他们较一般人群发生糖尿病的危险高10倍,但95%-97%可不发生糖尿病。,10,20

4、13年糖尿病患者世界分布图,11,2013年预计糖尿病患者量趋势,IDF发布的“IDF全球糖尿病概览”是国际上有关糖尿病全球患病情况和相关信息的权威参考书和重要的数据来源。 至2013年,“IDF全球糖尿病概览”已经更新至第六版。 该书由流行病学专家和统计学专家根据全球最新的数据加 工和整理出详尽的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在全球的流行情况和疾病负担;该书还介绍了宏观防治策略和主要教育资源。,12,2014年糖尿病患者世界分布图,13,2014年糖尿病患者世界分布图,14,2014年糖尿病患者世界分布图,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公布的数据,2014年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20岁至79岁)达到3.87亿

5、人,较去年增加了500万人,预计在2035年将达到5.92亿人,2014年全球用于糖尿病的医疗开支达到6120亿美元,占全球医疗支出的11.1%,全球糖尿病市场达550亿美元。,15,IDF2015年全球糖尿病概览,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于 2015年12月1日公布第七版英 文版”IDF全球糖尿病概览(IDF Diabetes Atlas) “,反映当前最新的糖尿病全 球患病情况和经济负担,并对 今后全球糖尿病的发病趋势进 行预测。 根据IDF最新数 据, 201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 数量上升到4.15亿,糖尿病发 病率为8.8%(大致范围7.2%- 11.4%),其中75%在中等和 低收入国

6、家,并且在这些国家 呈快速上升的趋势,预计到 2040年全球将有6.42亿糖尿病 患者,发病率会上升到10.4% (大致范围8.5%-13.5%)。,16,2015年糖尿病患者世界分布图,IDF Diabetes Atlas提供了丰富的全球数据,清晰地阐述了全球糖尿病增长趋势,糖尿病正以令人震惊的速度发展,糖尿病即将成为影响全球发展的主要危险。,17,2015糖尿病死亡人数分布,在大多数国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是造成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50%或更多的糖尿病患者死亡都归因于心血管疾病。2015年因为糖尿病造成死亡的患者(20-79岁)人数高达500万,占所有死亡人数的14.5%,相当于每6秒钟就有

7、一个成年人死于糖尿病。其中46.6%因糖尿病死亡的患者年龄低于60岁。因糖尿病死亡的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分别是:中国,印度,美国和俄罗斯。 2015年全球用于治疗糖尿病以及预防并发症的费用达6,730-11,970亿美元(USD),占全球医疗支出的11.6%。预计到2040年,与糖尿病相关的全球医疗花费将达到8,020-14,520亿美元(USD)。糖尿病患病率在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增长,已给这些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非常沉重的负担。,18,2015年糖尿病患者严重的国家,在对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发病率和发病趋势的估计中,中国2015年糖尿病(20-79岁)患者数量较2013年增加1120万

8、,达1.096亿,居全球首位。根据目前的发展趋势,预计到2040年20-79岁的糖尿病患者数量达1.507亿。,19,2015中国糖尿病,2013年,全球共有510万人死于与糖尿病相关的疾病,占所有死亡人数的8.39%,糖尿病全球医疗花费达5480亿美元,占全球医疗支出的11%。预计到2035年,与糖尿病相关的全球医疗花费将达到6273亿美元。糖尿病在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增长,已给这些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非常沉重的负担。在对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发病率和发病趋势的估计中,中国患病人数居全球首位,其次是印度(6510万)、美国(2440万)、巴西(1190万)、俄罗斯(1090万)。,20,

9、21,22,23,24,2015中国糖尿病患者分布概况,中华糖尿病学会最近公布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高达9.7%,近1/10的患病率确实 令人担忧,并且还以一定的速度增长。 我国糖尿病的地域分布 从地域分布看,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基本上呈“北高南低、东高西低”; 从南北地域差异来看,东北地区患病率较高,吉林省达到了4.5%,远高于全国3.21%; 从东西部地区差异来看,东部沿海地区高于内地,特别是江浙沪一带,糖尿病患病率 平均达到4%。 而两湖江西等地的患病率均在2.2%左右,这与我国目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呈相同分布 状态,体现了糖尿病患病率与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紧密相关。 除区域性差异外我国糖尿病患病率还有

10、一个显著的特点: 全国或区域性政治经济中心地区患病率明显高于一般地区。 从各省居民糖尿病患者总量来看,人口大省,往往也是糖尿病大省。河南、江苏、山 东、四川、广东是我糖尿病患者总量超过150万人的省份。 相比之下,患病率较高的东北地区 和政治经济中心地区总量并非最高。,25,糖尿病防治手段,26,27,治疗手段一:胰岛素,2型糖尿病:胰岛素缺乏或胰岛素作用效率下降 餐时胰岛素;基础胰岛素 作用机制 糖代谢:加速葡萄糖氧化酵解,促进糖原合成,抑制糖异生 脂肪代谢:抑制脂肪分解,增加脂肪酸合成和TG形成 蛋白质代谢:促进蛋白质合成 促进K进入细胞,降低血钾,28,胰岛素的用途,经饮食控制或口服降糖

11、药未能控制的2型糖尿病 发生急性或严重并发症(酮症酸中毒,高深昏迷,乳酸酸中毒)的糖尿病 经饮食或口服降糖药无效的糖尿病 合并高度感染、高热、妊娠、分娩,大手术的糖尿病 1型糖尿病唯一有效的药物 治疗高钾血症 纠正细胞内缺钾,GIK极化液,29,糖尿病治疗原理,30,胰岛素治疗方式:,长效:精蛋白锌胰岛素,替代基础胰岛素,单独使用药效不稳定,临床使用少 超长效:甘精胰岛素,长效、平稳、无峰值,是替代基础胰岛素最好的一种 预混胰岛素:含有2中不同类型胰岛素的混合物,同时具有短效和中效的 作用,诺和灵30R(短效30%,中效70%)诺和灵50R,优泌林70/30,皮下注射/Bid,早、晚餐前30分

12、钟,31,胰岛素的不良反应,低血糖反应:最常见和严重的ADR,轻者饮糖水或进食,重者静注高渗葡萄糖 过敏反应: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休克 耐受性:急性耐受因机体处于应急状态,慢性耐受,产生胰岛素抗体或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或靶细胞膜葡萄糖转运系统失常 皮下注射局部出现红肿、硬结、皮下脂肪萎缩,注射部位应有计划的顺序转换,32,胰岛素制剂的发展方向,研制更接近人体自然分泌的餐时胰岛素或基础胰岛素的制剂 研制非注射途径给药的胰岛素,33,糖尿病治疗手段二:口服降糖药,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适用于II型糖尿病,消瘦的患者 双胍类:适用于II型、肥胖的患者 苯甲酸衍生物 (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适应

13、于基础血糖正常的患者 糖苷酶抑制剂:适用于饭后血糖高 噻唑烷二酮类 (格列酮类):适合肥胖患者,34,各类药物的常用药及注意事项,35,一、磺脲类,1.(甲糖宁,甲苯磺丁脲) 2. 格列本(苯)脲 (优降糖) 3.消渴丸 4. 格列吡嗪 (美吡哒、优哒灵美 、迪沙、依必达、瑞易宁等) 5. 格列齐特 (达美康) 6. 瑞易宁(格列吡嗪控释片) 7.格列喹酮 (糖适平 ) 8. 格列美脲(迪北、万苏平、圣平、伊瑞、亚莫利),36,适用于II型糖尿病,不胖的患者一般,用磺脲类的药只用其中的一种,不可能用两种同样的磺脲类的药用在一个人身上,而且开始用药都是用小量的开始,因为磺脲类的药能够刺激胰岛分泌

14、胰岛素,胰岛素分泌多了以后,假如血糖本身不太高,它可以引起低血糖,所以开始小量,然后监测血糖,控制要是不理想,慢慢加量,所以这是磺脲类的用药是这样一个用药原则,磺脲类用药一般是在饭前半小时用药,适合于不胖的人用。,37,不适合于以下情况: 11型糖尿病。 2妊娠及哺乳期。 3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轻度肾功能不全只能使用糖适平、诺和龙,不能使用其他磺脲类降糖药。 4糖尿病病人发生严重感染、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创伤及手术期间。 5糖尿病发生急性代谢紊乱,如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昏迷期间。 6已出现严重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及肾脏病变,或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及肾脏病变进展迅速时应采用胰岛素治

15、疗,严格控制血糖。 肥胖的2型糖尿病病人服用磺脲类降糖药物,可能使体重进一步增加,一般首选双胍类降糖药或糖苷酶抑制剂。,38,适合服用磺脲类降糖药治疗的患者应具备以下条件:经饮食和运动治疗,血糖控制仍不好的患者。 有一定胰岛素分泌的2型糖尿病患者。因为对于已经没有胰岛素分泌能力的1型糖尿病患者来说,磺脲类药几乎没什么作用。 体重正常或者偏轻的患者。,39, 副作用 低血糖症。这是磺脲类降糖药最重要,也是最危险的一种副作用。任何一种磺脲类降糖药都有可能引起低血糖症,作用越强引起低血糖的可能性就越大。从降糖的角度来说作用强者是好药,但从引起低血糖的角度来看,它又不那么好了。 体重增加。磺脲类降糖药

16、使用后,胰岛素分泌量增加,糖分就能得到比较充分的利用,在血糖下降的同时,如不注意饮食调节和适当的运动,可能使患者的体重增加。 其他问题。如消化道反应、皮肤过敏反应、血细胞减少、头晕、视力模糊、身体平衡功能发生障碍等神经系统反应,但均不常见。,40, 注意事项 1病人用药时应遵医嘱,注意饮食,运动和用药时间。2治疗中应注意早期出现的低血糖症状,如头痛、兴奋、失眠、震颤和大量出汗,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严重者应静脉滴注葡萄糖液,对有创伤、术后,感染或发热病人应给与胰岛素维持正常血糖代谢。 3避免饮酒,以免引起类戒断反应。4. 药物相互作用: 增强降糖作用的药物:水杨酸类、磺胺类、氯霉素、氟康唑、咪康唑、甲氨蝶呤、双香豆素类等 降低降糖作用的药物:噻嗪类,强利尿药,皮质激素,41,二、双胍类,降糖灵(苯乙双胍) 降糖片 盐酸二甲双胍片,42,适用于II型、肥胖的患者 双胍类药主要不刺激胰岛素分泌,它的作用主要是让身体里面的胰岛素在细胞水平的利用上能够提高,所以双胍类药不会引起低血糖。双胍类的用药由于它对胃肠道有点刺激,所以刚开始用药的时候,一般主张一顿饭吃一半,把药送进去,这样做减少对胃的刺激,或者吃饭了以后立马把药吃进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