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大学生过激行为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161768 上传时间:2018-09-0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5.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范大学生过激行为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防范大学生过激行为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防范大学生过激行为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防范大学生过激行为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防范大学生过激行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范大学生过激行为(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防范大学生过激行为大学生过激行为,主要指违背社会和大学生规范的情绪偏激行为。只要行为者情绪过于冲动, 违背社会规范、造成破坏社会和学校生活、学习秩序的既成事实,这种行为就属过激行为,如自杀、打架、斗殴等。 大学生过激行为的基本特性是对社会公共秩序和公民人身具有破坏性。一、大学生过激行为的产生主观原因指过激者本人的原因。一个人在发生过激行为之前,有一个心理变化的过程。 过激行为的产生有时候是出人意料的,跟随着主体冲动意志的爆发, 过激行为就可能会在下一秒产生,具有不可控制性,也没有间隔性, 有时也把这种现象称作行为爆发性。在这个过程中,过激者的文化教养、 心理素质和人格特点等主观因素起很大的作用

2、。现在大学生个体的自我意识较强, 而自制能力差,情绪容易冲动,对各种事物较敏感, 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所以受短促而强烈的冲动情绪所支配,自我丧失理智条件下很容易造成的过激行为。社会竞争的激烈, 人际关系处理不当以及来自学习、就业等都使大学生承担着越来越多的压力, 压力一旦累计到一定程度, 就有可能成为诱发大学生过激行为产生的导火索。二、过激行为的危害性。过激行为发生后, 人们原有的心理和行为状态被打破,加上个性原因和心理承受能力较差, 有些人就会无原则的放大自己所面对的事情,行为举止超出正常人的表现。 如果不能及时应对这种极端和偏离的行为,将对自己的以后的的人生道路、 对他人和家庭都会

3、造成损失,所以具有很大的危害性。过激行为是一种极端的、偏离正常的行为,它违反了社会规范,并对自己、他人和社会造成了不同程度损害。过激行为就是不良环境影响下大学生的具体行为表现, 它对大学生成长和发展有着十分消极的影响。三、大学生过激行为的防范措施大学生过激行为问题重在防范。一个有效的大学生过激行为防范体系的建立, 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良好行为和健康心理的形成,还关系到社会、 学校、家庭的稳定和和谐。 所以构建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能够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与各种环境因素的良性互动,对大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产生起着广泛的保障和引领作用。因此,着力研究构建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条件, 对于防范大学生过激行为的发生有

4、着重要的意义。第一, 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首先要削弱或排除形成大学生过激行为的动因,使他们生活在一个健康的物质、 精神环境里, 把有负性感染作用的消极东西降低到最低点,比如,家庭中的经济关系、成员之间的不良影响等。第二, 加强社会公德环境建设。社会公德是评价人们的行为和内在思想、内心信念的一种标准,也是调整和约束人们言谈举止的一种规则、规范。所以加强社会公德环境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才提供完美和谐的环境,不仅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健康心理培养具有重大的引导作用,而且也是大学生良好的行为形成的关键。第三, 构建预防大学生过激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随着社会主义教育体制的改革,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在逐

5、渐完善。然而在过激行为的防范工作中,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所以我们通过构建预防大学生过激行为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对大学生心理教育以及行为活动教育起到一个精神保障和安全阀的作用。这就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减缓大学生过激行为的发生。第四,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既是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培育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充分认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预防大学生过激行为工作的关键。针对大学生, 我们可以进行发展性心理咨询。通过课堂教育、专题讲座、拓展训练、个别咨询等形式展开, 给大学生在环境适应、 人际交往、自信心培养等方面进行指导。 从而有

6、利于提高全体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大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对大学生认识不良行为或者过激行为提供了正确的指导。第五, 建立积极的自我调节机制。情商高低往往反映一个人的内心成熟度,如果理性约束不了情绪,失控的情绪就会使主体行为发生偏激。所以大学生进行自我情商教育,提高认识自我、 管理自我的能力, 不仅能很好的处理个人在学习、生活、交友、择业等诸方面遇到的困惑和矛盾,而且会逐步发展成为一个自信、独立、成熟、稳重的人。一个人真正伟大之处,在于他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深刻了解自我,在思想上是否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并对缺点进行更正; 在行为上是否遵守社会和学校规范,遇到突发事件和过激事件的时候, 是否能

7、够冷静分析, 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比如在生活中遇到挫折的时候,情绪是否稳定,焦虑,心理和心理活动是否平衡。 所以客观的认识自己, 评价自我的现实潜能, 敢于面对客观的我, 才会正确处理意外事件带来的心理压力,防止或延缓由于情绪和心理过分激动而导致的攻击性行为或破坏性行为。由于年龄和阅历的问题,大学生方方面面的问题都会引起心理、情绪或情感上的巨大波动和困扰。反过来,大学生的心理、 情绪情感上的问题处理不好,又会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大学生对正确行为的选择、人生价值观的确定以及个性等各方面的发展。大学生过激行为防范措施的提出,有利于社会、校园、家庭的和谐稳定,促进大学生积极行为的产生。习近平主席在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上提出,全国广大青少年,要志存高远,增长知识,锤炼意志,让青春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华民族的希望, 只有拥有良好的行为、健康的心理、 健全的人格、 高尚的人生价值观, 才能承担起国家未来发展的重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