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卫生学复习题答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161717 上传时间:2018-09-08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0.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放射卫生学复习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放射卫生学复习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放射卫生学复习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放射卫生学复习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放射卫生学复习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放射卫生学复习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放射卫生学复习题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电磁辐射和粒子辐射的区别。 电磁辐射是指是电磁波,仅有能量,而无静止质量,通过在物质和空间的穿行 将能量传递给相互作用的物质。 根据电磁辐射的频率和波长的不同可分为无线电 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X 射线和 r 射线 粒子辐射实际上是一些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或者由这些基本粒子构成的原子 核。它包括电子、质子、 a粒子、中子、负 介子和带电重离子等。它们既有能 量,也有静止质量,通过消耗自己的动能把能量传递给相互作用物质。 2.重要的地球辐射系,地球辐射对人体的照射方式 一、地球辐射系:原生放射性核素: 自地球形成以来就存在于地壳中的放射性核素(40K: 238U 系: 232Th 系:

2、)氡的辐射 二、地球辐射对人类的照射方式:外照射、 内照射(主要照射方式,最主要的贡献者是氡) 3.各种类型的放射性核素(天然、人工、宇生、原生、氡等)致成人年有效剂 量 天然: 2.4mSv 宇生放射性核素的年有效剂量,14C 是 12Sv,22Na 是 0.15Sv,3H 是 0.01 Sv,7Be 是 0.03Sv。 原生放射性核素(即天然放射性核素) :外照射: 0.46mSv, 内照射( Rn除外) :0.23Rn 人工辐射源人均年有效剂量:医学X 射线诊断: 0.4mSv 大气层核试验: 0.005mSv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0.002mSv 核能发电小于 0.2Sv 人工辐射源

3、对职业人员的照射年有效剂量:0.6mSv Rn 致成人年有效剂量: 1.2mSv(室内 :1.0mSv;室外 :0.095mSv) 食入: 0.29 吸入: 1.26 4.何为天然辐射,人类活动增加的天然照射有哪些? 天然本底照射包括宇宙辐射和陆地辐射,人类活动增加的天然照射有磷酸盐加 工、金属矿石加工、铀矿开采、锆砂、钛色素生产、化石燃料、石油和天然气提 取、建材、钍化合物、废金属工业、含铀的矿物质存放。 5.地球辐射带的特点。 地球辐射带:被地球磁场捕俘的宇宙辐射中质子和电子流等带电粒子流所形 成的区域。 内辐射带:距地球赤道2.8 倍地球半径范围内的辐射带。质子能量可达数百 MeV。 外

4、辐射带:距地球赤道2.8 倍地球半径范围以外的辐射带 地球辐射带的电子空间分布有两个明显的峰值。第一个峰值在内辐射带, 第二 个峰值在外辐射带。 6.放射防护的目的?理解确定性效应和随机性效应。 目的是防止确定性效应的发生,减少随机性效应的诱发。 确定性效应:当受照剂量超过某一特定的阈剂量以后,病理改变的严重程 度将随受照剂量的增加而加重。其发生概率和严重程度随受照剂量的增加而 增大,剂量与效应的关系呈S型,存在阈剂量, 表现主要是: 皮肤损伤(非 恶性损伤但有损美容)眼晶体白内障再生障碍性贫血不育 随机性效应:发生癌症的概率(不是严重程度)随着受照剂量的增加而增 大,意思是“随机性质的,或统

5、计性质的效应” ,如果是具有向后代传递信息 的细胞受到辐射危害,那么辐射危害效应将表现在受照人员的后代身上,这 种效应可能有许多不同种类, 严重程度也不同, 这种随机效应称为遗传效应。 表现主要是:致癌,致畸 7.放射卫生防护的三项基本原则是什么,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放射防护设计 和人员工作安排的依据是什么?个人剂量限值的意义和本质。 实践的正当性 (是最优化过程的基本前提) :辐射照射的实践对受照个人或 社会带来的利益足以弥补其可能引起的辐射危害( 包括健康危害和非健康危 害)。利益 危害 防护的最优化(是最优化过程的基本要求) : 在考虑了经济和社会因素之后, 辐射实践过程中,保证做到将辐

6、照保持在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的水平。以最 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 个人剂量限值:(是最优化剂量的约束) 。 对于职业照射,它是一种源相关的个人剂量值,用于限制最优化过程考虑 各种选择的范围 对于公众照射,它是公众成员从任何受控源的计划运行中接受的年剂量的上限。 对于医疗照射,剂量约束值应被视为指导水平 依据:放射防护最优化,最优化的依据是剂量约束值,不能把个人剂量限 值直接作为防护设计和人员工作安排的依据 8.现行的辐射防护标准是什么?何时颁布,何时实施?具体职业人员、公众、 慰问者的剂量限值? 现行的辐射防护标准是国际电离辐射防护和辐射源安全的基本准则,于 2002 年 10 月 8 日发布

7、、 2003年 4 月 1 日实施。 职业照射不超过下列限值: ? 连续 5 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 ( 但不可作任何追溯性平均 ) ,20mSv ; ? 任何一年中的有效剂量,50mSv ; ? 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 150mSv ; ? 四肢(手和足 ) 或皮肤的年当量剂量, 500mSv 。 公众成员平均剂量不超过下述限值: ? 年有效剂量, 1mSv ; ? 特殊情况下,如果5 个连续年的年平均剂量不超过1 mSv,则某一单一 年份的有效剂量 可提高到 5mSv ; ? 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 15mSv ; ? 皮肤的年当量剂量, 50mSv 。 慰问者及探视人员的剂量限制 ? 对患者的慰

8、问者所受的照射加以约束,使他们在患者诊断或治疗期间所 受的剂量不超过 5mSv 。 ? 探视食入放射性物质的患者的儿童所受的剂量限制于1 mSv以下。 9.与辐射防护相关的几个重要的国际机构?前三个 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 ICRP) 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 国际原子能机构( IAEA ) 10. 射线的特性(穿透性等) ,以及该用何种防护器材进行防护? 射线是氦核, 射线是电子流, 射线是波长很短的电磁波。 前两种穿透力 小,射线用一张纸就能挡住, 射线要用薄铝板, 射线要用较厚的混凝土加 钢板或厚的铝板。 11. 辐射干预水平?(例如持续照射的干预水平,紧急防护行动干

9、预水平等) 针对非受控源持续照射情况或针对应急照射情况合理地确定的可防护的剂量水 平,称为干预水平。包括剂量率水平,剂量水平,活度浓度(比浓度)水平。 12. 外照射防护的基本措施和基本原则? 基本措施: 时间防护缩短受照时间 距离防护增大与源的距离 屏蔽防护设置防护屏蔽 基本原则: 实践正当化; 放射防护最优化; 个人剂量限值。 13. 开放源和密闭源的特点。 密封源:永久地密封在包壳内并与某种材料紧密结合的放射性物质。 特点:密封源分类: 辐射源、 辐射源、辐射源、低能光子源、中子源;多 用于外照射 开放源:非密封的,与环境介质接触的放射源。 特点:极易扩散,可能会影响工作场所表面或环境介

10、质。主要用于内照射。 14. 密闭源的泄漏检查方法?泄漏和无泄漏之间的界限。 放射性检验(有无放射性物质的泄漏) : 湿擦拭法:拭子擦拭后测活度; 浸泡法: 505浸泡 4h 后测浸泡液放射性活度; 射气固体吸收法: 226Ra 源以棉花包绕置密室12h 后取出棉花测之。以上方 法测到的放射性活度 3.7 109 Bq, (100mCi) 乙级: 1.85 107 3.7 109 Bq ,(0.5mCi) 丙级: 3.7104 1.85 107 Bq, (0.001mCi) 分区: 控制区: 要求或可能要求采取专门防护措施或安全手段的任何区域,以便在正常工作 条件下控制正常照射或防止污染扩展和

11、防止潜在照射或限制其程度。( 控制 区设置在独立的建筑,或整体建筑的一端,底层。 ) 监督区: 未被确定为控制区、通常不需要采取专门防护措施的安全手段的、但要不断 检查其职业照射条件的任何区域。 分类(依据等效年用量): 第一类: 1.85 1012 Bq ,(50Ci) 第二类: 1.85 1011 1.85 1012 Bq 第三类: 1Gy)电离辐射照射引起的全身性疾病。 外照射和内照射都可能发生急性放射病,但以外照射为主。 外照射引起急性放射 病的射线有 线、中子和 X射线等。 致病剂量: 1Gy 。 55. 根据照后淋巴细胞绝对值,分析急性放射病的类型 分型(度)照后 1-2d(*10

12、9) 骨 髓 型 轻度1.2 中度0.9 重度0.6 极重度0.3 肠型和脑型0.3 56. 肠型放射病、脑型放射病的特点 肠型放射病是照射剂量大于10Gy,在造血障碍基础上,胃肠道损伤更为突出,小肠粘 膜上皮广泛性变性、坏死和脱落。临床表现为频繁呕吐、腹泻、腹痛、血水便及水电解质紊 乱;临床表现特点初期症状重,假愈期不明显极期突出表现为胃肠道症状造血损伤严 重感染发生早治疗可延长生存期 脑型放射病是照射剂量大于50Gy,造血、胃肠道严重损伤,同时出现小脑粒层细胞、大 脑及脑干部等处细胞大面积固缩、坏死和脑循环障碍。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定向力丧失、 共济失调、肌张力增强和震颤、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 57. 急性放射病进入极期的标志,感染的特点。 极期的标志是:体温升高,食欲降低,呕吐腹泻和全身衰竭 感染的特点:(炎症反应减弱,出血坏死严重) 早期感染主要以口腔革兰氏阳性菌为主,表现为牙龈炎、 咽喉炎、口腔溃疡 等,导致进食困难;局部感染灶会导致全身感染; 晚期感染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可发生肺炎、肠炎、尿路感染等; 重度病人易发生败血症,也易发生口腔单纯疱疹病毒和霉菌感染; 白细胞计数越低,感染发生率越高,症状越严重; 感染是引起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可加重出血 缺乏炎细胞性的炎症反应,红肿不明显,而出血坏死严重,渗出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