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检测卷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156566 上传时间:2018-09-08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30.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本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检测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部编本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检测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部编本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检测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部编本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检测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部编本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检测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本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检测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本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检测卷(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检测卷(时间:90 分钟满分:120 分) 一、积累与运用 (30 分) 1. 下列各组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 D ) A.郦道元(l ) 属引(sh ) 都护在燕然(Y n) B.藻、荇交横(x n ) 襄陵(xi n ) 飞漱其间(s ) C.夕日欲颓(tu ) 相与(y ) 水皆缥碧(pi o) D.急湍甚箭(tu n) 轩邈(mi o) 鸢飞戾天者 (yu n) 导析:D A项, “属”应读 zh ;B 项, “漱”应读 sh ;C 项, “与”应读 y。2. 加点字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 A.或王命急宣 (或许) 素湍绿潭(白色的急流 )

2、B.念无与为乐者 (考虑) 良多趣味 (甚, 很) C.但少闲人 (只是) 负势竞上 (凭借) D.四时俱备(四季) 五色交辉(交相辉映 ) 导析:A A项, “或”解释为“有时”。3. 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 分)( C ) A.自三峡七百里中 ,两岸连山 , 略无阙处B.蝉则千转不穷C.未复有能与其奇者D.窥谷忘反导析:C A项, “阙”同“缺” ;B 项, “转”同“啭” ;D 项, “反”同“返”。4. 下列对句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C ) A.奇山异水 , 天下独绝。译: 奇异的山水 , 天下独一无二。B.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 盖竹柏影也。译: 月

3、光下的庭院像积满了水一样清澈透明,( 好像) 水中还有水草交错摆动 , 原来是竹柏的影子。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译: 但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清闲的人啊。D.空谷传响 , 哀转久绝。译: 空旷的山谷传来猿猴叫声的回响, 悲哀婉转 , 很久很久才会消失。导析:C C项, “但”是“只是”的意思, “耳”意思是“罢了”。5. 下列作家、作品、朝代连线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C ) A.三峡郦道元北魏B.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北宋C.渡荆门送别王维唐朝D.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南朝导析:C 渡荆门送别的作者是李白。6.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有误的一项是(3 分)( B ) A.实是/ 欲界/ 之仙都。B.

4、自非亭/ 午夜分 , 不见/曦月。C.但/ 少闲人 / 如吾两人者耳。D.疏条/ 交映, 有时/见日。导析:B 正确停顿应为“自非 / 亭午夜分 , 不见/ 曦月”。7. 按要求默写课文。 (6 分) (1) 晓雾将歇 , 猿鸟乱鸣。(2) 晴川历历汉阳树 , 芳草萋萋鹦鹉洲。(3) 渡荆门送别中“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两句用移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4) 使至塞上一诗中描写塞外壮丽景色的名句是: 大漠孤烟直 , 长河落日圆。8. 语文与生活。 (6 分)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为了让传统文化更广泛地走进学生生活,绥化市某中学将开展以“传统文化, 你我共享”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也来参与 !

5、 【魅力汉字】真草隶篆行 , 异彩纷呈 , 绽放出中国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韵味。(1) 下面是一个汉字的演变过程,请根据前几个字形将其简体楷书写在田字格内。 (1 分) (2) 请根据谜面写出谜底。 (任选其一作答即可 )(1 分) 两目不同心相连。打一字 : 一边是绿 , 一边是红 ;一边喜雨 , 一边喜风。打一字 : 【了解工艺】中华民族是充满智慧的民族。众多民间艺人用他们精湛的技艺为我们丰富了灿烂的民族文化。请写出两个民间工艺名称。(2 分) 【众说纷纭】最近, 某校开展践行弟子规活动。一晚,妈妈因某事严厉批评小明。 小明刚要反驳 , 想到弟子规中“父母教 ,须敬听”的训规 , 低头不语

6、了。对于小明的表现, 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30 字左右)(3 分) 答案: 【魅力汉字】 (1) 马(2) 想秋【了解工艺】 (示例) 剪纸、泥塑、布艺、草艺、刺绣(苏绣、湘绣 ) 、陶瓷(黑陶) 等。【众说纷纭】(示例一) 小明, 你真是孝顺的好孩子 , 你是践行弟子规的典范 , 你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 示例二 )小明,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也是弟子规的精髓之一,我们应遵从 , 但也应活学活用。你应该主动和妈妈沟通, 表明自己的想法 ,相信妈妈会尊重你的意见。(人称正确、观点鲜明 , 表意顺畅 , 语气委婉。 ) 二、阅读理解 (40 分) (一)(2

7、016 安顺)阅读下面的古诗 , 完成 911 题。(7 分)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 , 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 , 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 , 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 , 绿杨阴里白沙堤。9. 全诗以“行”为线索 , 从“孤山寺北贾亭西”起 , 到“绿杨阴里白沙堤”终。以“最爱湖东行不足”说明自然美景美不胜收, 诗人意犹未尽的感受给读者无穷的回味。(请用诗中的原句作答 )(2 分) 10. 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答案: 抒发了诗人观赏西湖早春美景的喜悦之情(答 “对西湖早春美景的热爱或赞美之情”也可) 。11. 颔联中有两个动词用得极妙,

8、 请找出来作简要赏析。 (3 分) 颔联中两个用得极妙的动词:争、啄。赏析: 答案: 一个“争”字 ,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 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一个 “啄”字生动地描绘出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 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 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言之成理即可 ) (二)阅读三峡 ,完成 1215 题。(10 分) 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 , 两岸连山 , 略无阙处。重岩叠嶂 , 隐天蔽日 , 自非亭午夜分 , 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 , 有时朝发白帝 , 暮到江陵 ,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 , 不以疾也。春冬之

9、时 ,则素湍绿潭 , 回清倒影 , 绝多生怪柏 , 悬泉瀑布 , 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 , 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 ,林寒涧肃 , 常有高猿长啸 , 属引凄异 , 空谷传响 , 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 : “巴东三峡巫峡长 , 猿鸣三声泪沾裳。”1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2 分) (1) 沿溯阻绝( 逆流而上 ) (2) 素湍绿潭 ( 白色) 13.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D ) A.B.C. D.导析:D A项, 加点词的意思分别是 : 认为/ 因为;B 项, 加点词的意思分别是 : 代词, 这/ 语气助词 , 难道;C项, 加点词的意思分别是 :的/

10、代词,它;D 项, 两个都是“有时”的意思。14. 翻译下列句子。 (3 分) (1) 自非亭午夜分 , 不见曦月。译文: 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 , 就看不见日月。(2) 清荣峻茂 , 良多趣味。译文: 水清树荣 , 山高草盛 , 确实有许多趣味。15. 请概括三峡景物的总体特征, 并另写一句本文之外的描写山或水的诗词。 (3 分) 答案: 雄奇壮丽 ( 壮美、雄壮也可 )。(示例)潮平两岸阔 , 风正一帆悬。青山横北郭 , 白水绕东城。 ( 符合题意即可 ) (三)对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 1619 题。(13 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 , 月色入户 , 欣然起行。念无与

11、为乐者 ,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 , 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 ,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 ) 【乙】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 , 纵步松风亭下 , 足力疲乏 , 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 意谓是如何得到 ?良久忽曰 : “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 ” 由是如挂钩之鱼 , 忽得解脱。若人悟此 , 虽兵阵相接 ,鼓声如雷霆 ,进则死敌, 退则死法, 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东坡志林记游松风亭) 【注】木末 :树梢。死敌 : 死于敌手。死法 : 死于军法。恁么: 如此, 这样。16.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 分)

12、 (1) 怀民亦未寝( 睡觉) (2)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是) (3) 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 ( 曾经) (4) 思欲就亭止息 (到, 靠近) 17. 下面加点的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2 分)( D ) A.B.C.D.导析:D A项, 能够;B 项, 想要;C 项,即使;D 项, 脱( 衣服)/ 解放。18.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 分) (1) 庭下如积水空明 , 水中藻、荇交横 , 盖竹柏影也。译文: 月色洒满庭院 , 如同积水充满院落 , 清澈透明 , 水中水草交叉错杂, 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2) 由是如挂钩之鱼 , 忽得解脱。译文: 于是( 或“因此” ,“

13、由于这”等 )( 我)如同上钩的鱼儿 , 忽然得到解脱。19.【甲】【乙】两文分别为苏轼被贬黄州、惠州期间所作, 虽然时间不同, 地点不同 , 但所展露的胸怀却有共同之处, 请写出来。 (3 分) 答案: 乐观、旷达 ( 或“豁达、洒脱”等 ); 随缘自适 ( 或“随遇而安”“善于自我排遣”等 )。( 答对其中一点 2 分, 答对两点 3 分。) 参考译文 :我曾经借住惠州嘉祐寺。一日, 在松风亭附近散步 , 感觉脚力不堪疲乏 , 想到亭子里休息。却看见松风亭的屋檐还在树林的远处, 心里想什么时候才能走到啊?后来转念又一想 , 突然有了体会 :“这里为什么就不能休息呢?”于是我如同上钩的鱼儿,

14、 忽然得到解脱。如果能悟解到这一点, 即使在短兵相接的战场上, 战鼓如雷霆 , 冲上去就要死于敌人之手 ,退回来就要死于军法 , 这时, 不妨先好好歇息一下。(四)阅读下面文言文 , 完成后面问题。 (10 分) 推敲刘公嘉话云 :( 贾)岛初赴举京师 , 一日于驴上得句云 : “鸟宿池边树 , 僧敲月下门。”始欲着“推”字 , 又欲着“敲”字 , 炼之未定 ,遂于驴上吟哦 ,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 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尹 , 岛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至尹前 , 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 韩立马良久 ,谓岛曰 :“作敲字佳矣。”遂并辔而归。留连论诗, 与为布衣之交。20.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 分)

15、 (1) 韩立马良久( 很) (2) 岛初赴举京师( 参加科举考试 ) (3) 遂于驴上吟哦 ( 在) (4) 遂并辔而归( 连词,表修饰 ) 21. 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3 分) 始欲着“推”字 , 又欲着“敲”字 , 炼之未定 , 遂于驴上吟哦 , 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译文: 开始想要用“推”字 , 后来又想要用“敲”字 , 用心锤炼这两个字, 一直未能确定 ( 用哪个字 ), 于是在驴背上吟咏诵读 , 时时伸手比划“推”“敲”的姿势。22. 这则故事给我们平时的写作带来了怎样的启示?(3 分) 答案:( 示例)对待写作必须具有严谨的精神; 文章不厌百回改 ; 需要向他人学习借鉴 (

16、意对即可 ) 。参考译文 :刘公嘉话说到 : 贾岛初次到京城参加科举考试, 一天在驴背上想到了两句诗:“鸟宿池边树 , 僧敲月下门。”开始想要用“推” 字, 后来又想要用“敲” 字, 用心锤炼这两个字 , 一直未能确定 ( 用哪个字 ), 于是在驴背上吟咏诵读 ,时时伸手比划“推” “敲”的姿势。当时韩愈临时代理京城的地方长官, 他正带车马出巡 , 贾岛不知不觉 ,直走到 (韩愈仪仗队的 ) 第三节。(韩愈) 左右的侍从把他推到韩愈的面前, 贾岛详细地回答了他在酝酿的诗句。韩愈停下车马思考了好一会,对贾岛说 : “用敲字好。”两人于是并排骑着驴、马回家。互相留恋, 一起讨论作诗的方法 ,( 韩愈) 与贾岛成为了朋友。三、写作 (50 分) 23. 请以“因为有你”为题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 500 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