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适当方式管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156377 上传时间:2018-09-0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6.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选择适当方式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选择适当方式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选择适当方式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选择适当方式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选择适当方式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选择适当方式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择适当方式管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选择恰当策略提高管理效益给小学教干的管理建议从事管理工作几年来,我们注意到有些小学教干走到哪个单位,哪个单位的工作就大有起色,当然也有相反的例证。我们对这些教干进行了归类与跟踪研究,发现在影响学校工作绩效与声誉的诸多因素中,除了经济基础、学校布局、地理位置、师资力量等客观因素外,教干的素质对一个单位的发展有重要影响。而在教干的素质中最主要的是管理理念和管理策略的运用水平。那么选择什么样的管理策略更有利于工作,更能做出绩效呢?一、当前小学教干选择管理策略上的失当及角色错位现象。(一)几种主要的教育教学管理策略的阐释与评价依照权力的离散程度可以将当前的管理策略分为五类,即:剥削式集权管理专权且强制

2、,与下属关系紧张。这种管理策略主要特征是权力集中于一人身上,由主要教干单独作决定,然后下达给下属,并在必要时以强制的方式让下属执行,下属无任何发言权,主要教干与下属之间存在着一种互不信任的气氛,从而使单位目标难以实现。慈善式集权管理专权且温和,与下属关系一般。权力控制在主要教干身上,但授予下属部分权力,主要教干对下属有一种比较和气的态度。在作决定时,考虑下属的反应,在执行决定的过程中奖惩并用。主要教干与下属教师之间存在着一些沟通,但这些沟通仍然是表面的、肤浅的。领导人对所属成员并没有信任,所属成员对领导人则心存畏惧,所以工作的主动性受到限制。协商式民主管理分权且温和,与下属关系亲密。权力控制在

3、主要教干身上,授予下属部分权力,对下属有一定的信任,决策权虽然在主要教干身上,但是能充分听取下属意见,并在取得下属同意后,再作决定。有时在一些次要问题上,下级也有权决定。领导人与下级沟通程度比较深,彼此都有一定的信任,在执行决策时,能获得一定的支持。参与式民主管理分权且放手,与下属关系紧密。让下属参与管理,上下级处于平等地位,双方有比较充分的信任,并且建立一定的友谊。有问题时上下级能民主协商讨论,由最主要教干作最后的决定。按分工授权的原则,在规定范围内,下属有自行决定权。教干可以根据单位目标的要求,向下级提出具体目标,不过多的干涉下属如何实现目标的方法,而是给与实现目标的支持。放任式分权管理分

4、权且放任,与下属关系无序。权利分散到每个成员的手中或者过分集中于少数下属手中,过分强调平等,过分依靠人际关系,各人自行其事,缺乏组织与协调,主要教干的影响力丧失殆尽,无法完成单位目标。这五种管理策略中第一和第五走向了极端。社会心理学家认为过分的集权式管理和放任式管理皆不利于工作,更不利于多数人的发展,也不符合现代的教育教学管理思想。(二)当前小学教干选择管理策略的两种倾向及其扮演的角色。当前小学教干选择的管理策略主要倾向于集权式管理,也有少数管理者采用了放任式管理,出现了以下几种角色的管理者。路人型管理者:也即放任型管理者,管理者忘了自己的社会职责,过于放权给下属,对单位的事情听之任之,不加约

5、束,企图完全依靠下属的自觉性来进行管理。朋友型管理者:对待下属如同自己的朋友般亲密,用友好的关系实现管理目标。保姆型管理者:对待被管者如同看孩子的保姆,时时处处不放心,别人干的事没有一件是满意的,弄得下属只有服从,毫无积极性可言,管理者整天被琐事缠身,疲劳至极,但不出成果。警察型管理者:像看犯人一样对待同志,整天等着挑别人的毛病,抓别人的小辫,使得部分被管者天天如履薄冰、提心吊胆,精神紧张到了极点,而有些被管者则直接与其对抗,管理者与被管者之间关系紧张。专家型管理者:管理者重视学习,本身就是教学的专家,以浓浓的学术氛围和威望管理下级。应当说以上管理者扮演的各种角色都有其局限性的一面,有些角色甚

6、至成为创建教育教学工作绩效的主要障碍,我们认为前两种角色容易导致放任式管理,而后三种容易导致集权式管理,而“保姆式”与“警察式”管理目前占据着当前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主流, “路人型管理”也有所存在,这正是导致一些单位不同程度的工作上不去甚至下滑的症结所在。(三)角色错位导致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者自身存在的不良现象。主要表现在:“散” :工作随意性大,想到哪里,干到哪里,无计划性,不能持之以恒,累死了也出不了成果。“乏” ,管理方法少而简单,除了批评、惩罚,什么方法也懒得学习,懒得用。“躁” :为了跟风,为了取得所谓业绩,不择手段,不惜牺牲教师的尊严,学生的身心健康。“滑” :整天无所事事, 东跑

7、西颠,忙于应付,工作不深入实际,不能持之以恒。“傲” :不能正视别人的优点和自己的缺点,不注重学习,固步自封。“横” :由于过度的集权,听不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视单位是自己的。“迷” :过分相信权利,盯住每一点权利,下属每得到一点利益,不管是应该的还是不应该的都要付出一定代价,导致下属只能是阳奉阴违,应付了事。以上种种风气与做法皆由管理策略的失当有关,严重的制约着小学的进一步上档次上水平。那么究竟选择什么样的管理决策才能适合当今教育的发展呢?二、给小学教干的建议选择有效的管理策略综上分析,我们认为导致工作上不去,管理失措,主要是走了极端所致。为此,我们建议,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策略要讲辩证法,采

8、用更为科学有效的管理策略,这就是以人为本的“参与+规范”的管理策略。(一) “参与+规范”式管理策略的几个要点:1、这种管理策略的运用应该是“以人为本”的。因为教育教学管理的实质与重点是人的管理,要想实现管理的绩效,必须关注人的发展,将学校的发展目标与教师学生发展目标实现有限度的结合。2、 “参与”即是让大家(多数人)来参与管理与决策,因为被尊重、被关心是人的基本需要,人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要调动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必须让被管者充分参与。3、 “规范”即根据上级要求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制定出完善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保证单位的工作高效有序的开展。4、 “参与 +规范”式管理的基本思路

9、是用参与管理最大限度的调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性,用规范来保证学校工作的高效有序运行。(二)在实施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这种策略并非绝对放权,而是管理者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保留着对重大问题的处置权,其他权利则根据职责分授他人或下属,并充分尊重下属的自主权,不到万不得已,不采用否决权。2、这种策略的核心是重视情感效应下形成的良好透明的人际关系。只有在主要领导真情投入、相信下属、尊重下属、关心群众基础上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使被管理者真正参与,厉言厉色下的冷漠的人际关系,必将导致假参与。3、必须以完善的制度和严肃的纪律作保证,防止导致放任式管理,保证工作高效而有序地进行。(三)痛苦的抉择与发展的必然

10、趋势管理策略的选择与运用是由个人的年龄、个性、个人经历、知识水平、工作经验等决定的,想一时改变,可能是痛苦的事,但我们必须改变或至少是改善。集权式管理,可能对一时一事有用,但长时间造成的被管者被动接受与消极怠工局面对工作的危害极大;而不加约束的放任式管理,则虽然能一时与被管理者保持良好的关系,但因缺乏制约,很难高效出色的完成工作任务,危害更大。当然,对人的管理是复杂的,作为教育教学的人的管理就更复杂,很难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参与式管理固然重要,而有些事必须进行集权式管理,教育教学管理策略的运用贵在因事、因人、因地而决定。但作为管理者应该明确,实现教育教学管理的民主化、情感化、制度化、规范化是现代教育教学管理发展的大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