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教案示例之二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155140 上传时间:2018-09-0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8.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教案示例之二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教案示例之二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教案示例之二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教案示例之二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教案示例之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教案示例之二(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教案示例之二教案示例之二教材分析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但并没有完成全国统一,出现了几个少数民族政权并存的局面。 这些政权虽然互有战争,但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是这一阶段的主流,各少数民族人民同汉族人民一起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916 年,契丹族的杰出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控制着北方的广大地区,与北宋互有战与和, 1004 年辽军南下打到澶渊城下,宋军打败辽军。第二年,宋辽签订澶渊之盟。此后辽宋基本上维持着和平关系。1038 年,西夏国王元昊称帝,也曾一度与北宋发生战争。双方通过议和, 也维持了双方的长期和平。这一时期,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得到加强,有利于民族大融

2、合。教学目的1.基础知识:契丹的兴起;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石敬瑭;澶州之战和澶渊之盟;辽宋边境贸易;党项族建立西夏;夏宋间的战与和。2.思想教育: 辽和西夏都是祖国境内少数民族建立的,是和北宋并立的政权。契丹族、党项族对我国北部和西部的开发,做出了重大贡献。耶律阿保机是契丹族的杰出领袖。使学生明确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贡献。辽贵族对北宋的战争是非正义的。澶渊之盟是北宋统治者屈辱妥协的结果。但从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看,它所带来的和平局面, 有利于双方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明确各族人民之间友好相处是我国各族之间关系的主流。3.能力培养:通过对耶律阿保机的讲述,培养学生正确

3、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通过对澶渊之盟的分析,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耶律阿保机建国。澶渊之盟。难点:如何评价少数民族首领。如何评价澶渊之盟。教学方法讲述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960 年,赵匡胤建立了北宋王朝,979 年,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但并没有实现全国统一,与北宋并立的还有契丹族建立的契丹国。(辽板书)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国 (西夏板书) 和后来取代辽而由女真族建立的金等几个少数民族政权。这些政权是如何建立的?它们与北宋的关系如何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1 课(板书课标题)(讲授新课) (辽、北宋、西夏示意图)一、契丹的兴起和建立的政权(板书)1.契丹的兴

4、起(板书)契丹族原先居住在辽河上流一带,过着游牧和渔猎的生活。关于契丹的起源,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一个英俊的少年,骑着白马沿土河东行,在今辽河上游的木叶山,遇见一位乘青牛的美丽少女, 两人相互爱慕,结成夫妻,他们养育了八个儿子,形成了后来契丹的八个部落。这个传说,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哪一个社会形态?(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在北魏时,契丹族同中原地区来往密切,到隋唐时,逐渐地强大起来,唐朝末年,不少中原人为躲避战乱来到契丹境内,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使契丹人逐步学会种庄稼、纺织、冶铁、煮盐和建筑城廓、 房屋, 开始有了农耕和定居生活。同时也使契丹族的统治者逐渐接受中原地区的政治制度和封建文化。正是在

5、这样的情况下,契丹族杰出的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了契丹国。2.阿保机建国(板书)耶律阿保机是契丹族迭剌部的贵族,迭剌部接近中原地区,与汉族接触较多,经济发展比较迅速,逐渐成为八个部落中最强大的一部,阿保机由于很有胆略,多次立下战功。907年被推为部落首领,不久,他统一了契丹各部。916 年,阿保机称帝,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今内蒙巴林左旗南)。阿保机就是辽太祖。建国后,他重视农业生产,任用汉人韩延徽等,制定各项典章制度,积极接受中原封建文化,在位期间,创立了女真文字。阿保机为契丹的统一和契丹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是契丹族杰出的政治家。契丹国建立后,成为北方一个强大的政权,极盛时期的疆域(

6、指图)东到大海,西至阿尔泰山以西,北到色楞格河流域,南到河北中部和山西北部,境内生活着契丹、汉、女真、回鹘等族人民。 耶律阿保机的儿子耶律德光继位后,契丹贵族经常南下掠夺,这时,后唐节度使石敬瑭为了取代后唐,自己当皇帝,竟以割地称帝为条件,乞求契丹出兵相助。契丹军队长驱直入,攻灭后唐,作为条件,石敬瑭把幽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3.契丹获取幽云十六州(板书)石敬瑭做了后晋的皇帝,向比自己年小十多岁的耶律德光称儿皇帝,尊耶律德光为父皇帝,又把幽云十六州割给契丹。这一地区,农业发达,它的割让使契丹的实力大大增加。耶律德光在947 年,改国号为辽。 (契丹多次更改国名) 。他在位期间, 辽国的经济、军

7、事实力都有较大的增强,同时也对后建立的北宋构成了威胁,辽宋间的战争开始了。三、辽宋间的战与和(板书)北宋建立后, 为夺取幽云十六州,曾两次对辽用兵。 杨家将的故事, 就发生在这个时期。杨老令公是以杨业为生活原形加以创造的,杨家将的故事与这一时期的史实有较大的出入。这些故事, 反映了人民对维护安定、免受战乱和少数民族贵族掠夺而做出贡献的人物的崇敬以及对妥协投降的唾弃。北宋的两次用兵都失败了,只好采取了防御政策。l004 年秋, 辽军大举南下,进攻北宋,一直打到澶渊城下,(指出澶州的位置)威胁东京。对此,北宋统治者的态度如何呢?2.澶渊之盟(板书)面对辽的进攻,有的大臣提议迁都,有的大臣要求抵抗,

8、宋真宗惧怕辽军的力量,不知如何是好。宰相寇准力主抵抗,并要求皇帝亲征,宋真宗勉强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败了辽军的进攻,形成辽宋对峙。 辽看到没有取胜的可能,提出议和,宋真宗本来就对取胜信心不足,赶快派使者与辽议和,并说只要不割地,能讲和,契丹就是索取百万钱财,也可以答应。就这样,在辽宋双方基本上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宋真宗为贪图苛安,与辽议和,签订了澶渊之盟。辽答应撤兵,而宋则每年要送给辽“岁币”,银 10 万两,绢20 万匹。澶渊之盟的签订, 造成的影响是什么?我们应当如何评价澶渊之盟?辽发动的战争属于什么性质的战争呢?(掠夺性的、非正义的)。通过澶渊之盟,辽不但安然脱险,还得到了战场上得

9、不到的 “岁币”。对北宋而言,这是个屈辱的和约,“岁币” 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也成为北宋财政危机的原因之一。但是从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看,澶渊之盟的订立,也有其积极的作用。它基本上结束了辽宋间的战争,维持了辽宋间长期的和平关系,有利于辽宋双方经济的发展,也加强了双方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边境贸易的发展,是符合人民愿望的。3.辽宋互市(板书)澶渊之盟以后,辽宋双方开展边境贸易,设立榷场。北宋用丝织品、稻米、茶叶等,换取辽的羊、马、骆驼等牲畜,丰富了两地人民的物质生活。同时,北宋的制瓷和印刷技术也传到辽,使辽的制瓷生产获得发展,辽还雕印了许多的书籍。北方的辽国与北宋维侍着长期的和平关系,而西北部的

10、西夏国与北宋的关系如何呢?三、西夏的建立西夏是羌族的一支党项族建立的政权。他门在唐代中期,居住在今天的宁夏、甘肃和陕西西北一带,过着游牧的生活,五代时,党项势力逐渐强大,北宋初期,党项族的首须接受辽帝的封号,称夏国王。党项族民风强悍,人人擅长骑射,作战勇敢,曾与北宋有过战争,也曾友好相处,1038年,元昊称帝,定都兴庆(今银川)(1038 年无昊兴庆板书) ,史称西夏。他仿宋制,建立官制和兵制, 任用汉族人担任重要官职,在位时, 创造西夏文子。 西夏境内居住着党项、汉、回鹘、吐蕃等民族,主要从事畜牧业,黄河两岸有大量的耕地,主要是汉族人民从事农业。元昊在位时,发动了对北宋的战争。四、夏宋间的战

11、与和夏、宋之间的战争,虽互有胜负、但双方的损失都很大,严重影响了两地人民的生活。1044 年元昊提出议和,双方订立和约,元昊向北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岁币:银7 万 两、绢 15 万匹、茶叶3 万斤,北宋以岁币求苟安,使人民的负担更沉重了,议和后,双方在边境地区进行贸易,北宋用丝织品、粮食、瓷器等,换取西夏的马、牛、羊等。同时西夏积极吸取汉族文化,模仿北宋设立太学和各级学校,把很多汉文书籍,翻译成西夏文, 西夏人还用汉文和西夏文印刷了大量的佛经、医书、历书等,还编写了文学、医学等著作。(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在北宋与辽和西夏并立的过程中既有兵戈相见,又有和平共处,请问,民族关系的主流是什么呢?(友好相处,相互交流)各民族的友好相处,是主流,是大趋势,正是各民族的彼此交流,共同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民族间的战争,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但这是中华民族内部的事,是兄弟之间的事, 它同异族的侵略有本质的区别,这是学习中国的民族关系史,应特别注意的问题。(布置作业)在填充图上用彩笔勾出辽、西夏与北宋的疆界,并在辽、西夏、北宋的都域上方填出三国建立的时间和第一位皇帝的名字。思考:澶渊之盟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