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经--剩余价值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54147990 上传时间:2018-09-08 格式:PPT 页数:118 大小:6.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经--剩余价值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政经--剩余价值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政经--剩余价值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政经--剩余价值_第4页
第4页 / 共118页
政经--剩余价值_第5页
第5页 / 共1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经--剩余价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经--剩余价值(1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 三、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四、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资本与货币的区别:,商品流通公式:W1GW2(商品1货币商品2) 资本运动公式:GWG G= G +G,价值增值的条件,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劳动力:人的劳动能力,是存在于人体内部的脑力和体力的总和。,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劳动者有人身自由,劳动者须一无所有,劳动力成为商品条件,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具有特殊性

2、:,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再生产劳动力的社会必要劳动,二是维持工人家庭生存所需要的费用,一是维持工人的生存所需要的费用,三是培养工人劳动能力所需要的教育和训练费用,劳动力商品价值的特殊性,决定,=, 维护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养活劳动者家属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劳动者的教育训练费用,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特殊性,劳动力商品:,一般商品,苹果,使用价值 ,价值也 ;,布,使用价值 ,价值 .,这就是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消失,消失,消失,转移到衣服上,不仅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3、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源泉,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 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力的支出,也就是劳动。劳动创造价值,而且能够创造出超过自身以上的价值,超过的那部分就是剩余价值。,第 二 节 资 本 主 义 经 济 制 度 的 本 质,劳动力成为商品是简单商品经济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标志。,2018/9/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二、资本主义所有制,1、所有制和所有权 所有制经济意义生产资料归谁占有和支配 所有权法律意义占有物权的界定 2、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 奴隶社会奴隶主占有

4、生产资料、土地、奴隶 封建社会地主占有土地,农民对地主人身依附 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 本质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商品的生产过程,劳动过程,价值形成过程,具体劳动,抽象劳动,创 造,使用价值,转 移,旧 价 值,形 成,价 值,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三、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 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劳动过程,价值增殖过程,创 造,使用价值,生产资料价 值,转 移,具体劳动,再生产,A 价值,剩余价值,创 造,抽象劳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由雇佣工人劳动的二重性决定,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劳动

5、者的具体劳动将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商品中;同时,他们的抽象劳动又形成商品中的新价值。 同一劳动过程既转移旧价值又创造新价值是劳动二重性在价值形成过程中的体现。 图示: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具体劳动过程 旧价值转移过程 抽象劳动过程 新价值创造过程,工 人 劳 动,增加剩余劳动时间:4-8,40元 一件 /4小时,生产资料,100元,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转移生产资料价值120元创造了新的使用价值,8小时,创造新价值80元,劳动力创造新价值,60元,布2米 50元,辅料1套 10元,资本主义生产的价值增殖过程,商品价值200元 =,120C,+40V,+40M,例题,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

6、其本质,投入:40+60=产出:40+60,工人工资:40元天,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图示:工人日工资40元 8小时具体劳动,120元生产资料变为产品 8小时抽象劳动,创造新价值80元 在新创造的价值中,40元支付劳动力价值,剩余的40元成为剩余价值 总投入:生产资料价值120元+劳动力价值40元=160元 总产出:衣服价值=200元,,商品价值200元 =,120C,+40V,+40M,价值形成过程,价值增殖过程,6小时1双皮鞋,6小时1双皮鞋,再生产劳动力价值,无偿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与剩余劳动时间,价值增殖过程 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延长了

7、的价值形成过程。,剩余价值的生产是价值增殖过程,劳动时间,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劳动者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新价值。,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资本表现为物:厂房、机器、原材料、辅助材料,资本的本质,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资本表现为物:厂房、机器、原材料、辅助材料,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体现着生产关系,资本从本质上说不是物,而是以物为媒介的社会生产关系,即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资本的本质:不幸的皮尔先生,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自然属性:表现为一定的货币和物,社会属性:体现在物上的生产关系,要在运动中实现价值增殖,资本主义条

8、件下,资本的本质体现的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关系。,3、资本的本质,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以厂房、机器、原材料等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资本,生产资料,劳动力,可变资本,不变资本,依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原有价值 ,价值量 k,使原有价值 , 产生,增殖,,剩余价值,转移,没有变化,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m的唯一源泉,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率(m),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剩余价值率准确地反映了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

9、因而又叫剥削率,剩余价值率m =,剩余价值,可变资本,公式:,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剩余价值率,必要劳动v 剩余劳动m,或,2剩余价值在全社会的分配,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分配,商品价值 W = c+v+m,新创造的价值,成本价格 k,= K + m,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商品价值 W = c+v+m,= K + m,m转变为成本价格K的产物,m转变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实际耗费,利润P,W= K + P,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

10、其本质,p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利润是剩余价值观念上作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掩盖了剩余价值的产生来源。,m是可变资本的产物:,剩余价值与利润的关系,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m p,m:资本家的剥削率 p: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2)利润平均化的发展趋势,投入等量资本获得不等量的利润,不同的生产部门,资本有机构成不同,资本周转速度不同,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2,平均利润的形成,在不同的生产部门投入等量的资本,得到不等量的利润。,过度的产能过剩会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阻碍产业结构升级,甚至引发系统性风险。,赚1000元,赚几十元,一吨钢,?,赚0.43元,赚1

11、.68元,几 年 前,一 年 多 前,2012年底,2013年上半年,资本流入,有机构成高 利润率低,有机构成低 利润率高,食品工业(70c+30v),生产迅速扩大,供过于求 价格下降,利润率下降,机械工业(90c+10v),生产缩减,供不应求 价格上升,利润率提高,资本流入,平均利润率,部门之间的竞争及资本的自由转移,使得平均利润率形成,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2剩余价值在全社会的分配,平均利润率规律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在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作用下利润率平均化,各经营职能部门按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原则分割剩余价值。,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结论:不同部门之间的竞争,资本自由转移的结果使利润

12、趋于平均化。,平均利润率 =,剩余价值总量,社会总资本,平均利润 = 预付资本 平均利润率,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进一步掩盖了利润的本质及其来源。,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平均利润无论从质上还是量上都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造成利润量的大小只与投入的资本量大小有关,从而进一步掩盖了利润的本质和真正来源。,成本价格利润平均利润 资本主义剥削关系被一步步掩盖,(二)生产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0,4,8,必要劳动时间4,剩余劳动时间6,2,4,10,工作日(10小时),1.绝对剩

13、余价值生产,-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用延长工作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m,=,4小时,=,100%,4小时,剩余劳动时间4,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限制劳动日延长的因素,生理因素,0,24,家庭生活、社会活动时间,吃饭、睡觉、休息时间,社会道德因素,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残酷,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残酷,用延长劳动日和增加劳动强度来提高剩余价值率,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是资本家常用的方法。 通过提高工人劳动强度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属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残酷,工人争取缩减工作日的斗争历程,1886年5月1日美国工人争取8小时工

14、作日运动,m,=,5小时,=,167%,3小时,0,4,8,必要劳动时间3,剩余劳动时间5,3,工作日(8小时),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在工作日不变的条件下,用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剩余价值。,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依赖于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缩短必要劳动时间,降低劳动力的价值,降低生活资料价

15、值,提高生活资料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生产资料,个别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前提?,生产某商品的某部门的一般企业,工人在12小时工作日中生产2件商品,每件商品的社会价值为10元,其中生产资料转移价值6元,新创造的价值为4元,则工人新创造的价值总额为8元。假定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1倍,生产4件商品,生产资料转移价值为24元,每件商品的个别价值为8元,按照社会价值10元出卖,其差额2元就是超额剩余价值,4件商品共可获得超额剩余价值8元。,社会价值 个别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是通过个别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来实现的,是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所获得的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个别资本家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只是暂时的,谋求竞争中取胜 追求更多利润,提高劳动生产率,超额剩余价值消失,相对剩余价值产生,个别资本家,全社会资本家,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重要结论: 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提高,是采用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条件。,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联系的关系,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从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关系来看,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不论是延长工作日,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结果都是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提高了对劳动者的剥削程度,增加了剩余价值的生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