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忠实是译者的天职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147749 上传时间:2018-09-0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7.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忠实是译者的天职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忠实是译者的天职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论忠实是译者的天职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论忠实是译者的天职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忠实是译者的天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忠实是译者的天职(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论忠实是译者的天职陈琛被赵朴初誉为“中国翻译史上空前绝后的典范”的玄奘给笔者的震撼很大,因为笔者从小受到西游记的影响,以为唐僧是一个软弱无能的和尚,而真实的玄奘孤征十七载,独行五万里,足迹遍于西域、印度百三十国而且留下一部不朽的游记大唐西域记,通达中印文字, 洞晓三藏教理, 由留学僧一变而成印度最高学府那兰陀寺的讲席,受到印度及西域各国国王和僧俗人民的敬仰。十九年译出经论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占整个唐代新译佛经总卷数的一半以上。而且难能可贵的是,玄奘是一个忠实原文的译者,又不诘屈聱牙,后人对他的评价是“ 览文如己,转音犹响” 。 他不仅比较全面地系统地译传了大乘瑜伽有宗一系的经论,而且把空宗的

2、根本大经大般若经 六百多卷也翻译过来,又把小乘说一切有部的重要论典几乎全译过来。他还独得印度一位罕有的佛教天才大师护法菩萨的秘传之作,如和会空有两宗的广百论释和编入成唯识论的护法正义,印度都无传本。此外,他还将老子、大乘起信论 等论著译成梵文,传到印度, 推动了中印文化交流事业的发展。中印大乘学者,共尊玄奘为“ 大乘天 ” (即 “ 大乘的神 ” ) ,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即便到了今天,借助计算机辅助翻译,能把翻译搞到“ 览文如己,转音犹响” 程度的,恐怕还是凤毛麟角。而且翻译的好坏,就是靠比较。如果没有霍克斯,笔者不会觉得杨献益的红楼梦英译本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反过来也是如此。只有比较, 才知

3、道什么样的翻译叫好。作比较的人很多。在正式接触到翻译理论之前,笔者首先看到的是一些杂文作者发表的零星感想,比如名震一时的王小波,他曾列举一句外国诗歌的两种译本:笔者爱你,彼得兴建的大城,笔者爱你严肃整齐的面容- 笔者爱你彼得的营造笔者爱你庄严的外貌他戏称第二个译者应该是东北人,因为他的翻译带有二人转的调子。2 类似的阅读体会笔者也有,例如笔者曾读到但丁的一首诗写道:“笔者祈祷着,而她离得很远,仿佛在笑,又朝笔者看一眼,然后转过脸,走向永恒的源泉。 ”但在另一个地方,当笔者读到这样的版本,就没有任何原本会有的感觉了。“笔者祷告如斯,而她虽然似乎相隔遥远,却仍然含笑看着笔者,然后再一次转向那永恒的

4、源泉。 ”笔者印象最深的是11 年前笔者刚进入大学的时候,读到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赖明珠译本, 后来又读了林少华的译本,笔者由此深深感到译者对名著影响会有多大。兹举二例:“你知道的,这这附近有家饭店一到夏天,就会放萤火虫招揽客人,不是吗?这虫就是从那儿飞来的。”他一边将衣服、笔记本放进旅行袋里,一边说道。(赖明珠译本)“喏, 附、附近那家宾馆为了招待顾客,一到夏天就放萤火虫吧?就是从那边错飞过来的。 ”他一边说一边往大旅行箱里塞放衣服、本子等物。(林少华译本)- 一到傍晚,宿舍便如同废墟一般死寂。国旗从旗竿上被降了下来。餐厅的窗里有灯影晃动。由于学生不多,餐厅只开了平日一半的灯。右边那一半不开,

5、只开左边那一半。(赖明珠译本)日落天黑, 宿舍院里十分寂静,竟同废墟一般, 国旗从旗杆降下,食堂窗口亮起灯光。由于学生人数减少,食堂的灯一般只亮一半。(林少华译本)有了比较之后, 笔者认为林译本有些地方翻译得有语病,更别提那种不可言传的感觉。因而笔者对赖明珠译本有明显的偏爱,甚至赖译本“ 笔者今年三十七岁。现在,笔者正坐在波音七四七的机舱里” 都觉得比林译“37 岁的笔者端坐在波音747 客机上 ” 要更加自然,更符合中文习惯。从意思上,相信两位译者都做到了忠实。但在风格上为何大相径庭?这涉及到翻译理论当中较深层次的忠实程度问题。往小处说, 翻译是一门技巧,所以要想搞好翻译必须多练习。翻译本身

6、又是一门学问,是有规律可循的。把规律上升到理论就是翻译理论。文学翻译3 的人常常发现翻译不仅仅是技巧、是学问,它同时又是一门艺术。译品也应该是艺术品。早在汉朝和唐朝,中国翻译史就有过关于翻译标准的“文”与“质”之争。主张“文”的翻译家们强调翻译的修辞和通顺,强调翻译的可读性。主张“质” 的翻译家们则强调翻译的不增不减, 强调翻译的忠实性。这实际上是意译与直译之争。这是对忠实的理解有层次上的差别。比如翻译理论界有影响的尤金奈达提出:“Translating means translating meaning.(翻译就是翻译意思) 。” 不失原意即传意性(meaning transference)

7、就是翻译的重要原则。这就是最基本层面的意思忠实。而严复提出的翻译标准:“信” 、 “达”、 “雅” 。1951 年,傅雷提出了文学翻译的“传神”论,这是比“信”、 “达”、 “雅”更高的翻译标准。傅雷先生认为, “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译文同原文在内容上一致,这叫“意似”,是翻译的最低标准。译文同原文如果能在形式上和精神上同时一致起来,或称“形似”和“神似”,这是翻译的高标准。1964 年,钱锺书提出了翻译的“化境”之说:“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

8、得入于,化境 ?。 “化境”之说是对“传神”论的进一步发展。所谓的“化境”,就是原作向译文的“投胎转世”,文字形式虽然换了,而原文的思想、感情、风格、神韵都原原本本地化到了译文的境界里了,丝毫不留下翻译的痕迹,人读者读译作就完全像在读原作一样。 “化境”是比“传神”更高的翻译标准,或者说是最高的翻译标准。虽然钱锺书提出了这样的翻译标准,但罕有人能做到。 现在的翻译作品还是死译居多。死译也叫逐词翻译(word-for-word translation) ,翻译时是以词为单位进行考虑的,力求TL每一个词都能与SL 的词对等。这也可以叫“对号入座”。严格地说,死译不叫忠实原文,因为过于所谓的“忠实”

9、,甚至不能叫翻译。活译( dynamic equivalence translation )指翻译时力求达到灵活对等,使译文读者能得到与原文读者大致相同的感受。翻译时在可能的范围内保存原作形式但不受原文形式的束缚,力求保存原作的内容、风格、感情和意境,包括字面及暗含意义。TL 自然流畅,做到意义对等和风格对等。那么与之相反的特征却是翻译常见的通病。尤金 奈达在 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中,4 专门造了一个词,叫做translationese。中文译为翻译症。翻译症( translation syndrome)的主要特征文笔拙劣,即译出来的东西不自然、不流畅、生硬、晦涩、费解、甚至不知所云。如果译文不

10、自然、不流畅,但能看懂,读起来略感别扭,也比较费劲。这种轻微翻译症也可称“翻译腔”。有些句子原语与译语的表达形式相去甚远,原语所用的比喻手法不符合译语的语言习惯。这时若用直译不是效果不好,译文不易为读者所接受,就是寓意不明,甚至不知所云。翻译时只考虑原文的表层意义,照字面翻译,也就是前面提到的从载体到载体,结果令人费解或不知所云。有些译者片面理解忠实的含义,以为忠实就是形式上(包括用词、 句法结构等) 相似。翻译时换了一个词,或是改变一下结构,或用了一个与原文不同的比喻,就是“不忠实”。还有人主张“宁信而不顺”,把“顺”摆在很不重要的地位,其结果必然会导致翻译症。其实,仅仅保存原作的思想风格并不难,难就难在如何用符合译语习惯的地道语言表达出来。有经验的译者进行翻译的过程,就是他不断克服翻译症的过程。想追求形式上的 “忠”或“信”,不但“顺”丢掉了,就是“忠”、 “信”也很难达到,因为“信”和“顺”是不能割裂的。只有做到“顺” ,才能达到“信” 。严复早在1896 年就说过:“为达即所以为信也” 。因此,宁信而不顺实际上就是不顺不信。2011-3-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