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上习作五教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141501 上传时间:2018-09-0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9.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三上习作五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苏教版三上习作五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苏教版三上习作五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苏教版三上习作五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苏教版三上习作五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三上习作五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上习作五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习作 5 教学目标:1. 课下通过观察和查阅、收集各种资料了解动物特点,经过正确处理为写作服务。2. 明确习作要求, 综合运用各种能力有创意的为动物设计名片,并用准确的语言来描述动物,吸引读者。3. 恰当的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生动。4. 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先打草稿,再朗读修改后誊抄在习作簿上。教学重难点:1. 明确习作要求,综合运用各种能力有创意的为动物设计名片,并用准确的语言来描述动物,吸引读者。2. 恰当的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生动。教学评价设计:1采取鼓励性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产生对习作的兴趣,激发习作的欲望。2重视评价学生参与习作活动

2、的全过程的态度、方法。在收集各种资料、择取习作素材、起草、修改、誊写、参与展示活动的每个环节,要鼓励学生大胆习作,鼓励学生表达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3展示学生习作,注重推进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进一步激发写作的兴趣。教学准备:学生准备:课下通过观察和查阅、收集各种资料了解动物特点。教师准备:1素材库词句锦囊袋。2课件教学课时: 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环节一、作前指导- 观察体验激活愿望( 一) 发起活动,激发兴趣1. 同学们,我们已经对作文不陌生了,有的同学已经能写出优秀的小文章了,这是大家努力的结果。 今天,我们要利用我们的本领为枣庄市动物园分忧解难。最近,动物园引进了一动物, (用幻

3、灯展示动物: ) 为了让游客更好的了解这些动物,准备为这些动物设计名片,想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帮忙设计,你们愿意帮这个忙吗?(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写作欲望)2.那么, 你最想为哪种动物设计名片呢?你收集了那些动物的资料呢?能结合自己收集的资料来说说理由呢?(学生说理由,要指导把话说完整,不禁锢学生的思维。) 3.这节课,我们就来为动物设计名片(板书:动物名片设计),替你喜欢的动物设计一张名片,好不好 ? ( 二) 借助例文,感知写法1其实,给动物设计名片一点儿也不难,还非常有意思。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一位叫薛爱华的同学设计的两张名片。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一读,相信读了之后,一定会给你带来一

4、些启发。2自由读例文,谈谈感受。引导讨论:薛爱华是怎样给她喜欢的海洋动物设计名片的?我们来学习鲸的名片。她向我们介绍了鲸的哪些方面?我的名字叫鲸。 (名字)我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大)我可不是鱼哟。 (不是鱼)那么,她怎么把“大“写具体的呢?请大家在课文中找出描写”大“的句子,体会体会她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如果我把嘴巴张开,可以当餐厅。 里面放上一张桌子,周围做上五六个人绝对没有问题。(举例子)当我还是婴儿的时候就有3 吨重, 7 米长。我每天体重增加90 千克,每小时增加4 千克。我每天能吃3 吨食物。(列数字)3.这位同学还向我们介绍了海龟呢。指名读例文海龟。她向我们介绍了海龟的哪些方面?

5、又采用了那些写作手法?【老师领学第一篇例文,这篇例文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交流汇报时注重指导以下方面。我的名字叫海龟。 (名字)个儿挺大;(体型)我的潜水本领非常;我还有一种“特异功能”; (本领)海滩产卵(生活习性)同样是写 “大” ,她介绍海龟时又是怎么介绍的呢?怎么介绍海龟出色的潜水本领的?】4.这样我们对鲸鱼和海龟有了详细的了解!你们还发现了吗?薛爱华同学给鲸和海龟设计的名片,都是把它们当作人来写的,像是在进行介绍自己一样。这样的介绍给你什么感觉?(读起来感觉非常有趣,有亲切感。)当然,除了用“我”来写,我们还可以用“他”来叙述。5.除了文字的介绍, 薛爱华同学还给名片配上了动物的图案,

6、做到图文并茂, 非常可爱、生动。这个图片除了找现成的剪贴,我们还可以怎么办呢?(自己动手画或用卡纸做剪贴画。)6.名片要有整齐的形状,薛爱华同学为这两个海洋动物设计的名片是什么形状的?(长方形) 当然,你也可以把你即将设计的名片做成圆形或其他形状。7小结:现在,我们要来为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设计名片了。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比薛爱华同学设计的名片更好。相信你设计的这张名片一定能与众不同,别人读后, 对这种动物会有所了解,也能喜欢上它。大家在设计的时候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让更多的小朋友明白。环节二、下笔成文- 文笔互动,习作实践(三)确定选材,辅助构思1讨论写作内容。好了,现在你对自己给动物设计名片有没

7、有信心?你想给哪个动物设计名片呢?你想为它设计名片,首先你要对它有很深的了解。课前收集它的资料可要下大功夫,怎么样, 你收集到充分的资料了吗?这些资料你都打算全部用上吗?当然不能,要从中选择最感兴趣的。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动物资料,可以与你们共享。【出示:词句锦囊带1、 描写动物性格的词语:凶狠 凶暴凶悍恶狠狠凶相毕露龇牙咧嘴张牙舞爪青面獠牙温柔温良暴躁 粗暴 驯顺驯服桀骜不驯胆怯怯弱怯生生描写动物性格的句子: 骆驼很能够忍耐饥渴。它的性格温顺,但有的时候也有点固执。他能负重致远,号称“沙漠之舟” 。 猴,有猕猴、金丝猴等。猕猴也叫作恒河猴。猴子喜欢群居在山林中,喧哗好闹。 据美国 国家地理 杂志

8、网站3 月 29 日报道, 袋獾是全世界体型最大的肉食性有袋哺乳动物, 同时也是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特有的生物种类。袋獾以它那独特的嚎叫声和暴躁的脾气著称于世,塔斯马尼亚最早的居民因为被夜晚远处传来的袋獾可怕的尖叫声吓坏了,因此称它们为“塔斯马尼亚的恶魔”。 企鹅的性情憨厚、大方,十分逗人。尽管企鹅的外表道貌岸然,显得有点高傲,甚至盛气凌人,但是,当人们靠近它们时,它们并不望人而逃,有时好像若无其事,有时好像羞羞答答,不知所措,有时又东张西望,交头接耳,唧唧喳喳。那种憨厚并带有几分傻劲的神态,真是惹人发笑,也许,它们很少见到人,是一种好奇的心理使然吧。2、 描写动物动作的词语:打 击 拍打拉扯

9、拖 高举 挤压抓 跑 散步溜达漫步信步闲游徘徊蹑手蹑脚飞檐走壁大摇大摆高视阔步狂奔跳跃跳腾雀跃纵步连蹦带跳撒欢儿描写动物动作的句子:企鹅不会飞,善游泳。在陆上行走时,行动笨拙,脚掌着地,身体直立,依靠尾巴和翅膀维持平衡。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卧倒,舒展两翅,在冰雪上匍匐前进;有时还可在冰雪的悬崖、斜坡上,以尾和翅掌握方向,迅速滑行。 有只雄鴞鹦,在洞里打了一天的盹,现在出来觅食。它有敏锐的听力,可听见危险的到来,它顺着规律的足迹,抵达到山坡的最高处。有只雌鴞鹦已经攀爬到灌木丛的顶端,正在寻觅食物,其身上的绿斑羽毛,为它遮盖了身影,避开了猎隼的攻击。不过尽管如此,它还是不敢闯到最高的枝干处,得

10、等到夜晚来临才行。午夜到来, 雄鴞鹦脚步沉重的往山顶笔直走去, 它抵达其中一块洼地,在那里发出山谷间回荡的巨声(一种极其低频的声音,低音效果一般的音箱只能回放出很小的声音。假如有人具有雌鴞鹦的听觉能力,那他会在这时候听见巨大的震撼声! )召唤雌鴞鹦。3、描写动物心理活动的词语:高兴 开心愉快欢快快乐欢喜手舞足蹈难过悲哀发愁烦闷 烦乱烦躁愤怒恼火直眉瞪眼暴跳如雷怒气冲天得意怡然自得自得自乐轻松自在紧张4、描写动物外形的语句:大山雀为山雀科中体型最大的鸟类,背羽绿灰色, 头黑且两侧白色,形成明显的白斑状,故名白脸山雀。 腹面白色, 正中则纵贯以黑色宽纹,加以前胸黑缘, 故形成丁形的黑襟。它的羽毛像

11、纤维一般,看起来像覆盖了粗厚的皮毛。夜间行动,似乎披着皮毛, 靠嗅觉觅食,住在洞穴里这是一只像獾一样的鸟!从古巴引入的牛蛙可算是蛙中的“巨人”,体长可达20 厘米。 它那哞哞的鸣声很像牛叫,所以叫牛蛙。其实我国也有身体很大的蛙,例如生活在江南稻田中的虎纹蛙,身长超过12 厘米,鸣声犹如狗叫。角蜥身长只有11cm,好可爱吧!更有趣的是它受惊或愤怒时眼里会流出血泪!】(3)怎么样才能让动物园从那么多参选作品中选中你的设计呢?(指名说) 那就要多动小脑筋了,发挥你的创造性,尽可能与众不同,比如,名片的形状,插图可以画也可以用照片,更重要的是,内容要抓住特点,介绍得有意思,语言不能太罗嗦。2. 学生自

12、行设计。第二课时环节二、下笔成文- 文笔互动,习作实践(四)修改设计,展示设计1自己修改。 请同学们把自己设计的名片认真地读几遍,把自己不满意的地方改一改。2相互修改。自己修改满意了,把作文读给同桌的同学听听,征求一下别人的意见。3展示设计。将作品贴到黑板上或者教室的一个区域,组织学生参看并评价。(1)学生自评。让学生欣赏自己的设计进行自我评价,体验习作给自己带来的快乐。(2)师生评价。教师与学生一道参与评价,要引导公正客观地评价他人的设计,分享快乐。 评出最佳作品,颁发最佳设计奖。张贴创意设计。板书设计:动物名片设计使用建议:成功之处:1以例文为凭借, 以组织习作展示活动为依托,关注学生积极参与习作教学的全过程,多元评价学生的表现,树立习作的信心,培养习作的兴趣。2注重收集资料的教学渗透,从例文入手,引导学生把自己已有的知识梳理利用,积累习作素材。3鼓励学生个性化展示,减少对学生的束缚,把对习作成文质量的评价放在培养学生养成修改的习惯,以及写作的基本功上。不足之处:1.作文的层次不清,还不能正确划分自然段。2.说明方法还需今后多加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