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楚雄市高三下学期统测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上传人:高远 文档编号:54136953 上传时间:2018-09-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5.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楚雄市高三下学期统测语文试题&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云南省楚雄市高三下学期统测语文试题&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云南省楚雄市高三下学期统测语文试题&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云南省楚雄市高三下学期统测语文试题&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云南省楚雄市高三下学期统测语文试题&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楚雄市高三下学期统测语文试题&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楚雄市高三下学期统测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试题第 1 页 共 15 页云南省楚雄市高三下学期统测语文云南省楚雄市高三下学期统测语文试题试题&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本试卷分第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共卷两部分,共 1010 页。满分页。满分 150150 分。考试用时分。考试用时 150150 分分 钟。钟。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 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216 题,1315 题,请使用 2B 铅笔填涂。3其余各题,用黑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 规定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 涂改液、

2、胶带纸、修正带。第第 I I 卷卷 ( 阅读题,共阅读题,共 7070 分)分)甲甲 必考题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9 分,每小题分,每小题 3 3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经学漫谈经学漫谈汉代的诗经学,有今文派古文派之分。齐人辕固生、鲁人申培公及燕 人韩婴三家所传诗是今文派,鲁人毛亨作诗故训传 ,是古文派。西汉时,齐 鲁韩三家都是诗学界的权威;毛诗初先只在民间传授,东汉著名学者郑众、贾 逵、马融、郑玄等大力提倡毛诗,郑玄写了毛诗传笺 ,毛诗开始流行。陆德 明经典释文说“自郑笺既行,而齐鲁韩三家遂废” ,这是事实

3、。但郑笺与毛 传常有出入,亦互有得失。郑玄笺诗除文字训诂外,偶亦借题发挥,感伤时事, 和毛传仅仅局限于文字训诂有所不同。魏晋以来的学者,对毛传郑笺的优劣意见不一,争辩历数百年无定论。实 际上,毛传郑笺所不同者主要还是文字训诂方面的问题,至于宗奉小序、主张 美刺则是相同的。唐孔颖达著毛诗正义 ,汇集了魏晋南北朝学者研究诗经 的成绩,很有参考价值;但孔颖达恪守“疏不破注”的原则,对毛郑说诗的分 歧只作弥缝,不加判断。应该说, 诗经学从汉到唐,大都没有越出毛传郑笺语文试题第 2 页 共 15 页的范围。到了宋代,方才获得革新。欧阳修、郑樵、王质等对毛郑的说诗开始 怀疑,欧阳修作诗本义 ,郑樵作诗辩妄

4、 ,王质作诗总闻 ,攻击诗序, 驳难毛郑,有披荆斩棘的功绩;至朱熹诗集传出,为宋代诗经学的革 新开创了局面。诗集传的特点是废小序。小序不知何人所作,或以为出于孔子,或以为 出于孔子弟子子夏,或以为是子夏、毛亨合作,皆不可信。在毛亨以前,小序 和诗是分开的,把小序冠于每诗之首,是毛亨所为。小序说诗,好像都有历史 事实,其实大都出于臆测,不可凭信,很多学者被这些小序贻误。近人梁启超 曾慨叹说:“欲治诗经者,非先得毛序拉杂摧烧之,其蔀障不知所极也。 ”此虽 是过激之谈,但小序对诗的确是害多益少,朱熹废小序,正表现他的识见和魄 力,也是对诗学的一大贡献。诗序六义有赋、比、兴之说,朱传也采用赋、比、兴说

5、诗而更变本加厉, 每章之下都要标明“赋也” “比也” “兴也”之类,把诗说死了,因为赋可兼有 比、兴,比、兴可兼有赋的成分,这也说明朱传依然摆脱不了序说的拘囿。朱 熹的诗集传一出,夺去了毛传千余年独占诗学界的地位,这是中国经学史 上的一件大事。然朱熹废除小序在当时也曾引起许多学者的批驳和论议,正如 四库总目所说“最与当时相辨难” 。元明之际, 诗集传大为流行,很多 学者都为朱传做了笺疏。1.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 分)A汉代的诗经学,有今文派古文派之分。西汉时,今文派流行,到了东汉, 古文派取代了今文派的地位。 B迷信毛传郑笺,谨守小序,因循守旧,不能提出新说, 诗经学的

6、研究从 汉代到唐代几乎没有新的突破。 C魏晋以来的学者,对毛传郑笺的优劣一直争论不休,其实意义不大,因为二 者除文字训诂方面不同外,其余基本一致。 D唐代孔颖达所著毛诗正义融冠群言,包罗古义,内容丰富,对诗经 学的真伪分辨很有参考价值。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 分) A毛诗起初不被人们重视,只能在民间传授,后来得了郑玄的笺注,地位大大 提高,独占诗学界千余年。 B宋代欧阳修、郑樵、王质等纷纷著书,等于掀起了一场反毛郑诗学的运动, 为宋代诗经学的革新作出了贡献。 C关于小序的作者众说纷纭,皆不可信;但对小序的害多益少,有废除的必要, 宋代学者的看法基本相同。 D诗

7、前小序大多出于臆测,牵强附会,误导了后来很多研究诗经的学者, 对诗经学的研究和发展极为不利。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语文试题第 3 页 共 15 页A郑玄的毛诗传笺 ,除了注重文字训诂方面外,还能借说诗发表对时事的 看法,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因此比毛诗更有文献价值。 B朱传之所以能取代毛传,对后世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主要是因为废除小序 而摒弃了臆测,还三百篇以本来面目。 C赋、比、兴三者很难截然分开,然而朱传偏要在每章前标明“赋也” “比也” “兴也”之类,可见朱熹对诗经学的革新还不够彻底。 D从汉到宋的诗经学研究有所突破和发展,说明了治学仅靠汇集前人的研

8、究成果是不行的,要有自己的见识和魄力。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12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杨澜:多亏老爸不帮忙杨澜:多亏老爸不帮忙 王 磊1990 年,杨澜从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后,起初在求职路上非常不顺,一次 次的劳碌奔波,换来的却是一次次的碰壁,一些用人单位高高在上的傲慢态度 也深深刺伤了她的心。一天晚上,在外奔波了一天的杨澜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里。一进家门压 在心里的委屈就猛地涌了上来。一向要强的她从来没有向父母要求过什么,可 这次她却暗暗地埋怨起了父母。身边很多熟人都通过家里的关系找到了工作, 可自己却要独自一人风尘仆仆地四处奔波,杨澜越想越不

9、是滋味。吃晚饭时,犹豫了很久的杨澜还是向父亲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爸爸,你 有那么多朋友,能不能帮我托托关系找份工作?”可是,让杨澜没想到的是, 一向把自己视作掌上明珠的父亲却一口拒绝了她。看到父亲这么干脆的拒绝, 再想起这些日子奔波的委屈,杨澜突然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掉了下来。然而父亲却没有安慰她,反而很严肃地问她:“你是不是大学毕业了?是 不是接受了很好的教育?是不是已经成年了?”这一连串的质问把杨澜问住了, 沉默半晌,她才轻轻点了点头。“孩子,我和你母亲的责任已经尽到了,剩下 的就靠你自己了。”父亲说完就转身离开了。望着父亲的背影,杨澜的心几乎要碎了。那天晚上,杨澜彻夜未眠,她无 法理解父亲

10、的决定,但她清楚地知道,父亲一旦做了决定,就绝不会有丝毫的 改变。杨澜越想越委屈,躲在被子里大哭了一场。哭完后,杨澜坚定地告诉自 己:从今以后,再没有人给自己任何帮助了,要想生存,就必须靠自己的双手 打拼!因为没有了任何依靠,杨澜每天都全力以赴地为谋求一份合适的工作而努 力。渐渐地,她从多次的碰壁中学到了许多技巧和智慧,她本人也迅速成熟起 来。终于,杨澜找到了一份称心的工作,半年后,她又幸运地加盟央视正大 综艺,开始了人生的腾飞。语文试题第 4 页 共 15 页这段曲折的经历,让杨澜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世界上没有人能替你生活,要 想成功,就不要奢望有任何依靠,只能靠自己打拼!正因为明白了这一点

11、,杨 澜在工作中非常卖力,很快就成了同行中的佼佼者。从正大综艺金牌主持 到阳光文化基金会董事局主席,杨澜始终充满自信地一路走来。如今,在事业上已功成名就的杨澜,在谈起这段往事时,曾微笑着说道: “如果当年父亲帮我找了工作,那么现在的我很可能一辈子都只是个小职员而 已。多亏了爸爸没帮我,我才能咬紧牙关硬着头皮闯了过来,从而打拼出了一 片自己的天地。”人生就是这样,当你有所依靠的时候,即使日子过得不尽如人意,可只要 能勉强过得下去,那么也就得过且过了;而你一旦失去了依靠,就必须全力以 赴地努力奋斗了。这个过程虽然苦涩艰辛,却能让你拥有全新的眼界和智慧。 不要以为躲在可以依靠的港湾里就是幸福,要知道

12、这样的幸福只会让你慢慢丧 失斗志,所以,要想活出自己的精彩,就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这世界 上什么都不能依靠一辈子,除了你不屈的勇气和顽强的斗志!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4 分)A.从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后,杨澜的心被一些用人单位高高在上的傲慢态度深 深地刺伤,因此导致刚开始时在求职路上多次碰壁。B.从求职遇挫后对父母的“暗暗埋怨”、要求帮助遭拒后的“鼻子一酸”中可 以看出,杨澜当初并不理解父母在找工作上的“不帮忙”。C.文章通过神态、语言等正面描写而不是侧面介绍,表现了“父亲”期望已经 大学毕业的杨澜能自己承担起成年人责任的坚定决心。D在事业上已功成名就

13、时,当杨澜回忆起过去曲折的求职经历,她用“微笑” 表达了对父亲当初在找工作上“不帮忙”的理解和感激。E文章通过从刚毕业时的求职无门到最终拥有“一片自己的天地”的境遇变化, 给读者展现了一个不气馁、能自立、敢打拼的杨澜形象。5.“从正大综艺金牌主持到阳光文化基金会董事局主席,杨澜始终充满自 信地一路走来”,请简要概括杨澜能够“始终充满自信”的原因。(3 分)6.有人说,如果杨澜在大学刚毕业时就得到她父亲的帮助,也许她就能获得更 快、更大的成功,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爸爸不帮忙”语文试题第 5 页 共 15 页的看法。(5 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14

14、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棉花被子棉花被子 衣向东(1)有些物品被我们珍藏着,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并不是因为它们多么稀 奇贵重,而是其中融入了我们太多的情感。比如一支钢笔,一本书,一枚发卡, 等等。马宁珍藏的是一床棉花被子。 (2)马宁二十年前跟妻子赵薇结婚的时候,他的家乡马湾镇还不是风景旅游区, 街道狭窄屋舍落败,一砖一瓦都显得那么寒酸。有一条水路和一条旱路通往马 湾镇,水路不宽,旱路崎岖,把满眼的青山绿水,封闭在山峦叠嶂的一团宁静 中。南方湿润的空气和缭绕的山雾,使得门前青石板上的苔藓,一年年滋蔓着。 每年入冬之后,日子就阴冷得很了。 (3)赵薇是北京部队大院出生的女子,对

15、南方阴冷的天气,难免有些不适应。马 宁说:“你别担心那边冷,我早就写信告诉我妈,让她缝做一床新棉花被子, 冷不着你。 ” (4)赵薇知道这件事情对马宁的重要性,她就不再说什么了,跟随他走进南方阴 冷而灰暗的小镇。 (5)马宁的母亲按照儿子来信的要求,选用了上等的新棉花,缝做了一床棉被。 白棉布的被里,大红的缎子被面,密密实实的针脚,看上去非常讲究。她怕冻 着了北京来的儿媳妇,被子里垫了厚厚的棉花。赵薇拥着被子,就闻到了新棉 花的气息,还有白棉布的香气。 (6)等到儿子儿媳离去后,母亲就很细心地收起棉被,把它保存在厚重的木箱里。 南方的屋子潮湿,遇到好天气,她总要把棉被放在阳光下晾晒,让棉花保持

16、着 蓬松细软的状态。 (7)马宁结婚的第二年,家乡发了一场洪水,环绕马湾镇的河流水位暴涨,淹没 了屋前的石阶。母亲屋内的水漫过了床铺。她用塑料布缠裹着那床加厚棉被, 抱在怀里,站在客厅的方桌上,整整站了六个小时。马宁的哥哥试图帮她接过 棉被,她却不肯松手。 (8)屋前的柿子树绿了又黄,黄了又绿,一晃五六年过去了,北京的儿媳始终没 有回来。一个夏天的晚上,母亲突然主动把电话打到北京,说她想他们了。马 宁说:“这好办,你到北京来住些日子吧。 ” (9)马宁就让哥哥把母亲送到了北京,母亲住了二十几天,就再也住不下去了, 吵着要回老家。眼下南方正是梅雨季节,她老是担心木箱内存放的那床棉被潮 湿生霉了。母亲到家的当天,就把棉被从木箱内倒腾出来,果然挨近木箱底部 的棉被子,有些潮湿,她急忙把被子抱出去放在阳光下晾晒。 (10)这样又过了两个春秋。有一天母亲晾晒被子的时候,因为胸闷气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