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中第五单元《庄子》选读三东海之大乐课件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语文)

上传人:Wt****f 文档编号:54133258 上传时间:2018-09-08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7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中第五单元《庄子》选读三东海之大乐课件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新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中第五单元《庄子》选读三东海之大乐课件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新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中第五单元《庄子》选读三东海之大乐课件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新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中第五单元《庄子》选读三东海之大乐课件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新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中第五单元《庄子》选读三东海之大乐课件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中第五单元《庄子》选读三东海之大乐课件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中第五单元《庄子》选读三东海之大乐课件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语文)(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东海之大乐,第五单元 庄子选读,内容索引,预读先学 读文本内容,知文理学基础,精读研析 读课文题点,析思路明答案,多读厚积 读优秀作文,积素养提技能,预读先学 读文本内容,知文理学基础,释文题 “东海之大乐”语出庄子秋水,面对浅井之蛙的自夸自足,东海之鳖向它讲述了大海的情形:“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浅井之蛙听后,“適適然惊,规规然自失也”。庄子借这一寓言故事,形象地阐释了小气象和大境界的天壤之别,对故步自封、安于小我、盲目自得的心态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2、,告诉人们“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要永不自满、不断追求更高境界的道理。,知文明理,明主旨 本课所录两则选文,都运用了寓言说理的方法,且寓言的主旨是一致的,都向我们阐明了为人要虚心,不能故步自封、骄傲自满,要不断追求更高境界、气象、格局的道理。但两则选文的主旨也不完全相同,第2则选文除了讲明要虚心,不能骄傲自满的道理外,还讲明了虚心学习的时候要看对象、讲方法的道理。庄子警示人们,人自身可能有很多局限,跳出这些局限,才能够提升自己的境界、气象和格局;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人永远不应该自满。,语言积累,1.词语理解 (1)通假字 不辩牛马 通“_”,_ 井鱼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同“_”,_ 人卒

3、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 通“_”,_ 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 通“_”,_,辨,分别、辨别,墟,处所,所居之地,萃,聚集,毫,动物长而细的毛,汒然异之 同“_”,_ 公子牟隐机大息 通“_”,_ 出跳梁乎井 之上 同“_”,_ 且夫知不知是非之竟 通“_”,_ 通“_”,_ 反于大通 同“_”,_,茫,模糊不清,几,几案,小桌子,跳踉,腾越跳动,智,智慧,境,界线,返,返回,(2)一词多义,若,望洋向若而叹曰:_ 以为莫己若者:_,闻,闻道百:_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_,数,不可为量数:_ 胜负之数,存亡之理:_ 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_,海神名,及,比得上,听到,知识、见闻,算、计,命运

4、,几,几个,却,于是逡巡而却:_ 却匈奴七百余里:_,穷,今我睹子之难穷也:_ 穷饿无聊,追购又急:_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_,退,打退,击退,穷尽,处境困难,环境险恶,不得志,不显贵,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_ 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_ 天下贤士,吾殆弗如也:_,殆,始,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_ 始吾弗信:_,才,开始,危险,几乎,大概、恐怕,(3)古今异义 百川灌河 古义:_ 今义: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或指银河系。 至于北海 古义:_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古义:_ 今义:面貌;面子、脸面。,黄河。,到了。,脸色。,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古义:_

5、今义:a.对于财物不计较;不吝啬。b.(言谈、举止)自然;不拘束。c.(样式、颜色等)不俗气。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古义:_ 今义:a.形容词,数量小(跟“多”相对)。b.动词,不够原有或应有的数目;缺少。,懂得大道理。,看不起、轻视。,乃知尔丑 古义:_ 今义:丑陋、不好看(跟“美”相对);叫人厌恶或瞧不起的;不好的、不光彩的事物;坏,不好。 是非坎井之蛙与 古义:_ 今义:事理的正确和错误或口舌。,鄙陋。,是,这;非,不是。,(4)虚词归纳,焉,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_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_ 今吾子又死焉:_,于,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_ 至于北海,东面而视: _ 冰,水为

6、之,而寒于水: _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_,语助词,放在句中表停顿,疑问代词,怎么、哪里,兼词,于此,在,引出行为的对象,表比较,表被动,而,东面而视:_ 性贪而狠:_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_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_,已,不知何时已而不虚:_ 吾自以为至达已:_ 而右膝已絷矣:_,然,然不然:_ 汒然异之:_,表修饰,表并列,表转折,你的,停止,表示确定语气,已经,对,的样子,2.词类活用 (1)井鱼不可以语于海者:_ (2)秋水时至:_ (3)顺流而东行:_ (4)东面而视:_ (5)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_ _ (6)然不然:_ (7)汒然异之:_ (8)舌举而不下

7、:_,名词作动词,谈论,名词作状语,按时,名词作状语,向东,名词作状语,向东,少:形容词作动词,看不起、,轻视。轻:形容词作动词,轻视,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然,形容词的为动用法,为感到惊异,名词作动词,放下,3.特殊句式 (1)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_ (2)井鱼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_ (3)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_ (4)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_ (5)自以比形于天地。_ (6)莫大于海。_ (7)而受气于阴阳。_ (8)公孙龙问于魏牟曰。_,被动句,被动句,被动句,被动句,被动句,介宾短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9)出跳梁乎井 之上。_ (10)入休

8、乎缺甃之崖。_ (11)闻道百。_ (12)以为莫己若者。_ (13)我之谓也。_ (14)又奚以自多!_ (15)莫吾能若也!_,介宾短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4.语句翻译 (1)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译文:_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译文:_ (3)五帝之所禅,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 译文:_ _,于是河伯自己感到非常高兴,认为天下的盛美全在自己了。,我就会永远被那些懂得大道理的人笑话了。,五帝所禅让的,三王所争夺的,仁人所忧虑的,有能力的士所辛劳的,全都在这里了,(4)且子独不闻夫寿

9、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 译文:_ _,而且你难道没有听说过那燕国寿陵的小子到赵国的邯郸去学习走步的故事吗?,文本名句,名言警句,1.井鱼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2.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 3.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文外名句,1.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 2.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3.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精读研析 读课文题点,析思路明答案,1.研读两则寓言故事,简要分析其写法上的特点。,要点突破,答案,展示了一个奇

10、特的艺术世界。河伯、海神若、坎井之蛙、东海之鳖作为寓言的主体形象,映衬了井鱼、夏虫、蝌蚪等小生物,传达了庄子对社会、人生睿智而深刻的洞察,给读者一种鉴赏童话世界般的愉悦。 两则寓言分别含有一组对比。河伯与海神若,坎井之蛙与东海之鳖。 运用了一些独具匠心的比喻。 常常用很少的文字写出事物的情态。坎井之蛙听说了东海大乐“適適然惊,规规然自失也”,写活了其情貌。 想象丰富,气象壮阔。,2.用简洁的语言理清第2则选文的内容。,答案,公孙龙因庄子的言论而困惑(自愧弗如),魏牟用寓言讲道理(井蛙与海鳖论):井中之蛙自得其乐,海中大鳖言传身教,井蛙便自惭形秽。由物及人谈境界:自快口舌之利如井蛙,四面畅达之说

11、类海鳖。公孙龙汗颜。魏牟又补一妙笔:邯郸学步。公孙龙逸而走。 以上生动地说明了人的知识技能有限,如果满足于一知半解,盲目自满,无异于井中之蛙、邯郸学步,最终只会自取其辱。启示人们要谦虚好学,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3.这两则选文各是从什么方面来阐明“学无止境,境界无限”的?,答案,第1则选文,主旨是说大小的相对性,启发人们超脱对自我的偏执; 第2则选文,主旨是批评公孙龙那种自满于一时口舌之利、自恃见识最高远、最通晓事理的人物。说他们好比井底之蛙,试图以明察和辩说来探求庄子,就好像是用竹管来窥视天之广、用锥子来测量地之深。,你从海神若身上得到了怎样的启示?,延伸探究,海神若体现了一种大的境界、

12、气象和格局,蕴蓄博大而不自满的精神。世间所有人,如果被空间、时间及所受教育束缚,境界、气象、格局便始终不大。只有像海神若一样不断地超脱于空间、时间及所受教育的束缚,不自我赞许、不自以为是,才能不断地提升自己,达到更高的境界。,答案,多读厚积 读优秀作文,积素养提技能,一种人生境界 人类是情感动物群,牵绊他的东西很多很多。对国家、对家人、对朋友,每个人都投入了相当多的感情在里面,我们很容易身陷其中而不能自拔。(1) 【思悟亮点】 (1)文章开头论述了什么问题?,提示,文章开篇就论述人生问题给人们带来的困惑与迷茫,引起读者的思考。,人有时也是自私、虚荣并且贪图享受的,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在自私的同时又伤害了他人或国家。所以,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要去争名夺利,不要在金钱、美色的利诱下迷失方向,不要在纸醉金迷中失去自我。这是一个人人生的基本准则。融入社会生活,体会其中的酸甜苦辣;走出社会生活,又能正确地看待世界,看清人生的本质。达到这种境界是相当不易的。陶渊明的人生境界让人景仰。他品尝了人生不得志、仕途不顺利的艰辛,但他仍然融入生活,忧国忧民;仍能以一种超然的态度去面对生活、面对人生。这是很了不起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