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市2018版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128748 上传时间:2018-09-08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99.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丹东市2018版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辽宁省丹东市2018版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辽宁省丹东市2018版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辽宁省丹东市2018版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辽宁省丹东市2018版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丹东市2018版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丹东市2018版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2017-2018 学年度(上)丹东市期末质量检测学年度(上)丹东市期末质量检测高三语文试题高三语文试题本试卷由第本试卷由第卷(阅读题)和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组成卷(表达题)两部分组成总分总分 150150 分时间分时间 150150 分钟分钟第第卷卷 阅读题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圣书字和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自源文字体系,但唯有汉字沿用至今。这不应该是侥幸,而是源自于汉字的特质。早期文字大都是象形、表意的,其表音符号很多都是衍生自象形表意符号。即便是汉字,占绝

2、大比例的形声字的声符,也大多来自表意成分。在长期发展中,汉字表音的因素在汉字体系中大大增强,表现出明显的表音化倾向。但为什么汉字的表音化倾向停滞了?为什么表音的声符没有进一步简化、抽象化,像很多拼音文字那样发展成为纯粹表音的字母?汉字的生命力何在?若在汉字和汉语的关联中寻找原因,这首先是因为汉字的适用性。汉字能够很好地记录汉语,这是汉字不废的重要原因之一。汉语是词根语,不用改变词首、词尾或词中间的语音来表示语法关系。印欧语言很多“性” “数” “格”都要求有小而频繁的词形变化,这是方块汉字难以如实记录的。汉字作为语素文字,一个字表示一个意思,在语音上也没有什么变动,和汉语匹配十分得当。其次是汉

3、字具有时空包容性。汉字的“包容性”是一种巨大的弹性,表现在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一是时间包容性。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我们一看就懂,但如果当年有录音机录下老夫子的话,我们可能难以听懂。因为语音是不断变化的,春秋时代的语音系统和现代普通话的语音系统大不一样。然而,不管语音发生了何种变化,字仍然是这些字,意思始终不会改变,这就是时间的包容性。对于英语、法语或其他拼音文字,几百年前的作品现代人可能就看不懂了,因为语音的变化直接反映到了文字的拼写上。汉字承载了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且比较容易解读的文献,这也成为汉字不废的重要原因。二是空间包容性。同样一张人民日报 ,北京人、上海人、广州人都能毫无障

4、碍地阅读,他们使用同一个汉字系统,字形和字义是一样的,但读音却各行其是。中国疆域辽阔,方言繁杂,汉字可以起到统一沟通的作用。汉字及汉字文化的联系使中华民族成为统一的文化共同体。试想,如果历史上使用的就是拼音文字,拼音文字要反映实际语音,那么各地的拼音文字就会各不相同,随着历史的发展,文字的差异会越来越大,就像今天欧洲或印度,语言纷繁复杂。据统计,印度有 1600 多种语言,宪法规定的联邦官方语言就有 18 种。可以想见汉字的包容性,在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中国,汉字起着何等重要的文化认同作用,产生了何等强大的凝聚力。最后是汉字具有文化积聚性。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汉字沉淀了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成为历

5、史的活化石,它反映了中国早期的生产、商业、政治、战争、家庭、饮食等社会生活及意识形态等各个方面的情况,隐藏着一部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可以作为历史考古的线索。例如买、卖、贵、贱、资、费、财、货、赚、赔等字,都有“贝”字,这反映了早期社会“贝”曾被作为原始货币的历史。正是由于上述原因,汉字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和象征,成为不可抛弃的文化遗产。在世界文字之林中,汉字展现出其科学性、艺术性,闪烁着独特的智慧光芒,是人类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选自黄国营中国汉字的开放性与生命力 ,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自源文字体系之一,汉字是唯一至今仍在

6、使用的文字,是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和象征。B. 汉字在发展中曾呈现出明显的表音化的倾向,表音的声符来自于表意成分,但没有进一步抽象化为纯粹表音的字母。C. 汉语是词根语,没有“性” “数” “格”等词形变化;汉字是语素文字,与不通过改变语音来表示语法关系的汉语十分匹配。D. 在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中国,汉字发挥着重要的文化传承和认同作用,具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开头指出汉字能够沿用至今,源于汉字的特质,汉字虽然也有表音化倾向,但这并不是汉字的生命力所在。B. 文章在汉字和汉语的关联中寻找汉字不废的原因,那就是汉字具有适用性、时空包容性和

7、文化积聚性特点。C. 文章第 5、6 段分别从时间和空间角度阐述汉字的包容性,将汉字与拼音文字进行比较,是为了证明语音变化不会影响汉文化的传承。D. 文章论证上采用总分总结构,开头提出问题,从三方面分析汉字特质,最终得出汉字是人类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论。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如果汉字发展的表音化倾向没有停滞,发展成纯粹表音的字母,它也有可能像楔形文字、圣书字等一样失去沟通交流的作用。B. 虽然汉字的读音可能受时间和地域影响而产生很大的变化,但因字形和字义是确定的,所以不会影响人们的理解。C. 如果汉民族历史上使用的是拼音文字,那么各地的拼音文字就会受实际语音影响而

8、各不相同,甚至可能会导致汉语演化成多种语言,而不是方言。D. 汉字承载了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是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是中国早期社会生活历史考古非常重要的依据。【答案】1. B 2. C 3. D【解析】1.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 B 项,以偏概全,形声字的声符大多来自表意成分。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2.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

9、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题中 C 项,并非意在证明语音变化不影响汉文化传承,而是要证明汉字的时空包容性是汉字不废的重要原因。3.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题中 D 项,夸大了汉字的作用,原文为“汉字可以作为历史考古的线索”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老 人崔 立早上,阳光缓缓地照射在马路上,老人佝偻的背影,缓步地前行中。微风从

10、老人的身边轻轻滑过,都像比老人的速度要快。老人,是要从人行道的一端,走到人行道的另一端。有一个年轻人,急急地走过老人的身边。年轻人走过去时,带起了一阵风,也碰触了老人柔弱的肩膀一下,是风要刮倒了老人,还是年轻人撞到了老人,老人的身子踉跄地顺势往前仰了一下,像是要摔倒,摇摇晃晃地要倒下了,还是艰难地撑住了。匆匆而过的那个年轻人,在老人的眼睛里早已不见了踪影。又一天,老人走着同样的路,缓缓地,在那条人行道上蹒跚着步子,缓缓行走在人行道的中间。一个女孩,越走越近,很快已经到了老人的跟前。老人站在人行道的中间,挡住了女孩前行的路线,女孩几次想走过去,但空间太窄,还是走不过去。女孩咬了咬牙,想说什么,又

11、憋了回去。反复犹豫,女孩终于是忍不住开了口。女孩说,阿姨,你能让我一下吗?有好几秒的停顿,老人缓缓转过了身,看向女孩。顺势地,女孩在老人转身时多出来的空档,匆匆忙忙地走了过去。女孩真的是太匆忙了,连一声“谢谢”也忘记说出口,人已走出去好远。再一天,老人还在那里行走,缓慢地,继续缓慢地行走在这条路上。天是有些冷的,哪怕阳光是高高挂着的,也难以抵挡冬日的寒冷。老人缓缓地在行走,不知不觉间,本来围得就有些松的围巾悄无声息地滑落。老人毫无察觉,老人丝毫感觉不到因围巾掉落后的寒冷,老人本来就很冷,冷与再冷之间差异不大。身边响起一个女人的声音。不知什么时候,女人已经到了老人的身旁。女人喊了声:阿姨!老人听

12、到了,老人是有几秒钟的停顿,老人缓缓地转过身,老人以为还是要让开路,然后有一个人会像阵风般匆匆忙忙地从她身边走过。这次,没有风,要是风,也是空气中的寒风。女人停在了老人面前,女人说,阿姨,这围巾,是您掉的吗?老人看到了女人手上的围巾,习惯性地摸了摸自己的脖子,脖子间空荡荡的。无疑,眼前的这条围巾是老人掉的。老人从女人手上接过了围巾,说,谢谢。老人轻轻地摸索着往脖子里围,老人围得很艰难。女人说,阿姨,我帮您围吧。女人为老人围上了围巾,围得很严实,让那寒风吹不进脖子里。女人还说,阿姨,您是要往前面走吗?我送您过去吧。老人脸上挂起笑容,说,谢谢你。女人扶着老人缓慢地往前走,天还是冷,冷中却跃动着一丝

13、暖意。是春天快要到来的暖意。这是电视台做的一个节目,老人是电视台请的一位演员,表演得很到位。演员在这条短短的人行道上行走了一个星期,没有人怀疑她是假的老人,也没有人关注过老人。女人是这个星期最后一天出现的。电视台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找到了愿意帮助老人的女人。这个节目很快就在电视台播出了。同时播出的,是近期发生的一个诈骗故事:一个未经证实的儿童募捐,竟引发了全市高达数十万的捐款,若不是警方的及时介入,捐款数额还在不断地增长。为什么我们市民的防范意识是如此的薄弱,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发出善心善念踊跃捐款呢?如果需要捐款的不是孩子,是老人呢?两个故事放在了一起播放,是刻意,还是无心之举?这个节目什么都

14、没评论,只是原生态地播出了。节目播出的第二天,这个城市一下子多了许多主动帮扶老人的年轻志愿者们。(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 年 9 月 9 日,第 11 版,有删节)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说中的很多语句看似平淡,内涵却很丰富。如“这次,没有风,要是风,也是空气中的寒风” ,暗示女人没有匆匆忙忙走过老人身边。B. 小说成功地运用了对比手法,比如,年轻人、女孩与女人的做法形成了对比,再如,电视台两个节目的内容也形成了对比。C. 小说注重于细微处写人,老人“缓慢地前行” 、 “踉跄地顺势往前仰” 、 “缓缓地转过身” 、系围巾“围得很艰难”等动作,表现

15、了扮演老人的演员演技的高超。D. 发生在老人身上的故事是电视台的节目策划,是小说出人意料之处,但其中也蕴含着作者对当下社会道徳和人际关系的忧虑与反思,这也是小说的深刻之处。5. 小说第段中三次写到“冷” ,分别表现了什么意图?请结合小说内容具体分析。6. 小说结尾“节目播出的第二天,这个城市一下子多了许多主动帮扶老人的年轻志愿者们”的安排是否必要?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观点和看法。【答案】4. C 5. 阳光难以抵御冬日的寒冷,写出了冬天的天气和环境的冷清,也营造出老人独自缓缓行走,无人关注的孤寂氛围。“老人本来就很冷” ,呼应了上文对冬日寒冷的描写,老人围巾掉落却感觉“冷与再冷之间差异不大”

16、 ,暗示出人们对老人的普遍冷漠,衬托老人内心的凄寒,也为下文“女人”关心老人的情节转折蓄势。 (与下文“女人”关心老人的情节形成反差。 )天气寒冷依旧,但因“女人”对老人真诚的尊重和帮助,带来了内心的温暖和感动,赞颂了人情之美,暗示了小说的主题。 6. 示例一:我认为这个结尾有必要。从情节结构上看,这个结局交代了节目播出后的反响,使小说情节更加完整,也通过这个情节体现了社会上的爱心,使人们热情为儿童捐款的情节更具真实性。从主题上看,众多志愿者的出现表明出社会上本不缺少爱心,人们原本只是忽略了老人的需要,弘扬了人性之美,体现了社会正能量,更能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从表达效果上看,这个喜剧性的结尾给读者留下了光明的想象空间,符合人们对社会公德的期待,给读者带来内心的欣慰、愉悦。示例二:我认为这个结尾没有必要。从情节结构上看,老人是电视台的节目设计的交代已经使情节完整了,人们愿意为儿童捐款却忽略老人也需要关爱的内容对比更引人深思,加上这个结尾,反而冲淡了小说反思社会现实的力量。从主题上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