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教育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54124577 上传时间:2018-09-08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8.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中国传统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中国传统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中国传统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中国传统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教育(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中国传统教育,中国古代教育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文化赖以延续和发展的基础,是中国文化不断创新的动力。没有中国古代教育,中国古代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难以创造、继承和延续的。 学习中国古代教育,不但是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窗口,也可为现代教育提供借鉴。,第一节 中国古代教育机构和考试制度,一、教育机构,1、夏商周夏、商、周三代,开始有了专门的教育机构。早在夏朝,就有了学校。西周时,学校分国学(国家官学)、乡学(地方官学)。教学内容有:礼、乐、射、御、书、数六艺。,西周以前的教育,1、原始时期的教育孟子滕文公上“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原始教育的特点 完全是

2、自然状态下的教育,教育与社会实践完全结合为一体,早期人类在生产活动中获得经验技能知识以及行为规范,教育并没有被分化为专门的活动。,远古时期的学校,五帝时期的学校:成均(礼记) 董仲舒曰:“五帝名大学曰成均。” 郑玄曰“均,调也,乐师主调其音。”,夏商时的学校 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 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孟子,3、关于商代学校的记载: 商代已经有真正意义上的学校“学”。 商代学校的学习内容“戒” 甲骨卜辞“丁酉卜,其呼以多方小子小臣其教戒”。 商代学校受到高度重视上学需占卜。,据考证,这里的“戒”有两种含义:“一是持戈而警戒,一是持戈而舞蹈”。以“戒”为教育教养内容,包含习武和习乐的

3、两个方面。,官学制度 西周官学:西周已经具备初步的学校学制系统,分国学和乡学,国学又分大学和小学,大学为天子所设,小学为诸侯所设,乡学设于闾、党、州、乡等村落之间。国学的教育内容主要是德、行、艺、仪四方面,其中“艺”就是后世所说的“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它们分别负责传授道德礼数,陶冶性情,拉弓射箭,驾驭战车,书写计算等内容,这是一种通才教育,希望学生成长为文能安邦,武能驰骋疆场的 通才。,2.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2、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时期,官学一度衰落。社会对新型文化的教育需要为私学的产生创造了契机。一批学识渊博、充满智慧的私学大师 (教育资料,教育专著)孔子提出“

4、有教无类”的主张,他创设的私学规模愈来愈大。春秋战国,私学的发达使学校教育开始走上官学、私学并存的二元化轨道。,私学制度 私学兴于春秋战国,铁器的运用使生产率大大提高,统治阶级的斗争使社会“礼崩乐坏”导致士阶层崛起,文化和教育从贵族下移到普通民众,这些为私学的兴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儒学是私学初创阶段成就最大的一家,儒学的创始人孔子是私学的杰出人物,朱熹是私学的集大成者,顾炎武是私学的后继成功者。 私学根据其教学内容可以分成两大类:蒙养相当与今天的中小学,经师讲学相当于大学。,孔子,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首创私人教学,私学的先驱和集大成者,提出有教无类,改变了学在官府的局面,打破了教育垄

5、断,极大地推动 了古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孔子在教育目的上赞同子夏的观点:“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强调读书和做官的关系,实际上是举贤,主张学生要好学、博学以求得广博的知识,为学应该谦虚,不耻下问,他善于了解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反对把学习停留在感性认识上,主张在博学的基础上积极思考、学思并用。,3、汉代,汉代官学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两类。中央官学主要是太学,西汉时期的太学规模宏大,档次较高。 汉武帝元朔五年开创太学,设在京师长安的西北城郊,规模相当可观。太学的教师是五经博士,学生叫“博士弟子”。东汉太学学生最盛时曾达三万多人。另外汉代的私学也很发达,又压倒官学之势,学生人数远

6、远超过太学。汉代的选士制度实行察举制。汉武帝时,初选考外,又有察举孝廉等举措。,汉灵帝两次来太学授课。汉请大儒钟繇讲学,东汉灵帝熹平四年,由蔡邕等人以隶书书写 诗书礼 易春秋和论语公羊传,刻于碑石之上,作为官方教材,立于太学,称“熹平石经”。后被毁,现各种残块不断出土、,4、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学处于时兴时废、若有若无的状态。但总的来说还是中央官学与地方官学并存的。晋代中央学制分为国子学和太学两种。南北朝时期,学校教育以北朝为盛,北魏太学也设五经博士,学生为州郡所派。南朝宋文帝时,在京师设立四学:儒学、史学、玄学、文学,史称“四学制”打破了儒学一统教育的状况,这对后世专科学校的设立及

7、分科教学制度的发展具有开创意义。,2018/9/8,4.魏晋“九品中正制” 造成流弊丛生,选士制度除沿用两汉旧制外,实行“九品中正制”,各级政府设“中正”,以品评人才。,太学规模很大,平民相继入学。晋时增设国子学 ,限五品以上贵族子弟入学。南朝宋时设儒学、玄学、史学、文学,以四学制打破儒家一统教育的局面。,Sub title,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5、隋唐:,唐代的学校教育达到了新的高峰。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完备的学制体系。中央设国子监,国子监具有双重性质,既是大学,又是教育行政管理机 构,下设 “六学二馆”。地方官学、府州县学和专门学校也很发达。唐代出现了专业学校。选士制度:隋唐时期创立影响

8、以后历代乃至现在的科举考试制度。,2018/9/8,唐代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完备的学制体系,武学,算学,数学,四门学,宗学,国子学,国子监,弘文馆,崇文馆,府州县学,专门学校,开成石经,开成石经,唐文宗时以楷书刊刻 周易、尚书、 毛诗、论语等十二本 成于开成二年,史称开成石经。,6、宋元:,宋代,基本沿袭唐代学校体制,中央在京师设有国子监及贵族学校,地方则设有府州县学。值得一提的是民办学校“书院”。书院名称的出现始于唐代,但唐代的书院多为藏书之地,或私人治学隐居之地。真正具有聚徒讲学性质的书院起源于南唐时期的庐山国学,即著名的庐山白鹿洞书院。北宋初年,讲学之风勃起,书院成为著名学者授徒讲学,培养

9、人才之地。在选士制度上,宋代仍沿袭唐代的科举考试制度。但元代中断科举考试八十余年。,书院制度 书院最早出现于唐代,本是官方藏书校书的处所,著名的有丽正书院和集贤书院,它们的功用是: “掌刊辑古今之经籍,以辨明邦国之大典,而备顾向应对。凡有天下图书之遗逸,贤才之隐滞,则承旨而征求焉。”(唐六典),2018/9/8,明,元,宋初,五代,唐,始于盛唐,为修书、藏书、校书之所,择名胜之地,聚徒讲学,创立书院,四大书院:白鹿洞、应天府、岳麓、嵩阳,朝廷委派山长,民办转官办,王阳明及阳明学派振兴书院,达1200所,书院之变迁,朱熹与张栻在岳麓书院的“朱张会讲”;朱熹与陆 九渊在鹅湖寺的公开辩论“鹅湖之会”

10、,是书院历史上著名的争鸣和辩论。,7、明清:,明代学校,中央有国子监及宗学(贵族学校),地方各级学校也很齐全。学校体制已相当完备。特别需要介绍的使明清两代的蒙学(也称乡校、村学、小学)。蒙学教材多是字书,最著名的三字经百家姓、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流传广泛,影响很大。明清两代的选士制度:仍实行科举考试,考试程序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种。,2018/9/8,明后,康雍乾,光绪,书院,书院,书院是中国古代一种教育机构,具有,培养人才、研究学术、传播文化等功能,诏改书院为学堂,重启书院,赐银推广书院办学体制,禁毁书院,书院之变迁,二、科举制度,2018/9/8,科举制,唐代贡举科目主要是进士、明经两科,

11、后北宋王安石改革,废除明经诸科,专以进士一科取士。元明清承之。,所谓“取士不问家世”,应试举人既不问家庭出身,也无须他人推荐,只要身体健康,品行端正即可,大大地扩大了选拔人才的范围,扩大了王朝的统治基础。,唐时分解试、省试两级,宋太祖创立殿试,成为解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元明清改称乡试、会试、殿试。元明清时改为乡试。乡试合格称“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通过省试参加殿试者都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张黄榜公布,称“金榜题名”。,贡举科目,应举资格,分级考试,2018/9/8,科举制,为防止徇私舞弊,保证公开、公正、公平,历代规定考试规则:一般有:“锁院以防请

12、托”、“别试以避亲嫌”、“张榜就座,不得移位”、“禁止挟书、传义、代笔”等。,隋唐时进士科只考时务策,明经科考四书五经背诵;到宋代以后,越发复杂,包括诗赋等,王安石变法简化,到明清,又越发复杂,以朱熹理学为主,甚至作文形式都有明确规定,即“八股”,逐渐形式化。,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进士及第是十分荣耀的事:第一,唱名赐第;第二,设宴庆贺;第三,编登科录;第四刻碑题名;从宋时起,进士及第马上就可做官,明清时,最低的也授予知县,比宋代所授官职要大得多。,考场规则,考试内容,赐第授官,写满内衣的小抄,科举考试系统简图,2018/9/8,科举制的历史作用,1. 不问出身,打破垄断,扩大选士基础,2.选拔出一批经世致用的杰出人才,3.激发人们读书热情,提高百姓素质,4.促进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5.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用,2018/9/8,科举制的弊病,第二节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及其特征,一、教育思想1.教育目的 2.教育内容,1.因材施教 2.温故知新 3.由博返约 4.教学相长 5.启发诱导,二、教学思想,三、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总体特征,1.伦理道德与教育统一2.教学过程的辩证统一3.注重内省与内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