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即时评价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411826 上传时间:2017-08-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即时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谈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即时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谈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即时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谈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即时评价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谈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即时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即时评价(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谈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即时评价评价是教育教学领域一个永恒的话题。从有教学开始,就有了评价。虽然今天“评价”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但透过华丽的外衣,我们不难看到“考试”的影子。在课程理念积极变革的今天,评价也在不断的发展前进。实施课堂即时评价便是对教学评价手段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课堂即时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对输出的教育信息的反应,即刻采取必要的调控手段,调整教学节奏,解决学生学习所遇到的问题,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定性分析。抓好即时评价,有助于启迪学生的心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挥评价对教学的管理和促进功能。本文就如何抓好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谈几点看法:一、信

2、息素养:信息技术课堂即时评价的目标“促进发展”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所提出的评价观的精髓。在新课程改革中要求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都必须从“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确定应该达到的目标。在信息技术课程中,信息素养这一概念就集中体现了新课改所提出的“知识与技能” 、 “过程与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层面的学习目标。它既作为课程目标而存在,又是指导评价的目标,可以概括地描述为:通过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与传递,表达思想,实现交流,开展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我认为在信息技术课堂中采取即时评价,不管采取何种方式,开展何种活动,它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信

3、息素养,可以说信息素养既是出发点又是归宿点。二、课堂教学中即时评价法运用的策略创新1、营造民主平等和温馨的评价氛围一个民主、平等和温馨的评价氛围,有利于反馈信息的畅通和学生的自我调节,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火花的迸发。在教学中,我每节课提前五分钟进入教室,然后根据他们的心情随机创设情境,用最短的时间将学生的注意力调整,吸引到学习的氛围中来。同时关注每一位学生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的变化,伴随着探究活动的深入和信息技术知识的获得,学生对学习的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滯?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通过这些可观察的外部行为,为进一步的支持性帮助提供了可能。其目的是创设一种良好的评价

4、环境,让学生积极地调整好自己的心情,保持积极主动的情绪进入教学。2、评价方式的多样化A、口头评价2口头评价是贯穿于教学中的一种即时的、情境的评价,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重要手段。启发性语言通过评价的语言来启动学生思维,开发他们的智力,使他们善于思维,乐于思维,从而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达到“一石击起千层浪”的效果,这就是启发性的教学评价艺术。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经常这样对我的学生说:“谁敢试一试?” 、 “请把你的想法与操作方法与同伴交流一下,好吗?” 、 “你获取了哪些信息?”赏识性语言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被肯定、被尊重、被赏识的需要,每个人仿佛都是为赏识而生存的。因此,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

5、该尊重孩子,赏识孩子。用赏识的眼光和心态,去寻找每一个可以赏识的对象。不要等他们已经将最优秀的一面表现出来后,才去赏识他们。而是要抓住每一次交流中的闪光点,运用赏识性用语,使他们的心灵在赏识中得到舒展,让他们变得越来越优秀,越来越有信心。在我的课堂中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语言:“你们的发现非常重要!” 、“同学的这种操作方法很有新意,我们大家都要向他学习!” 、“这节课 同学的收获真不小,看来,学好信息技术能让我们生活得更丰富、更精彩。 ”激励性语言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多多使用激励性的语言,并适当给予方法上的指导,这样有利于

6、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产生强大的内驱力。例如:“你试一试,相信你一定能成功!” 、 “老师相信你能够独立操作完成这个任务!” 、 “没有认真操作尝试,不要轻易说不!”等等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效果都是蛮不错的。反思性语言反思是创造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它却是目前信息技术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怎样运用反思性语言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活动呢?我觉得可以这样尝试:“你觉得这节课,你的表现怎样?你有什么收获?” 、 “通过我们上机操作,你有什么启发?” 、“谁能介绍一下自己是怎样学习这个操作的?” 。B、体态语言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恩根据实验指出,人们获得的信息量,7%来自文字,38%

7、 来自语气,55% 来自体态语言。不要小看一个微笑,一个眼神,它们会起到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在教学中如摸摸学生的头,给他一个赞许的微笑、伸出大拇指表扬等,都让学生感3到自己受到了老师的关注,学习的积极性也随之上升。C、奖励制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也经常设立一些奖励制度作为评价的方式。如通过传奇多媒体网络向操作出色的同学展示一幅可爱的卡通小动画,向进步飞快的同学发送一个可爱的笑脸图,为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最好的小组播放一段大家喜爱的动画片主题曲。各种各样的奖励制度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层出不穷。D、共同参与共同参与就是指教师表扬学生时让全班一起对孩子的表现给予肯定。每个孩子以他们最喜爱的方式为同学喝彩;拍拍

8、手打节奏给伙伴加油;树起大拇指表示对他们的钦佩让学生在老师和同学的共同激励下加倍努力。实践证明,教师日复一日的“你真棒!”远远没有孩子发自内心地“你真行,我们要向你学习!”让孩子更加充满自豪感。3、在评价过程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如果仅仅把课堂即时评价理解为只是表扬那些表现优秀的学生是不全面的,这也不符合我们的教育教学的规律。课堂即时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反馈的信息中,敏锐地捕捉到其中的可利用之处,有价值之处,即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爱的阳光多一些去关照沉默的大多数。对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强的学生的评价。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学会课本上知识对于他们是轻而易举的事,他们所需要的是超越课本

9、难度的新知,要体会学识上超越同龄人的快感,他们要享受获得更高水平知识的乐趣。因此,教师的评价,不能停留在简单信息技术操作的层面上,而要激发他们深入思考、探究的欲望,使他们的学习进入更深层次。对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一般的学生的评价。这部分学生在班内占大多数。他们有向操作能力强的同学靠近的愿望,需要听到恰如其分的评价,想通过老师的评价,了解自己的长处、短处,从而取长补短,完善自我。教师应侧重对学生操作正误及重点难点的评价上。对信息技术操作能力相对弱的学生的评价。这部分学生通常理解能力、操作能力及主动学习意识等方面存在问题,他们共同特点是缺少自信心,最需要的是鼓励。教师对他们的评价应侧重在学习态度方面,

10、尽量发现闪光点,使他们打消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激发努力学习的愿望。4、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延迟性评价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适时的采用延时评价与即时评价相结合的4评价方法也取得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所谓延时评价即让学生在学习中通过自己去揣摩、去体验。当学生有了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后,再给予他一定的评价。这样的评价对于学生来说比即时评价来的更具有内涵。如在教学画线这一课时,在教学完怎样使用直线、曲线工具的使用,尤其是曲线工具在画一个地方弯曲的线和两个地方弯曲的线的不同之处后,我请每个学生都来画一画书上练习内容(一个美丽的天鹅) 。有的学生很快就画好了,也有的学生一直在反复地修改,老是发现在画翅膀的时候曲

11、线会消失掉。此时我没有即时对学生的操作进行评价,而是让每个学生来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来使用曲线工具的,请动作快地学生来指导动作慢的学生,给他们讲原因,直到图画完成,最后再对学生的操作进行评价。我发现学生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幅作品,比我所预期的效果要好多了。5、指导学生积极开展互评与自评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往往存在这样的现象:教师是绝对的权威,是唯一行使评价权力的人,学生不论心服与否,都必须接受评价的结果。我们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那么,学生也必须同时是评价的主体。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自我评价进而学会自我反思正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因此,我们应该尝试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不仅要养成评价自己和评价他人的习

12、惯,更要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在教学电脑主题绘画交通安全伴我行一课中,我和学生一起用电脑绘画的形式来向周围的好朋友宣传交通安全。一句“同学们,老师的画,你们满意吗?” ,顿时教室里热闹起来了。有的学生说:“老师,我觉得你如果能用文字工具再打点宣传的语句,可能会更好一点。 ”有的学生说:“老师,我觉得你画的红绿灯,那个灯的形状不是圆形的,你应该按住 shift(换档键)才能画出圆形的。 ”学生给我提出了很多可行的建议。随后我将一些学生的作品通过多媒体网络展示出来,让这个学生先来讲讲自己最满意的地方,再让其它同学对他的作品发表意见。很多学生都表示大家对她的评价很正确,要求我再给大家一节课的时间来完善自己的作品。课堂即时评价是一门艺术,信息技术课堂的即时评价更是一个崭新的天地,从教近十年来,自知对课堂评价的认识还很肤浅,对评价艺术的研究才刚刚开始。但是我坚信,只要广泛学习,在实践中反复摸索,学习淘金者的慧眼,开发发明家的灵气,锤炼雕塑家的手笔,就一定能真切地感受到学生的心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