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的融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11653 上传时间:2017-08-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的融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的融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的融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的融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的融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的融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的融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民俗体育与全民健身活动的融合摘要:对民俗传统体育与全民健身活动的融合,以及当代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契机进行深入探讨。透析全民健身活动与民族传统体育之间相互促进、协调的关系, 旨在为民俗传统体育更好地融入大众健身活动提供理论依据。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全民健身; 发展契机民俗体育是在传统民俗活动中产生与发展,并以人体运动为基本手段,通过发展身体素质、丰富人们文化生活、传承民俗文化为目的,并对现代人的身心发展能够产生一定影响的社会文化活动的总称。我国民俗传统体育有 2000 多年悠久的历史,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迥异,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它集强身健体、娱乐、休闲价值等独特功能于一身,并且

2、不受年龄、性别、体质条件限制,群众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而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去锻炼,同时也不受场地、器材、气候、时间的条件限制,易于在群众中普及和推广。 全民健身活动是在国家的领导下,通过有步骤地动员并组织不同地区人群广泛参与各种形式的体育锻炼、健身活动。自 1995 年 6 月国家正式颁布和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来,我国的群众体育事业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国民素质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但由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民健身工程即全民健身路径、全民健身活动中心、雪碳工程、全民健身活动基地建设刚刚起步,现阶段的特殊情况决定了人们的休闲娱乐方式不能普遍采用西方现代体育的发展模式,因此,在这种背景下民俗传

3、统体育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全民健身计划的全面实施,为民俗体育开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而且民俗体育在促进全民健身计划实施过程中也具有许多优势,对推动当今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方面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探讨全民健身活动与民俗体育之间相互促进、协调的关系,旨在为民俗体育更好地融入大众健身活动提供理论依据。1. 民俗体育的特点1.1 健身性。民俗传统体育以身体活动为主,要求人们积极主动地投身参与运动,在享受运动带来的娱悦同时承受从运动带来的一定生理负荷,周而复始的循环中,促进了人的体能发展和体质增强。因此,民俗传统体育的这一特点就成为广大群众发展体能、增进健康的重要手段,强健体质就成为其主要

4、的功效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实施全民健身的重要途径之一。1.2 民族性。民俗传统体育不同于现代竞技体育,更不是世界性通行的体育运动形式。民俗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受到民族文化、民俗风格和民俗性格熏陶而影响的,它的活动规则和形式方法上,受到民族文化、民族风格和民族性格的影响而形成运动技术动作上特有的风格,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1.3 群众性。每项体育运动项目都有着一定的群众基础,而民俗传统体育也不例外,由于民俗传统体育的特点和健身功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被越来越多的群众所认知、接受和参与,并且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传承;由于民俗传统体育健身的特点和人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密密联系在一起,使得人们能在一定程度上接受

5、它、适应它;又由于民俗传统体育项目活动方式简单易学,老少皆宜,健身效果显著,并且还是“土生土长”的运动形式,与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发展的经济文化水平相适应,因而具有广泛的群众性。1.4 趣味性。民俗传统体育中许多项目是通过人们之间相互运动来达到健身与娱乐效果的。如部分武术、舞狮等动态健身体育项目,具有较强的娱乐性。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不断的进步,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到的提高,余暇时间的增多,各具特色及趣味性的民俗传统体育将成为广大群众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它将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更多的乐趣、幸福与健康。1.5 教育性。我国民俗传统体育从诞生那天开始发展到今天,自始至终于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

6、它的教育手段、方法、形式和内容,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早期人类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实施教育,只能通过舞蹈、身体活动等办法把生存技能传授给下一代,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出台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 ,把武术、五禽戏等列入其中,一些具有锻炼价值的民俗传统体育在高校或地方出版书物中得以体现,一些高等大、中专院校开设了体育保健课,体育院校增加了武术、围棋等体育教学项目,作为学习或教育的主体,或教育的内容之一,其本身有着实在的教育特点。2、民俗体育有利于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2.1.可以有效促进身心健康民俗传统体育是寓意于阴阳、身心兼练的活动。武术运动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

7、谐。动作出神入化,顺应自然,任情任性,天人合人。经常习武锻炼不但能增强体质,还能陶冶情操振奋精神,增强民俗自信心。太极拳是内外兼修的运动,动作自然流畅,圆活连贯,绵绵不断,引人入胜,经常练习可以达到祛病健身,抗老益寿的功效。气功可以使人的阴阳平衡,做到人体精气神的平衡,内守不外泄,从而能有效地增强人体健康与抗病的能力。2.2 丰富多彩,便于选用民俗体育己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俗传统体育中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民俗体育项目繁多,运动形式千姿百态;各个地区都流传有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广布于各地域和各民俗社会社会环境中。有的体育活动适合在山区开展,有的则适合于平原地区进行,有的适合在湖泊中活动,有的

8、适合于草原或沙漠,有的则不受场地器材的限制,何时何地都可随意开展。在纷繁多样的传统体育活动中,每个项目都有浓郁的民俗与地方特色。这些项目中,有的偏重趣味性,有的突出对抗性,有的讲究技巧,有的突出力量素质。但无论哪个项目都具有强身健体、锻炼意志的显著功效,大都是全民健身活动中灵活多样、便于选用的体育内容,这些是人们从事体育健身活动的基础,不仅便于普及群众性体育活动,也丰富了是当今全民健身计划的活动内容。2.3 就地取材,可操作性强目前我国体育经费严重短缺,体育活动场馆、器材严重不足,远远满足不了广大群众进行体育锻炼的需要。许多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还比较落后,山区多、贫闲人口多、体育投资严重不足,其

9、状况在短时期内难以从根本上改变。这就要求我们在全民健身活动中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地开展群众性体育锻炼活动。这样,民俗体育就成为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多、经济欠发达的国家最经济实用、最易推广开展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在一些欠发达地区,广泛开展以民俗体育项目为主的体育活动,植根于他们的生产生活环境,其具有淳朴自然、贴近生活、简单易行、群众喜闻乐见的特点。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运动技术难度不大,许多项目只需一块平地或一片草坪,院前房后即可开展,活动器材只需利用身边的生产、生活工具和自然资源(竹、木、藤、石等 )即可,极有利于在大众中普及开展。在目前经济状况下,民俗体育的价值就显得更大。普及民俗体育运

10、动国家可以投资少、见效快,大众可以不投资或少投资就可终身受益,既经济义实惠,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并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因此,民俗体育的推广和普及对全民健身计划的推进具有极大的社会意义。2.4 可以壮大群众体育队伍民俗传统体育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是涵盖多个年龄段的运动。民俗传统体育种类很多,有较大的选择余地。许多运动项目不受年龄、性别、体质条件的限制。群众可以根据自身的年龄,身体状况和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进行锻炼,从而有效增加体育人口,壮大群众体育锻炼队伍。2.5 可以减轻体育投资我国目前人均体育经费一年只有几毛钱,体育活动场馆,运动器材严重不足。远远满足不了大众进行体育锻炼的需要。面对这

11、种状况,民俗传统体育则可充分显示出其经济实用的价值优势。普及开展武术、气功、太极拳等运动,不受场地、器械的限制,大众可不投资或少投资就可进行锻炼,既经济又具实效性。2.6 可以促进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接轨学校体育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能力和习惯的重要时期。一些院校开设的武术、太极拳、气功选修课和课外活动协会,学生踊跃报名,锻炼积极性很高,收到了很好的健身、防病、娱乐的教学效果。学校体育通过大力普及开展民俗传统体育不仅可以有效地调动和激发学生参加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增进学生健康,而且可帮助学生掌握行之有效和简单实用的体育健身术。这正是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接轨的最佳手段,极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

12、思想,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使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不仅能自觉坚持体育锻炼,而且还能成为推动社会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的骨干力量。3. 全民健身运动推动民俗体育的发展3.1 推进项目的普及、拓展生存空间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对民俗传统体育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在纲要第二期工程第一阶段( 2001- 2005 年) 实施计划中明确规定要“组织开展好民族传统体育活动, 做好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和中华传统养生健身项目的挖掘、整理和推陈出新工作。 ”显然, 政府从政策上肯定了民俗传统体育在全民健身计划中的重要作用。在全民健身热潮的推动下,民俗传统体育逐渐进入中小学校以及各大高校,尤其是处于民族地区的学校根据当地丰富的

13、民族体育资源及深厚的群众基础等优势将民族传统体育纳入学校体育教学、娱乐活动,如:武术被大多数学校定为必修或选修课,地处湘鄂瑜黔四省边区的吉首大学将陀螺、高脚马、舞龙等传统体育项目纳入课堂教学,向学生介绍这些项目的起源、发展及历史演进。随着全民健身热潮的高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它独特的魅力挤身于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其发展的空间将越来越大。3.2 使更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入学校成为可能面对全球多元一体化趋势,东方各国传统文化都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但是印度瑜伽及日本柔道、相扑等其它国家一些传统体育项目并没有因为西方体育的冲击而被遗弃,相反某些与现代不符的元素被舍弃,继承与发扬并重,保持古朴的风貌

14、正呈勃勃生机广泛开展。近年来,中华武术受到跆拳道、柔道等新兴东方体育项目的冲击, 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被这些项目所吸引。现代流行的西方体育及东方的柔道、跆拳道都首先在其国内大、中小学校得到普及, 再进一步推向世界似乎成为了一种“国际惯例” 。鉴于此,以中华武术为契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制定各种保护民族体育的政策法规并在广大中小学校体育课中贯彻和施行已迫在眉睫。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关注青少年的锻炼项目,为更多地民族体育项目纳入各级学校体育教学成为可能。3.3 促进学术研究在全民健身活动的推动下,民俗传统体育理论与应用研究将得到加强。随着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设立,人们将进一步挖掘它的文化内涵,不断的丰

15、富知识体系,使之成为一门系统化、专业化的学科。目前,印度瑜伽已经风靡全球,各种瑜伽教室林立街角、社区, 印度还设有瑜伽学院,将它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韩国设有跆拳道国技院,非常重视理论与技术研究。可见, 在健身、娱乐等方面能体现出它独特价值的项目,其理论、应用研究势必得到进一步加强。因此,在全民健身热潮下的推动下,有关民俗传统体育的重点研究课题将逐渐增多,全国各界专家、学者将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有关课题进行重点研究,共同推进民俗传统体育学科的发展。4结束语全民健身背景下,民俗传统体育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全民健身活动的普遍开展,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弘扬民族文化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16、首先要建立它赖以生存的群众基础,特别要重视学校体育在扩大群众体育队伍、弘扬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民俗传统体育如何快速的融入全民健身活动,发挥它休闲娱乐、健身、陶冶情操的价值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挖掘整理及有关决策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提倡。5. 参考文献1 王建华. 从社会调查看民族传统体育在全民健身中的地位 J . 体育科研, 2001, 22( 4) : 23- 252 胡小明. 体育人类学 M . 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93 赵苏哲. 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J . 体育与科学,2002( 2) : 37- 394 张涛. 民族传统体育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 J .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001( 6) : 126- 1285 谷崎. 太极拳在我国全民健身运动中的特殊作用 J .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03( 3)作者简介:余波:男,副教授工作单位:山东体育科研中心地址:电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