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学案新人教版必修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116415 上传时间:2018-09-0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学案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江苏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学案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江苏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学案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江苏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学案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江苏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学案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第 1 1 课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1.注重基础知识的把握,特别是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进而弄清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如分封制与宗法制,三公九卿制与三省六部制,宰相制与内阁制等。2注意古代中国不同时期政治体制的创新,并关注其运行特点、历史影响。如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内阁制等。3注意把握两条主线,一是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二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开创与演变。学习目标学测要求高考要求了解先秦时期政权的更迭;理解分封制、宗法制的基本内容和影响;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征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从禅让到王位世袭1王位世袭制

2、(1)背景:约公元前 2070 年,禹建立夏朝,中国出现早期国家政治制度。(2)建立:禹死启继,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 , “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3)特点: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父子相传或兄终弟及。2商代政治制度:商代中央设有相、卿士等官职,掌管政务;地方封侯和伯,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23夏商政治制度特点:夏商的最高统治者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国家大事都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王权具有了神秘色彩。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1背景:公元前 1046 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2目的:进行有效的统治,巩固奴隶制政权。3内容分封对象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

3、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建立诸侯国诸侯义务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等诸侯权利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如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并可以进行再分封4.影响(1)积极作用:在贵族统治阶层内部形成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西周成为延续数百年的强国。(2)消极影响:受封的诸侯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随着诸侯国势力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易错提醒“封建”古今有别西周的分封制史书上又称“封建” ,指“封邦建国” ,也就是分封诸侯国的意思,与“封建社会”中的“封建”不

4、同,后者是指一种社会形态。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1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2含义: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3内容:推行王位嫡长子继承制;确立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其关系是相对的;周天子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4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3概念阐释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长子。轻巧识记宗法制的要点主题一 等级森严的分封制探究点 1 分封制的对象史料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

5、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史记周本纪思考 根据史料说明,在周初能够取得“封侯”的主要是哪些人?答案 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探究点 2 诸侯对周天子的义务史料 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是侮慢王朝,等于不贡。 ”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卷思考 史料反映诸侯对周王有何义务?还有哪些义务?答案 纳贡。其他义务:保护周王室;忠于职守,保卫封地;定期朝见天子,向天子述职;服从周王命令,随

6、从作战。41西周分封制的特点(1)分封对象的多样性,主要有同姓王室、异姓功臣、古代帝王后裔,以同姓子弟为主体。(2)层层分封,等级森严。(3)土地和人民是分封的主要内容。(4)以血缘关系为主要纽带,与宗法制互为表里。2西周分封制的影响(1)积极作用:巩固了西周的统治,使西周成为地域空前的奴隶制国家。(2)消极作用:受封诸侯在其领地内有很大的权力和独立性,造成了春秋战国时期分裂割据的局面。(3)对后世影响: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分封制。主题二 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探究点 1 宗法制的原则及特点史料思考 结合上图,回答宗法制的基本原则及特点是什么?答案 基本原则:嫡长子继承,其余

7、诸子被分封;等级森严,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特点:嫡长子继承制,血缘关系维系,族权与政权相结合,大宗与小宗的相对性。探究点 2 宗法制的影响史料 中国封建社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中国封建政治中的等级制源于原始的血缘宗亲关系,它表现为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和极端的皇权主义。亲贵合一和裙带作风,最终导致中国封建政治统治中反智主义倾向,即反对理性,经验守旧,这是封建宗法政治又一特色。石培华中国历史纵横思考 时至今日,宗法制早已消亡,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法思想依然存在,试举例说明。5答案 一方面是尊祖敬宗、 “忠” “孝”观念和“家国”意识;另一方面是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

8、亲情关系和人为划分远近尊卑。宗法制的深远影响(1)当时影响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结合。保证王权的稳定,保证贵族的特权。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建立起封建等级政治结构。(2)现代影响积极作用: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消极影响: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这与现代的平等和法制意识多少有些违背。1全方位理解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1)宗法制、分封制是西周的两大基本政治制度,二者之间相辅相成,共同维护西周政局的稳定。(2)宗法制和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

9、也是巩固分封制的重要手段,更保证了分封制的顺利推行和稳定实施。(3)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之上的,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2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王权和神权密切结合,具有浓厚的原始迷信色彩,形成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分封制,各诸侯国拥有较大权力,说明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3)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政权具有浓厚的部族色彩。(4)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61(2017江苏学业水平测试)史书记载:周公辅佐成王, “立七十一国,姬姓(王族)独居五十三人” 。

10、材料反映的西周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答案 B解析 宗法制是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等级制度,材料没有涉及到,故 A 项错误;“立七十一国,姬姓(王族)独居五十三人”表明分封的诸侯国姬姓占主体,实行的是分封制,故 B 项正确;郡县制是秦朝实行的,故 C 项错误;行省制是元朝实行的,故 D 项错误。2(2017江苏无锡学业水平模拟)下图为“许”姓图腾, “以国为氏” 。 通志氏族略记载:周武王克商后,封伯夷的后人文叔于许国,称为许文叔。与许姓起源有关的制度是( )A宗法制B分封制C礼乐制D行省制答案 B解析 宗法制是分封制实施的依据,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

11、治上的表现,材料只提及许国来自于分封,故 A 项错误,故 B 项正确;礼乐制的本质是等级制,材料未提及等级制度,故C 项错误;行省制产生于元朝,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D 项错误。3商周时期的甲骨文中有许多与“ ”有关,如“福”字形为图一, “两手捧酒献于祭台上” , “宗”字形为图二, “尊祖祭祀的庙堂”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图一 图二7A商周的统治集团未实现高度集权B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C血缘宗族是早期政治制度的基础D商周王权充满了神秘色彩答案 C解析 根据图片及材料可知“ ”应为祖先牌位,这与统治集团集权无关,故 A 项错误;材料仅体现宗法制,未体现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故 B 项错

12、误;甲骨文中很多字均与祖先牌位有关,说明商朝政治以祖先牌位代表的血缘宗族为基础,故 C 项正确;祭祀祖先牌位不能体现王权的神秘色彩,故 D 项错误。4(2018江苏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必修科目测试题)西周的礼仪中常有射箭活动,箭靶上面有各种兽头,天子的是熊头,诸侯的是麋鹿头,大夫的是虎、豹头,士的则是猪头,以显示地位的尊卑。从中可知西周实行( )A禅让制B世袭制C宗法制D郡县制答案 C解析 禅让制是原始部落联盟首领的更替方式,故 A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世袭,故 B项错误;材料中体现等级制度,故符合宗法制,故 C 项正确;郡县制是春秋战国以后才出现的,故 D 项错误。5(2018江苏扬州高一上学

13、期期末考试)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与此密切相关的是( )A世袭制B禅让制C分封制D宗法制答案 D解析 材料“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体现的是血缘关系,所以是宗法制在当今社会的影响,故 D 项正确。6(2017江苏盐城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左传僖公记载:“冬,(鲁僖公和晋文公等)会于温,讨不服也。卫侯与元咺(卫国大夫)讼卫侯不胜元咺归于卫,立公子瑕。 ”材料表明( )A分封制的仪式发生重大变化B诸侯争霸战争受到有效遏制8C礼乐制与等级秩序得到强化D宗法分封制度遭到严重破坏答案 D解析 材料

14、中“讨不服” “卫侯与元咺(卫国大夫)讼” “元咺归于卫,立公子瑕”表明礼崩乐坏,故 D 项正确。一、选择题1从夏禹到夏桀,共传 14 代、17 王,用岁 471 年。从商汤到商纣,共传 17 代、31 王,用岁 496 年。材料主要说明夏商实行( )A封邦建国B王权至上C王位世袭制D宗法制答案 C解析 夏朝是由夏禹建立的,因夏桀的暴政而灭亡, “共传 14 代、17 王,用岁 471 年” ,其中的“代”是指血缘关系、辈分的迁移,说明夏朝的王位是世袭的;商朝是由商汤建立,亡于商纣, “共传 17 代” ,同样说明商朝的王位世袭制。2 “商朝晚期的殷墟甲骨卜辞表明,不论同一代兄弟有几人为王,只

15、有其中有子继位为王的一位最受后世的尊敬。 ”由此可以推断出商朝晚期( )A宗法世系观念已大大加强B王位由嫡长子继承已成定制C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尖锐D王位世袭制度已经趋于衰落答案 A解析 根据“商朝晚期” “其中有子继位为王的一位最受后世的尊敬”说明宗法世系观念大大加强,故 A 项正确。3(2017江苏镇江学业水平模拟)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休。导致东周王室衰微的政治因素是( )A宗法制的衰落B分封制的瓦解C郡县制的实施D世官制的沿袭9答案 B解析 宗法制从根本上讲是一种继承制度,而且“嫡长子继承制”原则虽遭破坏但并不是东周王室衰微的政治因素,故 A 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的“礼

16、崩乐坏”现象,从根本上讲是分封制瓦解的后果和表现之一,故 B 项正确;郡县制是取代分封制的地方基本政治制度,但它并不是周王室直接设置的而且并不是其衰微的直接因素,故 C 项错误;进入东周时期,郡县制开始逐步取代分封制,官僚政治开始取代贵族政治, “世卿世禄”的世官制逐渐被废除而非沿袭,故 D 项错误。4(2017江苏南京学业水平模拟)商周时,内服王畿地为王室直接管辖,对外服之地大多虽享有统领权,但受封建贵族政治的制约,其控制力有限。春秋列国体制的出现,其实也正是地方逐步独立于中央的产物,原有王朝体制因此崩解。材料中“封建贵族政治”指的是( )A宗法制B分封制C世袭制D中央集权制答案 B解析 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材料未强调血缘关系,故 A 项错误;根据对外服之地“控制力有限” “地方逐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