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113026 上传时间:2018-09-0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福建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福建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福建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福建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720182018 学年度仙游一中高一下学期学年度仙游一中高一下学期 6 6 月份月考月份月考 历史试题历史试题 第第卷(选择题共卷(选择题共 5252 分)分) 本卷共本卷共 2626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525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要求的。 1. 战国时期,商鞅把原来“百步为亩”的小田界“阡陌”和每一井田的大田界“封疆”统 统破除,重新设置田界,不许私自移动;并把土地授给农民,土地可以买卖。这种做法实际 上 A. 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B. 巩固了奴隶主的地位

2、C. 有利于所有土地公有化 D. 进一步推广了井田制 【答案】A 【解析】商鞅变法实行废井田,开阡陌,打破土地私有界限,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A 正 确;该措施有利于新兴地主阶段,B 错误;该措施打破土地公有制,有利于私有制发展,C 错误;该措施是打破井田制,D 错误。 点睛:春秋战国: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井田制的瓦解:春秋时期,出现大量私田,土地转让关系进一步发展。 税制改革:公元前 594 年鲁国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收税,实际上承认了土地 私有的合法性。 法律确认:秦国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2. 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

3、片”是陶瓷,五百年前中国的 “名片”是茶叶。中国最早将丝绸这张“名片”送往西方是在 A. 战国 B. 汉朝 C. 宋朝 D. 清朝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丝绸之路将丝绸这张“名片”送往西方。丝绸之 路在西汉时开辟。故本题选 B。 3. 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 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 A. 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B. 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C. 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D. 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答案】B 【解析】材料主旨即东南沿海地区的民间崇拜得到了政府认

4、可,这实质上是随着东南沿海地 区经济发展,其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的结果,B 正确。A 项“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B 项 “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明显不符合史实。D 项“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说法 本身错误。 4. 嘉靖时上海县“外内有事,田家妇女亦助农作,镇市男子亦晓女红” ;万历时嘉善县“纺 之为纱,织之为布者,家户习为恒业男妇或通宵不寐” 。这反映了当时 A. 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的变化 B. 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C. 男性的社会地位普遍下降 D. 资本主义萌芽已得到发展 【答案】A 5. 明中期以后,官府工匠可交纳“班匠银”代替服役。这一现象反映了 A. 手工业从征役制到

5、雇募制的调整 B. 手工业内部生产关系的一大倒退 C. 私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开始动摇 D. 手工业部门雇佣劳动关系的出现 【答案】A 【解析】官府工匠可交纳“班匠银”代替服役,这说明手工业从征役制调整为雇募制,故 A 项正确;材料说明手工业生产关系的进步,不是倒退,故 B 项错误;除了论述的是官营手工 业,不是私营手工业地位变化,故排除 C 项;“班匠银”是一种纳银代役的制度,与雇佣劳 动关系无关,故 D 项错误。 6. 以下四幅图示中最能客观反映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题干中时间说明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整个历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一

6、战 期间和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获得两次较快发展机会,1956 年,中共实行三大改造变为社会主 义公有制,故 D 项符合这一趋势。其他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 7. 阅读下表,表格数据反映了中国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手工制品在出口商品中的比重 (%) 1893 年1910 年1920 年 手工制品 81.841.439.4 A. 手工业受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冲击加剧 B. 完全沦为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 C. 小农经济对西方经济侵略的顽强抵制 D. 手工制品在国际贸易中需求总量减少 【答案】A 【解析】表格显示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手工制品在出口商品中的比重逐渐减少,主要是 甲

7、午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经济侵略,导致国内手工业逐渐下降,A 正确;B 项是鸦 片战争之后;C 与表格中手工业占有比重信息不符合;D 中手工业需求量减小,不符合表格 信息。 8. 1879 年,李鸿章奏请修建铁路,遭到顽固的王公大臣群起攻击。他们认为火车会“烟伤 禾稼,震动寝陵” ,会“惊耳骇目,鬼神呵谴” ,铁路“为祖宗所未创,应当立予停止,以维 国本而顺舆情” 。这反映了 A. 封建等级制度严重影响近代化的进程 B. 传统观念和守旧力量阻碍社会的进步 C.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够充分 D. 外国资本主义压制中国近代科技发展 【答案】B 【解析】李鸿章推进近代化受到顽固的王公大臣群

8、起攻击,他们攻击的理由是近代化会伤及 祖宗,显然传统观念和守旧力量阻碍社会的进步,B 正确;材料没有说明等级制度信息,A 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信息,C 错误;材料说明洋务运动受到传 统观念阻碍,D 错误。 9. 下表年间中国私人开办的部分女子学校 学校地点特色 中央女校北京设有六个年级,分为工艺组、纺织组等。 神州女学上海 设国文、图画等专修科,毕业生大多致力于政教的发展。 女子法政学堂上海以培养妇女参政人才、储他日议院之选为学宗旨。 据下表,可以推知 A. 私人办学已成为近代教育的主流 B. 女子学校创办从北京扩展到上海 C. 男尊女卑的观念得到根本性改变 D. 民国

9、初年处于近代社会转型时期 【答案】D 【解析】此题中表格所示,是妇女接受教育的情况,妇女接受教育对于提高妇女的地位,促 进教育近代化,说明民国初年处于近代社会转型时期,D 正确;私人办学并不是社会主流, A 错误;表格截取部分地区教育办学,不是从北京扩展到上海,B 错误;C 中根本改变说法绝 对,排除。 10. 1959 年 11 月,国家统计局在省市统计局长会议上提出:“对统计数字的准确性,要考 虑各方面的意见,特别是党的领导的意见,不能单纯从统计数据出发。 ”这种做法 A. 推动“一五”计划的全面实施 B. 一定程度上纠正“左”倾错误 C. 违背数据统计工作的客观规律 D. 为国家政策制定

10、提供科学依据 【答案】C 11. 1964 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 15 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 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 ”针对 50 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 ,党和政府 A. 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 正确分析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C. 提出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 D. 提出调整经济的“八字方针” 【答案】D 【解析】针对 1958 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出现错误,中央实行国民经济“调整、巩固、 充实和提高”八字方针,促使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D 正确;A 是 1953 年开始;B 是 1956 年 中共八大分

11、析;C 是 1952 年提出。 12. 1979 年 2 月,湖南攸县县委宣布“包产到组联产计酬不准搞” ,担心的是,这样搞会偏 离社会主义方向,导致分田单干;怕发展下去控制不了局势,收不了“网” ;怕打乱生产秩 序,造成减产。这反映了 A. 农业社会主义的改造遭到挫折 B.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失败 C. 改革面临着巨大的艰难和风险 D. 改革从农村向城市推进 【答案】C 【解析】材料说明在改革开放初期,政府领导对于包产到户措施不予认可,存在思想上顾虑, 说明当时改革面临着巨大艰难和风险,C 正确;A 是 19531956 年已经完成;此时农村经济 体制改革处于探索阶段,B 错误;D 是 198

12、4 年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3. 1980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四个城市建立经济特区,其中有一个曾在 1842 年的 中英南京条约中被开放为通商口岸。这个城市是 A. 广州 B. 深圳 C. 福州 D. 厦门 【答案】D 【解析】1842 年的中英南京条约开放的五口是广州、厦门、宁波、福州和上海,1980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四个城市建立经济特区是深圳、珠海、厦门和汕头,D 正确; A、B 和 C 不符合题意,排除。 14. 观察下图,属于哥伦布开辟的航线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哥伦布开辟的航线是横穿大西洋,发现美洲大陆,地图中 A 符合题

13、意;B 是迪亚士 航线;C 是达加马航线;D 是麦哲伦航线。 15. 下表是西欧国家船只抵达亚洲的数量统计表(15001700 年) 。其中代表的国家是下 表 年份国家15001599 年16001700 年 705371 651770 811 A. 荷兰 B. 葡萄牙 C. 西班牙 D. 法国 【答案】A 【解析】1600-1700 属于 17 世纪,此时海上殖民霸权国家是荷兰,表格中到达亚洲商船数 量最多,应该是荷兰,故 A 正确;B 和 C 是 16 世纪殖民强国;D 是 18 世纪参与殖民强国争 霸。 16. 下表反映了英国农业人口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下表 年份1840 年

14、1870 年1900 年 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22%14.8%8.4% A. 殖民活动的影响 B.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推动 C. 圈地运动的促进 D. 工业化及城市化进程加快 【答案】D 【解析】依据表格 1840 年可知是工业革命完成时期,依据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逐渐 下降,说明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人口大增,促使农村人口比重下降,D 正确;A 是工业革命 之前影响;B 属于工业革命影响,不符合表格信息;C 是为工业革命提供劳动力,排除。 17. 下图所示内容反映的社会现象 A. 是帝国主义殖民扩张的结果 B. 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破坏 C. 适应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 D. 导致了工

15、业生产效率大大降低 【答案】C 【解析】漫画中大鱼吃小鱼属于兼并信息,右图体现的是企业的联合,二者图片体现主旨是 垄断组织出现,该生产关系变化适应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C 正确; A 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垄断组织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B 错误;垄断组织促进了 工业生产效率的提高,D 错误。 18. 1921 年,列宁指出:“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 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这一认识 A. 成为斯大林模式的理论来源 B. 促成了苏俄经济政策的调整 C. 表明苏俄要倒退到资本主义 D. 是对新经济政策的继承发展 【答案】B

16、【解析】1921 年苏俄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国内政治经济危机,材料中准备用国家 资本主义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显然是要对苏俄经济政策进行调整,B 正确;斯大林模式特点 是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A 错误;苏俄实行的是国家资本主义,不是倒退到资本主义,C 错误;材料中要实行的是新经济政策,D 错误。 19. “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计划就是法令” ,这形象说明斯大林时 期的苏联经济体制特点是 A. 计划与市场的相互结合 B. 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 C. 扩大国营企业的自主权 D.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答案】D 【解析】从题干中强调“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来看,应该是高度集 中的计划经济,故 D 项正确;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下,任何企业都没有自主权,也没有市场, 是完全的公有制,不可能有其它所有制形式存在,故 ABC 三项错误。 20.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为挽救面临危机的苏联经济,都进行过改革。他们 改革的共同点是 A. 优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 B. 力图缓解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C. 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