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调研报告赣州(得分A+)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4112252 上传时间:2018-09-08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2.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区调研报告赣州(得分A+)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小区调研报告赣州(得分A+)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小区调研报告赣州(得分A+)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小区调研报告赣州(得分A+)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小区调研报告赣州(得分A+)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区调研报告赣州(得分A+)》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区调研报告赣州(得分A+)(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爱丁堡小区调研,日期:2016.10.8,城乡规划142班,CONTENT,01,小区概况,03,小区居民户外活动规律及小区规划结构,02,小区与周围环境之间关系,04,小区的道路系统,05,居住区住宅类型及住宅群布局,06,小区公建内容规模和规划布置方式,07,小区绿地,景观系统规划设计,08,小区内存的在问题分析,总结,09,小区概况,1,滨江爱丁堡,位于赣州市章江北大道16附1号,对面有新城区,章江公园,东面是八一四大道、贸易广场,西面是蓝波湾,北边有文明大道。可以享受优美的江景并且瞬间通达城市任何角落。项目占地约105亩,总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近900套住宅,总户数872套,由20

2、余栋多层住宅、花园洋房、小高层和高层住宅组成,容积率1.89。建筑类型为框架结构,内配有幼儿园、会所、活动中心、网球场、景观车库等。小区内的活水园林景观,由“滨水、坡地、林荫及休闲运动”三大主题景观构成中心景观序列,其中200米长的中央景观水系,蜿蜒贯穿整个社区,小区绿化率达到39%。,地理位置上:小区地处赣州市章江北大道16附1号(蓝波湾旁), 所属区域为老城区版块楼盘。服务设施上:周边配套有国光超市、永安南城、贸易广场、火车站、汽车站,章江公园、黄金广场等。交通状况上:东接八一四大道、贸易广场,南望章江新区,西邻蓝波湾,北通文明大道。自然环境上:对望新城区,俯纳章江公园,半坡地规划布局,在

3、保留原始地形的基础上进行规划设计。,2,小区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从城市整体布局来看,爱丁堡小区所处位置位于滨江 板块,对望新城区,旁边有章江公园,距离商业区较近, 但距高校区和文化区较远。有利区位因素是景色优美,周 围是住宅区,日常配套设施较全面,交通便利,2,小区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位于章江北大道和八一四大道交界处附近,对面过桥 可达新区。限制性区位因素是小区内虽配套有爱丁堡幼儿 园,但离高校区较远,这边几乎没有学校,学生住户交通 成本高。,2,小区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爱丁堡小区总户数872套,属于组团级小区,户均人 数3人,人口规模约为2616人。据调查了解,爱丁堡已 入住的业主的年

4、龄组成主要集中在25-45岁和75-89岁这 两个年龄段,其中小区居民偏好在亭子,平台,组团绿 地,健身区域周围游憩。,3,小区居民户外活动的行为规律及小区规划结构,爱丁堡小区的建筑类型分为多层、小高层、高层住宅 分6层住宅,9层住宅和18层住宅按照每层2.9米估算, 6层住宅高度为17.4米,9层住宅高度为26.1米,18层 约为52.2m。,3,小区居民户外活动的行为规律及小区规划结构,空间组织形式垂直与水平空间:爱丁堡的主体住宅群体组合属于行列式,通风条件优越 。水平方向上,道路两旁为两列住宅,形成刚性空间。 可使大部分建筑都具有良好的朝向,从而有利于采光, 通风。道路中间布置绿化,空间

5、上较为单调。住宅大都 长度适中,但少数住宅朝向不佳且长度过长,住宅间距 偏小,导致空间上略有封闭感和压抑感。垂直方向上则 结合坡地地形,由入口处的6层住宅9层住宅18层 住宅,层层递进,垂直空间上错落有致。主次空间: 东南方向至西南方向的水系构成整个小区的景观轴线。 在景观空间上,轴线为主空间,其余为次空间。建筑 有疏有密,使得小区主次空间划分明显。,3,小区居民户外活动的行为规律及小区规划结构,(1)道路系统爱丁堡小区的道路分为外围车行道,小区主干道和 小区慢步道,有三个地下车库入口,并在道路之间设有 绿化。爱丁堡小区内道路从宽度上分级明显,但从功能 上来看,小区主干道为三条平行道路和一条与

6、景观轴线 结合的道路,各组团道路交通互不干扰。居住小区内部 没有小区级道路,小区内的车辆被归于地下停车场的交 通体系,只留了一条外围车行道。有效的减少了交通对 居住小区的影响。但相对的,由于车辆无法直接驶入小 区内部,便捷度会有所牺牲。消防车无法方便地进入小 区内部展开火灾的救援活动。因为小区内部不用通车, 修建道路标准可降低,道路断面形式一块板,经济性高。建筑物之间的绿化带设置了小路供居民散步使用。 因此,爱丁堡的道路交通系统属于人车分行,安全 性高。但相对的,由于车辆无法驶入小区内部,便捷度 会有所牺牲。经济性高。,4,小区的道路系统,(2)停车场爱丁堡小区拥有景观车库-自然采光、通风的半

7、地下室 ,通透的阳光车库。三个地下停车场,自行车停车位则 设于建筑底层。私家车可通过小区外围的车行道进入 地下停车场,车行道也同样设有居民行走的小路,而 自行车是可以在小区内部使用的。,4,小区的道路系统,爱丁堡小区的建筑类型分为多层、小高层、高层, 住宅分6层住宅,9层住宅和18层住宅,布局如图所示。,5,居住区住宅类型及住宅群布局,经过调查,爱丁堡二期共有五个户型,适合各种类型的家庭入住。如图所示。动静分 区南北通透,采光充分,大多户型都拥有良好的朝向,大多 都拥有双阳台设计,拥有适宜的自然采光和通风。,5,居住区住宅类型及住宅群布局,建筑间距示意图根据江西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导则中的建筑间

8、 距示意图,所示小区内的住宅建筑之间的距离应为 19.14-37m之间。通过现场测绘,得出南北向建筑之间 部分的建筑间距小于19米。这与江西省城市规划管 理技术导则中的指标相比偏小。,5,居住区住宅类型及住宅群布局,1.小区公共建筑有幼儿园、会所、健身活动中心、 网球场、阳光车库,游泳池,商业街,物业楼 2.小区公共建筑布置形式: a.沿街布置:幼儿园,商业街,会所 b.小区内部:物业楼,游泳池,健身活动中心,网球场 C.小区地下:阳光车库,6,小区公建内容规模和规划布置方式,公共建筑的配套齐全,且结合当地居民生活水平 和文化生活特征.公共活动空间的环境设计,与流水、 廊桥、喷泉、小品还有树木

9、绿从相结合的设计, 给人们愉悦的感官享受,让居民更加享受活动的乐趣。 位置分布也方便居民使用。小区设置的幼儿园、以及沿街布置的商业街等为 居民的生活提供了方便,但是健身器材少,且很少有 居民使用。总体来说爱丁堡小区的公共建筑虽有 规划但利用率不高,这与社会的发展有关,是我 们在今后的设计中需要考虑的。,6,小区公建内容规模和规划布置方式,(1)居住区绿地:在距离小区不远处有一处章江公园, 公园布置以绿化为主,供各年龄阶段的居民在节假日 和业余时间散步活动。 (2)景观轴线:整个小区景观以水为中心开展, 200 米长的中央景观水系,蜿蜒贯穿整个社区。 (3)组团绿地:在小区南边有一块主入口及会所

10、景观 区,小区西北向有一块贯穿小区的中心碧水景观区, 北侧有一块健身休闲景观区,和儿童乐园景观区。供 小区北侧的居民使用; (4)宅前绿地:每两排建筑中间有一公共的宅前绿 地,供居民使用。这是小区居民交往最频繁的场所。 此外,有些单元则在一层设置了绿地,成为一层居民 的私人领地。,7,小区绿地,景观系统规划设计,(1)小区绿地在功能上分为四部分。主入口所对的景观 轴线,老年活动场所,青少年活动场所以及幼儿活动场 所。满足了不同年龄阶段的居民户外活动的需求,并使 得不同的年龄人群在活动时互不干扰。,7,小区绿地,景观系统规划设计,(1)小区绿地方面存在的问题:小区内建筑间距较小 ,同时又种植了茂

11、密树木,容易滋生蚊虫,遮挡光线, 使得低层较为阴暗,景观小品其使用率不高,导致绿化 空间浪费。,8,小区存在的问题分析,(2)小区水景问题小区内有一条长达两百米的水系,沿着水系布置 了绿化,成为了小区的主要景观区。但由于后期管理 不善,使得水景无法维持,大多处于将近干涸或脏差 状态。因此在日后的规划设计中,我们应该考虑 到这个问题,充分利用和维护好水景。,8,小区存在的问题分析,(3)小区停车问题今年小区内发生过一起火灾,因为内部道路停放 了小车,消防车被卡在了转弯处不能前进。因此加大 了火宅受害程度。小区内虽有停车库及停车场,但小 区内乱停乱放现象较为严重。出现此现象的原因一方面 是停车场的

12、设计问题,同时停车位价格较贵,从而导致 车辆沿道路两旁停放,影响小区交通。我们在以后的设 计重需要特别重视这个问题。,8,小区存在的问题分析,javascript:;,ADD YOUR WEBSITE,ADD YOUR COMPANY,9,总结,通过此次的小区调研,我们对小区更解了,也熟悉了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一 些方法,巩固了所学知识。总体上,爱丁堡小区在规划上结合地形,设施相对 完备,层次丰富。与此同时,通过对小区的调研,也发现了小区存在的部分问题 ,如乱停车现象以及小区水景维持等问题。这些问题引发了思考,需要我们 对其探索、解决,并指导以后的规划学习,达到创新设计的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住宅与居住区规划 设计将会更加集约化、社区化、生态化、颐养化、智能化等。因此,我们在今后 的规划设计中也应多关注社会上存在的问题,并融入规划设计中,使得规划设计 与时俱进。,THANKS,城乡规划142班,吴奕洁 尧馨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公路与桥梁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