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分析

上传人:e****s 文档编号:54112111 上传时间:2018-09-08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6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科学: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初中科学: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初中科学: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初中科学: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初中科学: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科学: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科学: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分析(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科学(浙江教育出版社版) 教材设计及特点,方红峰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主要内容,一、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二、教材的体系和结构 三、教材的主要特色,2,一、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1、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全面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将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教材编写的根本目的。,3,一、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2、充分发掘综合科学课程的独特作用,强调通过 “科学思想上的根本一致性”进行整合,淡化学科的界限,帮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自然和科学,在了解自然界运动变化规律的同时,加深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并关注科学与个人、社会和国家

2、的关系。,4,一、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3、强调教材设计的平衡性。在充分考虑学生心身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将知识、社会和学生等课程的三方面要素进行有机地结合。4、将教材编写与课程实施结合起来,从现实出发又适当超前,强调教材的适用性,以使课程能得到较好的实施。,5,二、教材的体系和结构,1、教材整合的方式 1根据学生心身发展规律,设计螺旋式的教材体系。(涉及内容选择和排序) 值得关注的观点有: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前概念(Preconception)研究最近发展区,6,二、教材的体系和结构,1、教材整合的方式 2利用统一的概念为主线进行整合。(涉及内容选择和排序) 理由:统一的概念是科学综合化一个方面的体

3、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代有机自然观和系统思想;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自然和科学,将科学思维形成自身文化的一部分。,7,二、教材的体系和结构,1、教材整合的方式 2利用统一的概念为主线进行整合。,8,二、教材的体系和结构,1、教材整合的方式 2利用统一的概念为主线进行整合。 统一的概念:以“自然系统的组成和尺度”、“运动与变化”、“相互作用”、“结构与功能”、“转化与平衡”、“演化”为主线,每学期分别围绕一个统一概念展开。第6学期在“演化”概念下,附加人文观点“和谐与发展”,旨在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9,二、教材的体系和结构,1、教材整合的方式 2利用统一的概念为主线进行整合。 教材组织上的

4、精加工策略(elaboration theory) 以统一概念最基本的“观念”作为焦点,然后再从各角度添加细节或增加复杂程度,接着考虑所添加的“细节”间的关系,最后通过综合以达到全部预期的要求。以此将标准规定的科学探究,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等5部分内容整合起来。,10,二、教材的体系和结构,1、教材整合的方式 3通过科学探究进行整合(涉及内容的选择和呈现方式) 科学探究的作用科学探究在初中科学教育中,既是教学的目标和结果,又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同时还是教材内容选择和呈现教材内容的重要方式。,11,二、教材的体系和结构,1、教材整合的方式 3

5、通过科学探究进行整合 将有关探究的内容和技能在课程中进行有序地安排。由于科学探究是教材内容选择的重要依据,因此就能从另一个纬度对教材进行整合。,12,二、教材的体系和结构,1、教材整合的方式 4从科学技术与社会(STS)角度整合(涉及内容的选择) 从STS教育角度,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生活环境对内容进行恰当选择。,13,二、教材的体系和结构,1、教材整合的方式 学生心身发展规律和统一的概念决定内容的选择和排序,是一种显性整合途径。 科学探究和STS影响内容的选择,是一种隐性的整合途径。 任何一个内容的确定都受到这4个方面的影响。,学生心身发展是整合的前提条件。,14,二、教材的体系和结构,2、

6、教材的内容体系,15,二、教材的体系和结构,2、教材的内容体系,16,二、教材的体系和结构,2、教材的内容体系,17,二、教材的体系和结构,2、教材的内容体系,18,二、教材的体系和结构,2、教材的内容体系,19,二、教材的体系和结构,2、教材的内容体系,20,二、教材的体系和结构,3、教材的结构 教材的结构层次依次为:册、章、节、课题、活动。 1册:根据综合看待自然的最基本观念,综合考虑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课程内容间的相关性等因素,从课程标准中选取有关内容,然后组织相应的教学章节,分段成册。,21,二、教材的体系和结构,3、教材的结构 2章:围绕本册重点的统一概念,从不同角度组织内容,形成章

7、。章可分为结构性和专题性2类。 结构性的章,如地球与宇宙、电路探秘等;特点是内部有比较严密的逻辑。 专题性的章,如对环境的察觉、生活中的水、空气与生命等;特点是从多角度、多领域出发探讨同一问题。,22,二、教材的体系和结构,3、教材的结构 3节和课题:在每章中,从学生身边的问题出发,形成若干个引导学生学习的节。 节内分设课题,课题又以“问题激活建构应用整合”的线索展开。,23,二、教材的体系和结构,3、教材的结构 4活动:设计多样化且有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 的各种活动。如观察、实验、探究、调查、讨论、思考等,并用栏目呈现。 目的旨在提供多样化及适切的教学和学习策略;鼓励学生深入探究,批判地和创新

8、地思考;启发学生高层次思维;在适当的情况下,能让学生通过实际生活体验,利用真实的社会资源,进行全方位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精神。,24,二、教材的体系和结构,3、教材的结构 微观结构:阶梯状的问题系列,使每一位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25,三、教材的主要特色,形成特色的角度,教材特色,26,三、教材的主要特色,1、体系结构:综合化 在对多个国家的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前提下,考虑现代自然观和系统思想,以学生心身发展规律为基础,用6个统一的概念作为贯穿教材的主要线索。每册围绕一个统一概念,统整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空间科学等领域的知识,形成螺旋上升的综合体系。 在每册中,都强调了领域之间的联系和综合,

9、并注意与生活、科技结合选择课题。,27,三、教材的主要特色,2、内容选择:完整和新颖 教材内容包括标准规定的重要主题和核心内容,但不包含过多的资料,以使学生有足够的自主学习的空间。 反映该学科领域近5年内所发生的变化,反映当前出现的技术及文化。 注意资料及数据切题准确,概念正确扼要;难易程度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 。,28,三、教材的主要特色,3、教学活动:问题化 珍惜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对科学过程的感受,并将之作为所有内容呈现、教学的起点和学生建构的支点。 选择学生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和学生关心的一些科技问题,将它作为教学的开始,形成阶梯状问题系列。 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问题的解决过

10、程中,将科学的概念原理知识与相应的过程方法知识相结合起来,达到对社会生活经验的整合和发展。,29,三、教材的主要特色,4、呈现方式:注重启发 科学是不能被告知的,需要学生主动地学习,是动手和动脑的结合。 许多概念和规律是以探究的方式呈现的,也有单独设立的探究活动。 教材设计了实验、讨论、思考、制作、探究、阅读材料、旁白等栏目,且在各章节中分布合理,以起到分配教学要素和引导学生更为有效学习的作用。,30,三、教材的主要特色,5、评价方式:多元化 教材和作业本提供了充分的练习机会,包括一些不设既定答案的学习活动。 在学习活动中加入反思、自评、互评及小组评价等建议,以改善学习。 教学参考书中提供了多种监测及评价学生学习的工具和策略建议。,31,祝大家成功, 谢谢!,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造价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