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负压供水设备核心技术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54110730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PPT 页数:8 大小: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负压供水设备核心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无负压供水设备核心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无负压供水设备核心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无负压供水设备核心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无负压供水设备核心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负压供水设备核心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负压供水设备核心技术(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无负压供水设备核心技术,长沙中崛供水,高、低峰自动转换系统与微泄漏补偿器,高、低峰供水方式,在流量较小时能保持较高的效率;而在流量大时,电机、水泵将起停频繁,效率会降低,同时伴随5-8倍的电冲击和机械冲击。而变频供水系统则与之相反,在流量较小时,效率会降低,而在流量较大时,效率会很高。同时应用变频供水系统,水泵软起停,无电气及机械冲击。如果将这两种供水方式的优点集合起来,而消除这两种供水方式的缺点,就会成为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基于这样的想法后设计了高、低峰自动转换模块和微泄漏补偿器。当变频供水系统工作在小流量时,微泄漏补偿器与变频供水系统一起构成低峰供水方式。在此工作方式下,工作效率与压力罐供

2、水方式相同但由于是变频系统控制水泵电机运转,因此又克服了压力罐供水方式下,电气机械冲击大,设备及水泵寿命短的问题。同时,为了减少维护,将微泄漏补偿器设计为智能变频式补偿器,这将会进一步提高整体运行效率。当流量大于5时,系统将自动转入恒压供水方式,在大流量恒压供水方式下,其运行效率将大于压力罐供水方式。,全数字化控制技术,全数字化控制方式,内部运行程序在整个供水系统占主导位置,取代传统的继电器控制法,故障率大为降低。电器元器件(交流接触器)自保持功能,在变频启动与休眠不再通过外部控制交接吸断吸来达到控制水泵运转和停止。而是通过全数字化软件输出中止来启停变频泵。大大增加了电器元器件的寿命和降低控制

3、柜内躁音。,出水压力平滑控制技术,控制系统拥有出口压力平滑控制技术。如果没有平滑控制技术,设备往往会出现压力过调的情况。在加减泵或出现水量变化较大的情况下,压力波动比较大。采用平滑控制技术后,系统可以根据实际反馈压力自动控制加减速速度,使其压力更加稳定。,高峰补压装置,补偿进水压力下降差值,(1)采用隔断装置取水增压功能 当出现短暂的市政管道压力小于最小需维持压力值,主泵停止从对市政管网取水,改由从储水罐取水。储水罐容量偏小的应适当加大。 (2)超越管道供水功能 市政管网压力达到或高于出水口设定压力时,设备进入超越管道供水状态供水,水泵休眠。 (3)系统可根据常态、高峰、夜间等不同时段设定不同

4、的供水压力值,高峰供水时段适当增加供水压力,满足用水;夜间适量降低供水压力;也可以衡定最高用水点的用水压力,根据用水量大小自动调节水泵的供水压力,这就既保证对供水又节约用电。 (4)工作状态自动切换功能 设备与公共供水管道直接连接,将进水口压力管制值和出水口压力输入,将根据上游管道流量、压力变化自动变换工作状态(管道直接取水增压供水、管道直接可补水增压供水、隔断装置取水增压供水、超越管道供水),恒(变)压供水。,进水管限流控制技术,提前预防负压产生,(1)管道直接取水增压功能 市政管道流量充足,进水压力大于需维持压力值而小于供水设定压力时,水泵从市政管道直接取水增压供水。 (2)管道直接可补水增压功能 市政管道流量或压力不够时,主泵在市政管网取水的同时,由无负压独特设计控制系统控制进水管比例调节装置,根据市政管道流量或压力来自动调节进水比例,进水比例是连续线性可调节的,这一过程的调节是通过电控技术及反馈技术完成。进水比例的减小是为了保证市政管道限定的压力,从而不对市政管道产生任何负压。,智能自修复,采用自主开发的无负压专用控制器进行控制,具有软性故障自我诊断及自我修复功能,达到完全免维护,运行成本低,并有效提高了设备的运行可靠性。,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