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宣城市2018年度中考生物真题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109638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03.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宣城市2018年度中考生物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安徽省宣城市2018年度中考生物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安徽省宣城市2018年度中考生物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安徽省宣城市2018年度中考生物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安徽省宣城市2018年度中考生物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宣城市2018年度中考生物真题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宣城市2018年度中考生物真题试题(含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82018 年安徽省宣城市中考生物试卷年安徽省宣城市中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在“探究 X 因素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实验中适合设置对照的组合是( )A. 有氧和无光 B. 室温和低温 C. 低温和潮湿 D. 强光和无氧【答案】B【解析】 【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是: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且只能以所研究的条件为变量,其它条件应相同,这样便于排除其他条件干扰实验。【详解】有氧和无光、低温

2、和潮湿、强光和无氧都是不同的两个条件,不能形成对照,故 ACD 错误;室温和低温是以温度为变量的一组实验,适合设置对照实验。B 正确。【点睛】此题考查对照实验和设计原则,对照实验目的在于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对象的影响,增加可信度和说服力。2. 下列人体的结构层次中属于器官的是( )A. 血液 B. 皮肤 C. 肌腱 D. 神经元【答案】B【解析】 【分析】细胞是除病毒以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最小单位。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系统是由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

3、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的。据此解答。【详解】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属于结缔组织,A 错误;皮肤由上皮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等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属于器官,B 正确;肌腱和肌腹构成骨骼肌,肌腱是一层结缔组织膜,属于结缔组织,C 错误;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包括胞体和突起两部分,属于细胞,D 错误。【点睛】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要理解,不要死记硬背,理解了才会应用。3. 在显微镜结构中,与放大物像相关的是( )A. 目镜 B. 反光镜 C. 遮光器 D. 准焦螺旋【答案】A【解析】 【分析】显微镜结构中起放大作用的是目镜和物镜,解答即可。【详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

4、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因此显微镜中与放大作用有关的结构是目镜2和物镜。A 正确。反光镜的作用是收集并反射光线,B 错误;遮光器上有大小不等的光圈,有利于光线的通过,C 错误;准焦螺旋:镜臂上装有两种可以转动的螺旋,能使镜筒上升或下降,称为准焦螺旋,D 错误。【点睛】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4. 下列人体器官中,可形象类比为“血液净化器”的是( )A. 血管 B. 心脏 C. 肾脏 D. 肺【答案】C【解析】 【分析】血液通过肾动脉流入入球小动脉,再由入球小动脉流入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

5、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如图所示:【详解】血管是血液流动的管道,包括静脉、动脉和毛细血管,A 错误;心脏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该组织强有力的收缩,推动血液在血管里循环流动,因此心脏有血液运输“动力泵”之称,B 错误;血液经过肾脏,将多余的废物形成尿液排出,因此肾是人体的“血液净化器” ,C 正确;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D 错误。【点睛】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肾脏是形成尿的主要器官,可以净化血液。5. 如图中 I、分别代表某个概念或器官下列不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

6、3A. 呼吸的器官、肺、鳃B. 运动的器官、足、翅C. 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节肢动物D. 变温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答案】C【解析】 【分析】图中:I 包含 II 和 III,而 II 和 III 之间是并列关系。【详解】肺和鳃都属于呼吸器官。A 正确;足和翅都属于运动器官,B 正确;节肢动物不属于脊椎动物。C 错误;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都属于变温动物,D 正确。【点睛】明确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特点即能正确答题。6. 人的上臂以肩关节为枢纽,可做伸屈、旋转、环转等各种动作。这说明关节在运动中起什么作用?( )A. 动力作用 B. 杠杆作用 C. 支点作用 D. 调节作用【答案】C【解析】关

7、节是指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接,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囊壁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在关节囊及囊里面和外面还有很多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关节腔 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所以运动中,关节起着支点的作用,骨起杠杆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7. 科学家把香蕉挂在天花板上屋内有三只木箱,黑猩猩只有

8、把三只木箱叠在一起才能吃到香蕉。开始时黑猩猩到处乱跑,一会儿它安静下来了,仿佛在思考问题,最终把三个箱子叠在一起拿到了香蕉。这种行4为属于( )A. 学习行为 B. 防御行为 C. 繁殖行为 D. 先天性行为【答案】A【解析】 【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详解】一只成年黑猩猩看到香蕉被挂在高处徒手拿不到时,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然后爬到木箱顶上去摘香蕉。这种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

9、因此属于学习行为。【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8. “老坛酸菜牛肉面”上市以来,深受消费者喜爱。制作老坛酸菜的坛子必须加水密封,主要目的是( )A. 营造缺氧环境,有利于乳酸菌发酵B. 防止营养流失C. 防止空气对流,抑制细菌的繁殖D. 阻止尘埃进入【答案】A【解析】制作老坛酸菜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具有特殊的风味,乳酸菌是厌氧菌,分解有机物是不需要氧气的,因此老坛酸菜坛要加盖并用一圈水来封口,以避免外界空气的进入,制造缺氧环境,利用乳酸菌发酵。否则如果有空气进入,就会抑制乳酸菌的活动,影响酸菜的质量。点睛:乳酸菌是厌氧菌,在无氧时才能产

10、生乳酸。9. 下列与转基因技术无关的是( )A. 奶牛分泌人乳蛋白B. 玉米产生细菌的抗虫蛋白C. 利用酵母菌制葡萄酒D. 大肠杆菌产生人胰岛素【答案】C5【解析】奶牛分泌人乳蛋白、玉米产生细菌的抗虫蛋白和大肠杆菌产生人胰岛素都是通过转基因技术实现的,利用酵母菌酿酒利用的是发酵技术,与基因技术无关,故选 C。10. 艾滋病是一种由艾滋病毒引起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其实艾滋病是可以预防的只要预防措施得当基本就不会感染艾滋病。下列四种途径中不会感染艾滋病的是( )A. A B. B C. C D. D【答案】A【解析】 【分析】艾滋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是人类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11、后导致免疫缺陷,使人体免疫功能缺损的疾病,HIV 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详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与艾滋病患者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感染 HIV。可见,一般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A 正确。【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明确艾滋病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免疫缺陷疾病。11. 早餐的油条用到的面粉和大豆油,分别来自( )A. 小麦的子叶,大豆的子叶B. 小麦的胚乳,大豆的子叶C. 小麦的子叶,大豆的胚乳D. 小麦的胚乳,大豆的胚乳【答案

12、】B【解析】做油条的面粉是由小麦加工而来。小麦是单子叶植物,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里,因此面粉主要来自小麦的胚乳;大豆油来自大豆的种子,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营养物质贮存在子叶内。因此,大豆油的营养物质主要从大豆种子的子叶中获取的。所以 B 正确。12. 甘薯根长得肥大,其中所含得大量淀粉是由( )A. 叶制造后通过导管运输来的B. 甘薯根自己合成的C. 茎制造后通过筛管运输来的6D. 叶制造后通过筛管运输来的【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 。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

13、筛管是活细胞。根、茎、叶都有筛管,并且是相通的。将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从上而下运输给身体的各部分。甘薯根长的肥大,其中所含的大量淀粉是由叶制造后通过筛管运输来的。考点:筛管的位置和对有机物的运输。13. 下列选项不能体现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A. 一山不容二虎B.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C. 螳螂捕食,黄雀在后D.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一山不容二虎”的大体意思是两只老虎为争夺领地、食物、配偶等争斗,属于攻击行为,属于生物对生物的影响,A 错误;草和豆苗相互争夺营养物质和生存空间等,因此属于竞争关系,所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诗句中体现出豆苗与杂

14、草间的生物关系是竞争关系,B 错误;螳螂捕蝉揭示的是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即吃与被吃的关系,在成语“螳螂捕蝉”中,形成的食物链应为:树蝉螳螂,C 错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是环境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D 正确。考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4.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实验设计如图试管均置于 37温水中 10 分钟,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滴加碘液后,号试管不会变蓝色B. 对照,号试管为对照组7C. 对照可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D. 对照可探究“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答案】D【解析】 【分析】 (1)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

15、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2)消化酶的特性:一、专一性:一种特定的酶只能催化一种特定的底物;二、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比其他无机催化剂要高;三、酶有个最适温度(或者范围) 。【详解】号试管中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全部分解成了,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号试管中清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变蓝;号试管馒头块与唾液没有充分混合,唾液不能把淀粉全部消化,因此滴加碘液变蓝。A 正确;唯一的变量是唾液,可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因此对照,号试管为对照组,BC 正确;有两个变量:唾液和搅拌,变量不唯一,因此不能形成对照,所以不可探究“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D 错

16、误。【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15. “请不要在孕妇身旁吸烟” ,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会通过孕妇影响胎儿孕妇和胎儿之间联系的“纽带”是( )A. 卵巢 B. 胎盘 C. 子宫 D. 输卵管【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里融合为受精卵,在由受精卵分裂发育成胚泡的过程中,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卵细胞的卵黄;胚泡进入子宫植入子宫内膜后,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因此烟中的有害物质会通过胎盘、脐带进入胎儿体内,影响胎儿健康。考点:胚胎的发育和营养。16. “环境保护,人人有责” ,环保意识是衡量一个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下列做法不符合环保理念的是( )A. 废旧电池不乱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