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总论

上传人:g**** 文档编号:54105527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5.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理学总论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药理学总论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药理学总论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药理学总论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药理学总论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理学总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理学总论(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药理学,第一章 药理学总论,药理学,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药物效应动力学 第三节 药物代谢动力学 第四节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第五节 药物一般知识,药理学,第一节 概述,,第一节 概述,一.药物和药理学的概念1.药物(drug):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以及计划生育的化学物质。,化学物质,药品(符合应用、便于使用、贮运安全),预防用药:疫苗,治疗用药:解热、镇痛、催眠,诊断用药:I131 、BaSO4 (X线造影剂),,药物和药理学的概念,2.毒物:是指在较小剂量即可对机体产生毒害作用,损害人体健康的化学物质。,3.食物、药物、毒物关系:有些是药食同源,如海带、苦瓜等;药物与毒物间仅存在量的差

2、异;任何药物剂量过大都可以产生毒性反应。,,药物和药理学的概念,药物来源,化学合成药物,基因工程药物,天然药物,,药物和药理学的概念,药物效应动力学 (Pharmacodynamics),作用、作用机制,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药物代谢动力学 (Pharmacokinetics),药物,机体,2.药理学(phamacology) 研究药物与机体(病原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机制的学科。,,药理学的学科任务1. 临床用药2. 研究开发新药 3. 桥梁作用,二. 药理学的性质和任务,,药理学与新药研发,,药理学的发展简史,,三、学习本书的目的,1.紧密结合临床实际 2. 理论与实验结合 3. 注重药

3、物的两重性 4. 注意共性与个性,掌握临床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用药注意事项,如何学习,第二节 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理学,,一、药物作用和药物效应,继发,始发,,补充:药物作用的分类 1.局部作用与全身作用(范围)局部作用:吸收入血前在用药部位产生的作用全身作用: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后分布到机体相关部位发挥作用特例:碳酸氢钠中和胃酸 2.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方式)直接作用:原发作用间接作用:继发作用,由直接作用引起,一、药物作用和药物效应,,一、药物作用和药物效应,(二)药物作用的选择性药物对某些组织或器官作用明显,对其他组织器官作用弱甚至无作用。(选择性高的原因:a, 药物与组织

4、的亲和力大。b, 组织细胞对药物的反应性高)。,药物作用选择性的意义:临床选药治疗疾病的依据,,一、药物作用和药物效应,(三)药物作用的两重性,,(三)药物作用的两重性,反应停事件(海豹胎事件) 沙利度胺(Thalidomide) 1957西德上市,被认为是“无毒性”镇静剂 ,成了“孕妇的理想选择”。但随即而来的是,许多出生的婴儿都是短肢畸形,形同海豹,被称为“海豹肢畸形”,受其影响的婴儿已多达1.2万名。,,(三)药物作用的两重性,,复习,海豹儿(三致),依赖性,停药反应,青霉素(皮试),蚕豆病,阿托品(口干),毒性反应,安定(困倦),抗生素(二重感染),副作用,激素(反跳),杜冷丁,变态反

5、应,特异质反应,后遗效应,继发反应,,二、 药物的作用机制,(一)非特异性药物作用机制,分类,(二)特异性药物作用机制,,药物的作用机制,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生物活性物质,(三)受体理论,受体,存在于细胞膜上或细胞内能识别、结合特异性生物活性物质并产生特定效应的大分子物质,配体,特异性、灵敏性、饱和性、可逆性、多样性,,激动药,药物的作用机制,作用于受体的药物分类,部分激动药,拮抗药,药物与受体结合的能力,药物与受体结合后产生效应的能力,+,+,+,+,+,_ _,,受体调节定义:指受体数量、分布、亲和力及效应力,在 生理、病理及药理因素的影响下而发生改变,药物的作用机制,向上调节(增敏)受体

6、的数目增多,亲和力增强或效应力增强。,拮抗剂,激动剂,向下调节(脱敏)受体的数目减少,亲和力减弱或效应力较弱。,第三节 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理学,,第一节、药物的体内过程,体外,体内,体外,吸收、分布、 代谢、排泄,,一. 药物跨膜转运的方式,被动转运,主动转运,第一节、药物的体内过程,,一、药物的跨膜转运,最主要形式:脂溶性,水溶性,浓度差,,二、药物的体内过程,吸收,分布,生物转化,排泄,,一、吸收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循环的过程,吸收,1、口服给药,主要吸收部位,首关消除,静脉、皮肤、黏膜、抗酸、导泻,影响因素: 药物的剂型、 服药时的饮水量、是否空腹、 胃肠蠕动度、 胃肠道的pH值等。,,

7、2、 舌下给药避免首关消除适用于脂溶性高、用量较小的药物,吸收,3、 直肠给药,4、 皮下注射和肌内注射,5、 静脉注射和静脉滴注,由直肠或结肠粘膜吸收 适用于儿童用药,肌内组织血流量较皮下组织丰富, 故肌内注射比皮下注射吸收快。,,吸收,6、 吸入给药经肺吸收,7、 皮肤、黏膜给药,给药途径快慢排序为:吸入舌下肌内注射 皮下注射直肠 口服 皮肤,挥发性液体和气雾剂,外用药物主要发挥局部作用,,二.分布药物吸收后从血液循环到达机体各个部位和组织的过程。,分布,1.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影响因素包括,,2.局部器官的血流量 3.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 4.药物的理化性质和体液的pH 5.组织器官的屏障

8、作用,胎盘屏障,血 脑 屏 障,分布,碘(甲状腺)钙(骨骼),脂溶性或水溶性小分子 易透过血管壁,,三.生物转化 1.定义:进入机体内的药物发生的化学结构变化的过程。 2.方式:氧化、还原、水解、结合反应,生物转化,3.结果(意义):,,生物转化,4. 药物代谢酶定义:体内催化药物代谢的酶,简称药酶。专一性酶:对特定基团。(胆碱酯酶、单胺氧化酶)非专一性:肝药酶。(肝内促进药物代谢的主要酶系统),特点,选择性低,能催化多种药物代谢。,变异性大,个体差异大,易受多种内在因素的影响。,活性可变,易受药物的诱导和抑制。,,生物转化,5. 酶的诱导和抑制,药酶诱导药: 合用时,使其他药效力下降,并可产

9、 生耐受性,应增加其他药的剂量。,药酶抑制药: 合用时,使其他药效力增强,并 可产生中毒,应减少其他药的剂量。,,四.排泄 1.概念:药物的原形及其代谢产物经排泄器官或分泌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2.排泄器官:肾脏、胆汁、乳腺、汗腺、唾液腺、泪腺,排泄,肾排泄,肾小球滤过,肾小管主动分泌,肾小管被动重吸收,,排泄,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分泌:主动转运,绝大多数 游离型药物 及代谢产物,血细胞 大分子物质 结合型的药物,载体,弱酸性载体,弱碱性载体,,排泄,肾功能,影响肾排泄因素,尿液PH,肾小管重吸收:简单扩散,脂溶性高 非解离型药物 代谢产物,,.胆汁排泄:,.其他途径,排泄,肝肠循环,唾液、乳汁、

10、汗液、泪液、肺等排泄。,,三、药物代谢动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2.类型,(一)药物消除动力学 1.药物消除的概念:,是指药物经生物转化和排泄, 使药理活性消失的过程。,机体消除功能低下 用药量过大,,三、药物代谢动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二)药物半衰期(t),1.概念:是指血浆中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三、药物代谢动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2.半衰期的临床意义, 药物分类的依据。短效、中效、长效 确定给药间隔时间。成正比 预测达到稳态血药浓度及基本消除的时间。4-5个t,3.半衰期的影响因素, 肝功能 肾功能,,(三)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三、药物代谢动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药时曲线:以时间为横坐

11、标,血药浓度为纵坐标作图。,1. 一次给药的药时曲线:,,2. 连续多次给药的药时曲线:,三、药物代谢动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间隔一个 半衰期,静脉滴注,稳态血药浓度:又称坪值,是指恒比消除的药物在连续恒速或分次恒量给药过程中,血药浓度逐渐增高,经45个t,给药速度与消除速度相等,血药浓度保持在一个基本稳定的水平。,,三、药物代谢动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3.负荷剂量当病情需要药物迅速显效时,可采用首次剂量加倍的方法,仅需一个t即可达到稳态血药浓度。以后每次给常用量维持稳态血药浓度。,,三、药物代谢动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四)生物利用度:是指血管外给药后药物制剂被机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程度和速度。,

12、,三、药物代谢动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四)生物利用度:,第四节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药理学,,第四节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一 药物方面的因素,,(一)药物剂量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药物的效应随药物剂量的增减而增强或减弱,简称为量-效关系。,一 药物方面的因素,常用术语:1.无效量 2.最小有效量 3.最大治疗量 4.常用量 5.最小中毒量 6.致死量 7.安全范围,,8. 半数致死量(LD50)衡量药物毒性大小的标准半数有效量(ED50)衡量药效强弱的标准 9. 治疗指数 LD50/ED50 衡量药物安全性的指标 10. 效能: 药物产生最大效应的能力效价:单位剂量药物所产生的效应。,一 药物方面的因素,,(二)药物制剂 (三)给药途径起效时间不同 静注吸入舌下肌内皮下口服 粘膜皮肤 作用效果不同硫酸镁 (四)给药时间饭前用药起效快,饭后用药刺激性小 (五)疗程,一 药物方面的因素,,(六)联合用药1. 配伍禁忌(体外,特别静脉滴注)2. 协同与拮抗作用联合应用时,使原有药物的作用增强称为协同作用,药效减弱称为拮抗作用。药物的半衰期、血浆蛋白结合率、血药浓度、生物利用度等均可发生改变。3. 目的(1)达到多种防治作用; (2)提高疗效(3)减少不良反应; (4)避免耐药性(5)减少单个药物剂量,一 药物方面的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