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4节危害和控制知识点与考点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104343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3.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4节危害和控制知识点与考点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4节危害和控制知识点与考点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4节危害和控制知识点与考点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4节危害和控制知识点与考点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4节危害和控制知识点与考点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4节危害和控制知识点与考点解析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4节危害和控制知识点与考点解析新版新人教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噪声危害和控制噪声危害和控制1.广义上讲,凡是影响我们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以及对人们活动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叫噪声 。2.噪声的控制主要从噪声的产生 、噪声的传播和噪声的接收三方面加以控制。噪声危害和控制在声现象中占据重要位置,也是声现象的主要内容。噪声污染也是环境污染的一种,在重视环境污染的今天,人们对噪声污染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大,噪声治理也逐渐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为此,在中考试题中,有关噪声危害和控制的试题出现的频率呈逐年增加趋势。噪声危害和控制方面的试题主要集中在如何控制噪声和对噪声的认识两个方面。1.对噪声的认识方面:所谓噪声就是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无用的声音。有的人总认为悠扬的

2、乐声、轻声的说话声或有规律的声音不是噪声,这是对噪声认识的误区。在考题中此类问题也会出现,希望考生能多加注意。2.在噪声控制方面:噪声的防治与控制有三个方面,一是在声源处控制或减弱噪声;二是在噪声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三是在接收处(人耳)控制或减弱噪声接收。尤其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传播出现的概率更大。3.在有关声现象考题中,出现噪声控制类的考题也较多,但以此考点作为单独一个题目的不多,更多的是与声现象其他考点结合。只要考生熟悉噪声的危害与控制方法,即可很好地回答。4.中考题型分析本部分中考题常以选择题和填空题出现,选择题出现更多,分值在 1.5 分2 分之间(一般出现一两个相关知识点)。无论是

3、哪类题型,声的利用考题一般与社会生活和实践相结合,平时多积累生活知识对于解答此类问题大有益处。5.考点分类:考点分类见下表考点分类考点常见考点、知识点分析与常见题型传播途中控制噪声城市道路隔离墙、道路两旁的树木、施工场所的挡板、窗户安装双层玻璃等常考热点接收处控制噪声戴防噪声耳罩、用手捂住耳朵、耳朵里塞上棉球等一般考点声源处减弱噪声给汽车摩托车安装消声器、警示不要大声说话等冷门考点对噪声的认识优美的旋律、轻声细语等也可能成为噪声考点一:噪声控制知识点精析知识点精析考点概览考点概览典例精析典例精析2典例一:(2016广东)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波传递

4、信息;B.调节小提琴琴弦的松紧程度主要目的是改变音色; C.房间窗户安装双层玻璃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解析】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超声波的能量大,故 A 错;调节小提琴琴弦的松紧程度会改变小提琴振动频率,即音调,不是音色,故 B 错;房间窗户安装双层玻璃是防止噪声传入房间,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是在声源处,故 C 错。正确答案是 D。【答案】D。【考点】超声波、声音的产生、噪声的控制。典例二:(2017益阳)噪声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控制噪声十分重要。下列措施属于在声源处有效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B.在学校周围植树;C.

5、纺织车间工人戴上防声耳罩;D.阳台及窗户安装双层隔音窗【解析】噪声控制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环境污染问题,噪声的控制也是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控制噪声可以从控制造成产生、控制噪声传播、控制噪声接收三个方面入手。A 中是在噪声产生处控制噪声,B 中是在噪声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C 是在噪声接收处控制噪声,D 是在噪声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所以,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 A;此题答案是 A。【答案】A。【考点】噪声控制。考点二:噪声的认识典例一:(2017山西)位于我省永济市普救寺中的莺莺塔如图所示,它是我国现有的四大回音建筑之一。若游人在塔附近的一定位置以两石相击,便可听到“呱、呱”的回声,类似青蛙鸣叫,

6、并且声音也变得格外响亮。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两石相击”主要是空气振动发声;B“类似青蛙鸣叫”是指音色相近;C“变得格外响亮”是指音调变高; D“呱、呱”的回声一定是噪声【解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从环境保护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从物理学角度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噪声。3解:A、“以两石相击”,石头会振动,振动会产生声音,故 A 错误。B、“类似青蛙鸣叫”是指的是与青蛙的音色相近,故 B 正确。C、“变得格外响亮”是指响度大,故 C 错误

7、。D、如果有人喜欢听“呱、呱”的回声,回声不是噪声,故 D 错误。故选 B。【考点】声音的产生、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噪声及来源。典例二:(2017滨州)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m/s;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调来判断的;C医生用“B 超”观察胎儿的发育情况是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D今年滨州市学生英语考试由上午调整到下午,目的是减少喜宴鞭炮声对听力测试的影响【解析】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m/s,这句话是正确的;空气的温度对传播速度有影响,但我们一般认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m/s。“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

8、的,故 B 的说法错误。医生用“B 超”观察胎儿的发育情况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不是传递能量,故 C 的说法错误。把学生英语考试由上午调整到下午主要目的是减少道路汽车噪声对考试的影响,故 D 的说法错误。【答案】A。【考点】声音的传播、声音的特性、噪声控制。1.(2016佛山)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可以在气体和液体中传播;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C禁鸣喇叭是阻断声音传播过程;D只能通过阻断声音的传播来减少噪声2.(2016揭阳)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3108m/s;B汽车上安有消声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9、,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D声源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3.(2017泰安)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音调越低;4B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音传递能量;C用真空罩罩住发声体减弱噪声的做法是控制噪声的产生;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相同4.(2017天津)如图所示,纺纱工人工作时戴着防噪声的耳罩,这是为了( )。A防止噪声产生 B监测噪声强弱 C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D减小噪声传播速度5.(2017鄂尔多斯)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B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10、;C城区内某些路段禁止汽车鸣笛,是为了从声音的传播环节控制噪声;D发声扬声器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6.(2017遵义)下列措施中是在声音的产生处减弱噪声的是( )。A房间的窗户安装双层玻璃;B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C燃放鞭炮时用手捂住双耳;D剧院内墙用吸音材料装饰7.(2017攀枝花)如图所示的各种声学现象中,分析正确的是( )。A拉二胡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是为了改变响度;B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闹钟的声音变小,说明发声体的振动变小了;C穿越公园的公路设置“隔音蛟龙”,是为了防止道路上的汽车发出噪声;D发声的音叉轻触悬挂的乒乓球,球被多次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8.(2017衡阳)下列关于声

11、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剧院四壁做成凹凸不平或用蜂窝状的材料,是为了增强声音的响度;B医生用“B 超”给病人做检查,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5C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以看见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而不是以听到枪声开始计时,是因为声速远小于光速;D学校路段“禁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9.(2017泰安)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音调越低;B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音传递能量;C用真空罩罩住发声体减弱噪声的做法是控制噪声的产生;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相同6跟踪训练解析1.(2016佛山)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可

12、以在气体和液体中传播;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C禁鸣喇叭是阻断声音传播过程;D只能通过阻断声音的传播来减少噪声【考点】声音的传播、噪声的控制。只要了解声音的传播特点和控制噪声的方式,此题很好解答。【解析】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 B 错;禁鸣喇叭是控制声源产生噪声,和传播过程无关,故 C 错;阻断噪声的传播只是控制噪声的一种,故 D 错。声音传播介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和气体,正确答案是 A。【答案】A。2.(2016揭阳)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3108m/s;B汽车上安有消声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传递能

13、量;D声源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考点】噪声的控制、声音的利用、声音的传播。【解析】声音在真空中无法传播,故错;汽车上安有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是传播过程中,故错;用超声波清洗眼镜,正是利用声波的能量,说明声能传递能量是正确的,故正确;声源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不是音调越高,故错。正确答案是。【答案】。3.(2017泰安)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音调越低;B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音传递能量;C用真空罩罩住发声体减弱噪声的做法是控制噪声的产生;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相同【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噪声控制。【解析】A

14、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音调越低;此说法错误。物体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高,故 A 错。B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音传递能量;此说法正确。超声波具有能量,利用超声波的高能量可以出去人体内的结石,这也证明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 B 正确。C用真空罩罩住发声体减弱噪声的做法是控制噪声的产生;此说法错误。用真空罩罩住发声体7只是控制发声体发出的声音往外传播,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故 C 错。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相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但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空气中较慢,水中较快,钢铁中更快。故 D 的说法错误。【答案】B。4.(2017天津)如图所示,

15、纺纱工人工作时戴着防噪声的耳罩,这是为了( )。A防止噪声产生 B监测噪声强弱 C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D减小噪声传播速度【考点】噪声控制。【解析】控制噪声可以从控制造成产生、控制噪声传播、控制噪声接收三个方面入手;此题中,纺织工人带耳罩是防止噪声进入人耳,是控制噪声接收,故正确答案是 C。【答案】C。5.(2017鄂尔多斯)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B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C城区内某些路段禁止汽车鸣笛,是为了从声音的传播环节控制噪声;D发声扬声器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解析】A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

16、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此说法正确。把乒乓球弹开是因为音叉振动引起的,也说明了发声的物体在振动。B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此说法正确。真空罩中没有介质,故声音无法传播出来,人也就无法听到闹铃声。C城区内某些路段禁止汽车鸣笛,是为了从声音的传播环节控制噪声;此说法错误。汽车不再鸣笛,声源不再振动,故此是在声音产生环节控制噪声。D发声扬声器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此说法正确。在扬声器旁的烛焰能够晃动,说明声音具有能量。【答案】C。【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噪声控制。86.(2017遵义)下列措施中是在声音的产生处减弱噪声的是( )。A房间的窗户安装双层玻璃;B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C燃放鞭炮时用手捂住双耳;D剧院内墙用吸音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