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虹口区2018版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控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099372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0.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虹口区2018版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控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上海市虹口区2018版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控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上海市虹口区2018版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控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上海市虹口区2018版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控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上海市虹口区2018版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控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市虹口区2018版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控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虹口区2018版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控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上海市虹口区上海市虹口区 20182018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控试题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控试题 (满分 150 分,时间 150 分钟) 一 积累运用 10 分 1.按要求填空(5 分) (1)_,师不必贤于弟子。 (韩愈师说 ) (2)鸟雀呼晴,_。 (周邦彦_ ) (3)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半山夜雨时”以想象表达憧憬,抒 发思念之情,曲折深婉,余味无穷。杜甫月夜中运用了同样手法的一联是 “_,_。 ” 2.按要求选择。 (5 分) (1)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 (2 分) A.“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2、,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思维方法,认识达到了一 定的高度,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假象迷惑。 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长江之所以波澜壮阔是因为不拒绝细流,学习也 是如此,广泛汲取知识才能丰富自己。 C.在奋斗过程中,我们必定会经受许多挫折和失败,只要我们坚信“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 时” ,树立信心,鼓足勇气,一定会有成功的一天。 D.爷爷生日宴上,小明激情洋溢地说“花甲喜循环,风霜变老颜” ,感谢大家百忙之中来参 加我爷爷的古稀寿宴,让我们一起祝福爷爷生日快乐! (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3 分) 盛唐的书法,不再只是坚持“楷”的法度。_

3、。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是 领略唐代书法“尚意”美学的最好作品。 A.书写者也开始追求内在情绪真实的表现,追求书法随情感而流动的变化 B.也开始追求书法随情感而流动的变化,追求内在情绪真实的表现 C.书写者也开始追求书法随情感而流动的变化,追求内在情绪真实的表现 D.开始追求内在情绪真实的表现,追求书法随情感而流动的变化 二 阅读 7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3-7 题。 (15 分) - 2 - 和谐天人:对自然的亲近 感悟我们身边的传统节日 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过传统节日?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怎样过传统节日? 为了让我们的话题变得轻松,先来个“说文解字”吧!“节日”这词从哪里来,是怎么

4、组合 成的?“节”字的原义是什么?节日的“节”字,原本指竹子长叶、分叉的那个地方。竹节 的“节”是本义,节日的“节”,则已经是引伸。了解这一点,我们就能明白:原来,我们祖 先是用竹子来比喻我们过日子,平常的日子就像竹筒,滑溜溜的,一晃就过去了,节日就是 竹节部分,我们不愿让所有日子都这么“滑”掉,我们要抓住一些特殊的日子好好过,精心 过,不一样地过。 那么,哪些日子被我们的祖先派定作为我们日常生活这根“竹子”上的“节”呢? 派定哪些日子作为节日,东西方很不一样,西方的节日每每总是同历史上的人事相关,无 论是圣诞节、万圣节还是情人节;中国却不是这样。似乎西方的节日是人和人商量定的,中 国的节日却

5、是_。 中国的岁时节日,源头大致有三:其一是按季节气候排定,即二十四节气,比如清明、冬 至;二是以月之朔望为节,故某月的初一、十五为节日者颇多,尤其是满月的元宵节和中秋 节,为人们所喜爱和重视;三是月和日奇数复叠者,这就是:正月初一新年、三月初三上巳、 五月初五端午、七月初七七夕、九月初九重阳。这些是“大节” ,另外还有一些“小节” ,比 如“二月二龙抬头” ,二月十二“百花节” ,六月六“晒衣节” ,可过可不过,所以叫“不拘 小节” 。七月十五中元节后来成为佛教节日,另当别论。 一年四季十二个月,季季有节日,月月有节日。节日均衡分布四季,行事充分体现中 国人对自然的亲近、对生命的关怀和对人情

6、的呼唤。中国人顺应自然,但又不被动依赖,又 能有所作为,相信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所谓“能动地适应” 。我们按照自然节律生活、劳 动、恋爱、生育,春种夏锄,秋收冬藏。传统节日的设置顾及日月星辰、四季更替、地球和 人类之间的关系。中国传统节日是先民们时间意识自觉的产物,是中国人“天人合一”世界 观的具体体现。 这里所谓的“天”泛指大自然。从节日的派定看,中国人是多么重视天、重视天象、 重视天意!一月一“元旦”,一年中第一个冉冉升起的旭日;三月三上巳,蛇开始活跃了, 让我们亲近春水;五月五端午,毒虫百脚需要好好对付,才能平安度夏;七月七是星星的节 日,中秋是月亮的节日,九月九,登山去,斑斓的秋山是一

7、年中的最美。原来,中国的节日 尽是太阳的、月亮的、星星的、山的、水的、春的夏的秋的冬的节日。元霄节看起来比较关 - 3 - “人事”一些,它是灯节,足够闹腾,但究其实质, “闹元霄”就是“闹春耕” ,是个关乎大 地、关乎农耕、关乎丰收的节日,同样与自然关系密切。 我国的岁时节日还非常强调“节物” ,比如,梅花是新年的节物,桃花是三月三(后 与清明合并)的节物,石榴花是端午的节物,桂花属于中秋,菊花属于重阳。中国古代诗人 的节日诗篇,无一不对节物作出描写、加以歌颂。 另一种“节物”则体现在人们的食桌上。新年的饺子(北方麦作文化)年糕(南方稻 作文化) 、元霄的汤圆、清明的青团、端午的粽子、七夕的

8、巧果、中秋的月饼、九月九的重 阳糕,包括腊月初八的腊八粥,凡此等等,都与日常食桌相关。 “节物”每每是当令之物,当令的花卉,当令的食品,其实是大自然母亲为她的孩子 们奉献的一道道盛宴给眼睛的,给嘴巴的,给身心两面的。所以,节物又有个更感性的 名字叫:节日媚物。 过去,我们与大自然是多么接近,我们对大自然是那么的敬重。我们惊讶起来的时候, 叫的不是“天呐”就是“妈呀!” (现在叫“哇塞” ),将天和母亲等同起来。我们管天叫“老 天爷” 、 “天公” ,准备出去旅游时遇到好天气叫“天公作美” ,般配的情侣叫“天生一对” , 最恶毒的骂是“天杀的” ,最聪明的叫“天才”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

9、天法道,道法 自然。 ”我们从大自然那里曾经学到了多少东西! 如今,全人类的一个关键词是“环境保护” 。 “环保”不只是谁排污谁受罚的问题,还 有更加基本、更加重要的事要做,比如:保护我们健康的传统文化,恢复和发扬我们的传统 中向大自然学习、与大自然和睦相处的种种心态与生活方式。 3.第段中,作者“说文解字”的用意是 _ _。 (2 分) 4.根据上下文,第段横线处应填写的内容是_(2 分) 5.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3 分) A.中国的岁时节日,既有一些值得重视的“大节” ,也有一些可过可不过的“小节” 。 B.一年四季十二个月,季季有节日,月月有节日,体现了中国人对节日由衷的喜

10、爱。 C.中国传统节日是先民们自我意识自觉的产物,是中国人“天人合一”世界观的具体体现。 D.从节日的派定看,中国人非常重视天、重视天象、重视天意,而不关心“人事” 。 6.请说说你对“节日媚物”这个现象的理解。 (4 分) - 4 - _ _ _ 7.本文洋溢着节日的欢快气氛,请结合内容分析其语言特色。 (4 分) _ _ _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8-11 题。 (15 分) 载将烟雨过西湖 陈富强 在湖畔,找一处有石桌、石椅的廊檐下坐了,与茶楼掌柜的招呼了,便会有着中式小 衫的茶艺小姐款步而来。曲径上枯叶花瓣撒了一地,枝繁叶茂的樟树在风中从容地摇曳,长 发细腰的茶艺小姐托着茶盘柳样地穿

11、过迥廊,飘到眼前,疑是廊下的镂空格窗里走下来一个 宋朝的女子。她将盖碗茶朝桌上搁了,掀了盖,拎起茶壶,壶嘴对准茶碗,手腕往前一倾, 就有水流如注,茶叶已在碗里跳起来,舞起来,绿色的叶儿如袍,在水中缓缓地舒展。 端起茶碗,茶香缕缕,轻啜一口,满口含香,这是西湖水泡的龙井茶,只有在湖畔, 在柳丝狂舞,绿草萋迷的回廊里,才可以静心静脑。好茶好水好景色,再把心掏出来浸入湖 中,若有雨,山也迷朦水,水也迷朦,人也朦胧,梦一样的飘渺。这一刻,心在水里自由地 游荡。 说下雨,就真的下了。春天的西湖总是这样的恼煞人,我却笑看雨中的游人双手捂头, 叫着,骂着,往浓荫下跑,朝屋檐下躲。也有浪漫的,相携着一路走来,

12、雨水冲洗着脸上的 笑容,却怎么也冲不掉一脸的灿烂。再去看湖面,撒满了涟漪、漩涡,数也数不清,圆圆的, 好象女子脸上的酒涡,抹也抹不去,是不是有美女无数在湖中笑?惹恼了岸上的女子,不然, 她的眉怎么就弯了起来? 当年苏东坡酒后上了望湖楼,下着雨,醉熏熏地,就留下了百读不厌的诗篇。诗中有 “白雨跳珠乱入船。望湖楼下水如天。 ”雨如珍珠,蹦跳着跃进了小船,划船的船娘笑得弯 下了腰。苏东坡挥毫的时侯,两旁笔墨侍候的必定是美丽的女子,宋朝的女子望穿秋水,看 不看得见湖里的草鱼快乐地游来游去? 雨从檐上往下流,织成的帘子把我与湖面隔在了两边,我的心在湖里,我的双眼盯着 - 5 - 雨帘,于是,我看到了雨帘

13、是竖琴上的弦,宋朝女子的纤手在一千年前拨动了琴弦,我的耳 边响起清越的丝竹,这是飘过了千年的音乐,依然好听,琴声里的柳枝绿了,桃花红了,女 子的幔幕香车上路了。一路行去,如蝶翩翩,杨柳叶子,李花瓣儿落满了车顶,帘儿掀起, 露出一张如画姿容,远看若生花白玉,近视如含笑芙蓉,整个儿沉鱼落雁,怎么看也看不够 的红粉佳人。看呆了的行人忽见美人开颜一笑,吟出一诗, “燕引莺招柳夹途,章台直接到 西湖。春花秋月如相访,家住西泠妾姓苏。 ”原来是色貌绝伦的钱塘苏小小。 香车行至白堤,忽见一英俊少年骑青骢马从断桥方向缓缓而来,山光水色之间,一个 郎才,一个女貌,为后人留下了一见钟情,不恋富贵觅真情,有情人终成

14、眷属的民间传奇。 雨丝依旧若琴弦,是谁在小小墓前歌吟?“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 堪剪。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油壁车,夕相待。冷翠烛,劳光彩。西陵下,风 吹雨。 ”是李贺。这样凄艳的诗词,我还能在古典的书籍中找到很多,此刻,我独坐湖畔听 雨,从前的故事穿云破雾,在我眼前的湖面上溅起数不清的水花,这些古典的花朵,在竖琴 的奏鸣中缓缓开放。 茶凉了,我转过头去,沏茶的女子双手托腮,伏在柜台上望着湖上的水花 雨越下越大了,湖面上已看不见圆圆的涟漪,从廊檐垂下的雨线变成急速的水柱,冲 在地上发出“哗哗”的声音。天色渐渐黯淡下来,堤上的灯渐次亮起,在雨中,一盏,又一 盏,一直伸向浓荫的深处。雨声在我的耳边响成一片,急管繁弦,架子鼓般,弥漫了整个湖 区。茶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