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精选范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096922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PDF 页数:55 大小:57.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理(精选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哲理(精选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哲理(精选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哲理(精选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哲理(精选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哲理(精选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理(精选范文)(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满招损, 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两句话共同反映了唯物论中的人的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原理,共同反映了辩证法中的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原理。(二) 多行不义必自毙这句俗语体现的哲理是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一定的原因必然引起一定的结果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三)有心栽花花不开, 无心插柳柳成荫说明事物的变化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意识的能动作用受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四)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从哲学角度理解,它强调的是书本知识越多,实践经验越丰富(五)名师出高徒包含的主要哲学道理是外因对事物发展不仅是不可缺少的 , 有时甚至起非常重大的作用(六)劈柴不照纹,累死劈

2、柴人。这一谚语说明做任何事情,如果不尊重客观规律,盲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必然劳而无功这一哲理(七) 、陆游的诗歌: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诗中蕴含的哲理是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八)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与君指上听?这一首古诗体现了 (1) 联系的观点 (2) 矛盾的观点 (3) 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九)朱憙观书有感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作者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捕捉形象,说明观书的体会。此诗中蕴含的哲理是: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的制约;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按客观规

3、律办事。(十)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代诗人孟浩然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十一)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两诗包含的哲理是矛盾具有特殊性,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十二)苏轼诗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主要说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制约,与上述诗句意思相近的熟语是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成语中的哲理选择题集锦1、 “按图索骥”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 要继承前人经验,不能割断历史 b 要从实际出发,不能迷信书本c 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消极等待 d 既要尊重规律, 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2、 “

4、按图索骥”的做法属于()a唯物主义 b 本位主义 c 经验主义 d 教条主义3、宋朝画家文与可擅长画竹,友人写诗赞曰:“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这里的“胸有成竹”主要出自于()a画家的创作灵感 b 文与可的美术天赋c诗人的夸张和画家的想象力 d 文与可平时细心观察形成的主观映象4、 “胸有成竹”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c意识是对客观事物能动的反映 d 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5、 “画饼充饥”包含的哲理是()(1)意识不能正确地反映物质(2)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反映不同(3)物质和意识是有区别的(4)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a ( 2)

5、 (3) (4) b (3) ( 4) c ( 3) d ( 4)1-5、bddcb 6、 “望梅止渴”说明了()(1)望梅确实能解渴( 2 )望梅可暂时起到止渴的作用(3)空想可以暂时安慰人,但终究不能代替现实(4)曹操的这种作法完全是唯心主义的a(1) ( 2) b ( 1) (2) (3) c (2) (3) d (2) (4)“画饼充饥”和“望梅止渴”都非常富有哲理。7、这两个成语都强调了()a物质的作用 b 意识的作用 c 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d 实践的重要性8、实际上, “画饼充饥” 并不能真正 “充饥”, “望梅” 也不能真正 “止渴” 。这是因为()a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b 物质

6、可以代替意识c 精神的东西并不重要d 物质和意识没有区别9、 “掩耳盗铃”的错误,在于违背这样的哲理()(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2)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3)意识能动作用要受物质决定作用制约(4)意识决定于物质a(1) ( 2) (3) (4)b( 1) (2) (3)c( 1) (3) (4)d(2) (3) (4)10、 “拔苗助长”的故事告诉我们()a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取得成功经验 b 发挥主观能动性往往失败c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d 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因而导致失败“拔苗助长”却事与愿违,“庖丁解牛”则事半功倍。据此回答6-10、cbacc 11、 “拔

7、苗助长”错误主要在于()a夸大了客观条件对主观能动性的制约作用 b 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 c 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规律的客观性d 强调了规律的客观性,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12、 “拔苗助长”的哲学寓意是()(1)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2)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3)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4)主观能动作用是从属的、派生的,总要受到规律的制约a(1) ( 2) (4) b(2) ( 3) (4) c(1) ( 2) (3)d (1) (2) (3) (4)13、 “庖丁解牛”之所以事半功倍,是因为他()a尊重规律,能在事物运

8、动中把握规律 b 具有创造性思维,认识了一切规律 c 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利用规律为人类谋福利d 热爱解牛工作, 有利可图调动了工作积极性14、这两个成语共同说明了()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巨大的反作用b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自觉地认识与利用创造规律c 实践决定认识 d 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15、 “智子疑邻”的主要错误在于()a对墙坏必被盗未能预见 b 不及时筑墙,造成其财产损失c凭主观经验办事 d 凭主观想象代替客观事实11-15、cdadd 16、 “智子疑邻”告诉我们()a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b 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

9、一标准 d 人们立足点不同对客观事物反映结果也不同17、 “审时度势”是说()a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b 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端正主观动机c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分析利用条件达到活动的最佳效果d 主观能动性发挥受一系列主观因素制约18、将上题中的观点运用于市场经济中,要取胜必须()a改造和利用规律 b 自觉遵循和运用规律c 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d 实行对外开放19、 “尽力而为”符合下列哲理()a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b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c客观规律制约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d 办事情要取得成功,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20、我们之所以要“尽力而为”是()(1)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的需要(2

10、)认识事物本质与规律的需要(3)运用规律和条件改造世界的需要(4)克服困难,取得胜利的需要 a (1) (2) (3)b( 1) (3) (4)c( 2) (3) (4)d( 1) (2) (4)16-20、dcbdc 21、 “削足适履”违背的哲理是()a物质决定意识b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c 意识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d意识是人脑的机能22、 “杞人忧天”错在()a否认世界的物质性 b 否认物质世界是运动的c 否认物质运动是有规律 d 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23、 “人定胜天”思想()a是正确的,人的力量是无穷的 b 是错误的,它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性c 是不科学的,它片面夸大了主观能动性,而否认了规

11、律的客观性d 是正确的,它承认人有主观能动性24、 “事在人为”的观点错在()a承认和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b 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c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决定作用 d 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25、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说明了()a必须善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b 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 c 人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消灭规律d 人的能动作用受客观条件制约 21-25 、accdd 26、 “锲而不舍”的哲学寓意是()a做事往往有两种相反的结果出现 b 主观能动性决定办事的实际效果c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必须有良好的精神状态d 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27、 “公说

12、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是()(1)不正确的,因为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是唯一的(2)正确的,因为在认识上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现象(3)由于人们的立场不同,对同一事物反映不同(4)由于人们的认识不同,在行为上应该各行其是a(1) ( 4)b(1) (3)c(2)d(1) (3) (4)28、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哲学寓意是()a物质决定意识 b 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c一个人的知识构成影响着认识客观事物作出的结论d 一切从实际出发29、 “欲速则不达”的哲学寓意是()a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b 要提高办事效率,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c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d 要取得事业

13、成功,必须按常规办事30、下列成语具有辩证法思想的是()(1)抱薪救火( 2)沧海桑田( 3)唇亡齿寒( 4)覆巢无完( 5)画饼充饥( 6)挥汗如雨a(4) ( 5)b(3) (4) ( 5)c(1) (6)d(2) (3) (4)26-30、 cbcad 31、下列具有辩证法思想的是()(1)动中有静,静中有动(2)是亦彼也,彼亦是也(3)对症下药,量体裁衣(4)因时制宜,因地制宜a(1)(2)(3) b(1)(2)(3)(4) c(1)(3)(4) d(2)(3)(4) 32下列成语中属于形而上学的有( ) (1)滴水穿石 (2) 物极必反 (3) 刻舟求剑 (4) 断章取义(5)墨守成

14、规 (6) 浅尝辄止 (7) 统筹兼顾 (8) 固步自封a(1)(2)(6)(7) b(3)(4)(5)(6)(8) c(1)(3)(4)(5)(6) d(3)(4)(5)(6)(7) 33、 “刻舟求剑”中的楚国人()(1)承认物质,否认运动(2)承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3)承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4)否认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5)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6)属于形而上学唯物论的观点a(1) ( 3) (4) (6)b( 1) (4) (6)c( 3) (4) (6)d(1) (4) (5)34、 “刻舟求剑”之所以落空,是因为那个楚国人()(1)否认了物质的存在(2)背离了物质的运动规律(3 离开

15、了物质空谈运动( 4)静止地看问题a(1) ( 3)b(2) (4)c(1) (4)d(2) (3)35、 “涸泽而渔”的做法从哲学上看()(1)忽视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2)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性(3)无视事物之间联系的客观性(4)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没有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关系a(1) ( 2) (3) b(2) ( 3) (4) c(1) ( 2)d(3) (4)31-35、cbbbd 36、 “趋利避害” 、 “扬长避短”包含的哲理是()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c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d 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37、 “舍足保车”体现辩证法原理是

16、()a一切从实际出发 b 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要按规律办事c整体与局部相互依赖,整体高于局部 d 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38、 “未雨绸缪”这一做法包含的哲理是()a原因和结果的关系b 整体和局部的关系c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 量变和质变关系39、 “坐井观天”之所以作贬义用,是因为它()a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b 割裂整体与局部关系c 违背了规律的客观性d陷入唯心主义40、 “万事如意”从哲学上看违背了()哲理a世界的物质性 b 矛盾的普遍性 c 矛盾特殊性 d 运到的绝对性36-40、acabb 41、 “好事多磨”包含的哲理是()a量变达到一定程度, 必然会引起质变b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c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d 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42、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说明()(1)客观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2)无论办什么事都要瞻前顾后,通盘考虑(3)要时时注意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4)考虑问题切忌思维的直线性、单一性a(1)(2)(3) b(1)(2)(3)(4) c(1)(2) d(2)(3) 43、 “怨天尤人”错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