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密卷1)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090074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74.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密卷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历史(密卷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历史(密卷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历史(密卷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历史(密卷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历史(密卷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密卷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历史试卷第1 页,共 5 页 历史( 密卷 1).docx 学校 :_ 姓名: _班级: _考号: _ 一、单选题 (本大题共30 小题,共30.0 分) 1. 梁启超曾说: “ 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 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 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 下列最能引起文中“ 汉朝革命 ” 的举 措是() A. 实行内外朝制度 B. 实行察举 制 C. 分封同姓王 D. 推行刺史制 度 2. 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要求六部向内阁报告工作,监察官受内阁节制。从明太祖确立 的政治传统来看,

2、这一做法( ) A. 整 顿 了 吏 治 , 维 护 纲 纪 B. 削 弱 了 官 员 权 力 , 加 强 皇 权 C. 提高了行政效率, 加强皇权 D. 窃取皇 权,侵犯六部权 3. 史学家张荫麟先生(19051943)在中国史纲(上古篇)中写到: “ 武王所肇创 周公所奠定的 封建帝国 ,维持了约莫七百年” 。与这里的 “ 封建帝国 ” 直接相关的政治制 度是() A. 父系家长制 B. 皇帝 制 度 C. 分封 制 D. 禅让制 4. 据说明太祖曾经写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 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 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 为解决上述问题,明太祖() A. 设 置

3、殿 阁 大 学 士 以 备 顾 问 B. 选 拔 翰 林 院 官 员 入 值 文 渊 阁 C. 授予内阁大学士以票拟权 D. 设六 部分理全国政务 5. “ 阵阵铁蹄踏碎了宋朝君臣苟且求寸的美梦,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 立的统一大帝国。” 文中的 “ 少数民族 ” 是 () A. 党项 B. 女 真 C. 契 丹 D. 蒙古 6. 元朝时期,对西藏地区实行有效管辖的机构是() A. 澎湖巡检司 B. 宣政 院 C. 中书 省 D. 枢密院 7. 秦代有一砖文写道“ 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 。其中 “ 海内皆臣 ” 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 A. 交 通 发 达 ,

4、 水 陆 并 用 B. 疆 土 辽 阔 , 臣 民 众 多 C. 国家一统,皇帝集权 D. 法律 严苛,覆盖全国 8. 宋代的军政要务和人事任免,君主常以“ 内降 ” 、“ 内批 ” 、“ 中旨 ” 、 “ 御笔 ” 等形式直接 处理, “ 除授不归中书” 。这种现象反映出当时() 高中历史试卷第2 页,共 5 页 A. 中枢体系中的相权被大大削弱 B. 政治生活具有重文轻武的 倾向 C. 中央决策层已经初具内阁制雏形 D. 中 央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9. 坐落在北京天安门东侧的今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曾经是明清两代皇帝供奉和祭 祀祖先的地方,这种对列祖列宗的膜拜,源于我国古代的() A. 分

5、封制 B. 宗法 制 C. 皇帝制度 D. 王 位世袭制 10. 自秦汉至明清,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 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 ) A. 中 枢 权 力 体 系 日 趋 完 备 B. 中 央 对 地 方 控 制 的 加 强 C. 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 经济发展 区域化程度提高 11. “造成了一个弥漫着书香的世界,使中华民族成为世界上最具书卷气的民族,甚 至目不识丁者也知 敬惜字纸 ,普遍有一种对于文字、文献的崇拜。” 这一现象出现的原 因是 ( ) A. 科举制度的推行 B. 活字印刷术的发 明 C. 商品经济的发展 D. 西学东渐的影响 12

6、. 元代划分行政区体现了“ 犬牙交错 ” 的原则,将环境差异大的地区拼成一个又一个的 行省。如设置湖广行省,洞庭湖横亘其间,且又跨岭南,直到今广西。元政府这样做的 目的是() A. 防 止 地 方 割 据 势 力 的 出 现 B. 加 强 专 制 皇 权 C. 促进地方经济文化发展 D. 扩大统 治区域 13. 名字能反映一个时代,可以窥探人们心中寄予的某种期望或恪守的某种观念。从 宋 书 中的刘敬先、 殷孝祖, 到新唐书 中的张茂宗、 延宗, 再到明史 和清史稿 中的汤显祖、严世藩,史念祖、杨光先,它体现了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的下列哪种观念 () A. 等级观念 B. 宗法观 念 C. 法治观

7、 念 D. 辈份观念 14. 以下有关选拔官员的方式与主要依据搭配正确的是() 夏商周三代:世袭秦:军功授爵制汉代: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 宋:科举制 A. 血缘 功绩 考试成绩 品行才学 门第声望 B. 功绩 血缘 考试成绩 品行才学 门第声望 C. 血缘 功绩 门第声望 品行 才学 考试成绩 D. 血缘 功绩 品行才学 门第声望 考试成绩 15. 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说:“ (中国政制)达臻 文明 一途,实因归功于西周的 创制 ,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 共主 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 与秦 以后一统的君主 独制 格局泾渭分明。” 以下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 “

8、 西周的创制”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B.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 “贵 族 色 彩 C. “共 主 ”指 西 周 实 现 了 权 力 的 高 度 集 中 D. “ 地方分权体制” 从长远看不利于国家统治 16. 北宋某一官职的职能是“ 凡兵民、钱谷 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 (签字署名)施行” ,“ 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剌举(检举揭发)以闻” 。该官职 高中历史试卷第3 页,共 5 页 是 ( ) A. 转运使 B. 三司 使 C. 通 判 D. 参知政事 17. 据两汉书 ?地理志载: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 年)平定江南地,在今嘉兴市 南湖区置长水县,属会稽郡。下列各项中

9、,说法正确的是() A. 郡守的职位由中央任命,可以世袭 B. 郡守是会稽郡最高的 行政长官 C. 会稽郡有权任免辖区内的县 令 D. 长水县是会稽郡郡守的封地 18. 从西周 “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到战国时期 “ 废井田,开阡陌” ,直接反映了() A. 分封制崩溃 B. 社会性质变化 C. 王 权加强 D. 土地所有制变化 19. 秦人民歌: “ 七月流火,过我山陵。女儿耕织,男儿做兵。有功无赏,有田无耕。 有荒无救 ,有年无成。悠悠上苍,忘我苍生。” 这首民歌可以反映中国古代() A. 小农经济男耕女织的特点 B. 小农经济的脆弱 性 C. 小农经济的稳定 性 D. 小农经济的落后性

10、 20. “ 御麦出于西番, 旧命番麦, 以其曾经进御, 故名御麦 其须如红绒, 其粒如芡实, 大而莹白,花开于顶,实结于节,真异谷也。” (明 田艺蘅留青日札 )你认为材料中 的 “ 异谷 ” 是指() A. 玉米 B. 烟 草 C. 马铃薯 D. 小 麦 21. 岳飞冤死风波亭以后20 年,朝廷派人到江西九江调查岳飞家产,拿到一份财产清 单,清单上说,岳飞在九江的时候陆续买下旱田“ 十一顷九十六亩三角” ,水田 “ 七顷八 十八亩一角 ” ,以及房屋 “ 四百九十八间” 。 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 A. 土 地 兼 并 的 盛 行 B. 岳 飞 原 来 是 豪 强 地 主 C. 国家授田制

11、的推行 D. 土地 私有制的存在 22. 马克思指出: “ 小农人数众多 他们的生产方式不是使他们互相交往,而是使他们 互相隔离,他们不能自己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 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是不受限制的政府权力。” 根据上述材料可 以得出的结论是() A. 马克思反对皇权主义 B. 儒家学说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理论基 础 C. 小农人数众多却互不来往 D. 小农经济是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 23. 历史学者王家范曾评论说:“ 它对市场经济的破坏作用是双重的,即把皇室官僚乃 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同时也使民生日用商品 带有浓厚的政治财政色彩,成为一种假性商品经济。” 这里的 “ 它” 指的是() A. 家庭手工业 B. 民营手工业 C. 官营手 工业 D. 田庄手工业 24. 新唐书 载(太宗) 谓房玄龄曰: “工商杂流, 假使技出等夷 (等夷意指同行) , 正当厚给以财, 不可假以官, 与贤者比肩立、 同坐食也。 ” 这反映唐太宗的主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