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泰安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 备考讲座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083020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PPT 页数:106 大小:8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泰安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 备考讲座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山东泰安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 备考讲座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山东泰安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 备考讲座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山东泰安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 备考讲座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山东泰安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 备考讲座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泰安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 备考讲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泰安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 备考讲座(10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泰安事业单位 公共基础知识 备考讲座,主讲:孙雨林,近年考情考务分析,1,考试重点内容简析,2,备考策略,3,目 录,第一部分近年考情考务分析,公共基础知识的考试内容: 政治、经济、法律、管理、公文、人文、科技等,山东2012年考情,山东泰安2012年考情,第二部分考试重点内容解析,第一模块 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 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时政,哲学概论,1,唯物论,2,辩证法,3,认识论,4,历史唯物主义,5,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哲学的基本概念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三)哲学的基本派别,一、哲学概论,(一)哲学的基本概念,世

2、界观 方法论 哲学,(二)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与意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何为第一性、何为第二性(本体论)唯物主义(者)、唯心主义(者) 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认识论)可知论(者)、不可知论(者),济宁-2011-28.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 C.物质能否正确地反映意识 D.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三)哲学的基本派别(党性),哲学的基本派别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唯物主义三个基本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发唯物主义、古典唯物主义) 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唯心主义的

3、两种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从“人”自身的感觉、感知、观念出发把人作为衡量世界的标准(人、我、心)(感觉、感知、理性、意志、观念)唯我论,主观唯心主义 万物皆备于我(孟子) 万物与我为一(庄子) “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泰格拉(古希腊)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陆九渊) 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王阳明) “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贝克莱(英国) “物是感觉的复合” 马赫(奥地奥地利) “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康德(德国),例、我国明代哲学家王守仁认为“心外无物”, 月亮、太阳以及世界上的万物都存在于人心之中,都是心之意念的产物。这是_的思想。( )

4、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机械唯物主义 D.庸俗唯物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把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个人的精神变为独立自存的客观存在,并把它作为世界本原和万物创造者 道、理、天、理念、上帝、绝对精神、绝对观念,客观唯心主义 道是天地之根,万物之母(老子)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 万物皆为一理,有理则有气,天着,理也(程颐) 有是理,后生是气,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理在物先,理在事先(朱熹) 现实世界 是理念世界的影子(柏拉图) 绝对观念是万事万物的本源(黑格尔),例、 19世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绝对观念”先于自然界和人类得社会而存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绝对观

5、念外化或异化的结果,黑格尔的观点属于( )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两个核心 物质、意识 两大规律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二、唯物论,两个核心(一)物质,物质的概念 物质的特征 物质的存在方式(运动观、时空观),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一)物质的概念,(二)物质的特征,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三)物质的存在方式,运动观:运动和静止 时空观:时间和空间,例、“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着名诗句所蕴含的哲理是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

6、 C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 D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两个核心(二)意识,意识的起源 意识的本质,意识的起源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两大规律,两大规律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物质决定意识,即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两大规律(一)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两大规律(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是统一的,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无限多样的统一,两个核心: 联系、发展(总特征) 三大规律: 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对立统一规律(实质与核心) 四对范畴: 现

7、象与本质、必然与偶然、原因与结果、可能与现实,三、辩证法,两个核心(一)联系,联系的概念 联系的特征,两个核心(二)发展,发展的概念 发展的特征 发展的实质,质、量、度 量变与质变 质量互变规律,三个规律(一)质量互变规律,航空界有个关于飞行安全的“海恩法则”:第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及1000起事故隐患。“海恩法则” 启示我们( )。A. 规律是客观的,我们要善于发现和利用规律B.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C. 矛盾是普遍的、客观的D. 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三个规律(二)否定之否定规律,肯定与否定 肯定与否定的关系 否定之否定规律 辩证的

8、否定观,矛盾的概念 矛盾的基本属性 矛盾的特征 矛盾的类型,三个规律(三)对立统一规律,矛盾的概念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既对立又同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矛盾的基本属性 1、矛盾的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2、矛盾的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特征 普遍性(共性) 特殊性(个性)矛盾的性质、地位、及解决形式各有其特点,矛盾的类型 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 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辩证关系原理,【例题】“人不修不直,人不教不才”,“遇良医得生,遇庸医致死”,这说明( )。A. 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

9、B. 外因是事物变化的依据C. 外因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改变事物发展的进程 D. 外因不一定通过内因起作用,现象与本质 必然与偶然 原因与结果 可能与现实,基本范畴,三个核心:实践、认识、真理 两大规律:认识发展规律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规律,四、认识论,核心(一)实践(基础),实践的定义: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的基本特点 1、客观物质性 2、直接现实性 3、主观能动性 4、社会历史性,实践的基本形式 生产实践 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科学实验和文化生产实践,认识的定义: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主体:个人主体、群体主体、社会主体 客体: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

10、 进入主体认识和实践范围的一切客观事物,核心(二)认识,核心(三)真理,真理的定义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真理的特征 1、客观性 2、绝对性 3、相对性,两大规律(一)认识发展规律,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到实践第一次飞跃: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1、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借助于感官所获得的关于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认识。 2、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借助于抽象思维所获得的关于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的认识。,第二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认识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有限性、反复性、无限性,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具有决定作

11、用1、实践是产生认识的需要,是认识的源泉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两大规律(二)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二、认识对实践也有巨大的反作用 1、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会促进实践 2、错误的理论指导实践会阻碍或破坏实践,五、历史观,两个核心:社会存在、社会意识 两大规律: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群众史观,毛泽东思想概述,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改造理论,3,社会主义建设理论,4,毛泽东思想或活的灵魂,5,第二章 毛泽东思想,第一节 概述,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历史进程 1、萌芽时期(19211927)

12、从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到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 2、形成时期(19271935)土地革命战争的前期 3、成熟时期(19351945)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 4、继续发展(19451976)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科学含义 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2、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和经验总结 3、毛泽东思想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科学概括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

13、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对象、目的、动力、领导者、性质、前途,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总纲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政治纲领,即是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政体民主集中制 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经验和主要纲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1947年,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三大经济纲领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它具有双重性质 保护民族工商业,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四、新

14、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经验,(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第三节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一、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思想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三、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四、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与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确立,第四节 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二、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第五节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1、实事求是(根本的思想路线) 2、群众路线(根本的工作路线) 3、独立自主,济宁-2011-92.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 )。 A.武装斗争

15、 B.实事求是 C.群众路线 D.独立自主,概论,1,专题,2,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内容,概述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专题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外交、党建,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一、概述,时代背景 历史进程 主要内容,一、邓小平理论,时代背景 科学内涵 基本要求 历史地位,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代背景 科学内涵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三、科学发展观,专题,政治 经济 文化 社会 党建 外交,政府文件,1,重大时事,2,第四章 时政,第二模块 经济,微观经济 宏

16、观经济,微观经济,商品与货币 市场主体和市场机制,宏观经济,宏观经济调控经济、法律、行政 宏观经济学常用名词GDP、GNP、CPI、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济宁-2011-6.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区向灾区捐献的帐篷、衣物等物资( )。 A.不是商品,因为他们不是劳动产品 B.是商品,因为他们具有使用价值 C.不是商品,因为他们没有用于交换 D.是商品,因为他们满足了灾民的需要 【答案】C,山东聊城-2012-32.政府把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需要实行( ) A.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 B.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C.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D.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