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方案设计一案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081982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PDF 页数:28 大小:177.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保方案设计一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水保方案设计一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水保方案设计一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水保方案设计一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水保方案设计一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保方案设计一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保方案设计一案例(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鲁水保资证乙字第019 号莱芜市工业用户天然气利用工程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建设单位:莱芜金鸿管道天然气有限公司编制单位:山东农业大学证书编号:【鲁】水保资证乙字第019 号编制时间:2010 年 11 月批准:核定:审查:校核:方案编制负责人:主要编制人员:3 项目概况3.1 项目名称、性质及位置项目名称:莱芜市工业用户天然气利用工程。工程性质:新建。项目位置:莱芜市工业用户天然气利用工程项目位于莱城工业区上水河村西南,莱明路以东。门站区位于口镇太平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73639,北纬361956。项目供气对象为莱芜工业用户的九羊集团、泰山钢铁集团及方下、 杨庄、牛泉、高庄等有关乡镇的用

2、户。 莱芜市工业用户天然气利用工程项目地理位置见图 LGTS-1。本工程建设年限为1a(2011年) 。3.2项目范围与特性莱芜市工业用户天然气利用工程设计生产能力:年供气量为2782510m3/a ,年平均日供气量 162.7 m3/h,高峰小时供气量 32489 m3/h 。其中九羊钢铁集团次高压管道长约 9km,年输气量为 3.0 108 m3;泰钢集团次高压管道长约12.6km,年输气量为 2.0 108 m3。本项工程共征占土地9.88hm2,各组成部分包括门站区0.74hm2、次高压管线区 8.9hm2、调压站区 0.24hm2。工程征占地情况详见表3-1。表 3-1 莱芜市工业用

3、户天然气利用工程征占地表区域占地类型面积( hm2)地貌状况门站区农地0.74 覆盖度 45%,坡度 3 -5管线区农地、林地8.9 覆盖度 50%,坡度 3 -8调压站区农地0.24 覆盖度 45%,坡度 3 -5合计9.88 3.3工程规模及投资本项工程共征占土地9.88hm2,各组成部分包括门站区0.74hm2、次高压管线区 8.9hm2、调压站区 0.24hm2。工程总投资 13453.64万元,工程投资规模见表3-2。表 3-2 莱芜市工业用户天然气利用工程投资规模表序号工程项目投资额(万元)备注1 口镇门站3053.81 2 次高压管道2549.413 九羊调压站2294 泰钢调压

4、站229 5 其它工程项目费用7102.47包括环保投资200 万元7 流动资金289.958 总计13453.64 3.4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本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3-3。表 3-3 莱芜市工业用户天然气利用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一供气规模1 年供气量104m3/a 27825 2 年平均日供气量104m3/d 162.7 3 高峰小时供气量m3/h 32489 二主要工程量1 门站座1 2 高压管道km 10.2 3 中压干管km 18.24 4 中压支管km 35.39 5 中压干管阀门座28 6 专用调压站(箱)座30 三场站及线路征地地面积亩4.6 四劳动定员人

5、68 五工程投资及经济分析1 工程总投资万元13453.64 2 投资回收期(税后)年9.09 3 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 12.05 六天然气生产成本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 单位供气量总成本元 /m32.45 2 单位供气量经营成本元 /m32.40 4 项目区概况4.1自然条件4.1.1 地形地貌工业用户地貌以山区丘陵为主,面积占 80%以上,耕地面积 13 万亩。工业用户地质构造受鲁中纬向构造及鲁西旋卷构造的控制,构造形迹以断裂为主, 褶皱次之。地形以南缓北陡的半圆形盆地,北东南三面山岭环绕。工业用户境内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的地下矿藏20 多种,主要有煤、铁、铜、金、硅、石灰石、白

6、云石、木鱼石、花岗石等,特别是煤、铁储量大、品位高、易开采,是山东省重要的钢铁、能源基地,素有“ 钢城煤都 ” 之称。境有中、小型水库 37 座、塘坝 197 座,年均水资源总量1.2 亿立方米,水源充足。4.1.2气候工业用户属温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 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少雨,冬季寒冷干燥。雨水充沛,降雨期主要集中在79 月份。东、南两面多山,汶水穿区而过。无霜期年达286 天,年平均气温 1618 ,适宜多种农作物的生长,是名符其实的膏腴之地。4.1.3植被土壤项目区地表植被原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自然植被率很小,且具有明显的次生性质,除个别山地丘陵和沟谷中可见零

7、星次生落叶、阔叶杂林外,主要是抗旱耐瘠的针叶树种。大面积的是人工植被,以杨树为主,有部分果树经济林。4.2 社会经济条件建设项目所在莱城区总面积1426.88km2。辖 13 个乡镇(街道),719 个行政村(居委会)。2008 年年底全区总人口 83.69 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8.8 万人。人口出生率 8.21,自然增长率 1.7。2008 年实现生产总值259.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2%。其中,第一产业产值23.5 亿元,增长 3.0%;第二产业产值 147.8亿元,增长 13.5%;第三产业产值 88.3 亿元,增长 15.1%。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9.6亿元,增

8、长 25.0%。按新的财政体制,实现财政总收入 23.2 亿元,增长 34.2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16 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1.1%。全区规模以上企业万元生产总值、增加值能耗同比分别下降5.1%和 8%。全区耕地面积 50000 hm2,农业人口人均 0.08hm2,农民人均收 6624 元。农业以粮食、蔬菜、养殖等为主,同时也为城市提供大量劳动力。工矿企业主要有冶金、电力、机械制造、建筑、采矿等。采矿主要有铁、石灰岩、白云岩、河沙等。民营经济发展势头迅猛。 民营经济发展成为强区富民兴财政的重要途径,狠抓项目规模化、 产业特色化、 环境宽松化三个重点, 实现了民营经济质和量的提高。2

9、003年,全区个体工商户达到4517户、私营企业 869 户,民营经济实现销售收入 33.6亿元,上缴税金4500万元。该工程供气范围内的工业用户主要有九羊钢铁集团、泰山钢铁集团及方下、杨庄、牛泉、高庄等有关乡镇的工业用户。4.3 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4.3.1 水土流失现状从工程建设现场勘察结果看, 工程建设所占区域植被条件一般,平均植被覆盖度为 45%,坡度 3-8 。水土流失强度级别属中度, 年土壤侵蚀模数 500t/km2 a。本项工程的实施会严重扰动地表、破坏植被, 并产生大量的弃土弃渣, 如果不采取治理,将加剧项目区内的水土流失强度,造成严重危害。 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布水土流失

10、重点防治区的通告的划分,区域总体上属于中、 强度侵蚀区,在山东省水土流失三区划分中,属于重点治理区。 根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 (SL190-96) ,确定该区域土壤容许侵蚀量为200t/(km2 a) 。4.3.2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水土保持现状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颁布后,山东省人民政府出台了 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项目区所在的莱芜市也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性文件。 各级党委和政府先后成立了生态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优惠政策。 从法律法规、政策和组织机构上保障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顺利进行。近年来,在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大环境的影响下,莱芜市政府非常重视小

11、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 尤其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各地充分利用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和地方财政经费,并通过投资机制的改革创新, 调动社会投入,因地制宜,重点突破, 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先后启动了国家财政部小流域治理工程、水利部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等治理项目。同时, 2003 年在全国启动的生态修复试点工程,莱城区被列为实施的试点县,各地从加强宣传提高意识、 加强管理出台办法、 搞好配套落实措施等方面入手,全面部署,积极探索,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除此以外,已有大中型水库、拦河坝等水利工程, 这些水土保持设施起到了很好的拦蓄降水、调节径流、 防洪抗旱的作用, 极大的促

12、进了项目区林果业的发展,对加速当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5 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5.1 主体工程比选方案的分析与评价本工程为一次性投资建设性生产项目,未设工程比选方案。 主体工程建设开采设计中已经具有一定得线性工程安全防范措施,同时,建设对环境、 大气、土壤和水资源造成的污染问题在环境评价报告中有了详细设计和说明。通过对项目区实地勘察与调研, 发现项目区缺少门站区、 调压站区和管线区的水土保持措施设计,若不进行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设计,将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因此,本方案所有水土保持措施均为新增措施,旨在尽量减少工程建设中可能造成的新的水土流失。5.2 工程占地的分析与评价

13、本项工程共征占土地9.88hm2,占地类型为农地和林地,占地性质为永久性占地,各组成部分包括门站区0.74hm2、调压站区 0.24 hm2、管线区 8.90 hm2。根据现场勘察, 并结合莱芜市小区多年降雨产流产沙观测数据,确定该项目区开采前土壤侵蚀模数为500t/ (km2 a) ;项目生产期土壤侵蚀模数为2500t/ (km2 a) 。若不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将带来严重的水土流失。5.3 工程建设与生产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分析工程建设过程中对水土保持设施的损坏主要表现在工程实施时对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原生地表的破坏。 建设过程中使原生地表的水土保持功能降低,主要表现在工程开采施工对地表的开

14、挖,并产生大量的松散土石方, 地表植被和土壤母质被破坏, 表土层松动, 易风化岩石裸露, 在水力和风力的交融作用下易形成水土流失。5.4 结论性意见通过实地调查以及查阅与本项目相关的资料和技术文件,该项目主体工程的选址、总体布局、施工工艺、 天然气建设项目选址以及占地类型等均符合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的限制性规定, 无绝对限制性行为发生, 该项目的主体工程设计可以予以肯定。6 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6.1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按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界定的有关规定,根据“谁开发谁保护, 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 的原则

15、,确定莱芜金鸿管道天然气有限公司为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单位,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包括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6.1.1 项目建设区根据本工程的总体布局, 项目建设区包括门站区、 储存场区、 作业道路区和生产生活区,扰动面积9.88hm2。防治责任范围详见表6-1。表 6-1 莱芜市工业用户天然气利用工程项目防治责任范围表区域占地类型面积( hm2)占地性质门站区农地0.74 永久调压站区农地0.24 永久管线区农地、林地8.90 永久合计9.88 6.1.2直接影响区直接影响区指因项目生产建设活动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及危害的项目建设区以外的其他区域。根据项目建设区地形地貌条件,考虑到石质开挖人工

16、边坡可能影响的范围,结合开发建设项目方案编制的相关规定,初步确定本项目工程直接影响区包括门站区、调压站区外延5m、管线区外延2m,合计面积为 19.96hm2。6.2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6.2.1水土流失防治分区的目的水土流失防治分区是根据开发建设项目造成水土流失类型与强度,结合原地貌类型、施工区划分的, 分区是合理布设防治措施和进行典型设计并推算工程量的基础条件, 分区的目的是使各项治理措施设计更具有针对性。根据野外调查的结果,依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内各分项工程布局、主体工程建设时序、 施工工艺、建设项目区各部分地貌类型、 造成水土流失的特点以及治理难度的不同进行分区。本方案设计水土流失防治分区依次遵循以下原则:(1)“ 整体性、全局性、控制性” 原则,水土流失防治分区要结合整个项目建设,着眼于全局,使划分的防治分区有利于综合防治措施的布设和监测、监督、水 土 流 失 预 测 范 围0.74hm2门站区调压站区0.24hm2管线区8.90hm2管理;(2)“ 差异性 ” 原则,即按照项目占地类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