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九年级政 治全册第四单元我们的未来不是梦第12课美好人生我选择第二框人生追求无止境教案鲁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080791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九年级政 治全册第四单元我们的未来不是梦第12课美好人生我选择第二框人生追求无止境教案鲁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届九年级政 治全册第四单元我们的未来不是梦第12课美好人生我选择第二框人生追求无止境教案鲁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届九年级政 治全册第四单元我们的未来不是梦第12课美好人生我选择第二框人生追求无止境教案鲁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8届九年级政 治全册第四单元我们的未来不是梦第12课美好人生我选择第二框人生追求无止境教案鲁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8届九年级政 治全册第四单元我们的未来不是梦第12课美好人生我选择第二框人生追求无止境教案鲁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九年级政 治全册第四单元我们的未来不是梦第12课美好人生我选择第二框人生追求无止境教案鲁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九年级政 治全册第四单元我们的未来不是梦第12课美好人生我选择第二框人生追求无止境教案鲁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人生追求无止境人生追求无止境备课班级九年级上课时间执教人课题: 第四单元 第 12 课 人生追求无止境课时1教学设计课 标要 求知道应该从日常的点滴做起实现人生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教材及学情分 析山东人民出版社鲁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第四单元十二课第二框题人生追求无止境,是初三思想政治课的最后一节内容。 本课时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国家的人才标准,知道成才的途径,鼓励和引导学生通过不懈追求实现人生价值。 “不懈追求,实现人生意义”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正经历着深刻的社会变革,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主义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市场经济秩序尚不完善。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各种

2、观念的多元化,使尚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面临各种不良思想的影响。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问题,有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在这些不正确的思想影响下,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使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非常必要的。课时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念,明确成才的关键在于自己的勤奋努力和不懈追求,报效祖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2、能力:增强对人生的认识,提高学生实现自己人生意义的能力。3、知识:知道人生的含义及特点,理解人生的重要性,掌握实现人生的意义,不懈追求的三方面及具体方法。重点让学生在升学或择业之际明确自己究竟想要的是怎样的人生,怎样的价值追求?

3、怎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人生追求? 难点对人才的认识?提炼课题1、怎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人生追求?2教法学法指导情境创设、阅读讨论、自主探究以及讲读等方法。通过小组交流法、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等方法。创设教学情境,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启发、帮助学生学习; 教具准备制作课件。布置预习、准备书本问题材料的交流等。教学过程提要环节学生要解决的问题或完成的任务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设置情境导入新课。(一):歌曲欣赏 导入新课播放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教师启发学生:那么谁能谈一谈歌手是想通过这首歌告诉我们什么?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要想让梦想成真,必须经过艰辛的努力,付出辛勤的汗水,在这条路上,人生追求永

4、无止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教学过程1、(二):立志成才担重任活动 1:发现人才,了解人才:教师播放视频人物一:许振超当代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 “振超效率”的创造者。人物二:李登海农民科学家,中国玉米第一人。教师引领:1) 、许振超和李登海是不是人才?学生进行回答,引出人才的定义:具有一等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人,都是社会所尊重的人才。2) 、是否只有科学家、企业家等成功人士才是人才? 有一技之长的工人、农民是否人才?学生回答:有一技之长的工人、农民也是人才,如:许振超、李登海等。引出:人才是多层次的、多规格的、各行各业、各个层次中都有人才。活

5、动 2:了解职业类型,树立择业目标:常规型办公室工作如会计、秘书、统计、保管、理发师、邮递员等现实型熟练的手工行业和技术工作如电工、木工、机械工、司机、修理工等企业型劝说、指派他人从事某项活动的工作如厂长、经理、主持人、推销员、制片人等社会型为人办事的工作如医生、教师、护士、导游、律师、服务员、公安人员等艺术型艺术创作工作如诗人、演员、作家、画家、商品设计、记者、摄影家等研究型科学研究和实验工作如各类专家、设计师等教师总结:如果多年以后,你成为一位科学家、企业家、律师,那么恭喜你!希望你在自己的岗位上能干出一番业绩;如果你成为一名工人、农民、或是一名服务人员,不要气馁,即使你做不了科学家、文学

6、家、企业家,只要有一技之长也同样可以成才,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活动 3:学习人才,努力成才猜一猜:她,体坛人士,个子不高,但对手人人俱她,她曾创下 8 连贯的世界冠军纪录,被称为“体坛女强人” ,她是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最欣赏的运动员。学生答是邓亚萍。教师出示邓亚萍的图片及事例通过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点拨, 。设置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各抒己见,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和评价能力。4教学过程1、怎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人生追求?邓亚萍 5 岁随父亲打球,1988 年进入国家队,先后获得14 次世界冠军,在乒坛世界排名连续 8 年保持第一,并获得4 枚奥运会金牌,共夺得国内外大赛 13

7、0 多枚金牌,这足可称为奇迹!“爱国,从一板一球做起” ,邓亚萍用自己的行动表达了对祖国母亲的感情。教师引领:从邓亚萍身上我们能学到那些品质?青少年应怎样成才?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应努力做到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艰苦奋斗的统一,是我们成才的有效方式和途径。(三) 、不懈追求 实现价值活动 1:人才在线材料一:张立勇清华“馒头神”材料二:战嘉瑾创造“中国芯”材料三:王顺友“感动中国”人物教师提出问题:根据材料回答他们一直执着追求着的分别是什么?学生讨论后进行回答,教师点评并总结:人

8、的一生有无数追求,但有价值的追求主要表现在学习、创造、奉献三个方面,有了这三个方面的追求,才能实现人生的意义。我今后的人生追求是: 1、学习上:我准备 2、创造上:我准备 3、奉献上:我准备 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书写内容,然后交流,教师点评。(四)课堂练习:参照你最佩服的一位人才事迹,谈谈你身上的优、缺点,并制定该正计划,在同学中进行交流。1、 “你不风险,我不奉献,谁来风险?你也索取?向谁索取?”全国劳模徐虎的这段话告诉我们,实现有价值的追求,为社会创造财富,实现人生意义就必须 ( )A、不断学习文化知识 B、创造最多的物质财富 C、为他人、集体和国家作出奉献 D、索取最多的利益2、下列

9、关于人才的观点正确的有 :( )A、只有科学家、伟人、名人才是人才 B、人才是多层多规格的、各行各业、各个层次中都有人才 C、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是创新能力的高低 D、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所以每个人都是人才3、实现人生意义,必须不懈地追求,人的一生有无数次追求,但有价值的人生追求主要表现在 ( )A、当一个万人瞩目的电影明星 B、学习、创造、奉献 C、能为自己喝叫爱人积累很多的财富 D、能够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考上理想的大学 4、学习是进步的根基,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更加需要学习。我们要具备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本领,就要()重视学习自然科学知识重视学习社会科学知识重视学习现代科学

10、技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 A、 B、 C、 D、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教师适时的引导到我们的课本知识上来。活学活用,让学生从不同的层面去分析,最大限度的锻炼学生的分析理解力。巩固学习成果。5小结人生追求无止境,让我们潇洒的挥手于昨天告别,带着美好的憧憬回忆和对未来的憧憬,走出初中校园,走向充满希望的明天。在不懈追求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板书设计二、人生追求无止境 1、立志成才担重任 (1)原因:(2)人才标准:(3) 措施: 2、不懈追求,实现人生意义(1)有意义的人生是: 学习、创造、奉献(2)怎样做?作业设计1、完成绩优学案上 73 页选择题必做

11、题。6教学反思本节课让学生围绕“什么是现代化所需要的人才”展开讨论。下面是学生的发言:“挣很多钱就能成为人才” 、 “做官就能实现自已的人生价值” 、 “将来我想当一个大企业的经理” 。我问了一句:郭明义是人才吗?徐本禹是人才吗?刘翔是人才吗?很明显“是” 。那他们都富有吗?都做官吗? “不是” 。可以看出来,有些学生的拜金主义非常严重。 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使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既是比较困难的,更是非常必要的。郭明义是人才,他并不富有,但他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受到了社会的尊重。徐本禹不富有,也没有什么权力,但他在奉献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社会尊重他。 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人才的标准,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念,明确成才的关键在于自己的勤奋努力和不懈追求,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报效祖国,鼓励和引导学生通过不懈追求,实现人生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