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诗歌至九下单元赏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080629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60.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诗歌至九下单元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三诗歌至九下单元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三诗歌至九下单元赏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初三诗歌至九下单元赏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初三诗歌至九下单元赏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诗歌至九下单元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诗歌至九下单元赏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2013 年元月九年级期末测试复习(liu2lan) 1.关雎 关雎 写一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写求之不得的焦虑和因此而产生的幻觉,诗 的第一章(第一节),先用起兴开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接着就进入了正题,提出文 静美丽的姑娘才是小伙子的理想配偶第二章(第二、三节),写小伙子追求心上人而未得的忧思还是以“兴”写起,长短不齐的荇菜,就应当想尽办法在船的左右两边采择,“窈窕淑 女”,就应当醒着梦着都念念不忘、执着追求追求不到,小伙子非常忧虑,日夜思念她,辗转反侧, 难以入眠把一个深受相思之苦折磨而不能自已的人,写得非常传神第三章(第四节 和第五节),写小伙子因苦恼而成梦,在幻想中得到了

2、心上人,亲近她,爱慕她,为她弹琴鼓瑟,敲钟打鼓,取悦于她,欢喜之情溢于言表。 【鉴赏】 1. 结合你平常所学,谈谈你对文中“君子”“淑女”的理解。 品行端正有修养的人美丽善良纯洁的女子 2. 诗中被后人常引用的名句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 赏析“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开篇起兴那在水中的陆地上“关关” 鸣叫的水鸟, 情谊深挚, 互相唱和的样子, 与君子淑女和乐恭敬地相处非常相似,写水鸟是为了引起读者的相关联想, 酝酿气氛4.关雎从触动情怀的景物写起,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那成双成对的雎鸠在沙洲上嬉闹 戏逐, 华羽流光,声音婉转听着它们悦耳的叫声,不禁引发了年轻人的联想,拨

3、动了心中爱 的琴弦,于是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感慨赋中见兴,景中见情,意境优美。【真题】 2012 年广西百色14.(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2)孔子说:“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结合本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 蒹葭 蒹葭是诗经中表现“朦胧美”的名篇,写一位恋者在深秋的清晨,在蒹苍露白的河畔,徘徊往复,神魂颠倒,心焦地寻求他思念的恋人。 全诗共三章, 每章都用水岸边的秋景起兴,借景抒情, 把水乡清秋的景物同诗中的主人公的相思感情交融在了一起,渲染气氛诗中虚实结合,把实际情景同想像、幻想交织在了一起, 加强了艺术感染力,而这一想像之景的出现,却深刻地描绘

4、出了一个痴情者对恋人的强烈感情。【鉴赏】 1. 赏析 关雎 并答题本诗围绕一个求字,写一个男子对美好女子的爱慕追求诗中思念 情人使人历历在目的一个细节是辗转反侧,通过反复写男子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且细心呵护的 短语是:友之、乐之 2. 赏析 蒹葭 并答题诗中为爱情设置了一个特定环境:蒹葭白露道阻水中, 来表 现主人公对爱的纯洁与执着全诗反复铺排描写,渲染扑朔迷离的寻爱历程,极富含蓄美、 意境美、回环美、音乐美 3. 思考:本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特点?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又起到什么作用? 凄清而苍凉的秋景,衬托人物内心的空虚惆怅之情 4.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景物描写,既点

5、明了地点和景物, 又点明了时节,渲染了一种苍凉幽渺的氛围和色调【真题】 2012 年贵州安顺10、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 分) 11、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2 分) 12、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2 2 饮酒 开头四句,以具体的生活体验,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揭示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很 有理趣的生活现象“ 心远地自偏 ” 。 “ 采菊 ” 四句,即由 “ 心远地自偏 ” 生出,言东篱采菊, 在无意中偶然得见南山,于是目注心摇, 又为南山傍晚时出现的绚丽景色所吸引。结庐人境, 而采菊东篱; 身在

6、东篱, 而又神驰南山, 全篇主旨总在显示“ 心远 ” 二字。 最后两句所说的“ 真意” 在此, “ 忘言 ” 亦在此。所谓 “ 真意 ” ,其实就是这种“ 心运 ” 所带来的任真自得的生活意趣; 所谓 “ 忘言 ” ,就是在陶渊明看来,世间总有那么一些趋炎附势,同流合污的人是无法体验到这种生活理趣的! 【鉴赏】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有人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句写出了门庭冷落的景象,表现出诗人的孤独 与寂寞你同意这 种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不同意这一句是写诗人虽身居闹市,却远离俗世, 不受世俗烦扰, 表达了诗人陶醉于自 然,恬淡愉悦的心情。 二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1表现这首诗

7、思想内容的一个词是:心远。也是全诗的诗眼 2赏析“心远地自偏” 所谓心静,境自静,无求名逐利之心,即使身居闹市,也与身在深山无甚不同,原因是 “心远 ”,心中没有任何牵挂,所感受到的是,大自然的美景,生活中有酒即醉,采菊花, 看飞鸟,望南山,悠闲自在,与世无争。诗人用平淡的话道出了这个深刻的道理。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1、 这二句诗刻画了诗人自己的形象,请你说一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中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悠闲自得的诗人形象。这一个“采菊”的动作不是一般人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俗尘 世,热爱自然的志趣。 2、 把“悠然见南山”的“见”字改这“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是不

8、是一样?为什么 作者要这样写? “见”是无意中看见,如熟友相见,把人和物融为一体“看”或“望”好像是有意地 远看,使人和物拉开一段距离效果不一样 3写诗人悠闲自得的一句诗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此句写出了作者田园生活中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境,自己在东篱下采菊,不经意间望见了郁郁郁葱葱的庐山,就好象自己的心早已和山融为一体了能达到这种境界,正 是心灵自由平静的美好结局采菊而见山,闲适而随意,“境与意合”,人与山谐。表现了作者那种超然世外、了无挂牵、漠视名利、自得其乐的处世态度与志向情趣。 四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1请找出诗中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

9、诗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2. 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说说这二句景物描写的含义。这种描写与前二句的人物描写有什么联系? 表面上是写太阳下山了,倦鸟也知道还家,实质上是劝告人们不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 要返回到这美好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五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此中有真意”的“真意”是指自然情趣。具体是指:诗人远离世俗,过着从容闲适的归隐生活的乐趣。“忘言”二字是贪图到“真意”的表现。 六整体把握 1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这首诗描写诗人归隐后的日常劳动生活;表达了对归隐耕种生活的热爱 2饮酒的艺术特点艺术上的特点是情、景、理三者的浑然融合诗人写出幽美淡远的景

10、 和悠然自得的情, 在情景交融的境界中蕴涵着万物各得其所的哲理,诗歌中那个悠然望山的3 人和那只翩然归林的鸟,心神契合, 仿佛都在这幽静的山林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陶诗富于理 趣,这首就是一个代表。【真题】 2012年湖北随州 14. 既然“结庐在人境”为何没有“车马喧”,请用诗中句子作答。( 1分)15. “悠然见南山”中的“悠然”一词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2 分) 16. 能否把“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改为“望”字?为什么?(3 分)2011年四川资阳 对下面诗歌理解不当的一项是(3 分) 饮酒 A 诗歌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了“心远地自偏”的道理。 B 诗歌的前四句从哲理的高度表达了诗

11、人的人生态度,后六句写诗人从对自然的欣赏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启迪。 C 晋宋隐逸之风盛行,作者陶渊明便是晋宋隐士的代表之一。诗中反映了诗人超脱尘世,隐居山野的隐士生活,突出了其“境”与“心”皆“静”的特点。 D “此中有真意”的“此中”,指的是幽美淡远的“景”和悠然自得之“情”。(钦州市 2011) (一)古诗鉴赏(4 分) 9对下面这首诗歌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饮酒(其五)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诗人虽身居闹市,但门庭冷落,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寂 寞。

12、 B“心远地自偏”意思是指心远离官场和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 表现出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 D“此中有真意”中的“真意”与归园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的“愿”指的都是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行路难 【评析】“行路难” 多写世道艰难, 表达离情别意。 李白行路难 共三首, 蘅塘退士辑选其一。 诗以“行路难” 比喻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 愤情绪; 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

13、浪漫主义的情调。 杯投箸”、“拔剑四顾” ,又向读者展现了作者感情波涛的冲击。中间四句,既感叹“冰塞川”、 “雪满 山” 、又恍然神游千载之上,看到了吕尚、伊尹忽然得到重用。“行路难”四个短句,又表现了进退两难和继续追求的心理。最后两句,写自己理想总有一天能够实现。 好前景, 终会到来,因而“直挂云帆济沧海”,激流勇进。蕴意波澜起伏,跌宕多姿。 【鉴赏】 1诗中表现诗人内心苦闷抑郁和感情激荡变化的四个动作是:停投拔顾 2、“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 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 3、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

14、样的?举例说明(2 分) 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如结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对前途仍然 充满信心 4这首诗中诗人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 5. 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谈谈你的看法。4 不是写实此处“冰塞川”、“雪满山”用其象征意义,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象征前 途渺茫 6. 写出与下面典故对应的人物,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 垂钓碧溪吕尚B 乘舟梦日边伊尹。表达了作者渴望朝廷重用的思想感情。 7. 联系全诗,解释“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并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长风破浪宗悫。有一天一定能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渡过沧海,意思是:总

15、会 有一天,能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8、赏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两句诗是全诗的高潮,长风、破浪、直挂、济沧海,这些词一气贯下,尽扫前面茫然苦闷带来的沉郁之气,将诗情推向一个境界开阔的顶点在此,我们听到诗人充满信心和展望 的强音:尽管前路阻碍重重,但总有一天,可以乘风破浪,到达理想的彼岸这两句诗突出地 表现了诗人倔强的相性和执著追求理想的强大精神力量后人常以这两句诗自勉或鼓励他人 执著追求理想 9诗歌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高昂乐观思想感情 【真题】 2012 年贵州遵义 21. 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 分)22.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沉舟梦日边”两句写得好,请简要分析。(

16、3 分)2011 年河南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122 题。 ( 共 4 分) 2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 22.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妙在何处。(2 分) 行路难李白1、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2 分)2、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举例说明。( 2分)【甲】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 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 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乙】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 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 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0、根据诗歌的内容,这两首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