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076075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渤海高中渤海高中 2017-20182017-2018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二地理高二地理考试时间:考试时间:9090 分钟分钟 试题满分:试题满分:100100 分分本试卷分第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注意:考生注意:1.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号、姓名填写在试题、答题纸和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号、姓名填写在试题、答题纸和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涂准答题卡上的相关信息。涂准答题卡上的相关信息。2.2.第第 I I 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

2、B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3.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答题纸和答题卡按对应次序排好收回。考试结束,监考员将答题纸和答题卡按对应次序排好收回。第第卷卷 选择题(共选择题(共 6060 分)分)一、选择题(每小题一、选择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6060 分)分)读图甲某区域水系图和图乙沿汉中-西安一线剖面图,回答

3、下面小题。1. 目前,丹江口水库集水区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丹江口水库的集水区是汉水和丹江的流域范围B. 汉水流域径流量和含沙量均大于渭河流域C. 集水区的地势南北高,中间低,且自西向东降低D. 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使得集水区的范围缩小2. 关于图乙中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处谷地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B. 处山地是 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C. 处平原是断层陷落和流水侵蚀作用形成D. 处黄土地貌经流水搬运和沉积作用形成【答案】1. C 2. A【解析】试题分析:1. 由图甲集水区范围可以看出,丹江口水库的集水区是主要是汉水流域范围;渭河流经黄土

4、高原,河流含沙量更大,B 项错误;从河流的流向来看,可以得出集水区的地势南北高,中间低,且自西向东降低,C 正确;该工程使得集水区范围变化较小。2. 从纬度上看处谷地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处山地是 800 毫米等年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B 错误;处平原是断层陷落和流水沉积作用形成,C 错误;处黄土地貌经风力搬运和沉积作用形成的,D 错误。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南水北调工程和地形剖面图的判读。3. 下图是我国重要的四条交通干线分布示意图。对四条线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线路穿越高原、丘陵,人口密度最小B. 线路穿越高原、平原,聚落分布均匀C. 线路穿越高原、山脉,少数民族种类最多D. 线路

5、穿越丘陵、平原,聚落密度较大【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从图上可以看出,线穿过我国新疆地区中部的天山,不是高原也不是丘陵,且人口密度是很小的;线穿过内蒙古高原,因降水少,气候较干旱,人口少,聚落很少,分布不均匀;线位于青藏高原地区,穿越高原、山脉,但经济十分落后;线穿过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丘陵和平原,地势平坦,聚落密度大,故选 D.考点:本题考查我国铁路干线的有关知识.读长江沿江地带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4. 与东北松嫩平原相比,图示地区五大商品粮基地的共同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 热量充足 B. 水源充足C. 耕地广阔 D. 市场广阔5. 图中 ae 五大钢铁工业基地中,区位特点不同于其他且

6、布局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A. a市场导向型 B. b原料导向型C. c燃料导向型 D. d技术导向型【答案】4. A 5. A【解析】4. 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都是我国的商品粮基地,且都位于我国长江流域,与东北松嫩平原相比,五大商品粮基地共同优势自然条件是纬度较低,热量条件更丰富,所以 A 正确;东北地区纬度较高,蒸发量小,所以河流径流量较大,并没有明显的水源优势,故 B 错误;东北地区地广人稀,比耕地面积广阔,故 C 错误;市场条件为社会经济因素,与题意不符,故 D 错误,所以该题目选 A。5. 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 a 位于上海,当地没有煤、铁资源,发展钢铁工业主要的区位优势是市场和交通

7、,属于市场指向型,所以 A 正确;b 是马鞍山钢铁工业,c 是武汉钢铁工业,d 是重庆钢铁工业,都是靠近煤、铁产地,故 A 正确,BCD 错误,所以该题选 A。小明暑假准备从成都出发去哈尔滨、武汉、昆明、广州旅游。他在查阅地图时分别把四个省会城市所在省区的轮廓绘了出来,还将各省最大的河流绘在了轮廓图中。请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回答下面小题。6. 四省区中有我国最大的河流流经的是( )A. B. C. D. 7. 四个省会城市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A. 昆明 B. 广州 C. 武汉 D. 哈尔滨【答案】6. B 7. D【解析】6. 我国最大河流是长江,四省区中是四川,是广东,是湖北,是黑龙江,有

8、我国最大的河流流经的是,B 对。A、C、D 错。7. 气温年较差是月平均气温最高值与月平均气温最低值的差,纬度越高,气温年较差越大。四个省会城市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哈尔滨,D 对。其它三地纬度较低,气温年较差较小,A、B、C 错。点睛:了解我国行政区轮廓特征,我国最大河流是长江。气温年较差是月平均气温最高值与月平均气温最低值的差,纬度越高,气温年较差越大。四个省会城市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哈尔滨。2013 年 10 月 17 日是第 21 个“国际消除贫困日”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和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倡议,城市人群在 10 月 17 日“国际消除贫困日”只花费 6.3 元生活一天(即一日三餐的

9、花费) ,希望号召大家能够用 6.3 元钱体验城市中的一日三餐,感受因拮据而食不果腹的感觉,体验贫困标准,思考贫困问题,并采取积极行动。据此回答下面小题。8. 这一数字源自中国的扶贫标准,6.3 元的计算依据是( )A. 2.5 亿农民工的人均月收入B. 大学生的人均月薪C. 农民人均年纯收入D. 退休员工的人均年退休金9. 对世界大多数贫困缺粮的人口来说,首当其冲的问题是( )A. 人口问题 B. 生态破坏C. 环境污染 D. 粮食紧缺【答案】8. C 9. D【解析】试题分析:9. 对世界大多数缺粮贫困的人口来说,首当其冲的问题是粮食紧缺。考点:粮食问题。下图为沿我国 32N 纬线的地势剖

10、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面小题。10. 图中数字代表的地形区依次是( )A. 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B. 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C. 青藏高原、吐鲁番盆地、华北平原D. 柴达木盆地、黄土高原、东北平原11. 我国的地形、地势特征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体现在( )A. 利于印度洋水汽深入我国内陆地区B. 有利于种植业的均衡布局C. 有利于各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D. 决定了我国大多数外流河的流向【答案】10. A 11. D【解析】试题分析:10. 11. 考点:下图示意我国部分铁路的分布情况。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2. 下列关于铁路沿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沿线经过温带森林带

11、、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B. 沿线所属地区,地势低平,气候温和湿润,多内流河C. 沿线跨越我国三个经济地带,其高新技术产业发达D. 沿线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条件是热量13. 铁路沿线的车站,使用的新能源最可能是( )A. 风能 B. 地热能 C. 太阳能 D. 水能【答案】12. A 13. C【解析】试题分析:12. 沿线从沿海到内陆的变化,经过温带森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A 正确;沿线所属地区,地势低平,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多外流河,B 错;沿线跨越我国中、西部两个经济地带,其高新技术产业不发达,C 错;沿线主要在我国西北内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条件是水分,

12、D 错。选 A 正确。13. 线主要在我国的青藏高原,这里海拔高,太阳辐射强,太阳能资源丰富,沿线地区都可使用;该地区风能、地热能和水能也很丰富,但这些能源集中分布,沿线各地不是都有。选 C 正确。考点:主要考查我国地理环境特征。下图是长江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4. 图中各省市区编号是 2010 年某项指标在全国的排名,该指标可能是( )A. 面积 B. 人口C. 城市化水平 D. 经济总量15. 长江干流河段的特征是( )A. 水流平缓河道弯曲 B. 水量丰富流速急C. 江水混浊泥沙多 D. 峡谷幽深猿声啼【答案】14. B 15. A【解析】试题分析:14. 西

13、藏的面积相对是比较大的,不可能排第 31 位,可以排除 A;上海的城市化水平和经济总量不可能排第 24 位,可以排除 C 和 D。15. 长江干流河段位于长江的中游,水流平缓河道曲。考点:中国河流下图为 19592009 年秦岭山地 1 月 0等温线位置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16. 该地 1 月 0等温线的位置总体上( )A. 向亚热带地区偏移 B. 向海拔较低地区偏移C. 向低纬度地区偏移 D. 向落叶阔叶林带偏移17. 根据图中等温线的位置及其变动可知( )A. 甲地为山岭、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下降B. 乙地为山谷、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上升C. 甲地海拔低于乙地海拔D. 甲地年平均气温高于乙地【答

14、案】16. D 17. B【解析】试题分析:16. 读图,可以看到,1 月份 0等温线位置总体上向北移,0等温线是我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北面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向北移是向高纬偏移,图中不能显示出海拔高度的变化。17. 根据温度与高度的变化关系,海拔每升高 100 米,气温下降 0.6,所以图中等温线的弯曲,可以反映出等高线的变化,等温线向低纬凸出,说明该地海拔较高,所以甲地为山脊,等温线整体向北移,说明冬季气温趋于上升,同理可以分析,乙地等温线向高纬凸出,说明乙地海拔低,甲地海拔高于乙地,乙地可能是山谷,但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上升,甲地是山脊,气温小于 0,乙地

15、是山谷,气温大于 0,甲地平均气温低于乙地。考点:全球气候变化18. 下图为 19502007 年黄河入海口附近的利津水文站径流量与输沙量变化图。读图推断该水文站河水含沙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流域工业用水的增加 B. 流域降水量的增加C. 上中游水库的增建 D. 中游水土流失的加剧【答案】C【解析】河流含沙量大小与径流量、输沙量相关,读图可以看到,该水文站径流量、输沙量都减少,河水含沙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上中游水库的增建,C 对。流域工业用水的增加不影响河流含沙量,A 错。流域降水量的增加,径流量增大,B 错。中游水土流失的加剧,输沙量应增大,D 错。每年秋季“寒露”节气前后,是南方晚稻抽穗扬花的关键时期,这时如遇低温危害,就会造成空壳、瘪粒,导致减产,通常称为“寒露风” 。读 2013 年 9 月 1922 日南方晚稻区寒露风预报图,完成下面小题。19. 云贵地区一般没有晚稻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 海拔高,热量不足 B. 深居内陆,气候干旱C. 地形起伏大,交通不便 D. 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20. 为了积极防御寒露风灾害,晚稻种植区一般采用夜间灌深水或喷水的措施,其目的主要是( )A. 保温 B. 保湿 C. 保墒(土壤中的水分)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