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功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076021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功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功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功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功(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功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杨庄镇中心中学周秀梅 “基本功”是指从事某种工作所必须具备的专业基本技能。无论什么人,从 事何种工作, 只有具备了扎实的基本功, 才能做好本职工作。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应该练好哪几方面的基本功呢?我认为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工具学科, 语文教 师是这门学科的“领路人”, 语文老师的基本功直接影响到所“领”的学生。语 文教师一贯要求学生掌握“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 可是别忘了 , 提出这 一要求的前提是语文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如果教师的基本功不够扎实, 又如 何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呢? 我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十几年, 经过长时间的尝 试、反思、

2、探索、总结, 我认为 , 做一名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几项基 本功, 才能胜任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 一、练好“听”的基本功 学会倾听是我们的教学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之一,那么,是不是每位语文老师 都会“听讲”呢?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听不应只是听出学生朗读课文中的问题 予以评议、指正,更应听清学生的回答,给学生以点拨,引导他们把意思表达清 楚,启发他们思考得更深入。 如果教师上课听学生发言时心不在焉,听完后不能 站在一个高度去反馈, 师生之间只是简单的你问我答, 那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怎 能得到锻炼和提高呢? “倾听也是一门艺术” , 善于倾听 , 教师就能及时发现学生 在语文学习中所表现出

3、来的优点和缺点, 从而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指导。 二、练好“说”的基本功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必须掌握好教学语言基本功。因为在课堂教学 中,语文教师使用最多的教学工具就是“语言”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 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因此,课堂语 言表达能力的高低,是衡量一位语文教师课堂教学优劣成败的主要标准之一。 首先教师的语言要规范准确, 这是语文教师教学语言最起码、 最基本的要求。 语文教师普通话水平应达二级甲等以上,课堂语言发音要标准, 吐字要清晰, 用 词要精当,要做到“字正腔圆” ,杜绝含糊不清的讲解 , 模棱两可的表述,以免造 成学生理

4、解上的失误或困惑。 同时要惜语如金,能用一句话说明的决不用两句话。 有的教师上课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认真梳理,会发现大多数是废话。教师应 用最简洁的语言,传递最大限度的知识信息量,不拖泥带水,不罗里罗嗦,不用 “嗯、啊”之类的口头禅,以免造成学生的听觉疲劳。总之,规范准确的教学语 言能对学生的语言、 语感训练起春风化雨般的示范和影响,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 言习惯。 其次,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听一堂好课,就像欣赏一首名曲,余音袅袅, 三日不绝,这与生动的教学语言的魅力关系颇大。教师要想讲好课,吸引学生, 就不能长期使用的已经僵化而趋于模式化的陈词滥调,而应寓情于景、 寓情于理 之中,张开想象的

5、翅膀, 旁征博引;精心地选择教学语言, 调动比喻等修辞方法, 把深奥的事理形象化,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述人要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状物要使人感到如临其境, 如见其形。 即便是讲议论性文章等, 也要力求用形象 化的语言来说明抽象的道理。 形象性教学语言的特征在于绘声绘色地再现教学内 容的特征,从而给学生留下持久的记忆效果。例如,笔者上小学时,语文老师是 这样教导学生认识“歪、尖、尘”这几个生字的:“不正就是歪”, “上小下大即 为尖” , “小小的土粒是灰尘” 。这番解说生动形象,让人过耳不忘,并且至今记忆犹新。再如,爱因斯坦对一个不懂相对论的人这样解释相对论:“如果你在一 个漂亮的姑娘旁边

6、坐一个小时,你只觉得坐了片刻; 反之,你如果坐在一个热火 炉上,片刻就像一个小时。这就是相对论的意义。”一个深奥的理论,经他这么 一巧妙比喻,就显得浅显易懂,令人恍然大悟,为之拍案叫绝。古语有云:“话 须生动方传远,语必关风始动人。 ”由此可见,生动形象真是语言的生命。 三、练好“读”的基本功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既是对学生的技能训练,又是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 既能唤起学生的读书热情, 又能调节课堂气氛, 同时又能加深同学对文章的理解, 其功能是丰富多样的。 其实,朗读自古至今就是语文教学的传统方法,从前的人 大都不习文法,不重解释,只在读上下功夫,他们朝夕咏度,读到后来,文字也 就读顺了,文

7、义自然也就理解了。借鉴古人的教学经验和自身的语文教学时间, 我深深体会到, 教师掌握朗读的技巧和方法,通过会声会色的朗读, 可以帮助学 生了解文章的篇章结构, 领会文章的感情色彩, 再现作品的艺术魅力, 把学生吸 引到作品的意境之中, 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如临其境,唤起感情的共鸣, 这样, 文章的风采, 层次脉络, 思想感情都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叶圣陶先生 曾将有感情的朗读称为“美读” 。他认为, “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 婉” 。记得我在教授陶铸的女儿陶斯亮写的悼念父亲的文章时。就是采用了美读 的手段。 课前我进行了反复的朗读练习。 同时对教材的谋篇立意作了透彻的分析,

8、向学生指出这是一篇感情真挚, 文笔流畅的悼念文章, 让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去 加深认识和理解。在范读的过程中,我把文意的延深发展与自己的感情溶为一体, 对文章的韵味,甚至逗号、句号、惊叹号,都在声调中做出无形的示意,使朗读 理解、朗读技巧、心灵感悟于一体。一堂课下来,学生的思想活动感情变化,紧 紧追随着文章的情节发展, 不少学生被作者真挚感情的倾泻而深深打动,以情感 人的教学目的,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有副对联这样提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 关心” 。这让人联想到读书是要读出声的,所谓琅琅读书声,由“琅琅”二字, 又使人领会到读书时必须抑扬顿挫,要有旋律节奏, 自己

9、能沉浸其中, 旁人听了, 也觉得悦耳,获得精神上的享受。 “读书千遍,其义自见”。由此可见,作为一名 语文教师,练好朗读基本功,是很有必要的。 四、练好“写”的基本功 语文教师写字要讲究工整、 规范, 不能出错。课堂板书要精心设计 , 认真书写。 我们大都有这样一种感觉,俊秀、流畅的字迹能给人美的感受,同样,规范的板 书会给学生以极好的熏陶和影响。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 弘扬祖国的传统文化 义不容辞。近几年,我们学校多次举行粉笔字、钢笔字比赛。有效地促进了广大 教师书法水平的提高,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但是,不可否认,也存有 不尽人意的现象,有的教师上课板书无计划、字迹潦草,乱用“简化字

10、”、繁体 字等等,如果长此下去不仅影响教学效果,而且将使祖国的传统文化走形变样。 所以说必须加大书写基本功的训练 语文教师不仅要写好字,更要写好文章。如何写好文章?这确实是个令人头 疼的事情。 不少教师埋怨, 成天备课上课都弄得自己昏头转向,现在哪有闲情没 事写文章?没错, 我们现在确实没多少属于自己的写作时间。不过,我个人觉得,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去做:首先,写论文、随笔、杂感、散文、诗歌等, 从中 去体会写作的酸甜苦辣 , 从心灵深处去感悟生活 , 阐释人生。其次,教师要常写下 水作文 , “纸上得来终觉浅 , 绝知此事须躬行” , 感受一下学生命题立意、选材谋篇的难处。只有这样 , 我

11、们在指导学生习作或评改学生作文时, 才会产生一些新的 灵感, 从而运用一些新的方法 , 给学生一些新的角度和新的理念。再次,语文老师 免不了批改作文, 而作文的评语也是训练教师语言基本功的一块田地。一段好的 评语,不仅仅只是“中心突出, 材料丰富”之类的话,如果教师的评语恰当精妙, 学生看了那简直是一种享受, 对锤炼学生的语言也是有益的。元好问在论诗三 十首中对诗歌的评语 “一语天然万古新, 豪华落尽见真淳” 便毫不逊色于原诗。 总之,在实行新课标和新教改的总体趋势下,对语文教师的要求更严,标准 更高,除具备上述这些基本功外, 从其它角度讲, 也许还有更多的基本功和技能 需要我们勤学苦练、尽快掌握,以推动我们的教学工作不断取得新的实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