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应考语文中的作文方法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075858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5.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应考语文中的作文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析应考语文中的作文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析应考语文中的作文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析应考语文中的作文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应考语文中的作文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应考语文中的作文方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浅析应考语文中的作文方法钓台中学刘嵘在语文考试中,作文占有一定的份量。考试作文写作时间有限,当在思维上处在不佳的状态时,往往错题选材。思路混乱,语句平谈,或者作文未完,导致作文低分,影响全科。为避免失误,夺取作文高分,现介绍考试中的几种作文方法。一、反复审题材,确定思路。试卷发下来,首先要看作文题是什么,然后认真反审阅题目,初步明确题目的“点”和“线”。反复审题可以加深对题目的理解。正确理解题目,才能看准作文思路,准确选择材料,作文内容才不离题。二、拟定提纲,罗列事件。作文时间紧,同学们往往不爱打草稿就直接下笔,所以文章内容往往容易偏题,思路不清。因此,作文前必须用5 到 8 分钟时间认真

2、思考,根据作文题目要求拟好题纲,罗列要写的事件。这样,心里有底,作文起来就得心应手。三、紧扣题目,选择材料。一篇作文要写的材料很多,范围也比较广,但必须要选择最能突出文章主题代表性的材料,并根据材料着笔。在写作过程中不能“一笔千里”,要“拉车看路”经常回过头来,看所写的内容是否切题。如有2 偏题,赶快回笔。这样,所写内容才不离题,使人一看就感到内容新颖,材料典型。四、思维宽阔,联想丰富。作文中要善于联想,想与该题有关的人或事,想与该题相似的优秀作文选篇,在联想中可以模仿或默写与该题有关的文章精彩的一些段落和部分语句,把别人的文章作一些必要的更改,变成自己的东西。但不能死搬硬套。在联想中逐步扩大

3、思维范围。在思维过程中再联想,叫“思维=联想”。如写人必须想到几个人的不同性格特点,从中选出与该题相似的材料。写事要想到几件事与该题有关的事。写景要想到各个季节,各个地方不同的景物,从中选择与该题相似的景物。五、推敲文字,下笔稳妥。作文草稿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笔写,一种是脑思。在作文中,同学们往往采用最后一种方式,可以省时, 见效快, 但却往往忽视了语言文字的推敲,想一句写一句,结果文字累赘,废话连篇,文章空洞无物,使人看了一无所知,一无所获。因此,作文时“脑子草稿”极为重要,就是在脑子思维过程中认真推敲语言文字,加以锤炼,去粗取精,稳妥下笔,做到字字句句都有用。这样,才能使文章生动优美,新鲜活

4、泼。六、暂时休止、 见机行事。 在作文过程中, 有时突然 “卡壳” 、 “碰壁”,在这种情况下,不要硬着头皮写下去,要改变一下思维环境。要么做语文知识试题,要么脑子全休止数3 分钟,要么去想社会生活中,学校学习生活中,家庭生活中与该题有关的人或事,从中激发作文兴趣。获得新的写作思路。语文考试分为两大类,一是语文知识,二是作文。以往同学们考试从头到尾,开始先做语文知识,然后作文。到作文时,如思维“卡壳”就造成了作文障碍,或者时间分配不均,刚写几分钟,考试时间就到了,而作文正在高潮,又不能不写,结果作文分很低,造成了不应该的损失。因此,两大类不能分先后,可以灵活选择。如开头作文思维好,就先作文;反

5、之,就先做语文知识。在答题过程中,同样可以灵活转换,但在时间上要掌握好,一般语文知识和作文各一小时为宜。总之,不管采用哪种做法,作文时,思维要处在最佳状态,才能写出比较满意的文章来。七、语句跳跃,留空后补。在作文过程中,有时往往碰到无法往下去或无话可写;在这种情况下,思维不能停滞,必须采用“青蛙上路”法,跳跃几个连接的句子,转到一个意思或另一层次上去,并注意留空白。完成该段意思后,再转回来填补句子,使前后句子意思连接,全段意思完整;一个段落无法写完整时,暂时拉到,去写下段内容,完成后再转回来写想不下去的内容,使整篇文章内容完整。八、首尾新颖,语句优美、连贯。现阶段,评卷也有新的改革。评卷一般采用“过目速阅”式,即是眼睛一般不逐4 字逐句地看,而是象“流星式”地看。一是看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二是看文章的重点段和中心句,三是看文章的内容,四是看卷面和书写,边看边产生印象,并与前篇比较作出结论定分。因此,为了使评卷人一开始就获得对文章的好感,作文首段必须狠下功夫,认真推敲文字,一般文字三至五行为佳,开头必须新颖,文字简练优美,使每一个句子词语都能打动评卷人的心。结尾是评卷人打分的最近感觉和结论,务必同样认真对待。以上方法,可以帮助同学们在考试中夺得作文高分或在作文中的被动局面,转败为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