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专业知识文档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075022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2.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专业知识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农业专业知识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农业专业知识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农业专业知识文档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农业专业知识文档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专业知识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专业知识文档(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植物生产与环境名词解释1.细胞:是植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的单位。2.原生质体:是细胞壁以内的细胞结构。3.减数分裂:是指植物性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染色体数目减半的一种特殊分裂方式。4.组织:是形态、结构、功能和来源相同的细胞群。5.器官:由多种组织组成,具有一定形态特征和特定生理功能,并易开区分的部分。6.纹孔:细胞壁不均匀增厚所形成的许多较薄区域。7.胞间连丝:连接两个纹孔的丝状细胞质。8.维管束:由纤维、导管、管胞、筛管或伴胞及薄壁细胞聚集在一起而构成的束状结构。9.主根:由种子里的胚根生长发育而成的根。10.侧根:是由主根产生的各级大小分枝。11.不定根:根的产

2、生没有固定的位置,除定根以外,从茎、叶、老根或胚轴上生长出来的根。12.须根系:主根早期停止生长或死亡,在茎基部产生很多粗细相似的不定根组成的根系。13.直根系:主根和侧根区分明显,主根发达,垂直向地生长,主根上生出的各级侧根细小的根系。14.凯氏带:在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的皮层细胞的侧壁和横壁上有部分木化和栓化增厚,形成带状的现象。15.髓:根维管柱中央的薄壁细胞。16.周皮:是木栓形成层、 木栓层和栓内形成层的合称。17.单轴分枝:主茎和枝条比较直立,顶芽生长始终占优势的分枝方式。18.合轴分枝: 枝条比较弯曲, 顶芽生长一段时间后由邻近的腋芽代替生长,并依次发展的分枝方式。19.叶痕:

3、木本植物的枝条,其叶脱落后,在节上留有一定形状的疤痕。20.叶迹:是指木本植物的枝条上,叶脱落后,在节上留下的痕迹。21.年轮:在植物的次生木质部中能够看到一圈圈的同心圆环,把这些同心圆环称之为。22.皮孔:枝条的外表可以看到的一些突起。23.完全叶: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具全的叶。24.平行脉:叶片中间有一条中脉,中脉两侧的叶脉大都互相平行的叶脉。25.栅栏组织:是指位于植物叶子表皮下方排列整齐的一层或多层柱状细胞。含叶绿体多。26.海绵组织:是指位于叶子下表皮处与栅栏组织间由疏松而不规则排列的薄壁细胞组成的细胞组织含叶绿体较少。27.运动细胞:是指叶片上表皮中的一种大型的细胞,细胞壁较薄,

4、有较大液泡,认为它与叶片的卷曲和开张有关,也称泡状细胞。28.气孔:是指植物茎叶表皮层中由成对保卫细胞围成的开口。系植物与环境交换气体的通道。29.完全花:通常是指具有花萼、花冠、雄蕊、雌蕊的花。30.雌蕊:是指位于花的中央部分,由1 至多个具繁殖功能的变态叶 心皮卷合而成。31.花序:植物的花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在花轴上。32.无限花序:花轴在开花期能继续延长,花由下向上开或由边缘向中央开的花序。33.两性花:一朵花中具有雄蕊和雌蕊的花。34.花粉败育:花粉粒并未经过正常的发育,不具务生殖功能的现象。q8241639 2 楼35.开花期: 一株植物第一朵花开放到最后一朵花开放所经历的时间。36.

5、传粉: 植物开花后,花药破裂,成熟的花粉传到雌蕊柱头上过程。37.双受精:到达胚囊的花粉管,管的顶端膨大破裂,管内的精子和内容物散出。其中一个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合子,以后发育成胚,另一个精子与中央细胞结合,以后发育成胚乳的现象。38.受精作用:雌雄配子相互融合的过程。39.无融合生殖:有些植物不经过精卵结合也能形成胚的现象。40.真果:单纯由子房生长发育而来的果实。41.假果:除子房以外花的其他部分也能生长发育成果实的一部分。42.分蘖:禾本科植物,从靠近地面的茎基部产生分枝,并在基部产生不定根的特殊分枝方式。43.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时, 染色质浓缩成较大的棒状体。44.心皮:组成雌蕊一个或

6、几个变态的叶。45.生长:是指植物在体积和体重上的增加,是通过细胞分裂、伸长来体现的。46.发育:是指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的质变化过程,是通过细胞、组织、器官的形成来体现的。47.生殖生长:是指植物的生殖器官 花、果实和种子的生长。48.种子发芽:是指植物种子萌动后,胚根生长扎入土中形成根,胚轴伸长生长将胚芽推出地面,当根与种子等长,胚芽等于种子一半时的过程。49.种子休眠:是指有生活力的种子由于内在原因,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仍不能萌发的现象。50.发芽率:是指植物测试种子发芽数占测试种子总数的百分比。51.发芽势:是指在发芽过程中日发芽种子数达到最高峰时,发芽的种子数占供测样品种子数的

7、百分率。52.植物生长大周期:是指植物初期生长缓慢,以后逐渐加快,生长达到高峰会,又逐渐减慢,以致完全停止,形成“ 慢 快慢” 的规律。53.极性:是指植物某一器官的上下两端在形态和生理上有明显差异,即上端生芽下端生根的现象。54.植物再生现象:是指当植物失去某一部分后,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能逐渐恢复所失去的部分,再形成一个完整的新个体的现象。55.顶端优势:是指由于植物的顶芽生长占优势而抑制侧芽生长的现象。56.春化作用:是指植物在其营养生长期必须经过一段低温诱导,才能转化为生殖生长的现象。57.光周期现象:是指植物在开花之前的一段时期,要求每天要有一定的昼夜交替,才能开花的现象。58.春化

8、的解除:是指若把春化作用未解除的植物放回 30以上的温度下,可使春化作用处理的效果解除的现象。59.春化效果的积累:是指若植物中途停止低温处理,一段时间后再进行低温处理时不必从头开始的现象。60.土壤:是指覆盖在地球表面上的,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表层。61.土壤肥力: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土壤不断地供给和调节植物所必需的水、肥、气、热等物质和能量的能力62.土壤质地:又叫土壤沙黏程度,是指土壤中各种粒级的组合比例。63.土壤有机质:是指来源于生物且经过土壤改造的有机化合物。q8241639 3 楼64.田间持水量: 是指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66.土壤保肥性: 是指土壤具有吸收各种

9、离子、分子、气体和粗悬浮体的能力,即吸收养分、保蓄养分的特性。67.土壤缓冲性:是指土壤具有抵抗外来物质引起酸碱反应剧烈变化的性能。68.土壤密度:又叫土壤容重, 是指单位体积原状土壤(包括土壤空隙在内)的干土质量。69.土壤孔隙度:是指土壤空隙总量及大小空隙的分布。70.土壤结构:是指土壤中相互团聚成形状、大小、数量和稳定程度都不同的土团、土块或土片等团聚体。71.土壤耕性:是指耕作时土壤所表现的性质以及在耕作以后土壤的生产性能。72.肥力四要素:是指与土壤肥力关系密切的水、肥、气、热四要素。73.肥料三要素:是指在植物必需营养元素中,植物对 N、P、K 的需量对多,而土壤中含量一般都低,常

10、通过施肥来补充才能满足植物营养的需要。74.反硝化作用:是指通过反硝化细菌作用,硝态氮还原为气态氮的过程。75.渗透作用:是指植物细胞膜两侧溶液浓度存在差异,造成化学势能差,在势能差的驱动下,溶剂穿过对溶质不透膜的过程。76.质壁分离:是指植物细胞在高渗液环境中,液泡内水分外渗出质膜,原生质体收缩,部分质膜与细胞壁脱离的现象。77.质壁分离复原:是指去除高渗溶液后质壁分离的细胞回复原状的现象。78.根压:是指由于植物根系生理活动而促使液流从根部上升的压力。79.吐水:是指植物通过水孔、吐水组织、排水毛等以水滴的形式排出水分的现象。80.伤流:又称为溢泌,指早春根系开始活动后(一般根标地温达69

11、),即树液开始流动至萌芽前后这段时间,树液从枝蔓上的新鲜剪口或折伤口、碰伤口大量流出的现象。81.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态散失到大气中去的过程。82.水分临界期:是指植物对水分不足最敏感、最易受害的时期。83.蒸腾系数:是指植物每制造1g 物质所消耗水分的克数。84.降水量:是指一定时间段内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未经蒸发、渗透和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水层厚度。85.绝对降水变率:是指某地实际降水量与多年同期平均降水量之差。86.降水保证率:是指降水量高于或低于某一界限降水量的频率的总和。87.水汽压:是指空气中水汽所产生的压力。88.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同温下饱和水汽压的百

12、分比。89.饱和差:是指某一温度下,饱和水汽压和实际水汽压之差。90.* 温度:是指空气中水汽含量与气压不变时,气温降到空气饱和时的温度。91.径流:是指降雨超过土壤入渗量时产生的地表水流。92.土壤热容量:是指单位质量或容积土壤的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93.土壤导热率:是指在单位厚度(1cm)土层,温差为1 时,每秒单位断面(1cm3)通过的热量。94.土壤温度年较差:是指一年内最热月平均温度与最冷月平均温度之差。95.气温:是空气温度的简称,一般指距地面1.5m 高的空气温度。96.三基点温度:是指植物生长发育的最低温度、最高温度和最适温度三个温度基本点。q8241639

13、4 楼97.农业界限温度:是指具有普遍意义的,标志着某些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的开始、转折或终止的日平均温度。98.有效温度:是指活动温度与最低温度之差。99.有效积温:是指植物生育期内有效积温积累的总和。100.保护地:是指在露地不适于作物生长的季节或地区,采用保护设备,创造适于作物生长的环境,用来获得稳产高产的栽培环境。101.活动温度 : 是指高于最低温度的日平均温度。102.活动积温:是指植物生长发育期间的活动温度的总和。103.积温:是指植物的各生育期或全生育期需要的温度总和。104.长日照植物: 是指在长日照 (每天连续黑暗的时数短于一定限度)条件下才能开花或开花受到促进的植物。105

14、.短日照植物:是指在短日照(每天连续黑暗的时数大于一定限度)条件下才能开花或开花受到促进的植物。106.植物的环境:是指植物体周围的生存空间,包括各种自然环境条件及其他生物有机体。107.生存条件:是指植物生存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108.耐性范围:109.植物激素:是指在植物体内合成的、通常从合成部位运往作用部位、对植物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的微量生理活性物质。111.蹲苗:是指作物栽培中抑制幼苗茎叶徒长、促进根系发育的技术措施。112.原初反应:是指叶绿素分子被光激发而引起的最初发生的反应。113.同化力:是指由于ATP 和 NADPH 用于碳反应中的C

15、O2 同化,所以把这两种物质合成为同化力。114.CO2 的同化:是指植物利用光反应中形成的NADPH2 和 ATP 将 CO2转化为稳定的糖类的过程。115.光合磷酸化作用:是指在电子传递过程中,一部分高能电子的能量被释放,其中一些能量推动ADP 转化为 ATP。116.光合强度:又叫光合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的CO2 吸收量或O2 的释放量。117.光合生产率:又叫同化率,是指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积累的干物质克数。118.光饱和点: 是指在一定范围内,植物的光合速率随光照度增而增加,但当光照度达到一定值时光合速率不再增加时的温度。119.光补偿点:是指当光照度低于一定数值时,光合作

16、用吸收的CO2 与呼吸作用放出的CO2 处于平衡状态的光照度。120.CO2 补偿点 :是指当光合吸收的二氧化碳量与呼吸放出的二氧化碳量相等时的外界的二氧化碳浓度121.CO2 的饱和点: 是指在辐射能充分满足的条件下,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不再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时的二氧化碳浓度。122.有氧吸呼: 是指有 O2 参与的呼吸作用。123.无氧呼吸:是指植物在缺氧条件下进行的呼吸作用。124.糖酵解: 是指葡萄糖在细胞质内经过一系列酶的催化作用,脱氢氧化, 逐步转化为丙酮酸的过程。q8241639 5 楼125.呼吸强度:是指在单位时间、单位植物材料干重或鲜重所放出的CO2 质量(或体积)或所吸收的质量(或体积)。126.经济系数:是指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的比值。127.光能利用率: 是指在一定土地面积上的植物体内有机物贮存的化学能能占该土地日光投射辐射能的百分数。128.叶面积系数:是指一定土地面积与该土地上绿叶面积的比值,表示叶面积的大小。 129.拮抗作用: 是指一种养分的存在抑制植物对另一种养分的吸收的作用。130.协同作用: 是指一种离子的存在帮助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