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科学决策重在调查研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073925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8.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论科学决策重在调查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论科学决策重在调查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论科学决策重在调查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论科学决策重在调查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论科学决策重在调查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论科学决策重在调查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科学决策重在调查研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论科学决策重在调查研究“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决,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产生的,它是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这就是说要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因此,我们需要时时了解社会情况, 我们需要时时进行实际调查。” ( 毛泽东选集第 1 卷 第 115 页) 。这是毛泽东同志对判定正确的斗争策略和进行实际调查的相互关系的一段精辟论断。江泽民总书记最近也发出号召:全党同志必须深入各个领域的实际,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他特别强调,县以上各级领导,尤其是一二把手,一定要带头搞好调查研究。(云南日报 1993 年 7月 6 日第一版 )。领导干部搞调查研究,不仅有利于发扬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

2、作风,而且对于正确进行决策, 正确执行和制定政策,搞好各方面的工作,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基本职责,是了解情况,进行决策,制定政策。 决策和政策是怎么来的?是领导者深人实际,经过周密地调查研究制定出来的。因此,要使决策无误,政策正确,就必须深人实际,深入群众去作调查研究。舍此,别无他途。 毛泽东同志曾经讲过: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第46、64 页) 北京市委书记陈希同不久前在他的 调查研究是领导者的一项基本功一文中,对这句话作了这样的解释,他说:“这是一句多么至理名言!因为,没有调查研究,只凭主观瞎说一气。取消其发

3、言权,于国、于民、于他本人都大有好处。没有了发言权,自然也就丧失了决策权。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不能正确决策,怎么样实现领导?”(人民日报 1993 年 7 月 1 2 日第五版 ) 。陈希同同志根据毛泽东同志的教诲,把调查研究同决策权、领导权联系在一起讲,这就把决策同调查研究的关系,以及调查研究对于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正确决策的极端重要性,表述得再清楚不过了。实践反复证明,凡属正确的思想、正确的决策、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无不根源于周密的调查研究。在20 世纪初期,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尤其是对中国农民问题进行周密的调查研究,写出诸如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

4、报告、 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 井岗山的斗争 等大量报告和材料,就不可能得出有关中国革命的性质、前途、领导权等一系列正确结论,更不可能在1927 年大革命失败后不久,就果断地作出把革命工作的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的战略决策。全国解放后,毛泽东同志仍非常重视调查研究工作,曾多次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党中央也作出过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不仅如此,毛泽东同志还身体力行,带头搞好调查研究工作,为全党树立了榜样。比如,6 0 年代初期,他亲自指导和组织了一系列的调查,派陈伯达、胡乔木、田家英等分别带领调查组到浙江、湖南、广东农村去调查。 调查组怎么组织, 什么人参加, 每组

5、几个人,他都有明确详尽的指示。他要求参加调查的每个人都是高水平的,低水平的不要,一个小组调查一个最坏的生产队,另一个小组调查一个最好的生产队。当时,“左”的思想相当严重,浮夸风、共产风、瞎指挥、多吃多占、强迫命令五风盛行,有些问题明明不对,人们也不敢说。田家英同志坚持实事求是,向毛主席反映了真实情况。毛主席听了后,讲了七条重要意见,要求克服五风,改变面貌。他指示:除自留地、蔬菜地以外,要留3 0% 的土地归小队机动使用。退赔的问题,要决心赔,破产赔,使干部懂得剥夺农民是不行的;要以小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等等。毛主席根据大量的调查材料概括出反对“两个平均主义”的问题( 即反对人与人、队与队之间的平

6、均主义) 。在这一基础上,党中央经过反复调查,反复讨论,广泛征求意见,最后制定出著名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 ( 即 60 条) 。这一决策对解决当时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起了决定性的作用。70年代末期,如果没有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央领导同志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全面总结历史经验,从而作出了关于搞活经济、实行改革开放、以及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基本路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一系列英明正确决策, 80 年代以后, 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就不会那么顺利和迅速,更不可能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同毛泽东同志一样,邓小平同志也是一贯重视调查研究工作的。比如,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路的提法,从这

7、一思路的形成和发展,到党的十四大作出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决策,邓小平同志就进行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深刻地总结了国内外的经验教训,仅在1979 年到1992 年初,他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的谈话就有十次以上。 1992 年春,邓小平同志仍不顾8 0 多岁的高龄,亲自到我国南方视察,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提出了极其重要的指导方针。回顾改革开放15 年的历程,党中央制定的每一项政策,作出的每一个重大决策,无一不是调查研究的结果。比如,我国的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改革的巨大成功推动了整个改革的进程。农村改革第一项重大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怎样出台的?是在周密调查我国农村生产

8、力状况和经营管理状况的基础上出台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是安徽省部分地区的农民在当地党委支持下创造的经营管理形式,当时的省委书记万里同志深入农村调查发现这一形式并向中央反映后,中央经过反复调查研究才作出决策向全国推广的。我国城市改革也是在经过大量深入调查,经过试点及专家学者反复论证后才逐步推开的。开放政策起先是在沿海设立的经济特区试验,搞“三资”企业试点,有了实践经验之后才逐步推开的。总之我国改革开放政策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无不得益于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进行决策、搞好一切工作的基础。有一种说法是党的大政方针已定,我们的任务就是贯彻执行,调查研究还有什么必要?这种说法是不完全的。坚定不移地贯彻执

9、行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无疑是对的;但是由此认为可以不要调查研究,那就不正确了。 毫无疑问,党中央的重大决策和方针政策,都是经过调查研究,总结亿万群众的实践经验而作出和制定出来的。但是,当中央的政策制定出来后,各地在贯彻执行中,决不能认为就不要再搞调查研究了,相反还必须加强调查研究工作。因为,第一,中国是一个大国,各地情况千差万别,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许多情况就不一样,平原、坝区同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区情况更有差异。中央制定出政策之后,各地在执行中,如果不进行调查研究,不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在实践中就会出现很大偏差, 给工作带来损失。 在这方面, 多年前,在学大寨运动中,不少地方不从

10、实际出发,搞毁林开荒、围海造田,使生产和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就是严重的教训。如果贯彻中央政策时,坚持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情况就会是另一个样。比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下发了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政策规定文件,山东省贯彻执行这一文件时就坚持调查研究,做到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全省农村经济管理模式大体分三种类型推行:第一种是以大包干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二种是双层经营模式,既实行了家庭承包,又注意了集体的统一经营;第三种仍是保留集体统一经营,没有实行家庭承包。第三种模式是不是违背中央指示,没有执行中央的政策呢? 不能这样看。应该说这是创造性地贯彻中央指示,做到了因地制宜。因为

11、这些地方农村生产力水平较高,保留集体统一经营对发展农业生产有利,如果搞“一刀切”,反而会对这些地方的生产带来不利,这同中央的政策精神恰恰相违背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同样执行改革、开放、搞活的政策,为什么有的县发展得快,有的县发展得比较快,而有的条件并不差的县发展却相当慢呢?原因也许比较多,但不从实际出发,不调查研究,不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其重要原因。第二,全国各地都有一些特殊性的问题,对这些问题当然不可能由中央制定统一的政策来解决,只能由地方党委按照中央的精神, 从实际情况出发来解决。比如,我省的资源优势自然条件,被誉为“植物王国”、 “动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 。但具体到一个地、州、市、县,情况又各不相同。如果不进行调查研究,不搞清楚自己的优势,选准开发资源的突破口,以为样样都能搞,结果形不成一个经济支柱,很难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省委最近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省委一号文件,提出我省在农业经营体制问题上,要按照“三结合、一体化”的经济发展战略来搞,这一决策,无疑是找到了一条结合云南实际,走民族山区跨越式发展的道路。搞好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决策的过程,就是调查研究的过程。没有调查研究,就不会有科学的决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