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初考试教师卷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073272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13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期初考试教师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期初考试教师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期初考试教师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期初考试教师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期初考试教师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期初考试教师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初考试教师卷(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期初考试教师卷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6 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C) A煤屑(xia)踱步( du?)霎时 (ch ) 颓废( tu)B癸丑(ku ) 会稽(j )修禊(x )流觞曲水 (sh ng) C急湍(tu n) 虚诞(d n) 旌旗(j ng) 丝竹管弦(xi n) D壬戌(x ) 枕藉(ji a) 回溯(shu?) 若合一契 (q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D) A幽僻迷望倩影蓊蓊郁郁B袅娜朦胧渺茫没精打彩C点缀落蕊婆娑群贤必至D嗟悼愀然瑰怪酾酒临江3.下列句子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C )A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B客

2、有吹洞箫者大王来何操?C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D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4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B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B西望夏口,东望武昌。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C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侣鱼虾而友麋鹿D其人居远未来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5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D )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B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C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D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6 下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D)A陈凯歌导演的电影搜索上映后,观众对

3、它的评论不曾间断。这些评论有的见解深刻,语言犀利,真可谓难得的空谷足音 。B上级两袖清风,下级就会廉洁自律;领导身先士卒,群众自会积极进取。如此上行下效, 社会风气就会逐步好转。C一段时间,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雾霾天气,北京更是多次遭遇雾霾侵袭。如果我们认为不足 为训 ,随着空气污染的日益加剧,灾害会更加严重。D胸无城府 的她,在这个小天地里,赢得了所有人对她的尊重与怜爱,生活过得有滋有味。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 A广东省博物馆是一座综合类博物馆,馆内现有文物藏品两万余件,其中包括亿万年前的古生物化石标本、神人纹镜、鸟纹鼎等珍贵文物展出。B无数人通过随时随地的分享,微博改变了我们

4、的生活,也在推动着中国的进步。微博在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公众的意识。C如果说原来劳动市场供过于求的状况让广大务工者因为担心“饭碗”不保而不敢拿起法律武器维权的话,如今劳务工紧缺的状况则为劳务工有效维权提供了机遇。D种种迹象表明,购房者的观望非但没有像往日那样,坚持几日就选择放弃,重新加入到购房大军中去,而且政策的从严,让购房者对房价下降充满信心。8.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A )(3 分) 有人曾同我争论:中国的当务之急是建设现代物质文明,然后才谈得上疗治文明的弊病。我只能怯生生地问道:难道几代人的灵魂寻求是无足轻重的吗?我承认我不是很理直气壮,因为我能感觉到时

5、代的两难困境:,。,。,。文明与野蛮的决战犹未见分晓,超越与沉沦的对峙已拉开序幕。积弊时弊并存,近忧远虑交集。此时此刻,治国者固然身临千钧一发的险关,运思者何尝不是肩负着莫衷一是的难题?鉴于前者,仁人志士戮力于改革、开放和振兴之举文明的压抑接踵而至一方面,权贵贪欲的膨胀使得腐败丛生面对后者,哲人贤士呼唤着性灵、爱心和净化之道野蛮的符咒尚未挣脱另一方面,金钱力量的崛起导致精神平庸A B C D二、阅读下面的论述文段,完成9-11 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 题。“书”本是指文字符号,现在提到的“书”不是从文字符号讲,也不是从文字学“六书”来讲,而是从书法艺术讲。书法对中华民族有很深远的影响,“书

6、”与“金”、“石”与“画”并称,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臵。书法是一种艺术,而且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中国的汉字刚一出现,写字的人就有“写得好看”的要求和欲望。如甲骨文就是如此,虽然字形繁难复杂,但是不论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要好看。可见,自从有写字的行动以来,就伴随着艺术的要求,美观的要求。不论是秦隶还是汉隶, 都是刚从篆书演变过来的, 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所以到了晋朝后,真书(又叫楷书、正书)开始出现并逐渐定型。真书虽然各家写法不同、风格不同,但字形的结构是一致的。在历史上篆书、隶书等使用的时间都不如真书时间长久,真书至今仍在运用,就是因为它字形比较固定,笔画转折自然,并且可

7、以连写,多写一笔少写一笔也容易被人发现。 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 再写得快一点就是草书。草书另一个来源是从汉朝的章草,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草书,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到东晋以后与真书变来的草书合流。真书的书写很方便,所以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涌现,艺术风格多样,出现了各种字体,比如颜体、柳体、欧体、褚体等。在这以前没有人专门写字并靠书法出名的,就连王羲之也不是专门写字的人,古代也没有“书法家”这个称呼。当时许多碑都是刻碑的工匠写的,到了唐朝开始文人写碑成风。唐太宗爱写字,写了晋词铭温泉铭两个碑,还把这两个碑的拓本送外国使臣。当时的文人和名臣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以及后来的颜真卿、柳公权等都写碑

8、,这样书法的流派也逐渐增多,他们的碑帖一直流传至今。其实,今天看见的敦煌、吐鲁番等地出土的文书、写经等,其水平真有超过传世碑版的。唐朝一般人的文书里,也有书法比晋词铭温泉铭好的,但是那些皇帝、大官写出来的就被人重视,许多无名书法家的作品就不为人所知了。古代称好的书法作品为 “法书”,是说这件作品足以为法, “书法”、“书道”、“书艺”是指书写的方法;现在合二为一了,一律叫做“书法”。书法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从书法作品、艺术装饰到书信往来都要用到书法,同时书法活动既可以培养艺术情操,又可以调心养气,收到健身的效果。 北朝人曾经说过:“尺牍素书, 千里面目”。看到一封来信,感到很亲切,

9、如见其人。书法被人作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自古以来就是这样。(摘编自启功金石书画漫谈)9下列关于“书”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B )A.在汉语中,“书”既可以指文字符号,也可以是文字学的“六书”之“书”,本文则是从书法艺术上来讲,所谓“书”就是书法。B. 在历史上,“书”与“金”、“石”与“画”并称,它们同样因为影响深远,而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C. 在甲骨文中, 不论是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已经很好看了,可见汉字刚一出现,就有了“书”这一方面的要求。D.真书书写方便, 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出现,形成颜体、 柳体等不同的字体, 这些字体是依据 “书”的艺术风格划分出来的

10、。10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B )A. 秦隶和汉隶都是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于是到了晋朝后,真书应运而生,并且一直使用到今天。B. 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行书再快一点就是草书,这是草书的一个来源。草书的另一个来源是章草,是用汉隶笔法写章草而形成的。C.在古代,起初没有专门写字并且因为书法而出名的人,直到唐朝文人写碑成为风气,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人由此成为书法家。D.在古代“书法”是指书写的方法,“法书”是指好的书法作品,到现在则把这两者合而为一,都称为“书法”。1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C )A.在字形的繁难复杂方面,秦隶和汉隶要超过真书,甲

11、骨文又要超过秦隶和汉隶,可以说这是真书使用时间特别长久的根本原因。B.古时候书法流派不多,当时甚至没有 “书法家” 这一称呼, 而到唐代书法大盛,流派逐渐增多,看来书法的发展跟社会的崇尚有很大的关系。C. 在唐代有些无名书法家的水平也很高,唐人碑版的书法其实并不代表当时的最高水平,只是因为它们是皇帝、大官所写,才为世人所推崇。D. 中国人自古就把书法作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所以北朝人所谓“尺牍素书,千里面目”,也就是今人所谓“见字如见其人”的意思。三阅读下列文言文文段,完成11-13 题三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第12 至 15 题。( 6 分)王羲之王羲之 ,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

12、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 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鉴曰: “ 正此佳婿邪! ” 记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

13、能得,遂携新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 为写道德经 ,当举群相送耳。”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至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 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 曾与人书云:“ 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 而羲之甚轻之, 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侯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

14、竟不顾,述深以为恨。(节选自晋书 王羲之传,有删改)12、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向是(B )A.及长,辩赡。赡:丰富、有条理B. 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目:看_看重C. 然闻信至,咸自矜持。信:信使D. 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冠:位居第一13、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部表明王羲之“ 率性而为 ” 的性格的一组是(C )四,翻译句子1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1)王羲之平常喜欢服丹食药,涵养性情,不喜欢住在京城,他刚渡过浙江, 便产生了终身住在这里的念头。 (2 分) 【分析】 (“雅”、“焉”两词,译对一个得 1 分)2 尝与同志宴集

15、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王羲之曾和有共同志向的好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宴饮集会,并亲自作序,来抒发自己的志向。3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4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书法特点)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单薄的性情)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傲岸的性格)止一吊,遂不重诣A. B. C. D. 1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王羲之是司徒王导的堂侄,年幼是并没有显出什么特异之处,成人后擅长隶书,被称为古往今来的佼佼者。后来被太尉郗鉴相中,成为郗家的乘龙快婿。B.王羲

16、之淡薄名利,性喜自然,曾与谢安等文人雅士聚集在会稽山阴的兰亭,写下著名的兰亭集序以抒 发自己的感受。C.王羲之书法精湛,不但擅长楷书和隶书,而且主张学习书法应该全身心地投入,只不过为人狂放傲岸,言谈之间常常把自己与钟繇、张芝相提并论。D.骠骑将军王述在会稽任职时,恰逢母丧,王羲之因为与之感情上有隔阂,只去吊唁了一次,就没有再去,王述对此深为遗憾。(“王述在会稽任职时,恰适母丧”应为“王述先前曾在会稽任职,因母 亲去世,回会稽治丧”“恨”古代应该是遗憾的意思而不是怨恨。)三、名句默写。补写出下列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0 分)19 (1)涉江采芙蓉,兰则多芳草。_,所思在远道。(2)_ ,悠悠我心。(3)月明星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