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后10古诗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073270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8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册后10古诗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八年级下册后10古诗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八年级下册后10古诗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八年级下册后10古诗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八年级下册后10古诗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册后10古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册后10古诗(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赠从弟(其二)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 凝寒 ? 松柏有本性。注释选自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三。刘桢 (186-217),汉末诗人, 建安七子 之一 , 以五言诗著称。有赠从弟诗三首,都用比兴。这是第二首。作者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能够挺立风中而不倒,经严寒而不凋。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从(c ng)弟,堂弟。全诗文字平实,风格古朴。亭亭:高耸的样子。瑟瑟:形容风声。一何 : 多么。罹(l )凝寒:遭受严寒。罹, 遭受。凝寒 , 严寒。译文高高耸立的山上的松树,在山谷中吹来的瑟瑟风中挺立。风刮得是多么强大,松枝是多

2、么的劲挺!冰与霜正下的猛烈急骤,而松柏却整年长久端正挺立。 难道不遭受严寒吗?松柏有不惧严寒的本性!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川 ) 【唐】 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 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 沾巾 。注释本文选自王子安集少府:官名。之:到,往。蜀州:现在四川崇州 。也作蜀川。城阙:城墙和宫阙,这里指唐朝的京城长安。辅:这里是拱卫的意思。三秦:指长安周围的关中地区。秦亡后,项羽三分秦故地关中,以封秦朝三个降将,因此关中又称“三秦”。风烟望五津:“风烟”两字名词用作状语,表示行为的处所,译为:在风烟中。全句是在风烟迷茫之中,遥望蜀州。五津:指岷江的五个渡

3、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这里泛指蜀川。宦(hun)游:出外做官。海内:四海之内。古人认为陆地的四周都为大海所包围,所以称天下为四海之内。天涯:天边,这里比喻极远的地方。比邻:并邻,近邻。无为:不要。歧路:岔路。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处告别。沾巾:泪水沾湿手巾 。译文一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像在一起。请别在分手的歧路上,伤心地痛哭;像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泪落沾衣。译文二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透过迷漫的风烟似乎能望

4、见巴蜀的五大渡口。我之所以有依依惜别的情意,因为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四海之内只要有了知己,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像在一起。不要在分手时徘徊忧伤,像多情的儿女一样,任泪水打湿衣裳。登幽州台 歌唐 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注释、选自陈子昂集。、幽州台:即蓟北楼,故指在今北京市西南。、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怆然:伤感的样子。、涕:古时指眼泪。 、前:向前看。 、念:想到。8、蓟北楼 : 黄金台、幽州台8 译文直译见不到往昔招贤的英王, 看不到后世求才的明君。想到历史上的那些事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无奈,独自凭吊,我眼泪纵横凄恻悲愁!意译回

5、头看看哪有古代贤明君主的踪影,放眼望去也不见一个效法古贤的后人,我真是生不逢时啊。想到天悠悠而高远、地悠悠而广袤的天地之间,我独自忧伤啊,让人禁不住泪流满面沾湿了衣襟!终南别业唐 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作品注释中岁:中年。道:这里指佛理。家:安家。南山:即终南山 。陲(chu):边缘,旁边。胜事:美好的事。值:遇见。叟( su):老翁。无还期:没有回还的准确时间。作品译文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兴趣浓时常常独来独往去游玩,有快乐的事自我欣赏自我陶醉。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间或坐

6、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偶然在林间遇见个把乡村父老, 我与他谈笑聊天每每忘了还家。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唐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 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注释. 此诗选自李太白全集(中华书局1977 年版)卷一八。文苑英华 题作陪侍御叔华登楼歌,则所别者一为李云,一为李华。李白另有五言诗饯校书叔云,作于某春季,且无登楼事,与此诗无涉。诸家注本多系此诗于天宝十二载秋,然于“ 叔华 “ 、“ 叔云 “ 均含糊其辞。待考。新唐书李华

7、传:“ 天宝十一载迁监察御史“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上:赵郡李氏西祖房景昕子仲云,左司员外郎;叔云,监察御史。宣州:今安徽 宣城县一带。谢朓楼 ,又名北楼、谢公楼,在陵阳山上,谢眺任宣城太守时所建。李白于天宝十二载(753)由梁园(今开封)南行,秋至宣城。李白另有五言诗秋登宣城谢朓北楼。校书:官名,即校书郎 ,掌管朝廷的图书整理工作。叔云:李白的叔叔李云。 个别字的读音: 朓 (ti o) 、饯(ji n)、校(ji o). 酣(hn)高楼:畅饮于高楼。. 蓬莱:此指东汉时藏书之东观。后汉书卷二三窦融列传附窦章传是时学者称东观为老氏藏室,道家蓬莱山“。李贤注: “ 言东观经籍多也。蓬莱,海中神

8、山,为仙府,幽经秘籍并皆在也“ 。建安骨:汉末建安年间,“ 三曹 “和“ 七子 “ 等作家所作之诗风骨遒上,后人称之为 “ 建安风骨 “,“七子 “ 分别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建安骨:建安风骨,指建安时期以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 ”的诗文创作风格为代表的文学风格。建安,为汉献帝 (196-220 )的年号。. 小谢:指谢朓。后人将他和谢灵运并举,称为大谢、小谢。这里用以自喻。. 清发:指清新秀发的诗风。发,秀发,诗文俊逸。. 逸兴 (xng) :飘逸豪放的兴致,多指山水游兴。 王勃滕王阁序 :“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李白 送贺宾客归越: “ 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

9、逸兴多 “ 。. 览:通 “ 揽“ ,摘取的意思。是明月或是日月有争议。. 称(chn)意:称心如意。. 朝(zho)。散发:不束冠,意谓不做官。这里是形容狂放不羁。古人束发戴冠, 散发表示闲适自在弄扁舟:乘小舟归隐江湖。参考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注 25。. 弄扁(pi n)舟:指隐逸于江湖之中。扁舟,小船。译文弃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扰乱我心绪的今天使我极为烦忧。万里长风吹送南归的鸿雁,面对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楼开怀畅饮。你的文章就像汉代文学作品一般刚健清新。而我的诗风,也像谢朓那样清新秀丽。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好像抽出宝刀去砍流水一样,

10、水不但没有被斩断,反而流得更湍急了。我举起酒杯痛饮,本想借酒消去烦忧,结果反倒愁上加愁。啊!人生在世竟然如此不称心如意,还不如明天就披散了头发,乘一只小舟在江湖之上自在地漂流(退隐江湖)罢了。1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唐】天街 小雨 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呈:恭敬地送给。天街: 京城 街道。酥( su):奶油,这里形容 春雨的滋润。最是:正是。绝胜:远远超过皇都:长安城(唐朝京都)。2水部张十八员外:指张籍(766830)唐代诗人。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水部此处代指工部。译文其一: 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奶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

11、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 满城的春末。无题唐 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注释:1. 蜡炬:蜡烛。蜡烛燃烧时流下的蜡油称烛泪。2. 蓬山:指海上仙山蓬莱山 。此指想念对象的往处。3. 青鸟:传说中西王母的使者,有意为情人传递消息。4. 东风:春风5. 残:凋零6. 泪:指蜡泪,隐喻相思泪水7. 镜:照镜,用作动词8. 云鬓:青年女子的头发,代指青春年华9. 夜吟:夜晚吟诗10. 殷勤:情谊深厚。11. 看:探望韵译聚首多么不易,离别更是难舍难分;暮

12、春作别,恰似东风力尽百花凋残。春蚕至死,它才把所有的丝儿吐尽;红烛自焚殆尽,满腔热泪方才干涸。清晨对镜晓妆,唯恐如云双鬓改色;夜晚对月自吟,该会觉得太过凄惨。蓬莱仙境 距离这里,没有多少路程; 殷勤的青鸟信使,多劳您为我探看。译文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 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 燃完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女方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 云, 乌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 冷月 侵人。对方的住处从这里去没有多远,却无路可通,有望而不可及。 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

13、,来往传递消息。相见欢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翻译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 ,抬头望天, 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 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 心乱如麻的,正是离别之苦。那悠悠愁思缠绕在心头,却又是另一种无可 名状的痛苦。登飞来峰(宋) 王安石飞来山上 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只)缘身在最高层。注释(1)选自 临川先生文集( 中华书局1959 年版)。飞来峰: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唐宋时其上有应天塔,

14、俗称塔山。古代传说此山自琅琊郡东武县(今山东诸城)飞来,故名。(2)千寻:极言塔高。古以八尺为一寻,形容高耸。(3)不畏:反用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句意。(4)浮云:暗喻奸佞的小人。汉陆贾新语 :“邪臣蔽贤,犹浮云之障白日也。”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5)缘:因为。(6)眼:视线。(7)塔:铁塔。(8)最高层:最高处。又喻自己是皇帝 身旁的最高决策层。9鸡鸣见日升:鸡鸣时可以望见太阳升起。译文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 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苏幕遮(北

15、宋) 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 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 ,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 楼高休独倚,酒 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译文】白云满天,黄叶遍地。秋天的景色映进江上的碧波,水波上笼罩着寒烟一片苍翠。远山沐浴着夕阳天空连接江水。岸边的芳草似是无情,又在西斜的太阳之外。黯然感伤的他乡之魂,追逐旅居异地的愁思,每天夜里除非是美梦才能留人入睡。当明月照射高楼时不要独自依倚。端起酒来洗涤愁肠,可是都化作相思的眼泪。苏幕遮【注释】此调原为西域传入唐教坊曲。“苏幕遮”是当时高昌 国语之音译。宋代 词家用此调是另度新曲。又名云雾敛、鬓云松令。双调,六十二

16、字,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韵。黯:形容 心情 忧郁。黯乡魂:用江淹 别赋“黯然销魂”语。追:追随,可引申为纠缠。旅思:羁旅之思。【简析】此词抒写乡思旅愁,以铁石心肠人作黯然销魂语,尤见深挚。“碧云天,黄叶地”二句,一高一低,一俯一仰,展现了际天极地的苍莽秋景,为元代王实甫西厢记 “长亭送别”一折所本。“秋色连波”二句,落笔于高天厚地之间的浓郁的秋色和绵邈秋波:秋色与秋波相连于天边,而依偎着秋波的则是空翠而略带寒意的秋烟。这里,碧云,黄叶,绿波,翠烟,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山映斜阳”句复将青山摄入画面,并使天、地、山、水融为一体,交相辉映。同时,“斜阳”又点出所状者乃是薄幕时分的秋景。“芳草无情”二句,由眼中实景转为意中虚景,而离情别绪则隐寓其中。埋怨“芳草”无情,正见出作者多情、重情。下片“黯乡魂”二句,径直托出作者心头萦绕不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