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卷·2020届甘肃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2018.07)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073253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卷·2020届甘肃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2018.07)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语文卷·2020届甘肃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2018.07)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语文卷·2020届甘肃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2018.07)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语文卷·2020届甘肃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2018.07)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语文卷·2020届甘肃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2018.07)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卷·2020届甘肃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2018.0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卷·2020届甘肃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2018.07)(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2017-2018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级高一级 语文试题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5 分)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小题,9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 3 个小题。在杂剧产生以前,正统的诗文一直占据着文

2、坛的统治地位,而宋元时期戏曲小说的逐渐勃兴,可以说从根本上 改变了这种状态。读元明杂剧,既要看到它与我国传统文学艺术的联系,更要注重它的特殊性。说到联系,我们不能不注意到古老的诗歌传统对元明杂剧的深刻影响,它首先是诗的戏剧,是“美文舞蹈的、 诗韵兼全的”一种艺术形式。元明杂剧不仅汲取了诗词歌赋的韵律之美、意境之美,还熔铸了诗的灵魂和精神。只 要认真读一读西厢记 汉宫秋等杰作中优美的曲词,就不难领略到这一点。如明人何良俊评郑光祖的倩女 离魂之圣药王曲曰:“清丽流便,语人本色;然殊不浓郁,宜不谐于俗耳也。 ”然而,元明杂剧毕竟是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它的曲词必须与情境、矛盾冲突以及人物形象塑造有机结合

3、起来, 甚至必须与表演艺术水乳交融。 元曲选的编订者臧晋叔谈到:“词本诗而亦取材于诗,大都妙在夺胎而止矣。 曲本词而不尽取材焉,如六经语、子史语、二藏语、稗官野乘语,无所不供其采掇,而要归断章取义,雅俗兼收, 串合无痕,乃悦人耳。 ”杂剧展现的是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故须兼收并蓄,雅俗共赏,便是所谓“情词稳称之难” 。 王国维激赏窦娥冤第二折的斗虾蟆等曲,说:“此一曲直是宾白,令人忘其为曲,元初所谓当行家,大率 如此。 ”王国维是真正读懂读透了元曲,他不仅将其当作戏剧的文学剧本来读,且当成美文来读:“由是观之,则 元剧实于新文体中自由使用新言语,在我国文学中,于楚辞 内典外,得此而三。 ”王氏在

4、宋元戏曲考中说:“元曲之佳处何在?一言以蔽之,曰自然而已矣。 ”同一著作中,他又指出“元 剧最佳之处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 。足见王氏的“自然”与“意境”是密切相关的。但是,元杂剧 的“自然”与“有意境”又与诗词文赋不同,这就是它总体风格上的恣纵、奔放、朴野、犷悍,即本质上的自然之 美,本色之趣。这个特点,比较集中地体现在其艺术语言方面。明初无名氏的贫富兴衰第一折点绛唇以下 三曲,起手不凡:“四玲云迷,雪花飘坠;长空内,柳絮纷飞,裁剪的鹅毛碎。 ”将雪景描写与人物内心活动溶成 一片,用语精炼,比喻恰切,真可与水浒传中“风雪山神庙”的描写相媲美。“自然”之誉当然包括剧作家深刻敏锐的思想感

5、情, “意境”说也与戏剧情境、人物命运以及矛盾冲突相联系, 语言文字自然是情感与思想自然的外化,而深层的东西当然是思想感情和内容。(摘编自王星琦元明杂剧的独特魅力 )1. 下列对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宋元以后,戏曲小说取代诗文而占据文坛统治地位,使文坛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B. 元明杂剧表现出的“诗的戏剧”的特点,是指曲词与表演艺术的水乳交融。C. 诗、词、曲一脉相承却又各有特点,但曲作为新的艺术形式,又具有特殊性。D. 元杂剧的“自然”特指语言文字上的自然之美、审美之趣,即奔放、朴野的艺术风格。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文章采

6、用总分的论证结构讨论元明杂剧的独特魅力,论证思路清晰严谨。B. 文章分析了杂剧与诗词的联系与区别,并较为详细地阐述了杂剧特殊性的表现。C. 文章采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通过丰富的论据使观点显得更为真实可信。D. 对于杂剧的分析,文章兼及艺术和内容两个层面,对内容的分析是其更重要的目的。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按照何良俊的观点, 倩女离魂的曲词充分体现了郑光祖对诗歌传统的借鉴和超越。B. 元明杂剧必须与表演艺术相互交融,这既是一种约束限制,也为其发展带来机遇。C.杂剧展现的是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故须兼收并蓄,雅俗共赏,便是所谓“情词稳称之难” 。D. 窦娥

7、冤中窦娥临终发下三桩誓愿,由此可以看出王国维评价元曲时所谈的意境。(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小题,14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 3 个小题。金陵,春帷掩映的绝代余显斌不用去金陵,一去一断魂。金陵,就那些地名,都鸟语花香的,朱雀桥、乌衣巷、秦淮河、桃根渡那不是地名,是一首首隽永的诗。有人说,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般开落。这些地名,如果是女子,也一定有莲花一般的容颜,但韵华永远不会在秋风中瓣瓣凋零,而只会绝世独立,在灯火阑珊处回眸一笑。一切,在金陵,都是那么情意婉转,那么风流潇洒。当年的孙权,长剑一挥,在这儿筑下石头城,从此,一

8、方绝世之地,就在历史的深处诞生。周郎骑了青鬃马,得得而来,一把剑,一架琴,将江南风流,挥洒成一方儒雅的风景。周郎身边,总有小乔,眉眼一眨,以至于曹操横槊赋诗,驻马江边,旗帜蔽野,鼓声如雷,发誓要“铜雀春深锁二乔” ,结果却是,周瑜“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这样临风披发的男儿,这样眉眼生花的女子,引得多少年后的大诗人,在一个月白风清的夜晚, “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他倾慕不已道:“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那不能忘却的李煜,是金陵的又一幅风景。他袍袖一拂,提笔填词,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一种儒雅,一种水木清华,盛开成墙头雨里的一

9、枝杏花,铺展成依约第声下的月夜。金陵,是江南的一朵荷。金陵儿女,是荷花中洁净无尘的荷蕊。那一轮月,照着扑打空城的寂寞浪潮,照着围绕周遭的绵亘远山。月下,秦淮河水一如千年,静静地流过,流过宋朝,流过大元,再流到明朝。月下的秦淮八艳,长袖在清冷的光中,舞成一片轻盈的云彩;腰肢如一片弱柳,在箫音里幻化为一片翠绿的珠帘。谁在江的那边高唱“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国家的灭亡,是红颜绿鬓的罪过吗?是朱唇柳腰的结果吗?当一声鼙鼓响起时,当大明朝土崩瓦解时,当一群衣冠贵族膝盖着地时,秦淮河边,一群纤弱的女子停止歌舞,站了起来。李香君一曲桃花扇 ,血如桃花,艳丽壮烈;柳

10、如是劝夫殉国,性情如铁。如您不信,请问明月。而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金陵,依然月白如玉,依然月光如水。金陵的山水,无论是“三山半落青天外 的空明迷蒙,还是“白下有城皆绕过”的水光宛然,都是画里江山,水墨山水。山与水之间,是一群江南儿女,或“小鬟红粉薄,骑马佩珠长” ,华关无边;或“水光兰泽叶,带重剪刀钱” ,绮丽富艳;或十骑簇芙蓉,宫衣小队红” ,热闹非凡。因为是帝王都,这儿就有弦管之声,在月夜下悠悠回旋,在白净的水面上浮荡,飘向天边;就有歌舞翩跹的身影,在烛光之下摇曳生姿,花枝乱颤;就有歌喉婉转的采莲曲子,大珠小珠落玉盘,飘散在夜空里。因为是帝王都,这儿就有“雕栏玉砌应

11、犹在 的楼台;就有“春花秋月何时了”的无边美景;就有万千宫阙,宫女如花。因为是帝王都,这儿就有了日月更替,就有了刀光剑影,就有了千船竞发,就有了金戈铁马。因此,金陵是一座儒雅的城,儒雅中有风骨,有个性,如百炼钢化绕指柔,如青花瓷中的釉色,如“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荷。金陵,是王羲之的书法,秀而有骨。金陵,是六弦琴上的曲子,优美中有铁骨铮铮。金陵,若是人,在女子,为击鼓金山的梁红玉;若是男子,是“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陆游。(有删改)4下列对本文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本文第二段运用通感、比喻和想象,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金陵地名的含义隽永、风格独特、韵华永远,让人

12、感受到一种出人意料的美。B. 第四段的前五句暗引杜牧的诗句,又采用对偶、排比、反问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宏阔的时空及时代的巨大变迁,引发人深远的思考。C. 第四段首尾呼应,以眼前的明月起,段尾又回到了眼前的明月,以月之无情衬人之有情,言浅而意深,形近而旨远。D. 本文是一篇意蕴深厚的文化散文,有点题,有铺垫,有展开,有深入,有收束,材料充实贴切,情感深沉浓挚,语言生动优美。5作者是怎样展现金陵的“绝代”的?请从内容组织和手法运用上简要赏析。(6 分)6有人认为,本文的题目可以改成“一去一断魂” ,也有人认为原来的题目更好,你觉得呢?请说明你的理由。 (5 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三)实

13、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小题,12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 3 个小题。材料一:材料一:电子垃圾指被废弃不再使用的电器电子产品。工信部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主要电器电子产品年产量超过 20 亿台,每年主要电器电子产品报废量超过 2 亿台,重量超过 500 万吨,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电子垃圾产生国。但电子垃圾中含有金、银、铜等贵金属,称为“城市矿产” 。有调查显示,目前一吨废旧线路板,可提取 40 克黄金、200 千克铜及其他贵金属,对于我国这样个资源缺乏型国家来说,这些垃圾只要合理回收和利用就可以变废为宝。只是,如果回收不当,电子垃圾中的大量危险、有毒、有害物质将进入土壤,

14、就会对水源产生巨大的污染;电子垃圾含有多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虽含量不高但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非常大,未经分类的电子垃圾,在进行统一填埋、焚烧处理时,就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摘编自每年两亿报废电器浪费惊人 ,2017 年 5 月 16 日中国家电网)材料二材料二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 2015 名受访者进行了一项调查。调查显示,96.7%的受访者家中冇废弃不用的电器电子产品,其中 43.8%的受访者家中有很多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受访者对电子垃圾处理的认知和实践情况如下图。我国在 2011 年实施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 ,认定了 200 多家有资质的电器电子废

15、弃物回收企业,也将很多电器电子产品列进了回收名录,包括典型的“四机一 脑” ,即电视机、冰箱、空调、洗衣机和电脑,还有手机等。但从实行结果来看,还存在电器电子废弃物回收途径混乱、负责回收处理的企业因回收原料不足而“吃不饱” 、回收市场无序无章和电器电子废弃物进入国家认定的企业难等问题。91.6%受访者认为需要建立正规、可信任的电器电子产品回收渠道。具体到如何处理电子垃圾的问题上,69.7%的受访者希望由政府相关部门组织统一回收处理,64.6%的受访者希望向大众科普电器电子产品关键零件的拆卸保存方式,44.2%的受访者建议由产品商家负责回收处理。(摘编自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该如何处理?,2017 年

16、 9 月 7 日中国青年报)材料三:材料三:2017 年全球电子垃圾监测报告指出,2016 年全球产生的所有电子垃圾中只有 20%被回收,未被回收的电子垃圾中有约 4%被直接扔入垃圾填埋场;其余76%则被不完全处理。目前我国电子垃圾的回收仅为收集和简单的拆解,无深度处理和回收。广东省贵屿镇是我国最著名的电子垃圾拆解产业聚集地,但仍然使用原始的“洗金” “烧板”等方式进行提炼,贵屿镇水源、大气、土壤等普遍受到污染。西方发达国家在电子垃坡处理方面回收效率高、产生污染少,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比如,德国电子垃圾回收料过 45%,建立了至少三种电子垃圾回收渠道:市政处理部门开设的大型回收站、环保公司提供的回收点和销售电子产品的商店。这样健全的回收体系需要政府、企业、商家和公众共同努力。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是当下电子垃圾处理中值得提倡的一种解决办法。苹果公司推出的用于拆解苹果手机的机器人,每拆解十万台苹果 6 手机能回收1.9 吨铝、0.8 吨铜等,这些回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