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缸磨损的检验教学设计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072349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7.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缸磨损的检验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气缸磨损的检验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气缸磨损的检验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气缸磨损的检验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气缸磨损的检验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缸磨损的检验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程:工程机械发动机构造与维修题目:气缸磨损的检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本课程是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依据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设置。按照本门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与要求,本节课教学目标为:1、知识要求掌握气缸磨损检验的方法及要点;掌握圆度、圆柱度的概念。2、技能要求能正确使用游标卡尺、 万径千分尺、 内径量缸表等测量工具, 检测气缸的磨损情况,依据判断标准,判断气缸性能是否正常,并确定气缸是否需要修理。3、素质要求 遵守实训工作场的6S 管理制度;在测量和计算时,测量方法规范、读数准 确、检测数据真实有效。同时,通过完成本项目时的团队协作,能够感受到专业 知识、

2、沟通能力的重要性。二、教学思想1、本次课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以任务为主线,主要分为四个部分:讲、演、练、评,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讲:教师讲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听课并记录;演:教师演示与示范实操过程与要点,学生观察学习与提问;练:学生独立完成实操内容,教师指导并答疑,评:对上面三个教学环节进行点评,找问题并解决问题;2、通过讲、演、练、评,符合学习的认知规律:由简单到复杂,层层递进,学生更加容易接受。3、对于实操部分,要求学生之间既要分工又要协作,相互配合,锻炼学生主动 合作与协调能力,体现德育为先的教学理念。三、教学分析1、学情分析一方面作为高职类

3、学生们来说,学习兴趣不高, 缺乏自主学习意识, 尤其是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更不高,他们更希望能学到知识性和趣味性兼有的内容,不满足于教材上的知识。 另一方面学生们思维活跃, 敢于动手尝试, 学生对实操内容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高, 更加愿意自身参与其中进行实操训练。所以,我们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自身优点,激发学生兴趣,增加实操项目比重,让学生学有所获。2、教学内容分析知识背景本项目是工程机械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工作领域的关键工作任务,是技术服务人员和维修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本节课是项目二: 曲柄连杆机构的检修中任务一: 机体组检修中的内容是本项目的重点。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

4、了机体组的主要零部件组成、功用、连接关系与构造特点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任务:气缸磨损的检验。通过本任务学习,掌握气缸磨损检验的方法及要点、正确使用游标卡尺、 万径千分尺、 内径量缸表等测量工具,检测气缸的磨损情况,并判断气缸是否需要修理。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气缸直径的测量部位和测量方法训练方法: 教师在讲解测量部位和测量方法时,要求边听边记边复述; 通过教师演示与示范操作,学生观察与提问,进一步强化记忆;通过学生独自实操,使其掌握测量部位和测量方法。难点:圆度误差和圆柱度误差的计算、数值分析训练方法: 通过教师演示与示范操作,学生观察与提问,分析讲解圆度、圆柱度的计算公式;通过学生独自多次的反

5、复训练, 使用相关计算公式, 依据判断标准,最终确定气缸是否需要修理。四、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演示法、练习法。在讲授理论知识时,主动给学生提出教学目标,组织、并提炼教学内容,安排教学顺序, 引导学生学习, 提高学习效率, 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习到在完成本节课实操项目的相关知识。在实操训练时,开展竞争性训练,分组完成,进行小组与小组比赛,看哪个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的质量更优,予以增加本项目考核分。教具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五、教学安排1、导入从发动机大修为什么要进行气缸磨损检验说起,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2、教师理论讲解与实操演示讲授:气缸构造、气缸与活塞的相互关系

6、;揭示出:活塞在气缸内做往复运动,导致气缸和活塞的磨损,引导学生,一起总结出:气缸的磨损后对发动机的影响。通过发动机的大修中,检测主要零部件(气缸)如何判断气缸:可用、不可用、可修复;针对授课过程学生各种疑问,分析解答;气缸检测流程;测量缸径并记录: 测量部位和方向,气缸的磨损规律(重点)参照图片分析讲解测量部位:取气缸上、中、下三个截面进行测量参照图片分析讲解测量方向:气缸的横向(偏向进气门的位置)和纵向;教师演示与示范选取测量部位和测量方向,学生观察学习;教师与学生一同记录六个气缸缸径, 为下圆度误差和圆柱度的计算提供基础数据;本部分为重点内容, 应强化记忆, 教师反复讲解, 并要求学生能

7、将本部分内容记录;计算圆度误差、圆柱度误差讲授圆度误差和圆柱度误差的概念;从两个概念中,分析总结出圆度误差和圆柱度误差的计算公式;师生一起计算出:圆度误差、圆柱度误差和气缸最大磨损直径;数值结果分析与判断标准对比,确定该气缸:可用、不可用,可修复;需要给学生提供判断标准数据:圆度误差判断标准、圆柱度误差判断标准、气缸最大磨损量;3、学生分组实操训练,教师指导与答疑课前准备工作分六大组,八人一大组,两人一小组,分批次轮流完成,由两位教师配合指导学生完成实操训练;(单班人数为 50 人左右)工具、量具:量缸表(6 把) 、千分尺( 6 把) ,游标卡尺( 6 把) ;东风康明斯 4BTA 发动机

8、6 台;为每个大组准备一个气缸测量与计算记录表,方便学生测量缸径记录数据;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学习,针对学生疑问,教师分析解答;学生分组实操训练,教学组织:每个大组中先让第一小组在测量工位进行缸径的测量,其余同学观摩;第一小组完成缸径测量之后, 进入计算工位: 进行圆度误差和圆柱度误差计算和数值分析环节;第二小组紧接着进入测量工位进行缸径测量,分批次轮流完成,节约时间;学生实操训练, 教师巡视并指导答疑, 针对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疑问或不规范之处,分析解答与纠正;预见问题处理预案预见问题 1:学生安装量缸表速度过慢?处理方法:由于实训时间紧张,事先将量缸表安装好,直接使用;预见问题 2:量缸表

9、测量缸径不规范、读数不准确?处理方法:再次讲解测量要点及读数要点;预见问题 3:大多数学生不会判断气缸的维修方案?处理方法: 学生先按照自己的理解做出维修方案,然后教师根据共性问题, 引导学生,提点学生,修正和规范气缸的维修方案。预见问题 4:实训时间紧张,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亲自操作?处理方法:为了保证,每位学生都能亲自操作,分批次轮流完成,安排每个小组中每位学生首先完成一个截面气缸直径的测量;全部完成一轮之后, 利用空余时间让积极主动的学生继续进行本项目的实操。4、教学效果评价小组抽查(两个小组) :询问小组检测结果:确定所测气缸是否需要修理;学生应该参照判断标准做出正确判断,并说出理由;

10、对于能做出正确判断并能充分说明理由的小组,予以整组加 5 分;对于做出错误的小组,与大家一同分析错误之处和不规范之处,教师重点强调重要内容。最后,肯定每个学生在本节课做出的努力和学习成果。5、教学小结与作业布置与学生一同回顾,本节的整个教学过程,提炼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重点:气缸直径的测量部位和测量方法。难点:圆度误差和圆柱度误差的计算、数值分析。通过本节课的实操内容, 引出下节课的教学内容: 通过本节课圆度误差、 圆柱度误差、最大磨损直径,参照判断标准:如何确定气缸的修理尺寸、修理等级及维修方案。作业布置:简述气缸磨损测量的流程,并说明测量的要点;名词解释:圆度误差、圆柱度误差查阅教材相关内容或通过学习爱课程 网络视频课程, 自主学习下节课的学习内容:如何确定气缸的修理尺寸和等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