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研究综述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068644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7.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徽因研究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林徽因研究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林徽因研究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林徽因研究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徽因研究综述(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林徽因研究综述 111年前的 6月 10 日,林徽因出生于杭州, 容貌姣好 ,学识出众 ,才华横溢 , 被誉为民国时 期的四大美人之首。在51 年并不漫长的生命之旅中, 她以自己在建筑学上的杰出贡献以及 在文学上的天赋与成就, 成为了中国现代史上一位颇具光彩的女性, 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20132017 年,关于林徽因的研究又有了新的成果和创获,现将有关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一、林徽因绝美爱情的分析 作为民国时期的一代名媛,林徽因的人生有许多耐人寻味的地方。尤其是早年的婚恋, 更是被人捕风捉影。无论是学界还是坊间,对于林徽因的关注从未消减。根据靳帅;舒跃 育 爱情在左, 婚姻在右心理传记学视阈下

2、林徽因早年的恋情、婚姻与人格形成( 阴 山学刊(社会科学版)2016 年第 29 期)可知, 1920 年,林徽因与父林长民前往欧洲游 学,并住伦敦。在此期间,徐志摩接触了林长民,两人成了忘年交,随着父亲与徐志摩的 交往,林徽因与徐志摩逐渐熟悉。弗洛伊德十六的两性期 ( the genital stage) 。“一 个人的心理能量主要投注在形成友谊及结婚等生活中”。此时的林徽因渴望感情,害怕孤 寂。二十年后的林徽因回应道: “理想的我老希望着生活有点浪漫的人生,或是有个人叩下 门走过来坐在我面前同我同坐在楼上火炉边同我讲故事,最要紧的是有人要理睬我。”真 切的表达了林徽因当时的孤寂,痛苦,渴求

3、爱情的心境,而徐志摩的出现,恰恰满足了林 徽因当时的心境。多种迹象表明,林徽因的确是对徐志摩蒙生了朦胧的爱恋。但这种爱恋 不是受徐志摩的吸引,更多的,是源自于个体成长中表现出的对“自我同一性”( self identity) 的追求。 并且张清平林徽因传中指出,林徽因的母亲何雪媛是商人之女,文化程度不高, 未有男嗣,因此被林家人所不喜。因此,何雪媛心中充满了嫉妒和忿怒,年幼的林徽因在 处于对母亲的同情、不平与对父亲的爱戴、无奈中长大。幼年的这段经历在林徽因的心里 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父母和家庭对他的影响来看,“弃”是触她早年伤痛的导火索, 在未来的生活中,只要这个导火索被触碰,她就会重新感受

4、到幼年被压抑到潜意识中的痛 苦。这段经历与她后来拒绝徐志摩有很大的关系。在伦敦的时候,徐志摩因了她而不惜与 原配离婚,她难以接受。“一个失去感情的妻子被抛到一旁,而她自己却要去代替她的位 置。徽因不能想象自己走这一种人生的关系,竟使她自然想到母亲的羞辱,她不愿成为被 抛弃的对象,因而也不愿成为被人抛弃的原因。因此,林徽因拒绝了徐志摩。 在林徽因众多的追求者中,梁思成既不是最英俊的男人,也不是最有才华的男人,更 不是最有权势的男人,但是,他是一个心胸最宽广的男人。可以说,他给予了林徽因最大 程度的尊重与信任,几乎是一种无条件的爱。梁思成和林徽因经常去北海快雪堂松坡图书 馆约会,徐志摩就频繁去那里

5、,试图靠近林徽因。梁思成索性在图书馆的大门上贴了一张 纸条: Lovers want to beleft alone(情人不愿受到打扰),用这种特别的方式告诉徐志 摩,他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也在林徽因面前幽默地表现出了自己的嫉妒。岳晓东为什 么娶到 林徽因的男人是梁思成(婚姻与家庭( 社会纪实 ) 2016 年第 6 期)中指出, 如果用 温度打个比方,30以下的嫉妒,爱得毫无激情可言;3537的嫉妒,爱得恰如其分; 38 39的嫉妒,让人躁动不安;40以上的嫉妒,让人昏头转向。所以,爱情的艺术在 于使嫉妒控制在正常温度下:温度太低则兴味索然,温度太高则昏头昏脑。梁思成的37 嫉妒,成功地捍卫

6、了他们的爱情。这也正是林徽因最终选择了他的原因。 二、林徽因的文学事业 说起林徽因,人们常常把她和她的诗联系在一起,说她是新月派诗人,或仅仅看作是 徐志摩苦苦追求的绝艳才女,这只是她的一个侧面,她的文学才华是多方面的。京派作家 萧乾曾说:“我甚至觉得她是京派的灵魂。”在文坛上的林徽因更以新月派诗人著称,而 她为数不多的散文那样脍炙人口,即使那未完成的剧本,无疑的是同时的上乘水平,她几 乎是各类体裁的全能。 李琪媛浅谈林徽因(北方文学2015 年第 15 期)中写到,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 四月天,这首诗的魅力和优秀并不仅是在于诗的意境和内容上优美和纯净,还在于诗形 式上的纯熟和用词的优美。诗歌采用

7、了新月诗派的原则:讲求格律的和谐,语言的雕塑美 和音律美得乐感。这首诗可以说是这一原则的完美体现,词语的跳跃和韵律的和谐几乎达 到了极致。郭亚枢林徽因的诗意人生(粤海风 2016 年第 1 期),林徽因小说虽 仅有六篇, 却已具有鲜明艺术特色:审视题材的深刻,结构的周密, 表现时的理智而隽永, 文体上纯正,雅致,乃至语言简洁,描写精细,形成一种兼有古典味的现实主义风格,放 置京派诸多名家之中,既放映京派的一般风貌,又卓然自成一家。那柔曼,温婉自是男性 作家如杨振声,沈从文,萧乾,师陀所不备,即使与京派同为女性作家的凌叔华比较亦大 异其趣,论林徽因小说艺术的精湛当在不少颇具盛名的女作家之上。李健

8、吾先生对林徽因 赞叹备至“在这样溽暑的一个北平,作者把一天的形形色色披露在我们眼前,没有组织, 却有组织。没有条理,却有条理。没有故事,却有故事。而且那样多的故事;没有技巧, 却处处透露匠心。” 王芳英诗歌里的真实解读林徽因(艺术品鉴 2017 年第 1 期)中谈到, “民 国才女”林徽因是一位建筑学家,但他的诗歌给现代诗坛送去一股涓涓细流,柔和温婉而 不妖艳,像夏季里吹过的微微凉风给那个燥热的时代送去一点冷清和宁静。林徽因是二十 世纪三十年代一位极富个性,“艺术上渐臻于炉火纯青的女诗人”. 她作为后期新月诗派的 一位诗人 , 尽管是在新月诗派渐近烟消云散之时开始写诗, 然而 , 她的诗歌创作

9、无疑受到了 这流派的影响. 因此 , 林徽因的诗歌同样具有新月诗派倡导的音乐美和建筑美的特点, 在诗 歌格律化追求上具有许多契合之处. 但同时 , 林徽因的诗歌在音尺、脚韵、诗节、诗行、平 仄等方面体现出来的格律特点又是比较自由灵活的. 她的诗歌在追求格律的同时又不失清 莹温婉、和悦流畅之美,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林徽因诗中呈现出来的格律追求并非僵硬 呆板 , 而是十分圆润协畅. 她不拘泥于固定的诗格、音尺以及每行的字数, 而更多的是像徐 志摩那样以原动的诗意、诗感为驱策, 几近于直觉式地使情绪与诗的内在音节和律动交汇 谐同 , 因而从林诗中流露出来的是轻巧、自在、活泼的韵味, 而绝少刻意雕琢的

10、痕迹.既使 人体味到了心灵上的美感, 又不失视觉上的享受,显示了其细致独到的艺术动力。 三、林徽因的建筑天分 林徽因在 清式营造则例中写道,建筑上的美,是不能脱离合理的,有机能的,有 作用的结构而独立。能呈现平稳,舒适,自然的外象;能诚实的袒露内部有机的结构,各 部的功用,及全部的组织;不事掩饰;不矫揉造作;能自然的发挥其所用材料的本质的特 性;只设施雕饰于必需的结构部分,以求更和悦的轮廓,更调谐的色彩;不勉强结构出多 余的装饰物来增加华丽;不滥用曲线或色彩来求媚于庸俗;这些便是“建筑美”所包含的 各条件。从中可以看出,林徽因对于建筑学了解之深透。 彭丽试从古建筑学和新文学来解读林徽因(乐山师

11、范学院学报2007 年第 8 期) 中,了解到1928 年, 梁思成合读书笔记一起到东北大学建筑系任教 , 梁思成为教授兼系 主任林徽因任教授 , 教授雕饰史和专业英语课程 ; 后张学良出奖金征求东北大学校 徽图案 , 林徽因设计“白山黑水”图案中选; 是年 , 与梁思成共同设计了辽宁锦州交通大 学分校 ( 后毁于战争 ) 。1930 年林徽因参与设计了吉林大学。1932 年与梁思成合写平 郊建筑杂录。她和梁思成一起考察了众多的流落于荒山野的古建筑。1933 年 9 月与梁 思成、刘敦桢、莫宗江等人一起去了山西大同调查研究古建筑及云冈石窟 , 11 月与梁思 成、 莫宗江等人同去河北正定调查研究古建筑 , 发现并测绘了宋辽古建筑十余处。1934 年 梁、林完成对北京大学地质馆设计 ; 1 月梁思成著清式营造则例出版, 林徽因撰写该 书第一章绪论 ; 8月林徽因与梁思成、费正清夫妇利用暑假去晋汾地区 , 发现古建筑 40 余处等等成就都证明了林徽因的建筑天分。并且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是中国自然科学领域 的最高奖项,旨在奖励那些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 作出重大科学贡献的中国公民。由于该奖项的评选严格性,在历史上多次空缺。荣幸的是, 林徽因用自己的实力填补了历史的空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