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本溪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066429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6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本溪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辽宁省本溪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辽宁省本溪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辽宁省本溪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辽宁省本溪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本溪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本溪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溪一中本溪一中 20162016 级高二(上)期末考试级高二(上)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地理试题考试时间:考试时间:9090 分钟分钟 满分:满分:100100 分分 命题人:姚敏命题人:姚敏说明:说明:1.1.考试前,考生务必按要求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正确填涂考生信息;考试前,考生务必按要求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正确填涂考生信息;2.2.第第 I I 卷为选择题,请用卷为选择题,请用 2B2B 铅笔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铅笔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3.3.第第 IIII 卷为主观题,请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书写在答题纸指定区域,写在试卷上的答卷为主观题,请用黑色字

2、迹钢笔或签字笔书写在答题纸指定区域,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案无效;4.4.考试结束后,请交回答题卡和答题纸。考试结束后,请交回答题卡和答题纸。第第 I I 卷卷 (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6464 分)分)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3232 题,每小题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646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符合题目要求)下图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 图示岛屿西南部降水丰沛,主要是因为( )盛行西风 地形抬升 暖流增湿 反气旋活跃A. B. C. D. 2. 下列农业生产类型中,最适宜在图示

3、岛屿发展的是( )A. 水田农业 B. 迁移农业C. 种植园农业 D. 乳畜业【答案】1. A 2. D【解析】1. 根据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以判断出图示岛屿为新西兰的南岛,该岛地处西风带内,岛屿的西南部为西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故选 A;由洋流的分布可知,该岛屿附近无暖流分布,如果反气旋活跃则降水不会丰富,故说法错误,排除 B、C、D。2. 根据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可以判断该岛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阴雨潮湿,热量条件较差,不适合发展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生产,加之该岛多山地,因而最适宜发展畜牧业(或乳畜业),故选 D。下图所示国家为世界重要红茶生产国。据考察发现,M 地第一季度生产的茶叶质量最好。读图

4、完成下面小题。3. 导致 M 地第一季度茶叶质量最好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 B. 市场 C. 气候 D. 土壤4. 推测图中四地中,7 月份降水量最大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答案】3. C 4. A【解析】试题分析:3. 各因素中有明显季节变化的是气候因素,其它如地形、土壤等自然环境要素稳定,市场与茶叶质量之间无明显关系,所以 D 正确。4. 该地为斯里兰卡,为热带季风气候,7 月当地盛行西南季风,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甲地海拔较高,处于迎风坡,降水量最大,所以 A 正确。考点:农业区位因素贝加尔湖湖面每年 1-5 月封冻,冰厚可达 90 厘米。下图为贝加尔湖地区

5、等高线图。据材料和图,回答下面小题。5. 贝加尔湖( )A. 结冰主要原因是海拔高 B. 湖面中心结冰早于边缘C. 位于山谷导致冰层较厚 D. 北部的封冻期长于南部6. 贝加尔湖对湖区环境的影响是( )A. 结冰时使气温降低 B. 融冰时使气温升高C. 减小了气温年较差 D. 冰层增加空气湿度【答案】5. D 6. C【解析】试题分析:5. 读图,根据纬度判断,贝加尔湖结冰主要原因是纬度较高,气温低,湖面中心水深,受陆地影响小,结冰晚于边缘,该湖是构造湖,是地壳断裂下陷形成,不在山谷中,北部的纬度较南部高,所以封冻期长于南部。6. 贝加尔湖结冰时使湖区环境的气温升高或下降减慢,融冰时使湖区气温

6、降低,湖泊调节气候,减小了气温年较差,冰层不能增加空气湿度,水面可以增加空气湿度。考点:流域的综合开发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下面小。7. 图中河流甲的上游河段流域范围非常狭窄,其主要原因是( )A. 泥沙淤积使河床过高,支流难以汇入B. 河流两岸被高山束缚,山高谷深C. 上游气候寒冷干燥,支流稀少D. 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8. 下列选项中,符合甲地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是( )A. 机械化水平高 B. 水利工程量大C. 粮食商品率高 D. 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低【答案】7. B 8. B【解析】7. 图中的甲乙河段流经横断山区,流域范围非常狭窄,受地形的影响,河流两岸被高山束缚,山高谷深。选择 B

7、 项。下图为某区域年日照时数等值线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9. 影响甲、乙日照时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正午太阳高度差异 B. 地形差异C. 大气环流的差异 D. 白昼时间的差异10. 关于丙地自然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盆地地形,气候干燥 B. 纬度高,降水多C. 纬度低,气温高 D. 海拔高,气温较低11. 关于甲、乙两地农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地因日照强,而种植业发达 B. 乙地日照弱,不宜发展林业C. 甲、乙两地种植业均不发达 D. 乙地草场面积广阔,畜牧业发达【答案】9. C 10. D 11. C【解析】试题分析:9. 本题考查世界气候。图示为非洲中、北部地区

8、,甲地在非洲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形成,天气晴朗,日照时数较长;乙地在刚果盆地,为热带雨林气候,是在赤道低气压带影响下形成的,多阴雨天气,日照时数较短,故影响两地日照时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大气环流的差异,故选 C。10. 丙地为东非高原,海拔高,气温较低,答案选 D 项。11. 由图可知,甲地为撒哈拉沙漠,热带沙漠气候,因水源的限制,农业以绿洲农业为主,乙地为刚果盆地,热带雨林气候,多发展热带雨林迁移农业,两者都欠发达。答案选 C 项。【考点定位】等值线地图的判读及综合应用名师点睛:本题组考查非洲自然地理特征及其影响,同时考查了影响年日照时数的因素。图中显示年日照时数由乙到

9、甲地逐渐增大,主要是由于气候不同造成的,甲乙分别是热带沙漠和热带雨林气候,而气候的差异又是由大气环流不同造成的。并分析甲乙的自然特征推出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奥伊米亚康是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东北部一个盆地,海拔约 750 米,也是一个村庄,距离北极圈仅有 350 千米。奥伊米亚康位于西伯利亚因迪吉尔卡河上游同名盆地中央,东、南、西三面较高,仅北面地势较低。下图为俄罗斯年均气温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2. 与圣彼得堡相比,奥伊米亚康年均温明显偏低的原因有( )盆地地形,冷空气易聚集 深居内陆,冬季低温时间长 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小 受千岛寒流影响大A. B. C. D. 13. 作为人类最冷的永

10、久定居点,下列对奥伊米亚康的描述不可信的是( )A. 由于纬度较高,夏季的夜晚非常短B. 为防止室内热气融解冻土地基,该地民居建在深埋于地下的木桩上C. 气温年较差非常大,气温日较差却很小D. 由于气温低,全年降水中的大部分是固态降水【答案】12. A 13. C【解析】12. 据图可知,奥伊米亚康东、南、西三面较高,仅北面地势较低,北方来的冷空气可以长驱直入,并在谷地中停滞积聚,使盆地底部更加寒冷,对;奥伊米亚康深居内陆,冬季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较小,对;北大西洋暖流对圣彼得堡影响较大,但无法对奥伊米亚康产生直接影响,对;千岛寒流对奥伊米亚康的影响很小,错。综上判断正确,答案选 A。13. 该

11、地纬度高,夏天昼长可达 21 小时,夜晚非常短,A 可信;该纬度较高,当地土地都是永久冻土,B 可信;该地气候大陆性特别强,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都非常大,C 不可信;该地降水大部分以降雪的形式存在,D 可信。故答案选 C 项。点睛:影响气温的因素: 1、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1)纬度因素: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如热、温、寒等五带的划分) 2)海陆分布: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温差下;受陆地影响大的地区,温差大(如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 3)下垫面性质:植被覆盖率高、水域面积广的地区温差小,裸露地区温差大2、大气:锋面活动、天气状况 1)锋面活动:主要指冷(暖)

12、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对气温的影响(如冷锋过境前,气温较高;过境时,大风降温;过境后,气温较低) 2)天气状况:白天多云,气温较低;夜晚多云,气温较高;全天多云,昼夜温差较小;全天晴天,昼夜温差大(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大气的保温作用) 3、地形 1)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垂直递减率0.6100 米) 2)山间盆地、河谷气温较高(同一热量带内,地形对冷空气起屏障作用) 3)山地阳坡比阴坡气温高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植被:植被覆盖率高,温差较小(对太阳辐射的屏蔽作用和蒸发量的影响) 。 6、水文:湖区、库区、沼泽、湿地等温差较小(热容量大,对太阳的反射率低) 。7、人类

13、活动:城市热岛效应、大气温室效应、人类营林与毁林、兴修水库、围湖造田等活动对气温的影响。下图中甲地是重要的葡萄产地,该地葡萄品质优良,是秘鲁国酒皮斯科酒的生产原料。近年来,其种植规模不断扩大。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4. 甲地葡萄品质优良的自然原因是( )A. 纬度低 B. 降水丰富 C. 光照强 D. 温差小15. 最佳的葡萄酒厂选址是( )A. 原料丰富的甲地 B. 水质优良的乙地 C. 交通便利的丙地 D. 市场广阔的丁地16. 葡萄生产规模扩大受到很多专家反对,反对者的理由最可能是( )A. 导致水土流失 B. 冷藏储存费用高 C. 距离市场远 D. 加重下游荒漠化【答案】14. C 15

14、. A 16.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结合当地的地理条件分析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14.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地形不平坦,A 错;降水丰富对结果期不利,当地降水少,B 错;葡萄在正常生长期间必须要有一定强度的光照,光照强对葡萄生长有利,C 对;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温差小不利于糖分的积累,D 错。15. 葡萄容易变质,不便于远距离运输,葡萄酒厂应建在原料产地,最佳的葡萄酒厂选址是原料丰富的甲地,选择 A。16. 本地区降水少,水资源少,葡萄生产规模扩大增加利用水资源,受到很多专家反对,反对者的理由最可能是上游水资源利用多,加重下游荒漠化,选择 D。中国地域辽阔,地

15、域特色鲜明,饮食文化纷呈异彩。在清稗类钞里,就记述了清末之饮食状况,称:“各处食性之不同,由於习尚也。则北人嗜葱蒜,滇黔湘蜀嗜辛辣品,粤人嗜淡食,苏人嗜糖” 。到清末时,鲁菜、苏菜、粤菜、川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分化形成,共同构成中国的“八大菜系” 。据此材料,完成下面小题。17. 不同的饮食文化体现了区域的( )A. 整体性特征 B. 差异性特征 C. 开放性特征 D. 共同性特征18. “八大菜系”形成的原因可能有( )地理、气候、习俗、经济、交通等诸多条件共同影响的结果 是以物产这一自然条件为基础的 口味的差异是菜系发展的重要因素 烹调方法的差别,也是形成菜系不可忽视的重要条件A. B. C. D. 【答案】17. B 18. D【解析】试题分析:17. 区域差异是指两个或者多个区域之间的差别,区域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饮食文化体现了区域之间的饮食文化差别,即体现了区域的差异性特征,选择 B 项。18. 一个菜系的形成和它的悠久历史与独到的烹饪特色分不开,同时也受到该地区的自然地理、气候、资源特产、饮食习惯、经济、交通等综合作用,各地气候差异形成不同口味,所以口味的差异是菜系发展的重要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