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调研(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062524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调研(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山西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调研(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山西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调研(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山西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调研(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山西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调研(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调研(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调研(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省临汾第一中学山西省临汾第一中学 2017-20182017-2018 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调研(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调研(期中)考试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就是增加的速度B. 加速度也可以指是减小的速度C. 加速度的方向一定与末速度方向相同D. 加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与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的大小相等【答案】D【解析】加速度公式: 可知加速度反映了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所以 AB 错,D 正确;C、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变化的方向一致,不一定和末速度方向相同,故 C 错误;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D2. 关于摩擦力下

2、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物体接触面间的压力越大,物体受到的摩擦力越大B. 只有运动的物体才有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C. 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D. 物体受到摩擦力作用时,一定受到弹力的作用【答案】D【解析】A、若物体受到的是静摩擦力,那么两物体接触面间的压力越大,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不一定增大;故 A 错误B、滑动摩擦力发生在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所以静止的物体也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比如用黑板擦擦黑板,黑板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故 B 错误;C、摩擦力的方向一定和相对运动趋势或者相对运动的反向相反,不一定和物体运动的反向相反,故 C 错误;D、摩擦力发生的条件:粗糙;有弹力;并

3、且有相对运动趋势或者相对运动,故 D 正确;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D3. 甲、乙两辆汽车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乙在甲的前方 4m 处,甲、乙同时朝相反的方向运动,运动的 vt 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 02s 内两汽车逐渐靠近B. 在 02s 内两汽车先逐渐靠近后逐渐远离C. 在 23s 内两汽车逐渐靠近D. 在 4s 时两汽车相遇【答案】A【解析】AB、乙在甲的前方 4m 处,甲、乙同时朝相反的方向运动,从图像上可以看出乙在0-1s 向甲的方向运动,两者之间的距离减小,在 1-2s 乙开始反向运动,运动方向和甲同向,但由于乙的速度小于甲的速度,所以两者之间的距离还是在减小,

4、所以在 0-2s 两汽车在逐渐靠近,故 A 对,B 错误;C、图像包围的面积即为物体运动的位移,所以在 0-2s 内,两者之间原来的距离为 4m,那么在经过 t=2s 后,乙在甲的前方 2m 处,并且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所以 2-3s 时间段内,甲乙之间的距离在增大,故 C 错误;D、t=2s 是甲乙速度相等,并且乙在甲前方 2m 处,此后是甲追赶乙,速度小的追赶速度大的,则不会相遇,故 D 错误;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A4. 一列火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人站在第一节车厢前端的旁边观涮,第一节车厢通过他历时 2s整列车通过他历时 10s,则这列火车的车厢有( )A. 9 节 B. 1

5、6 节 C. 25 节 D. 12 节【答案】C【解析】第一节车厢的长度为: 整列车厢的长度为: 整理得:,故 C 正确;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C5. 匀速前进的车厢顶部用细线竖直悬挂一小球,如图所示,小球下方与一光滑斜面接触,关于小球的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重力、细线对它的拉力和斜面对它的弹力B. 重力和细线对它的拉力C. 重力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D. 细线对它的拉力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答案】B【解析】车匀速前进,所以小球受力应该平衡,小球受到重力,要使小球处于平衡状态,那么绳子应该提供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所以小球受两个力,即重力和绳子的拉力,故 B正确;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B6

6、. 如图所示,物体受到与水平方向成角的拉力 F 的作用,且保持静止状态,则物体受到的拉力 F 与地面对物体摩擦力的合力的方向是( )A. 竖直向上 B. 向上偏左 C. 向上偏右 D. 无法确定【答案】A【解析】物体受到重力,支持力,拉力,和摩擦力四个力作用,并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拉力F 与地面对物体摩擦力的合力应该和重力与支持力的合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而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一定竖直向下,所以拉力 F 与地面对物体摩擦力的合力方向一定竖直向上,故 A正确;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A7. 在动摩擦因数0.2 的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为 m2kg 的物块物块与水平轻弹簧相连并由一与水平方向成45角的拉力拉着

7、物块,如图所示,此时物块处于静止状态,弹簧弹力为 2N, (取 g10m/s2,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此时物块所受的静摩擦力可能向左为 6NB. 当撤去拉力 F 的瞬间,物块所受的静摩擦力向右为 4NC. 当撤去弹簧的瞬间,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向左为 4ND. 当撤去弹簧的瞬间,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向左为 3.2N【答案】D【解析】力 F 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力大小为 ,力 F 在竖直方向上的分力大小为 此时物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 因为 ,所以弹簧是被拉长的,以物体为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所示:A、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则: ,得 ,故 A 错误;B、当撤去拉力 F 的

8、瞬间,此时 而弹簧的弹力 T=2N,由于弹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所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到静摩擦力 ,故 B 错误;CD、当撤去弹簧的瞬间,此时物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而 F 在水平方向的分力大于最大静摩擦了,所以物体不在平衡,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方向向左,故 C 错误,D 正确;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D8. 如图所示,质点、b 在直线 PQ 上,质点由 P 点出发沿 PQ 方向向 Q 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当质点运动的位移大小为 x1 时,质点 b 从 Q 沿 QP 方向向 P 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当 b 的位移为 x2时和质点相遇,两质点的加速度大小相同,则 PQ距离为( )A

9、. B. C. D. 【答案】B【解析】质点 a 经过时间 t1运动位移 x1,再经过 t2相遇,则时间 t1末质点 a 的速度为 at1质点 a 的位移: 质点 b 的位移:,两式相除可知: 质点 a 在 t2运动位移为:,所以 PQ 之间的距离为:故 B 正确;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B9. 某同学用频闪照片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某次实验时他把拍摄出来的几个淸晰的位置标注在坐标纸上,如图所示若己知坐标纸上小方格的边长为 L,自由落体加速度为 g,则根据图中信息,可求出( )A. 小球运动到 B 位置时的速度为B. 频闪仪拍照的时间间隔为C. 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的起始位置在 A 点上方处D. 小球运

10、动到 C 位置时的速度为【答案】CD【解析】A、由 可得: 利用中点时刻的速度等于平均速度得: 故 A 错误B、由 可得:,故 B 错误;C、由 ,得 ,故 C 正确;D、利用中点时刻的速度等于平均速度得: 故 D 正确;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CD10. 如图所示,两个相互垂直的挡板甲和乙之间夹着一个光滑的小球最初小球静止,乙板与水平面间夹角为 53,两扳对球的支持力分别为 FN 甲、FN 乙,现保持两板相互垂直的关系不变而将两板以 O 点为轴在纸面内顺时针缓慢转过 16,则( )A. 转动之前 FN 甲FN 乙B. 转动之后 FN 甲FN 乙C. 转动过程中 FN 甲直减小D. 转动过程中 F

11、N 甲一直増大【答案】ACCD、因为 ,在转动的过程中 一直减小,所以甲的支持力一直减小.,故 C 对,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AC11. 如图所示,在斜面上,木块 A 与 B 的接触面是水平的,绳子呈水平状态,两木块均保持静止,则关于木块 A 和木块 B 可能的受力个数分别为( )A. 2 个和 4 个 B. 3 个和 4 个 C. 4 个和 4 个 D. 4 个和 5 个【答案】ACD【解析】B 至少受到重力、A 对 B 的压力和静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四个力斜面对物体 B可能有静摩擦力,也有可能没有静摩擦力,因此 B 受到 4 个力或 5 个力;而 A 受到力支持力与重力外,可能受到拉

12、力与 B 对 A 的摩擦力因此 A 可能受到 2 个力或 4 个力故 ACD 正确,B 错误;故选:ACD.12. 如图所示,小球 A 和 B 的质量均为 m,用长度相同的四根细线分别连接在两球间、球与水平天花板上 P 点以及与竖直墙上的 Q 点之间,它们均被拉直,且 P、B 间的细线恰好处于竖直方向,两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P、B 之间细线对球 B 的拉力大小为B. P、A 之间细线对球 A 的拉力大小为 2mgC. Q、A 之间细线对球 A 的拉力大小为D. A、B 之间细线对球 B 的拉力大小为 mg【答案】BC【解析】A、PB 间细线恰好处于竖直方向,两小球

13、均处于静止状态,若 AB 绳有拉力则球 B 会偏离竖直方向,与已知矛盾.则知 A、B 间细线的拉力为零,B 竖直方向上受力平衡得: 故 A 错误;B、对 A 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由平衡条件得:,故 B 正确;C、由平衡得: 故 C 正确;D、PB 间细线恰好处于竖直方向,两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若 AB 绳有拉力则球 B 会偏离竖直方向,与已知矛盾.则知 A、B 间细线的拉力为零,故 D 错误;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BC二、实验探究题二、实验探究题13. 为了测量某一弹簧的劲度系数将该弹簧竖直悬挂起来,在自由端挂上不同质量的砝码,实验测出了砝码的质量 m 与弹簧长度 的相应数据,其对应点已在图

14、上标出(g9.8m/s2)(1)作出 m 的关系图线:_(2)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N/m(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答案】 (1). (2). .(2)由胡克定律 得: 则图像的斜率等于 得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1).(2). 14. 某同学进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前设计了如下步骤: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 A 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C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互成角度的拉橡皮条,使橡皮条拉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录下 O 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秤的示数D只

15、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秤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E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秤的拉力 F1和 F2的图示,按同标度作出一只弹簧秤拉橡皮条的拉力 F 的图示F用虚线把合力 F 的箭头与分力 F1和 F2的箭头端连接,得出求合力的方法G改变 F1和 F2的大小和方向,重做上述实验上述步驟中:有两处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_遗漏的内容分别是:_和_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求合力的方法是:_【答案】 (1). CD; (2). C 中未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 (3). D 中未说明是否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了 O 位置; (4). 平行四边形定则;【解析】 (1)在上述步骤中有重要遗漏的步骤是 CD;(2)在 C 中未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在 D 中未说明是否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了 O 位置;(3)本实验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来求合力的;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 (1). CD; (2). C 中未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D 中未说明是否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了 O 位置; (3)平行四边形定则;三、计算题三、计算题15. 在某次阅兵式中一直升机在地面上空某高度 A 位置处于静止状态待命,某时刻开始计时,要求该飞机由静止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 AB 段加速后进入受阅区 BC 段,飞机在 BC 段匀速飞行,经过 t 时间到达 C 位置,己知 AB 段长度为 L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