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彩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试卷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053813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86.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彩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彩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彩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彩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彩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彩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试卷(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语文试卷第1 页,共 4 页外装订线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内装订线绝密启用前人教彩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3 小题,共6.0 分)1.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 散步的作者是莫怀戚,本文是一篇散文,写了一家人一起散步的故事,是对中华传统美德中 “ 孝敬 ”“慈爱 ” 观念的形象诠释。B. 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作品集。那个秋天,母亲病故了,“ 我” 终于懂得了母亲未说完的话,领悟出“ 好好儿活 ” 这句话的意义和分量。C. 陈太丘与友期中的陈太丘是个不讲信用的人,他在与朋友约定后,朋友没有到就离开了。D. 散文诗两首

2、,都是对母亲的深情倾诉,无论是金色花,还是荷叶,都被诗人用来歌颂母爱;无论是稚童的天真烂漫,还是青年女子的细腻敏感,都是真情的流露, 感人至深。2. 下列划横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匿笑( n)祷告( do)并 蒂( d)B. 姊妹( z)菡 萏( dn)徘 徊( hu)C. 攲斜( j )应答( yng)荷花 梗( g ng )D. 负 荷( h )荫蔽( yn)莲 蓬( p ng )3. 下列各句中按意思划分朗读节奏有误的一项是()A. 我/暗暗地 /在那里 /匿笑B. 我/要悄悄地 /开放 /花瓣儿C.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 /叠的D. 有的 /被天风 /吹卷到 /

3、舟中的窗里二、默写 (本大题共1 小题,共10.0 分)4. 诗文名句填空。(10 分) 求剑若此, _ _?( 吕氏春秋 ),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 )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_ _。 (冰心成功的花 ) 等闲识得东风面,_ _。 (朱熹春日 ) 草木知春不久归,_ _。 (韩愈晚春 ) 谁道人生无再少,休将白发唱黄鸡。 (苏轼浣溪沙 ) 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时序交替中的事物,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哲理的一联是: _ _,_ _。初中语文试卷第2 页,共 4 页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 古往今来,吟咏花草树木的诗句很多,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来。三、填空题 (本大

4、题共2 小题,共8.0 分)5. 文学常识填空。咏雪 选自 _, 是南朝宋 _和他的门客所作。 共_、 _、_三卷。分类记述_到_时期许多上层人物的言谈和轶事。6. 解释划横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1) 这样贵重的东西不像一块点心一盒糖,怎么能自作主张呢?(2) 他们不知道,万芳是个多么仗义的好朋友。(3) 我知道事情已经无可挽回了。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1 小题,共 36.0 分)7.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1)( 4)题。亲情一在古希腊的神话里,母亲是大地。在中国的传说里,母亲是河。不管是大地还是河流,都滋润着太多的绿叶,负载着太多的白帆,作为她们自身,是艰苦卓绝的付出和养育,决非鸟语花

5、香的节日。二尽管世上规定了母亲节,其实母亲无节日。或者说,母亲也是天天过节日。孩子会笑了,孩子会走了,这就是母亲的节日啊。孩子唱第一首歌,孩子写第一个字,这都是母亲的节日啊。孩子得了第一次奖,虽说只是一支普通的铅笔,这也是母亲盛大的节日啊。孩子学得了知识,孩子建立了功业,孩子在世界上找到了属于他的另一半,孩子有 了更小的孩子 这都是母亲的节日啊。孩子的每一滴进步,都是母亲永远铭记在心的节日。一位母亲,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那就是人类永恒的节日。三一个不爱母亲的人,基本上是没有救的。无论他取得了怎样的成就,在他的内心深处,永远是冷漠。四普天下所有的为母亲者,心都是分裂着的,神经的触角都格外悠长。

6、假如她的儿女在美国,她就时刻感受着大洋彼岸的冷暖阴晴;假如她的孩子正在患病,她就祈祷病魔百倍凶残地降临自身,而解脱她的孩子。甚至在一切平安顺利的时候,母亲的心也是警惕地蜷缩着,随时准备一跃而起,为孩子遮挡突然的风暴 (1) 为什么 “ 其实母亲无节日” ?初中语文试卷第3 页,共 4 页外装订线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内装订线(2) 为什么 “ 母亲也是天天过节日” ?(3) “ 一个不爱母亲的人,基本上是没有救的。” 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4) 为什么把母亲比喻为大地、河流?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4 小题,共 60.0 分)8. (2 分)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

7、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元方曰: “老父在太丘 ,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 ,恣其所安 ,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 “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选自世说新语 )你认为元方所说的“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的言外之意是什么?9. 将下面的说苑二则进行口头翻译。说苑二则(一)君子不羞学,不羞问。问讯者,知之本;念虑(思考)者,知之首也。此言贵因人知而加知之,不贵独自其知而知之。(二) 孔子曰: “ 与善人居, 如入兰芷之室, 久而不闻其香, 则与之化矣; 与恶人居,如入鲍鱼

8、(腌鱼、味腥臭)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10. 阅读语段,回答(1)-(6)题。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 我是李府君亲。” 既通,前坐。元礼问曰:“ 君与仆有何亲?” 对曰:“ 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 文举曰: “ 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韪大踧踖。注: 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都是那些才智出众的人,有清高的称誉的人,以及自己的亲戚才通报。 既:已经。 奕世:累世。 了了:明白,聪

9、明。(1) 翻译句子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2) 文中 “ 孔文举 ” 指的是谁?哪个朝的人?你还知道关于这个人物的故事吗?请举一例。(3) 本文表现了孔融什么特点?(4) “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是什么意思?(5) 孔文举为什么要说“ 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6) 给加线字注音并解释. 君与 仆:语之:大 踧踖: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题。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 “ 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1) “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一句总述了 _, 极精练地交代了时间 “_”、地点 “_”、人物 “_”、事件 “_”等要素。(2) 当孩子们各自说出飞雪的比喻后,“ 公大笑乐 ” ,却并未作评价,你认为这“ 笑 ” 中有何意味?从中看出谢太傅怎样的性格?(3) 为什么要在结尾交代谢道韫“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4) 品读文章,不难看出谢太傅和作者都认为谢道韫的说法好,那么你认为哪个更好? 为什么?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初中语文试卷第4 页,共 4 页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